10.06 第六章 切勿操之過急

我之所以寫下這幾章,目的是要明確若干一般交易的準則。稍後,將要講解具體交易方法,即將時間要素和價格結合起來的具體準則。

應當指出,這些一般交易準則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太多的投機者往往一時衝動就買進或賣出,或者幾乎在同一個價位上用盡所有資金,而不是拉開戰線,這種做法是錯誤而危險的。

如果你經營狀況欠佳,那麼,第一步你要減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資金。當你重新投入的時候,一開始投入數量要小。

★索羅斯

讓我們來做個假設,你想買進某種股票500股,第一筆先買進100股,然後,如果市場上漲了,再買進第二筆100股,依此類推。後來買進的每一筆買入價必然比前一筆更高。

這樣的方法也應當應用在賣空的時候,除非這一次的賣出價比前一次更低,否則絕對不要再賣出下一筆。就我所知,如果遵循這一準則行事,會比採取任何其他方法都能保證自己站在市場正確的一邊。原因就在於,按照這樣的方法,所有的買賣自始至終都會獲利。你從買賣中的確獲得了利潤,這一事實就是證明你正確的有力證據。

根據我的慣常做法,第一步,你需要估計某個股票未來的行情走勢;第二步,你要確定自己在什麼樣的價位入市,這是重要的一步。分析你的價格記錄本,仔細琢磨過去幾星期的價格走勢。之前你已經認定,如果你所選擇的股票真的開始一波上升趨勢,那麼它應當到達某個點位;當它果真到達這個點位時,正是你第一次入市的良好時機。

有相當數量的10倍股我沒能耐心長期持有而過早賣出,結果只賺到了一點點錢,而其他股票因為我時機把握不當或者思維混亂而虧損。這樣一份不完整的記錄就如此之多,由此你可以想象一下我曾錯過的10倍股的投資機會有多少。

★彼得·林奇

買入第一筆股票後,你要明確萬一判斷失誤,自己願意承擔多大的風險金額。假如根據這個理論行事,也許會有一兩次你的交易是虧損的。但是,如果你堅持下去,當市場到達你認定的關鍵點時就再次入市,那麼,一旦真正的市場運動開始,你就已經身處場內了,基本上你就不會喪失機會。

然而,謹慎選擇時機是很重要的,操之過急就會付出慘重代價。

讓我告訴你,有一次我因為欠缺耐心,沒有選好時機,結果和一百萬美元的利潤失之交臂,每次想起這件事,我都倍感困窘,感覺太丟臉了。

多年以前,我曾經對棉花期貨感到很樂觀,我的看法非常明確,認為棉花即將出現一輪很強的漲勢。但是,就像常常發生的那樣,此時市場其實尚未成熟,然而,我一得出結論,就迫不及待地一頭撲進棉花市場。

一開始,我先買入了2萬包期貨棉花,以市價買進。這筆交易把原本沉悶的市場刺激得上升了15點。但當我的最後100包成交後,市場便開始下滑,24小時之內就跌回了開始買進時的價格。在這個價位上,市場徘徊了許多天。最後,我厭倦了這一切,於是全部賣出,這次交易,包括佣金在內讓我損失了大約3萬美元。自然,我的最後100包是在下跌行情的最低價成交的。


第六章 切勿操之過急


1928年,繁華的華爾街街頭。華爾街全長僅三分之一英里,寬僅11米,從百老匯到東河僅有7個街段,卻以“美國的金融中心”聞名於世。美國摩根財閥、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財團等開設的銀行、保險、航運、鐵路等公司的經理處集中於此。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也在這裡,至今仍是幾個主要交易所的總部:如納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等。

幾天之後,棉花期貨市場又再次對我產生了吸引力。它在我腦子裡揮之不去,我就是不能改變原先的看法,始終認為該市場即將形成大行情。於是,我再次入市買進了2萬包期貨棉花。歷史重演,我的買進指令使得市場向上彈升,之後又“砰”的一聲跌回到起點。等待上漲的過程令我苦惱,因此我又將自己手中的期貨平倉,其中最後一筆再次在最低價成交。

六週之內,這種代價高昂的交易我竟重複了五次,每次的虧損都在2.5萬美元至3萬美元之間。我開始變得討厭自己。我白白耗費了接近20萬美元,卻連一點滿意的滋味都沒嚐到。於是,我吩咐自己的經紀人,讓他在我第二天走進辦公室之前將棉花行情收報機弄走,我不想到時候再次禁不住誘惑,又進入棉花期貨市場。這件事實在令人鬱悶,然而在投機領域,無論何時都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這種情緒顯然於事無補。

