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新手養魚容易得白點病?

寵物大家秀


一、養魚先養水。這句話估計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如何養水才是魚兒真正喜歡的呢?每種魚都有自己喜歡的水質。那麼,你在養水之前,先要了解魚兒的特性,瞭解你使用的水的水質。咱們以自來水養魚為例,具體來講一講。

1.自來水裡面有一些,原先消毒殘留的有害物質餘氯,這些餘氯對觀賞魚是有害的。它們會破壞魚鰓。第一步,我們要把自來水靜置個2-3天,除去自來水裡面的餘氯,但是這還不夠。

2.因為養魚的水裡面存在一些微生物的,也是有一些益生菌。這些都是要通過慢慢把水質調養這個過程慢慢培養出來的。所以還不能馬上就放入觀賞魚。這個時候還需要打開過濾,連續不停的運轉至少七天。這樣才算是初步把整個魚缸的過濾系統循環起來,並且初步培養了一些益生菌,以及我們所比較熟悉的硝化細菌。

3。現在可以放入觀賞魚了(也可以先放入比較皮實些的闖缸魚),但是這些觀賞魚放進去之後,隨著魚缸運行的時間不斷的增加,這個放入魚之後的魚缸裡面的水,也是在一個不斷的調養過程。期間,觀賞魚會吃東西,然後會有排洩物。排洩物經過一些硝化細菌,還有其他菌類的作用,又把它轉化為氨和亞硝酸鹽,最後變成一些不能溶於水的物質飄離出水面。期間整個魚缸不斷的實現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最終慢慢水裡面形成自己獨特的微生物菌落,這才是慢慢的把水養起來了。

可能說的有一些複雜,不過大家只要簡單地記得。第一步,養水操作就是讓水靜置2-3天之後放入到魚缸裡;第二步,在開著過濾讓整個魚缸沒有觀賞魚的情況下,運行7天;第三步,放魚,過濾系統常開,這就算是完成了養水最重要的一步。做到這三步,市面上大部分的觀賞魚都能養得好。

二、養魚注意事項。

1.溫度。溫度忽高忽低是養魚的大忌。養魚的水體(就是魚缸的大小)儘可能的大一些,這樣水溫不會隨著外界的溫度急驟變化。26度到30度,對於魚來說變化是巨大的。最好夏天使用降溫風扇,其它三季使用加熱棒,讓魚缸保持恆溫。

2.水質。水質的急驟變化,水中氨氮含量超標都會對魚產生致使影響。注意平常餵食不可過多,魚也講究三分飢的。還有就是換水了,大部分魚缸每週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4到1/3即可。過濾系統常年開啟。水質穩定是王道。

3.光照。我們養魚是需要欣賞的,我們給魚缸開燈應儘量模仿自然界的規律,光照要定時開關,夜晚把燈關掉,長時間的光照也會使魚缸滋生藻類,搶奪魚兒呼吸所需的氧氣,惡化水質。

4.打氧。如果是裸缸養魚,一般是需要打氧的,如果你是草缸就不需要了,水草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就足夠了。

四、觀察、請教

看到這,您已經不是新手了。在養魚的過程中,你需要多觀察魚的習性,碰到問題多請教、多總結,這是開啟你的大師之路的方法。觀察的越多,對魚的習性就越瞭解。最後多一句嘴,選擇了就認真對待,尊重和珍惜每一條生命。謝謝您的認真閱讀。


後山說天闊


為什麼新手養魚容易得白點病?

我們常說的白點病其病源體為小瓜蟲,這種蟲子感染魚後來重時,魚的鰭條或表皮等處會出現很多白色的小點,故稱為白點病。病魚通常趴在缸底或擠在一堆,不喜歡動食慾減退甚至是不吃食,嚴重時不光身上有白色的小點,而且在蟲子多的地方還會發紅,如不用藥最後會消瘦而死。流行季節主要在春季和初冬季,當水溫在20度左右時發病率最高,水溫高於28度時大多數幼蟲會死亡。

該蟲子繁殖力和生命力特別強,所以對於養魚的新手來說有點頭痛,但這並不是說新手養魚容易得白點病,老手養魚一樣容易得白點病,只是因親手經驗不夠,沒有做出及時而又準確的判斷和正確的治療方法,讓其得以反覆發病,或是錯失最佳治療時間後難以治好。對於白點病的治療,踏火提供以下方法可供參考:

