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一流創新從這裡來

一流創新從這裡來

讓創新成為增長的新引擎,為創新保駕護航,是時候了。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11月28日《南方週末》)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這是今後一段時間內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綱領性、全局性文件,文件凡23條,可圈可點之處頗多。

文件提出:力爭到2022年,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權利人維權“舉證難、週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的局面明顯改觀。為此,研究降低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入罪標準,提高量刑處罰力度;探索建立侵權行為公證懸賞取證制度;建立重複侵權、故意侵權企業名錄社會公佈制度;提供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一站式”糾紛解決方案等。

中國已到必須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歷史階段。作為GDP規模超過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目前中國人均GDP接近一萬美元,處於上中等收入國家水平。要繼續往上攀升、突破可能的“中等收入國家陷阱”、成為一流國家,亟需大量的一流創新。為此,必須進一步改革開放,為一流創新提供更自由、寬鬆、公平、中立的環境。

對後進國家而言,為了發展,在一定歷史階段,學習、借鑑與引進先進國家的技術,或是不可避免的路。但統觀全球、綜觀歷史,要想邁入一流國家行列,都必須努力走上創新之路。雖然艱難,但只有努力在創新之路上向前跋涉,只有不斷往價值鏈上游攀升,才能真正具備越來越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而創新之路上,知識產權的保護至關重要。假設某個企業持續創新投入發明了某個技術,應用後產品性能有大幅度提升、深受市場歡迎,該企業預期可以通過產品銷售或專利授權賺大錢,讓自己的技術創新得到鉅額回報。但在知識產權“侵權易發多發”的情況下,這個產品一經面世就出現了大量仿品。這些仿品因不需進行創新投入,成本更低,售價更低。最後,原研廠家銷售慘淡,連投資成本都收不回,眾多山寨廠家大賺一票,轉頭又去尋找下一個獵物。顯而易見,這種情況會讓有志於自主創新、研發一流技術的廠家心灰意冷。

所以,不強化保護知識產權就會抑制創新。創新本質上是達爾文算法/進化算法,是一個不斷試錯、淘汰與優化的過程,創新的可行之路是反覆探索出來的,從來就不存在一條既定的創新康莊大道,畫在地圖上、照著走就行。

創新極低的成功概率,是說往往只有在成功之後才知道此路可行,意味著用補貼等方式來押注,成功率同樣會極低,而且可能會扭曲探索的方向與路徑。極低的成功概率,也意味著必須要有極高的預期回報來平衡,企業家才會敢於下注,這就是政府為什麼必須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嚴懲侵權行為。

總之,讓創新成為增長的新引擎,為創新保駕護航,是時候了。

南方週末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