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古人十幾歲就結婚,為何三十才而立

古人結婚畢竟早,一般十三四歲就開始儀親、結婚。如果到了二十好幾還沒有對象,那就是實打實的大齡未婚青年了,是要遭社會鄙視和唾棄的,是鄰里周圍茶餘飯後嘲諷的對象。

古人十幾歲就結婚,為何三十才而立

剩女無敵

不過,又有話說古代男子二十弱冠,三十而立。為何早早成家的男子等到三十才能真正開始立業呢?

古人結婚早,有幾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古代醫學不發達,疾病死亡率較高,幼兒成活率較低,為了家族的延續和傳承,早早成婚生子,這樣才能打時間差,贏取富餘時間,為後代傳承打下量的基礎。

古人十幾歲就結婚,為何三十才而立

古人婚禮

其次,古代是氏族社會,講究宗族和睦,一般是一個大家族聚集一起生活。選出一個族長管理族人的日常生活和儀式,而族人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傳宗接代和光宗耀祖。所以早結婚也有利於安定人心,促進團結。

古人結婚雖早,但是並不分家而居,父母在不遠游、不分家。成親後的小兩口依附在家庭和家族的基礎上過活,很少能有自己的意志和主張,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遵循祖宗規矩。

古人十幾歲就結婚,為何三十才而立

古代家庭生活場景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是事業和前途。

古人的社會秩序是講究士農工商,所謂的事業前途大多是讀書科舉,出人頭地。這才是正經的出路,其他當兵吃糧也好,經商富家也罷,或是做做手工,打打雜都是不入主流的雜業。

當然,特殊時期也不乏其他行業的佼佼者,比如當兵之後立下戰功僥倖晉級成為武官,或者做生意投靠了某位權勢人物成為紅頂商人而錢權俱有,類似胡雪巖。

古人十幾歲就結婚,為何三十才而立

官商

而讀書科舉並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徑,十年寒窗,多的是炮灰和失意者。像范進一樣能到老還能中舉做官老爺的已經算是幸運的呢。

古人十幾歲就結婚,為何三十才而立

范進中舉

十年寒窗並不是說說而已,那些經書子集,儒家經典,沒有超過十年的沉心研讀是無法取得功名的,除非真是天才,老天爺垂青賞飯吃。

古人十幾歲就結婚,為何三十才而立

一日看盡長安花

古人結婚雖然早,但是要建立自己的一番事業還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並不是一蹴而就。成家立業,所以才有成家在前立業在後。也就不奇怪為何古人三十而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