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出了地球就看不到星星,星空只不過是給人類看的一場星空巨片,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

黃草居士


又是這種陰謀論了,既然都說到了星空只不過是給人類看的,那麼你為什麼不想一想,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不是也是故意給你看到的呢?


事實上,在我看來,題目中的這種說法,應該已經過時了吧。現在不是流行說太陽系是外星人為了觀察人類而製造的監獄,或者更直接一點的,說人類就是被外星人培養出來的嗎?而看過電影《黑客帝國》的朋友可能還會有另外的想法,那就是人類所生活的世界,不過是人工智能製造的虛擬世界,你所有的感覺不過是電腦程序在操控,實際上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不過是電腦製造的幻覺而已。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的地球,真的有這麼特殊嗎?不知道提問者從哪裡看到的出了地球就看不到星星了,這本質上就是一個誤解。在地球上,我們可以看見很多的星星,特別是在晴朗的夜晚,鄉下的夜空上,可以看見很多的星星,這些星星呢,大都是恆星,而且距離我們都是以光年為單位。它們發光強烈,即使距離遙遠,仍舊可以將光傳達到地球上被我們看見。


在地球上,肉眼可見的星星,大概只有7000顆左右,當然也不排除某些人視力特別好的情況下可以看見更多的星星。出了地球能不能看見星星,不是隨便說說算了的,必須用真憑實據來加以說明。那麼就用太空望遠鏡來說明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是美國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發射升空的哈勃望遠鏡,哈勃望遠鏡自從發射升空之後,拍攝了無數的星系照片,你怎麼可以說太空之上除了太陽之外就看不見其它的星星呢?星系難道就不是星星嗎?

在地球上,由於大氣層的擾動作用,用太空望遠鏡觀測星系總會受到氣流的影響,所以在地球上架設的光學望遠鏡,註定只能看見離得近的星星,而如果望遠鏡的口徑進一步增大的話,成像就會模糊。人類很早之前就嚮往飛出太陽系,美國於1977年發射了旅行者一號探測器,目前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出了狹義的太陽系範圍,正在向星際空間進發。


旅行者一號在還沒有飛出太陽系之前,拍攝了大量的太陽系星球的圖片,它是第一個提供土星、木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第一個探測器,在拍攝的一些圖片中,可以明顯得看見星球的背後也有星空存在。實際上在太空中,如果想要拍攝清楚除了太陽以外的星星,就不能對著太陽拍,因為太陽光相對於其它星光太強烈,這就好比於為什麼白天看不見星星一樣,但是如果你背對著太陽拍照的話,我相信還是能夠拍出星空的。


鏡像科普


出了地球大氣層的深空間中就是看不到星星,這是一個真實而又嚴肅的天文科學現象,有請某些編者不要危言聳聽,以博掌聲。

地球大氣層的弦切球冠凸透鏡放大效應,相當於地球的巨大眼晴,具備視角放大的效果,能幫助人類看到百萬光年之外的星系,使人類有幸看到銀河系恆星的過時虛幻假象。只有在地球這個“全息影劇院”,才能欣賞到如此美麗的星空巨片。我們應該考慮到遠距離光源的強度衰減率的原因和光子再激發的粒子機制,如果飛船出了地球的萬公里的大氣層,宇航員就無法看到美麗的星空景象了,假若你距離太陽一百億公里,所看到的太陽只是一個小點的亮光,什麼九大行星,那裡看得著呢?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天文現象,這與肉眼的視角差角相關,深入瞭解望遠鏡的天文愛好者對這是深有體會的。進入深空的宇航員,如同進入了漆黑如墨的海洋,只能依靠儀器進行導航定位,否則,如同瞎子探路,撞著隕石也看不到,十分恐怖的;這是“旅行者一號探測器”所發現的秘密。

如果沒有大氣層的放大效應,暗空間是極其黑暗的,因為暗空間的虛光子不會被太陽光照射所激發,我們那會看到明亮的天空呢?

