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老師留作業讓家長檢查並簽字,這種做法對嗎?

晴天114194482


似乎現在有不少地方都有這種現象,從我個人觀點來說,我並不贊同這樣做。為什麼呢?

老師讓家長檢查,檢查什麼?是檢查字寫得好不好,格式正確,還是要檢查正確率?如果是糾正坐姿或規範書寫,大部分家長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家長去檢查作業正確率,這點有點困難。

不是所有家長都有這個能力能檢查作業中存在的問題的。孩子所處的年級不同,作業的難易度肯定是不一樣的,而且家長們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可能連小學都沒有畢業,你讓他去檢查小學或中學的作業,肯定是不現實的。

而且,光英文這門課,就會難倒不少家長,所以不要隨意請家長檢查正確率,何況這件事情應該是老師的任務。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解惑者,除了教書,肯定要批改作業,你不檢查誰檢查?孩子子作業中的問題,老師統計後,就可以在全班講解或提醒,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這是家長做不到的。

假使家長能解決孩子所有科目的作業問題,但他也僅限於解決自家孩子問題,而不是全班所有的。而老師的任務是要解決全班所有孩子在作業中遇到的難點問題。

老師如果想偷懶,就不要找理由推脫,家長想糊弄老師,完全可以不檢查,只籤個字在上面,但是這樣做又有什麼樣的含義呢?

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學到相應的知識,能把知識融會貫通,而不是把家長的簽字看做尚方寶劍就萬事大吉。

我想,老師這種做法,不少家長應該是怨聲載道的。建議老師在執行每一個決定之前,一定要多和家長們商議一下,徵詢下家長們的意見,而不要一意孤行。

現在的老師都喜歡發號施令,家長群內,老師權威最大,想要家長怎樣就怎樣,但其實,家長群不是老師發號施令的群,不是老師強迫家長必須這麼做,必須那麼做的群,而應該多點包容,多點探討,少點要求,即使有,也應該尊重每位家長,畢竟人與人是平等的,多點理解和支持是可以的,但是一定是在一定的原則上。


教育新時論


Mark老師認為,這種做法不可取。 首先說說我的經歷吧。 我和愛人都是老師,我是中學英語,她是小學老師,不分科,語數都行。每天晚飯後基本是都是微信遠程教學答疑時間。

妻妹的孩子上小學5年級,從一年級起,老師就明確要求家長要看著孩子寫作業,檢查作業,並簽字。如果交上作業老師發現有錯的,次數多了,就要在家長群裡點名,說家長不檢查作業不認真,嚴重的在家長會上挨批,當著全體家長讓你下不來臺。所以,不但孩子媽媽陪了五年,我們夫妻也陪了五年。妻妹初中沒畢業,文化底子淺,孩子不會的題時常也把她難住,有時檢查作業遇到難題她也不知道對錯,所以幾乎每天晚上都把疑難問題發到微信上,我們先給她講解,她再講給孩子。



作為老師,我也反思過同行們的這一做法,他們的初衷是為了建立密切家校聯繫,家校聯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的確,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這個作用。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有的還沒有養成自主的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時家長要配合老師,規劃好孩子每天在家做作業的時間,督促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做作業、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完成,形成規律;是監督孩子做作業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邊做作業邊玩;培養孩子樂於思考、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就顯得十分重要。


但是,Mark老師認為,這一做法弊端更多,不容忽視:

1.這種做法是師德缺失的表現,破壞了和諧的家校關係。 檢查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分內工作,把自己該做的工作強加給家長,是手中教育權利的濫用,引起家長牴觸和不滿,實際上破壞家校關係,引發社會矛盾。

2.這種做法是教師敬業精神缺失的表現。現在的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總是強調是因為學生多,作業批改不過來,才採取的這個辦法,這完全的藉口。我們作為老教師,年輕時當班主任,教兩個班課,每班5、60學生,作業都是老師自己當天批改完,下班沒批改完,就晚回家或者拿到家裡批改。而且還有當堂小考,當天批完當天反饋。那時候幾乎每個老師上下班手裡都拎個四方布兜,把作業拿到家批改很自然很常態。老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僅僅侷限於8小時之內是根本不夠的,所以老師缺少了敬業精神,就做不好教師工作。


3.不利於教師教學效果的提高。批改作業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延續,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是檢驗自己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一個好老師,最喜歡看到學生出現在作業本上的問題,因為知道了學生問題,才能把準學生的脈搏,教學才有了針對性,才有實際效果。如果老師看到的作業是家長檢查並幫助修改正確的,那麼老師你怎麼能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怎麼能反思自己的教學?作業的作用根本沒有發揮出來。

4.加重了家長的負擔。由於家長文化水平參差不齊,自己檢查不了作業,放學後直接把孩子送到課後班,由那裡的輔導老師幫助下做完作業,再把孩子接回來。這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同時,也催生了此類畸形輔導班,破壞了教育環境。


Mark英語課堂


這個問題我一直認為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對與錯,要根據不同的家庭採取不同的方法。

我是一名中學老師,其實孩子的作業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老師是引導,家長是監督,最終的目的是都是為了孩子好,抱著這個最簡單的初心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好好商討的呢?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陪伴,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儘量去陪孩子長大吧,他能依賴你的時間不過十幾年,錯過了這些時光那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

如果家裡條件當真不允許自己陪伴孩子,如果家長承諾,孩子作業如果完不成,需要承擔的結果他願意和孩子共同承擔,那就沒必要每天像是為了完成某種形式化而刻意簽字怎麼樣,開學一紙承諾書足矣,孩子的獨立與承擔也能培養出來。

再者,如果家長真的是那種無所謂的態度,老師為了自己的職業操守或許應該操心一時,但時間久了任誰都不能做到內心平靜吧,畢竟我是老師不是孩子的爸爸媽媽,爸媽對自己的孩子都不上心那種,你能指望老師對你做到什麼程度?