那麼,後來到底怎樣了呢?就在我搬走棉花行情報價機、對棉花市場完全失去興趣的兩天之後,市場開始上漲,並且上漲勢頭一直持續下去,直至漲幅達到500點。在這輪異乎尋常的上漲行情中,中途僅僅出現過一次向下調整過程,幅度為40點。

就這樣,我失去了自己所預計出的最具有吸引力、最堅挺的交易機會之一。總結一下,有兩個方面的基本原因。

首先,我沒有做好耐心地等待價格行情的心理準備,等時機成熟後再入市操作。我心中已有預計,只有棉花的成交價上升到每磅12.5美分,才說明它真正進入上升通道,並且還將向高得多的價位前進。但是事與願違,我就是沒有那份自制力去等待。我只是一廂情願計劃著,一定要在棉花市場到達買入點之前多掙一點,因此在市場時機成熟之前就動手了。結果,我不僅損失了大約20萬美元的真金白銀,還喪失了賺取100萬美元的贏利機會。按照我頭腦中本來的規劃,打算在市場突破關鍵點之後,分批買入,聚集10萬包的籌碼。如果照計而行,我就不會錯過從這輪行情中賺取200點左右利潤的機會了。

我認為股票投資成功所必需的個人素質應該包括:耐心、自立、常識、對於痛苦的忍耐力、心胸開闊、超然、堅持不懈、謙遜、靈活、願意獨立研究、能夠主動承認錯誤以及能夠在市場普遍性恐慌之中不受影響保持冷靜的能力。就智商而言,最優秀的投資者的智商既不屬於智商最高的那3%,也不屬於最差的10%,而是在兩者之間。

★彼得·林奇

其次,因為自己判斷失誤,就讓自己越來越懊惱,對棉花市場越來越厭惡,這種情緒和穩健的投機步驟是不相符的。我的損失完全是由於缺乏耐心所致,沒有耐心地等待恰當時機到來,以便順利實施自己預先形成的意見和計劃。

對於其他人來說,犯錯是羞恥的淵藪,而對我來說,意識到我的錯誤是驕傲的源泉。我們一旦意識到人類在認識事物方面存在缺陷,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改正我們的錯誤。

★彼得·林奇

犯了錯誤不要再辯解。很久以前,我就學會了這一課,所有的同行都應當學會這一課。坦白承認錯誤,儘可能從中汲取教益。我們統統明白什麼時候自己是錯誤的。市場會告訴投機者什麼時候他是錯誤的,因為那時他一定正在賠錢。當他第一次認識到自己是錯誤的時候,就是他了結出市之時,應當接受虧損,儘量保持微笑,研究行情記錄以確定導致錯誤的原因,然後再等待下一次大機會。他所關心的,是一段時間的總體結果。

甚至在市場告訴你之前,你有時就能先知先覺地預感到自己的錯誤,這是一種相當高級的判斷力。這是來自潛意識的秘密警告。這種預感往往來自投機者內心並建立在市場歷史表現的基礎之上。有時候,它是交易準則的先遣部隊。下面我會詳細解說這一點。

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的大牛市運行期間,我有幾次手中持有大量不同的股票,這些股票都持有了很長時間。在這期間,雖然市場上也不時出現調整,但我卻從未擔心過手中的股票。

不過,總有那麼一天,在收市過後我開始變得焦躁不安,並且在當天晚上徹夜難眠,整個人沉浸在一種無可名狀的擔憂之中,擔憂市場形勢。第二天早上醒來,就趕快帶著擔憂的心情去閱讀報章。某種不祥的徵兆好像快要出現,但是眼前聽到和看到的又都是美好的,我只能想象自己這種擔憂的感覺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看當天市場的表現,或者高開,或者表現很好,而且股價可能會攀升至最高點。回頭想象自己昨晚的徹夜難眠,可能會感覺可笑。然而,根據我多年的經驗我深知,這種感覺並非可笑。

到了第二天,市場情況急轉而下。這並非當天發生了什麼災難性事件,只不過是市場經過較長時間較大幅度的上升後,突然轉勢而已。這時候我往往會坐立不安,反覆思考該如何迅速將手上一批批的股票賣出。在一天前,我還可以在上下兩個點之間,將手上所有的股票平倉。不過,到今天,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

我相信這種感受很多參與市場操作的人都曾經有過,每當市場本身看來一切都順風順水、股市行情蓬勃向上時,在你的心底深處卻常常響起危機警告訊號。一個投機者只有長期研究市場,並參考了有關市場的資料後,才能培養出這些奇特的預感。