由於月亮背面的空氣極端稀薄,所以月球背面的天空無比的黑暗,你站在月亮之上所看到的星星的光線也是無窮小的,因此看不到星光。但在火星上卻能看到滿天繁星的,這是因為火星具有稀薄的二氧化碳大氣層,其效果當然比不上地球的美麗。遷居火星的人們,請不要忘記多帶凸透鏡,廣採陽光,培育植物。

按照國外天文專家的運算和推理,太空背景應該是十分明亮的,但是在深邃的宇宙空間中,卻到處是一片幽深的黑暗,科學家認為這無限的暗空間或是暗物質在作怪,致使光能在不斷衰減而引起。

總之,肉眼看不到的星系並非不存在,這是眼睛的構造與功能問題,除了太陽系的其它恆星也是真真實實的存在,只是十分遙遠,視角十分眇小而已,而哈勃望遠鏡偏偏就能“看到”。

太空哈勃望遠鏡的構造十分特殊,它可以通過光學望遠鏡和X射線感光機進行拍攝和處理合成圖像,我們所看到的銀河星系圖片其實就是合成的,請勿當真!





微基因衍光子


出了地球就看不到星星這個說法不真實,也不科學。星空是隨時都在的,就像我們在地球上的白天由於太陽的光芒,使得我們看不到星星,而一到夜晚可以看到。

以色列登月飛船拍攝的地球,背景中沒有星星

太空自由行走,背景中沒有星星

阿波羅16號在月球的照片,背景中沒有星星


但是為什麼那麼多太空的照片上的背景沒有星星呢?包括阿波羅登月後拍攝的一些照片背景也沒有星星,這是因為星星很暗,在太空中反射的光也很亮。相機曝光的目的是為了拍攝太陽照射的月球表面,包括穿著白色宇航服的宇航員和反光的宇宙飛船,需要很高的快門速度和很短的曝光時間來取得一個滿意的照片。如果長時間曝光,其結果是後面看到了星星,但是前面的宇航員和飛船卻模糊了。

其實,不只在太空這樣,在我們的地球上也是一樣的。你在地球上一個黑暗的夜晚,可以看到成千上萬的星星,如果你只是拿你的相機或手機對著天空拍攝,快速的拍攝照後,你只會得到一個背景黑暗的太空。如果想取得一個滿意的夜空照片,就需要天體攝影師長時間的曝光來拍攝星空。

2017年7月29日,在國際空間站的背景下看到了星星和地球的邊緣


天文攝影師之所以使用昂貴的設備是有原因的,這些設備針對特定的任務進行了優化,並針對時間、天氣條件和曝光時間進行了仔細的計劃。

即使星星在所有的照片、視頻都不可見到,也不能說太空中沒有美麗的星星。

2015年8月9日在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夜空照片


hnyfkj


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我們出了地球依然能看到星星,我們地球肉眼可見的星空,基本都捲縮在一個以地球為中心,半徑1000光年的球體裡。

這個圈外的星星,肉眼基本不可見,距離我們太遙遠了。但外面的世界存在億萬顆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事情,並非是給人類看的“星空巨片”。



題主懷疑的是,我們見到很多的地球之外,太陽系裡的外太空圖片,很難看見除了我們的太陽以外的任何一顆星星,太空漆黑一片。

比如從月面上拍攝地球,按理說地球周圍應該有很多其他的星光,但就是漆黑一片,星星真的不存在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在攝影學裡有一個術語叫做曝光,這個名詞的簡單理解就是對著一個地方拍攝曝光的時間越長,相機接受的光子越多,物體會越來越明亮。


而上圖的地球周圍之所以看不到其他星星,就在於曝光時間太短,較遠的星星到達膠捲上的光子不是很多,無法成像,所以就看不到。

除此之外,因為距離我們更近的太陽光芒萬丈,在一定程度上也掩蓋了很多的星星。


科學新視野


這個說法在歷史上確實流傳過一段時間,特別是在上世紀,有些人對此深信不疑。



當時的部分人認為我們的宇宙只不過是一個巨型的電影廳,我們所看到的滿天繁星不過是這個宇宙天幕裡面的光影效果而已。宇宙天幕之外,就是一群高級生命在看著我們,我們只不過是他們的實驗對象而已。當然,這種說法有點過於玄幻,屬於民科。但是部分科學家卻真的認為:宇宙大爆炸學說並不正確,宇宙本身並不是無限大,天上的繁星不過是宇宙中有限數目的恆星的光線經過折射導致的幻影而已,我們真實的宇宙的大小最多也就是銀河系那麼大而已。



