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無“丸”不成席,微山湖上的這道菜香飄百年,乾隆都點贊

我叫漂湯魚丸

小名魚丸子

源於明末,興於清代

因鮮美口感和獨特風味

是微山湖地區的漁家菜代表之一

“要說去吃飯還是到微山

大盤子,小盤子

魚絲、魚片、魚丸子“

這首在濟寧微山湖地區

廣為流傳的打油詩裡

說的魚丸子就是我哦!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微山湖時,因旅途勞頓而食慾不振,數日不思飲食,隨行太醫屢醫無效。當地官員得知後,向太醫諫言可以食療之,於是並獻上漂湯魚丸。乾隆食後味口大開,龍顏大悅,問此菜何名,回曰漂湯魚丸,遂對地方官進行了賞賜。乾隆皇帝喜食漂湯魚丸的消息不脛而走,至此微山湖區吃漂湯魚丸便成為一種風尚。

无“丸”不成席,微山湖上的这道菜香飘百年,乾隆都点赞

濟寧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微山湖漂湯魚丸代表性傳承人的宗西振介紹,漂湯魚丸最初為微山島上宗氏名廚所創,它的做法並不難,但是耗時費力,僅僅是單純的將魚肉剁成魚茸就需要至少三個小時。做漂湯魚丸,從選魚上就有講究,一般是選用兩斤左右的微山湖野生草魚,因為這個重量的魚不會因為長太大,導致魚刺太硬不好入口,肉質也剛剛好。

无“丸”不成席,微山湖上的这道菜香飘百年,乾隆都点赞

剛剛撈出的魚很是新鮮,放在砧板上去掉魚鱗後還不時甩著尾巴,將魚肚剖開把魚鰾等內臟去掉,將肉均勻片下。然後將魚皮去掉,魚肉切成薄片。這樣一條兩斤左右的魚,去皮去骨只剩下大約一斤的淨肉。

无“丸”不成席,微山湖上的这道菜香飘百年,乾隆都点赞

魚片通過三個小時的反覆切剁,成為魚茸,這個過程最考驗廚師的耐性與刀工。魚茸加入蔥姜,再加入適量清水稀釋一下,用數根竹筷按一個方向長時間攪拌,直到魚茸起筋,形成魚糊狀。

无“丸”不成席,微山湖上的这道菜香飘百年,乾隆都点赞

與此同時,準備一個不鏽鋼盆,盆內放清水半盆。手握魚糊,從虎口處擠出,再用羹匙舀入盛清水的盆中,隨用隨取,魚丸大小全在手與羹匙的掌握之中。

无“丸”不成席,微山湖上的这道菜香飘百年,乾隆都点赞

開火之後,鍋內加入涼水,水燒至七成熱加入魚丸,小火燒開,再佐以適量嫩蒜苗、精鹽、胡椒粉,盛出加香菜、香油後便可食用。

无“丸”不成席,微山湖上的这道菜香飘百年,乾隆都点赞

一顆顆魚丸呈乳白色如榛仁大小

魚丸漂在湯中,一湯在桌

可謂是滿廳清香

吃起來細嫩鬆軟、入口即化

味道更是鮮美無比

可稱得上色、香、味、形俱佳

嚴重違法!蔣冰岩被開除公職!半夜在濟寧“炸街”?逮的就是你!降溫了!本週濟寧最低氣溫僅20℃!

最新曝光!濟寧家長警惕!很多孩子都在用!

无“丸”不成席,微山湖上的这道菜香飘百年,乾隆都点赞

審稿:朱仙娉

掃碼關注後,點個在看再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