老實說,我其實經常懷疑這些來自內心深處的警告訊號是否準確,從理智上我更偏愛運用冷靜、客觀的科學方法來考察市場。不過事實上,很多時候當我感覺自己如同在風平浪靜的大海上航行時,心中可能會產生一種焦躁不安的感覺,而如果我重視並認真對待這種感覺,便會受益匪淺。

像這類頗為有趣的瑣碎的買賣信息,往往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因為只有對市場形勢敏感的人士,或者使用科學方法研究市場走勢的人士,才會有這種明顯的危機感。而對於一般的投機者而言,他們對市場的預期,基本上是受道聽途說或報章上的股評所影響。

要記住這樣一點,在任何一個市場上,在數以百萬計的投機者之中,其實只有很少人是在全力鑽研投機活動。絕大部分投機者都是將投機看成是一場勝負均等的昂貴交易而已。即使是一些靈活睿智的商家、專業人士,又或退休人士,也只是將這類活動看成聊勝於無的副業。也因此,他們不會太過在意市場發展。如果不是得到經紀或客戶提供的消息,他們大部分都不會參與股票買賣。

個別時候,也有人會因為認識某大機構一個委員會的成員,並根據從對方手裡得到內幕消息開始買賣。下面我說一個虛構的案例。

在一次午餐會或晚宴上,你碰巧遇到了在某大機構工作的朋友,大家談了業務上的一般話題後,你便問到有關該機構的看法。你的朋友可能會回應道,這家公司不錯啊。他們的業務很快會好轉,前景也非常美好。沒錯,要買入這隻股票現在正當時。

事實上,你應該將最初的信息(任何引起你注意一家公司的東西)看作是秘密塞進你信箱的一條匿名卻讓人很感興趣的消息。這種態度就可以避免只是因為你看到某種你喜歡的東西就一時衝動馬上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或者更糟糕的是隻是由於給你消息的人名聲很大就馬上買入這隻股票。

★彼得·林奇

他還會態度誠懇地說:“這隻股票的確是一隻值得買入的好股票。我們的收益會很理想,事實上,業務比過去幾年好得多。吉姆,你還記得上次股市大漲時,我們這隻股票的賣出價嗎?”

這一番交談之後,你對這隻股票的興趣大增,回頭就迫不及待地買入。然後天遂人願,該公司公佈了最新的業績,每份財務報表都顯示業務比上一個季度有所增長,而且這家公司還宣佈派發特別股息,使得股價繼續上漲:而你亦沉醉於紙上富貴裡。可是一段時間過後,該公司的情況出現了轉折,業務開始下滑,但你此時還沒有看清大勢,只知道股價已經急跌,於是趕緊緻電那位朋友。

他說:“不錯,股價的確跌了不少,營業額也減少了,這只不過是暫時現象而已。聽說市場上現在有不少看空者,他們很多都沽空,因此令股價受到打壓。”

同時,他還會再重複一些陳腐的道理,去隱瞞真相。其實股價下跌的原因很簡單,他與合作伙伴持有這家公司大量股票,由於看到業務形勢不對並出現大跌的訊號正急於清倉離場,這個時候市場能承接多少便賣多少。如果他向你說出真相,那就等於是鼓勵你及你認識的朋友拋售股票,這樣一來拋售壓力就更大了,所以他的舉動可以說是一種出於自保的行為。

通過上述的例子你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你的朋友,也就是那些業內的知情人士,他們很樂意告訴你什麼時候買入股票,但不會通知你什麼時候賣出股票。因為如果他這樣做,那便幾乎等於出賣他的業務夥伴。

我要給各位讀者一個建議,那就是時刻都要帶著一本小小的記事簿,用來記下一些有趣的市場信息、一瞬間閃現的以後可能用得上的想法、可以經常重溫的看法、個人有關股價變動的觀察等。我建議在記事簿的第一頁寫上(最好是特別印上):小心對待內幕消息,包括所有的內幕消息。

我還是要一再重複這句話:不論投機或投資,成功只屬於那些全力以赴的人。金錢是不會從天上平白掉下來的。再來看一個小故事:一個身無分文的流浪漢,因為實在耐不住飢餓了,於是大膽地走進一家餐廳,要了一份“分量巨大、香嫩味美、多汁肉厚的牛排”,並特意叮囑面有難色的服務生:“通知廚師說要快啊!”過了一會兒,服務生走過來道,“廚師說,如果真有這麼一塊牛排,他早就吃掉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金錢真的那麼容易就能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有人強行將錢塞進你的口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