當然了,以上說法對於現在的我們看著有點荒謬,但是在上世紀星空探測器很少的情況下,確是流傳甚光。當時,受此思潮人們還拍攝了電影<>、<>等廣為流傳的經典電影,映射的就是我們的宇宙看似真實,但何嘗不可能是“楚門的世界”或者“黑客帝國”呢?這個誰也說不準。



不過進入21世紀後,隨著人們深空探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終於突破了太空觀測深度。特別是在天文望遠鏡方面實現了超遠距離星系觀察,以及親自發射太空探測器進行星際旅行,切實看看遠離太陽系的深空究竟是否存在。特別是哈勃望遠鏡,不僅讓人們看到了大尺度的宇宙結構,觀測到了銀河系外的星系,還直接刷新了人們的觀測距離。在2016年,哈勃看到了距離地球134億光年的GN-z11星系,這可是宇宙大爆炸4億年後的星系樣貌啊。

GN-z11星系:



哈勃看到的宇宙中各色高清震撼天體圖片:

星系玫瑰:

夢幻三星:


創世之柱:

氣泡星雲:






特別是最近幾年,美國發射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飛出了太陽系進入了廣袤的星際空間。這意味著太陽系外並沒有一堵牆,太陽系也不是一個高等生命的巨型“放映廳”。雖然旅行者一號沒有哈勃那麼強的光線收集和曝光能力,但是旅行者一號還是拍攝了一組震撼人心的地球照片-暗淡藍點:



沒錯,這個微弱的藍色光點,就是地球。我們無數人就在這一個宇宙沙粒上生活一輩子。

所以說,我們的宇宙不是“楚門的世界”或者“黑客帝國”,而是真實存在的。你的人生,也是真的,不是假的。


科學探秘頻道


出了地球就看不到星星,地球上看到的只是“上帝”給人放映的3D環繞大電影,這種故事情節也能信嗎?幾十年前的地攤文學才會這麼寫。現在的版本早就更新了,例如:人類就是種在培養皿裡,你的所有感覺都是程序給你模擬出來,整個世界都是電腦虛幻出來的。

哈勃望遠鏡在太空拍攝的M101風車星系照片。

好吧,以上說法也只是黑客帝國的情節。人類現在已經發射了成百上千的探測器到太空中,傳回了海量的太空影像資料,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在在地球和太陽系之外不存在其他星系。我們的太陽系的太陽也只屬於銀河系千億顆恆星之一。

由於地球的大氣層的影響,到達地面的光線強度較弱,所以,天文學家經常把探測器放到太空中去拍攝遙遠的星空,避免大氣干擾,能獲得更細微的特徵影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文提到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另外太空中還有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用來搜尋系外行星,錢德拉X光望遠鏡用來研究黑洞和中子星。

例如上圖就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7000光年之外的“創生之柱”,這是一片恆星誕生的星雲,這才是真正洪荒之力的神秘感覺,而不是臆想的那些什麼星空電影。

歡迎關注量子實驗室,評論裡請留下您的見解。


量子實驗室


出了地球就看不到星星,星空只不過是給人類看的一場星空巨片,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

其實這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謠言,這個謠言的源頭是特斯拉,描述的是太陽系有一個皮殼層,我們是被關在這個牢籠裡,而我們看到的銀河系和宇宙是皮殼層望遠鏡聚焦給我們看的!

當然我們可以100%相信,特斯拉不會說這樣的話,如果特斯拉還活著的話,將會用他的特斯拉線圈警告下你的屁股!!

即使真的有皮殼層望遠鏡,那麼出了地球之後看不到太陽也是一個謠言,因為有一種非常簡單的光學焦距補償技術,比如我們人類的眼睛就能在一定範圍內自動調節屈光度適應眼鏡或者望遠鏡焦距不準的情況!另外攝影師用的減焦鏡或者延焦鏡,甚至玩望遠鏡的經常用的巴羅就是延焦鏡!

