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發現心梗為什麼要等病情穩定後安排手術?

用戶51302362190



急性心肌梗死根據心電圖表現,分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般來講,我們需要急診行支架治療和急診溶栓治療的一般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對於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如果就診時發病在12小時內一般給予急診支架治療。如果在48小時內仍然症狀發作也可以考慮急診支架治療。但超過48小時後,急診支架可能增加手術併發症等相關風險,一般1周後擇期再進行造影及支架治療。(急診支架的必需條件是你就診的醫院能夠在2小時內開通閉塞血管,否則可考慮急診溶栓)

  2. 而對於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於病理處於冠脈斑塊破裂,血小板聚集階段,血栓尚未形成,可以強化抗血小板治療,擇期再造影及進一步治療治療,但對於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反覆心絞痛發作的患者,可隨時急診造影及支架治療,避免發展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綜上所述,從您的問題來看,第一種可能是您屬於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但已經超過了12小時急診時間,情況又穩定所以擇期處理的。第二就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情況穩定,給予的擇期處理。

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心臟方面問題,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心臟內科阿亮醫生,與您分享更多醫學科普知識。


心臟內科醫僧阿亮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熱愛於健身的心內科醫生


在急性心臟缺血的時候,20分種到1個小時以內,心肌是存活的。

臨床上強調早期開通閉塞血管的目的是為了挽救心肌。

大家都知道,心肌死亡之後,是不可能重新存活,而且心肌細胞完全缺血需要差不多1 個小時時間,才能夠完全死亡。

因此,對於及時送到醫院內急救的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及時溶栓或者急診PCI術,開通閉塞血管,讓頓抑心肌細胞重新恢復供血。

但是,不是每一個心肌梗死患者都是那麼幸運的。

很多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因為不重視、醫療條件有限、臨床症狀不嚴重,等等這些緣故沒有及時就診。

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超過12小時-24小時以後,沒有任何胸痛症狀的患者,我們不建議大家繼續行PCI手術。

因為考慮到本身心肌已經死亡,開通血管意義不大。

同時,行手術治療非常容易導致心臟破裂的發生。

因此,對於部分心肌梗死患者,我們不會積極行PCI手術,待病情穩定後,再行手術。

我是小眼睛醫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讚我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覆告訴我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兩小時內是需要急診介入的,除非有禁忌症或者嚴重的併發症。如果超出這個時間,要看患者經過藥物治療後還有沒有症狀,如果症狀沒有減輕,病情不穩定,也可以進行介入手術。除此之外,建議在保守藥物治療7-14天考慮介入手術。主要是因為一旦不屬於以上兩種情況,即使早期做了介入,患者的獲益並沒有增加,反而因高凝狀態會造成病情的不穩定,甚至血栓和出血併發症會增加。


王醫生關注心臟


首先要看是哪種類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ST段抬高型,急診手術是有時間窗限制的,一般是發病12小時之內,如果過了時間窗,部分心肌已經壞死了,就考慮內科治療,擇期手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