1、如果是早期發病時可用孔雀石綠來治,每方水用0.4克,用後過兩到三天再用一次,如體表有發紅的現象時可同時用黃粉一起用。此方適合大水體的魚池用。

2、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專殺白點的藥,如白點淨,也是可以用的。這類藥在用時如在水體中加入5‰左右的粗鹽會更好。

3、加溫,這個是養魚老手對付白點病常用的方法,加鹽、加溫,同樣是水體中加入5‰左右的粗鹽。將病魚放進去用加熱棒加溫至28~30度左右,持續一週左右的時間,用這個方時要注意的是加溫和降溫時不能太急,分階段來慢慢升溫,特別是在冬天不可一下將溫度調到30度加上來,或是將加熱棒一關,讓水溫直接降下來,這樣對魚的傷害很大。如果在加溫過程中發現魚體表發紅之類要在水中用黃粉。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希望對您有幫助,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繼續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白點病也叫小瓜蟲病,是一種無論熱帶魚還是冷水魚都比較容易患的觀賞魚寄生蟲病,發現白點病發病多是由於溫度變化較大引起的,春天發病率最高,若魚缸水質較差,犯病概率會增加。而對於一些養魚新手,這種病爆發的幾率更高,原因如下:

1.很多新手養熱帶魚不知道或者不願意配置加熱棒,造成魚缸早中晚溫度變化比較大。

2.加熱棒插頭鬆了,造成魚缸裡面水溫比較低,溫度變化大。

3.同時很多養魚新手。因為不會換水,直接把溫度較低的自來水,以非常暴力的方式,倒進魚缸,這種對魚的傷害,會更大,不僅是因為溫差,還有就是自來水裡面的氯氣,給魚造成雙重傷害。

4.當然也有些新手冷水魚玩家,由於春季溫差比較大,加上不懂怎麼保持水質,造成水質比較差,大大增加了魚兒的患病概率。

5.春天是養魚開缸高峰期,很多魚友因為冬天溫度太低買不了魚,春天溫度一回暖就開始瘋狂買魚,瘋狂開缸,但是白點病本身屬於寄生蟲病,容易交叉感染,如果魚友買到得過魚點病,或者有潛伏小瓜蟲蟲體的魚,放到自己魚缸裡面,就容易傳染給自己魚缸裡面的魚,而且根據實際案例,很多魚友的魚缸裡面曾經養過得白點病的魚,如果沒有徹底治癒,在溫度不穩或者過低的時候,又會復發.

....





吉印水族世界


剛開始養觀賞魚的時候可能沒有考慮好飼養密度,這一點對於產生白點病來說很重要。但還是要說明一點不是說只有新手養魚才會容易得白點病。這種病症是觀賞魚最常見的多發病症之一。

不過在剛開始養魚的時候,新手們還是要注意,不要一下子養太多的觀賞魚,這樣會很容易被小瓜蟲入侵從而患病。因此也被稱為是“小瓜蟲病”,這種病症頻發的季節在每年的春末夏初和秋季。

【症狀】被小瓜蟲入侵以後身體的表面、鰭條還有腮上就會出現白點狀的囊泡。嚴重時全身就會佈滿白點還有白色的黏液。魚體就會慢慢消瘦,鰭條出現破裂,大多數觀賞魚都會漂浮在水面不遊動,或者緩慢遊動。

【防治方法】(1)用亞硝酸汞2毫克/升濃度浸洗,水溫在15℃以下時,浸洗2~2.5小時;水溫在15℃以上時浸洗1.5~2小時。浸洗後子啊清水中飼養1~2小時,就可以讓死掉的蟲體和黏液脫離。

(2)小瓜蟲使用很怕高溫的寄生蟲,而15℃~25℃是小瓜蟲的最佳繁殖溫度。所以較輕的症狀,可以把魚撈起,放入30~32℃溫水中。可以有效的消除小瓜蟲。


小貓愛養魚


可能買魚後,沒注意魚體入缸前的消毒,將病原蟲多子小瓜蟲也帶入了缸裡,特別現在這個溫度,很多人開始購魚,添魚。


白點病,病原蟲多為多子小瓜蟲,故又叫小瓜蟲病。症狀是病魚身上有白點,可佈滿全身,嚴重的皮、真皮潰爛、鰭條殘缺、眼發白、不攝食、瘦弱、浮頭等現象,最好死亡。魚身體壯實一般不會的此病,該病流行水溫在15-25攝氏度,多爆發在早春。