或者在特殊情況下,比如我們買了一臺折射望遠鏡,但是想增加一個雙目頭,由於雙目頭的光路比較長,那麼即使將調校座縮到最短都無法合焦,那麼這個時候巴羅就出場了,因為它可以延長焦距,最終將焦點延長到我們所需要的位置!

巴羅鏡光學原理圖

上圖是鉸鏈式雙目的光路結構圖,在目視黨中使用頻度是比較高的,因為它可以直接將單筒的天文鏡馬上轉成雙目觀測,比起用單個眼睛看實在是要好很多倍!

另外我們朝著太陽系外面走的時候,而焦點在我們身後,那麼我們需要一套減焦鏡來配合光學補償,因此無論如何,都不會發生在太陽系外看不到星星的情況!而減焦鏡的原理非常簡單,與增倍的巴羅鏡是凹透鏡相反,整體上減焦鏡是凸透鏡,增加後輔助減少光路的長度,使焦點提前!並且望遠鏡本身的合焦範圍是有比較大調節範圍的,因此造謠者說在地球外就看不到星星這是如何的一種理論?要麼就是他不懂光學理論不知道可以如此補償,要麼就在撒謊.....!!

無論是從光學原理,還是從哈勃或者一系列的太空望遠鏡觀測來看,都不可能存在出了地球就看不到星星的這種情況,而如此低級的謊言又是如何讓人相信的呢?看來科普的道路依然是任重而道遠!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這麼重大的發現最有發言權的是NASA,他們派出的航天器飛的最遠,但他們怎麼沒說這話呢?又是隱瞞真相,欺騙社會?

這個幾十年的謠言老梗被一些人老翻出來炒作,只能說這些陰謀論者或者其崇信者們的腦子有問題,這種早已經被戳破的謊言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相信,真不敢想象這種人每天都生活在一種什麼狀態中,這些人一般都從心裡和口頭都堅定的不信科學甚至反對科學,卻奇怪的享受著科學的各種成果,臉不紅氣不喘。

旅行者1號和2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飛到星際空間了。這是由於目前還在接受它們信息的儀器顯示出來的,這兩艘探測器接收到的太陽風帶點粒子越來越少,而星際帶電粒子越來越多。但太陽系引力影響範圍有1光年之距,要飛出這個範圍,還需要17000餘年。

現在正在向太陽系外飛去的探測器有4艘,即前面說的旅行者1號、2號,和早就往外飛的先驅者10號、11號。

這4艘探測器都是NASA(美國宇航局)發射並管理的,如果發現那裡的星星看不到,就是太陽系真有一個皮殼包裹著,這一切都是虛幻的,NASA是第一個知道的。

那麼NASA為什麼要隱瞞這一切,而且還持續不斷的往太陽系外發射探測器呢?這些探測器將從太陽系不同的方位飛離,若干萬年後都會到達一個相應的恆星系統。如果這一切都是假的,NASA這種用納稅人的錢財做出的巨大航天事業豈不是最大的欺騙,美國納稅人難道都是傻子,在那個總統稍有緋聞都要鬧翻天的國度,卻對這種巨大欺騙表示出如此淡定,怎麼解釋?

其實,探測器還是拍攝了不少星空照片的,只不過對於探測器上的相機而言,拍攝主體對象時不需曝光太久,就能獲得清晰圖片,而收集暗淡的星光卻要曝光更久,這樣很可能拍攝的主體就會爆光過度,反而不清晰。但也有例外,上圖就是卡西尼探測器在拍攝土衛三時特意拍攝出了恆星背景。

所以,這些陰謀論者和崇拜者才是自以為聰明的傻子,他們一貫睜著眼睛說瞎話,選擇性失明,不但欺人還自欺,實在無可救藥。

現在人類航天探索已經到達太陽系邊緣,不但探索了每一顆行星,還到達了柯伊伯帶探索小行星,人類第一顆恆星探測器“帕克號”已經飛進了太陽日冕層,冒著高溫近距離觸摸太陽。其中NASA在這些航天活動中一直走在前列。

