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六老漢”勇挑重擔治沙 三代人前赴後繼播綠 “八步沙”故事走進國家博物館

“六老漢”勇挑重擔治沙 三代人前赴後繼播綠 “八步沙”故事走進國家博物館

“六老漢”勇挑重擔治沙,三代人前赴後繼播綠。近日,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中,古浪縣八步沙林場治沙展板格外引人注目。

“六老汉”勇挑重担治沙 三代人前赴后继播绿 “八步沙”故事走进国家博物馆

一代治沙人張潤元接受媒體採訪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和發展改革委員會、商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新華社、北京市共同舉辦。展覽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緊扣改革開放40年曆程,緊扣改革開放的歷史縱深感、群眾獲得感、發展成就感,安排設計了六個主題內容展區,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改革開放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寶貴經驗,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部署,展現黨中央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政治魄力和堅定決心。

“六老汉”勇挑重担治沙 三代人前赴后继播绿 “八步沙”故事走进国家博物馆

治沙人觀看展板

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展板位於此次大型展覽的第四展區“歷史鉅變”第五單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展板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細緻講述了“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故事。國家博物館古浪籍講解員賈筱藝對記者說:“‘六老漢’的故事非常感人,這幾天前來參觀瞭解的遊客絡繹不絕。”來自深圳的遊客李川在參觀了八步沙林場展區後,與治沙人合影。他激動地說:“古有愚公移大山,今有老漢治沙灘。六位老人及他們的後代堅持治沙造林的勵志故事,不僅成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註腳,同時也使我們深受感動、備受教育。”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的華忠信說:“環境就是民生。‘六老漢’矢志不渝治沙播綠,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六老汉”勇挑重担治沙 三代人前赴后继播绿 “八步沙”故事走进国家博物馆

治沙人在展板前合影留念

古浪縣八步沙位於騰格裡沙漠南緣,是騰格裡沙漠南緣向南凸出的一片內陸沙漠,原名“跋步沙”,因連綿的沙丘只能讓人畜艱難“跋涉”而得名。過去,這裡風沙肆虐,農田、道路常常被黃沙埋沒。1981年春,飽受風沙之苦的古浪縣土門鎮郭朝明、石滿、賀發林、張潤元、羅元奎、程海等六位年逾半百的老漢,以聯戶承包的形式組建林場,向沙漠進軍,自此開始了三代人前赴後繼治沙育林的漫漫長路。37年來,六位老人、祖孫三代在這裡矢志不渝、頑強拼搏,讓亙古荒漠變成了一片綠洲,用“愚公精神”創造了30萬畝的綠色奇蹟。

為進一步學習宣傳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事蹟,我市組織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代表赴北京參觀學習“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在展覽現場,郭萬剛表示:“我們將把畢生精力奉獻給八步沙,讓子孫後代一代接著一代把治沙育林堅持做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