1、把水溫提高到29-31攝氏度,經1星期左右,白點脫落,一般都可以治好,魚體太弱另當別論。若是白點基本不脫落,說明病原不是多子小瓜蟲,可能是纖毛蟲或者出現了耐高溫的多子小瓜蟲。也可以配合食鹽治療。

2、亞甲基藍入缸治療,水體用量為2~-5毫克/升,水溫為21-26℃, 浸浴數天。


水族小魚


老話說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白點病

白點病其實就是一種叫小瓜蟲的寄生蟲入侵魚類的皮膚鰓部。患病初期的時候除了魚的身上會有白點分佈以外,魚類會伴有擦缸的表現。患病晚期魚會變得呆滯厭食,嚴重時會導致缸內魚類大批量死亡,一定要及時治療。

小瓜蟲這個東西要早發現早治療,早隔離,加強消毒,保持恆溫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當時歐洲剛開始興起熱帶魚飼養業的時候因為白點病全軍覆沒過。

小瓜蟲寄生在魚體表面上來吸取魚的營養,並且刺激魚體分泌粘液,會讓魚的皮膚上形成一個白色的膿包,這種情況是小瓜蟲處於發育的狀態,小瓜蟲在膿包裡面,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一發現有小瓜蟲馬上下藥卻沒有任何效果,就是因為小瓜蟲在膿包裡面,藥物很難滲透進去,導致藥物殺蟲沒有效果。

小瓜蟲繁殖生長最合適的溫度是14℃-25℃,如果溫度低於10℃或者是高於28℃小瓜蟲就會停止發育慢慢地死亡。如果你養的魚可以耐受較高的溫度,那就快速升溫,可以控制病情發展。溫度越低小瓜蟲發育的越慢,所以要升溫,讓小瓜蟲加速生長讓他快速離開魚體,在配合藥物殺死它。

其實下鹽對小瓜蟲造不成任何的傷害,唯一的好處就是刺激小瓜蟲快速離開魚體,然後再用藥物殺滅小瓜蟲,這樣可以縮短治療的週期,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治療白點病可以用白點淨根據自身情況來用藥

白點病一般多發於春秋兩個季節,一般就是沒有控制好水溫,或者是溫差過大比較容易患病。我們平常只要注意水質,保持好水溫不劇烈變化,就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風險


以上皆為個人經驗所談,希望對您有幫助


底棲魚兒


沒有華麗的語言,直接來說為什麼

容易得白點,就是因為換水時沒有注意缸里老水和換的新水溫差,溫差過大,一般建議控制在2度以內,白點病就跟人感冒一樣,白點就是小瓜蟲在作祟,受影響的魚魚鰭或者全身出現白點,魚蹭缸,家庭養魚最直接辦法:

1、加溫,溫度調至30度,如缸內溫差大,可每天三度每天三度去調溫度,不要一下子調到30度,基本三天,小瓜蟲就會自動脫落,然後換水即可,換的水注意調溫度,前幾天我的三間鼠剛得,用了三天剛治好,明天把溫度調下來,換水

2、白點淨藥水,市面有賣,這個一定要注意用量,我剛開始用的時候沒掌握好,掛了好幾條魚,按上面說明用,最好能隔離用藥。


建議還是用加熱棒,比較直接一點,對於傷害也小。


小魚兒與花褲衩


水溫26度以上 保持28℃ 白點病發病率大大降低


秋風吹起2


說的簡單點,注意水溫,新換的水要和原缸水溫度一致。還要預防因天氣變化造成的水溫忽高忽低,可以藉助加熱棒穩定水溫。儘可能將魚缸放到太陽直射的地方,藉助紫外線消毒可預防白點病菌。長期不見光,魚愛生白點。如果己長白點,用白點淨盡快治療。我是用日野牌的,很有效。也可提高水溫到三十度左右可殺滅白點病菌。


熟悉很無趣


俗話說養魚先養水,只要先把水養好養魚就很容意了。再就是餵魚食一次不要喂太多,一定要讓魚吃幹靜,如果吃剩的太多魚食就會汙染水質,再不及時清理魚兒就會缺氧造成大量死亡或者死絕。再就是根據你養的魚種(熱帶魚或金魚)控制水的溫度。夏天熱可以用換水來解訣,冬天用加熱捧,加熱捧可以調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