對太空的探索和研究,不但有利於人類長期的發展,而且還帶動了現代科技的快速進步。中國的航天探索事業也已經躋身世界前列。中國有句諺語叫“聽喇喇蛄叫還不播種了”?所以這些陰謀論者們謠言就像喇喇蛄的叫喚一樣,一個有正常認知的人都不會去聽,更不會相信,誰去相信誰就上當受騙,生活得不明不白。

相信科學、科學生活才能幸福。

時空通訊觀點,歡迎討論點評。


時空通訊


有一個說法,太陽系實際上是一個“囚籠”,所有人類看見的太陽系以外的天體都是某種智能生命在這個囚籠壁上的投影。人類只是這種智能生命放養在太陽系中的實驗品……

這個說法很有趣,不過僅止於有趣而已。用來提高點擊率還是不錯的,畢竟真正的科學沒有這麼有故事性。這幾乎可以確定是陰謀論者編造的故事。

陰謀論者編造的謊言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與通常的解釋不同;非常有故事性;需要太多的假設;與實際觀測不符;推論不符合邏輯。

這個謠言與上面幾條非常符合。所以可以斷定這是一個謠言。

有人說,看這麼多在太空拍攝的照片上就沒有一顆星星啊!筆者找了幾張這樣的照片:

圖:在月球上拍攝的地球照片

圖:太空行走

以上的照片確實是實地拍攝的,不是合成照片。但稍微有點攝影常識的人就知道,由於近處的景物光線太亮,必須縮短曝光時間和調小光圈(減小進光量),不然就會曝光過度。這樣遠處較暗的星光自然就拍攝不到了。這和你在夜間開閃光燈拍照一樣,除了閃光燈照亮的地方,其他都是漆黑一片。

實際上,在太空沒有了大氣對光線的削弱,拍攝的星空更加清晰,也能夠拍攝到更遠的地方,這就是科學家們將哈勃望遠鏡送入太空的原因。

圖: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哈勃超深空”





,圖中估計有10,000個星系,顯示的是130億年以前的情況

現在人類除了觀測來自天體的電磁波(光就是電磁波的一個頻段)外,還多了一種手段觀測天體,這就是引力波。在2015年9月14日,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第一次檢測到引力波信號,這個信號來自距離地球約13億光年處的兩個質量分別為36太陽質量與29太陽質量的黑洞併合。這標誌著人類開啟了引力波天文學的大門。

圖:LIGO


講科學堂


答:當然不是的,星星一直在那裡,你看不見不代表它不存在。


題主的想法和一部電影很相似——《楚門的世界》,金·凱瑞飾演的男主角楚門,從一出生就生活在別人安排的世界裡,甚至連天空都是巨大的攝影棚,大海只不過是阻礙他離開“攝影棚”的障礙而已。

如果誰擔心類似的事發生在人類身上,那麼就有點過度敏感了,只不過是電影中的故事情節而已,沒必要強加於現實世界。


離開地球后,人類拍攝的照片中,有太陽的身影,也有八大行星的身影,還有小行星的身影,但是在這些照片中,很多都看不見夜空中的星星,這並不說明星星沒有了。

其中的原理很簡單,只需要你把手機拿出來:

(1)對準燈光,觸摸燈光最亮處對焦並拍下照片,會發現照片燈光處有細節,但是燈光外的物體完全是黑暗的;

(2)觸摸其他物體對焦,拍下照片,會發現物體是清晰的,但是燈光處一片白,毫無細節;

在太空中拍攝的照片就是這樣的,星星的亮度遠比其他光源(太陽光、行星反射光等等)的亮度低,如果要想把天體拍清楚,那麼星星就無法在傳感器上曝光;要想把星星拍清楚,天體就會過曝。


歸根到底,還是現在相機傳感器的寬容度不高造成的,無法把亮度高的天體和亮度非常低的星星同時顯影;人眼視網膜的寬容度比相機高,所以人眼看到的景物,比相機拍攝到的更加細膩。

明白了以上原理,那麼對於題目的疑問,就不難解釋;星星並沒有消失,它一直在那,只是你沒看見而已。


其實,科學家利用太空望遠鏡,已經可以看到銀河系內數億顆恆星,還能看到銀河系外的數億個星系,宇宙是非常廣袤的。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