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吹“返利”、拉代理、被理財……優惠券平臺“分享賺錢”的貓膩

與羊毛黨一同成長起來的,是一批優惠券平臺。

吹“返利”、拉代理、被理財……優惠券平臺“分享賺錢”的貓膩

這些宣稱“有海量優惠券”、“各大電商平臺內部優惠價”或者“隱藏優惠券”的優惠券平臺本應只是利用消費者和電商平臺信息的嚴重不對稱,為消費者進行信息篩選的導購平臺。但現實中,不少平臺除了領取優惠券,還做了返利、分享賺錢,甚至還有理財的生意。

優惠券“幌子”

目前沒有確切的數據顯示市場上到底有多少家優惠券平臺,但業內人士估算應該已有上千家。記者在蘋果商城中看到,與優惠券相關的電商APP共計100餘家。“有些平臺是APP,有些只是一個簡單的網站。有的平臺直接打出領券的招牌,有的則是以返利為主要宣傳點,其實做的都是一樣的買賣。”為幾家優惠券平臺做代理的小風告訴新金融記者。

淘寶、天貓、拼多多、京東等平臺的優惠券都是優惠券平臺重要的爭奪資源。為了吸人眼球,不少平臺打出“內部價格”、“隱藏優惠券”的廣告。“確實有的平臺會跟商家談,商家給平臺一個獨家優惠活動,但這種情況並不普遍。現在90%的平臺都打出自己有內部優惠券,但事實上只是一個吸人眼球的噱頭,獨家優惠券遠沒有平臺們自稱的那麼普遍。”小風說。

據瞭解,不少優惠券平臺明面上的日常工作只是各種優惠券的搬運工。他們除了打出各商家的優惠券,還會把同行的優惠券搬來裝點門面。

據小風介紹,大多數優惠券平臺都會打出“返利”的利器。主要合作模式是:平臺與商家合作,完成產品出售後商家將利潤或部分利潤返還至平臺,平臺再將利潤返還給消費者。至於返還比例,市場上沒有統一標準。“一般看雙方談的結果,少的1%,多能達到30%。”

記者在幾個APP中看到,有的優惠券平臺還從事理財項目。宣稱可以“根據收益金額天天生錢”。有報道稱,這些通過優惠券平臺獲得的返利或者提成,都將被“強制理財”。

“返利”拉代理

吹“返利”、拉代理、被理財……優惠券平臺“分享賺錢”的貓膩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有的平臺表面上是優惠券平臺,但發展代理才是平臺的盈利核心。據瞭解,大多數的優惠券平臺都是代理模式,而“分享返利”“分享賺提成”是吸引代理的重要宣傳點。

小風告訴記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各個群裡發佈廣告。對代理來說,建群、養群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代理的工作與其說是為平臺拉客戶,不如說是為了發展下線代理。”小風說,按照平臺方的要求,要想月入萬元,需要建千人群,並且對下單者數量還有要求,很難完成任務。“我們在群裡發佈廣告,一方面是希望有更多的下單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看看有沒有人願意做下線代理。”小風說。

據瞭解,優惠券平臺的代理機制一般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業績好的代理甚至能夠上升到聯合創始人。

記者就代理一事諮詢了一家優惠券平臺,該平臺客服表示,首先要付3000元申請一個賬號,只有通過該賬號所促成的交易,才能為代理帶來分享提成。“如果是熟人(上線代理)介紹過來的話,你需要跟他談一談代理費用,當然,你在介紹別人做代理的話,也會得到相應的提成。”該客服說。

業內人士認為,一些優惠券平臺打著優惠券的幌子來吸引代理,靠獲取代理費來牟利涉嫌傳銷,風險不言而喻。


新金融記者 寧廣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