我想叫個什麼數學老師


這個問題已經有人問了多次了,換個新話題問。別人已經問過了你再問吃別人嚼過得饃沒味道!

什麼對什麼不對?家長應該督促自己的孩子按時完成家庭作業,讓家長檢查並簽字不但能起到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而且還能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還可針對性的幫孩子複習,其實是件好事!

有的是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帶孩子上學,有的可能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可讓孩子自己檢查,然後簽字,這可以吧,總之要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

有人可能反對讓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並簽字,覺得那樣太麻煩,檢查作業是老師的事。大家可能都看到這種情況,孩子只想玩不想寫作業。如果家長不過問孩子的家庭作業,孩子可能對作業做的馬虎潦草甚至錯誤百出,這樣不利於孩子的學習!

家長應該督促鼓勵孩子在學校認真努力學習,當天要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其中也包括家庭作業,要學會學懂能掌握運用,只要堅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棒棒的,這哪裡還用得著去上校外補習班!家長平時不管不問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就送校外補課機構補習,不但花了冤枉錢而且也害了孩子!


快樂老頭88311


作為家長,時刻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也是應盡的責任。老師留作業讓家長檢查並簽字也合情合理:家校密切合作也是家長的職責,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和能力。老師也不能太過分,畢竟檢查、批改學生作業也是本職工作之一。

“檢查孩子的作業並簽字”並不是要求家長輔導、也不是批改孩子作業,是督促、檢查是否認真完成了(除非條件允許)。

孩子是家長的,這是事實,要所以要努力與老師配合,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完全甩鍋老師是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的。


尤其是孩子低年級時,只有孩子的啟蒙教育做好了,好習慣養成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只需稍微檢查、督促一下就可以,萬一方向有偏差時及時糾正,偶爾也可動用一下“家法”。

不要以為滿足了孩子的一切需求就是愛孩子,其實是大害——慣子如殺子!原本是貧窮的家庭卻把孩子當富二代來養,實在是溺愛過了頭,教出的孩子往往還沒感恩意識,有的就是巨嬰,實是悲哀。


種金易


老師留作業讓家長檢查並簽字,這種做法是不是正確,對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認為在小學階段這種做法還是有一定的益處的。

最重要的是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老師佈置家庭作業,家長檢查簽字,能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高質量的完成家庭作業。大多數學生的自律性差,在家長的檢查督促下,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所以說,如果家長重視孩子學習,在初期階段,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給學生完成的家庭作業檢查並簽字,有利於家長及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發現孩子在學習當中出現的問題,然後加以正確的引導,也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檢查簽字並不是代替孩子做作業,也不是陪著孩子做作業。而是檢查作業中出現的問題,進而發現孩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糾正。發現孩子的優勢要給予表揚。家長能夠意識到這一點,也就能夠支持老師的做法,並幫助孩子較快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一旦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檢查簽字就成為形式上的了。到了高年級,家長往往再檢查孩子作業的對錯就非常困難了,好多家長經歷是,沒辦法,只好上網去搜,用各種學習軟件去搜。如果趁早養成了孩子好的學習習慣,檢查簽字屬於形式上的,那就比較輕鬆了。

但對於學習習慣不好的,更需要家長的督促。

我的回答希望得到你的認可,也希望對家長朋友們有所幫助。





文笙閣主人


檢查作業是一項孩子必備的能力。

低年級的孩子自己當然不會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就需要家長在每一次作業後檢查簽字。

通過家長的身教言傳,培養孩子的檢查作業的能力。

家長的檢查,正是為了以後的不查。

家長要逐漸的幫助孩子建立起,檢查自己作業的習慣和能力。

因為自我檢查的能力,在考試的時候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那些成績好的孩子,往往都是能夠高效快速答完試卷,同時還有時間進行二次檢查的孩子。

所以家長培養孩子自己獨立檢查作業的習慣和能力非常重要。




叢冬旭鼓勵教育


老師把作業留給家長,讓家長檢查並簽字,這種方法只適合於小學低年級階段,我們可以明確的一個結果,儘量適合於小學一二三年級,其他年級並不適用。

家長只是讓老師,檢查作業並且完成所有檢查作業的任務的話,那麼對於老師來講非常不現實,我們不必抬槓似的說一些理由,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的原因,那就是學校裡面的學生比較多,一個老師如果把全班的作業都檢查一遍的話,幾乎就是非常困難的。

家長來講,如果是小學一到三年級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可以瞭解孩子作業的質量,也可以瞭解孩子學習的進度,並且可以瞭解,孩子對於學習的一些能力,他的課堂學習可以體現在作業質量上,家長可以瞭解到的知識非常的多。

但是如果有特殊情況,比如說小學高年級家長根本就檢查和輔導不了,再讓家長簽字就顯得有些過分了,所以說這樣的問題還是需要我們共同來客觀對待的,希望老師和家長做好這方面的瞭解和溝通,儘量的把作業檢查和簽字限制在小學低年級階段,不能夠把它提升的太高。

這是我的看法和意見。


義誠老師


老師留作業讓家長檢查和簽字這種做法到底對不對呢?

起初我聽到好多家長對學校和老師各種不滿,尤其是父母工作忙或者父母外地工作的家長。

後來,家長也只好默認了這種做法!

那麼這種做法到底對不對呢?

我認為:

[1]從長遠看還是跟家庭教育有密切關係,也就是說,父母在孩子作業方面如何引導她自己獨立完成和作業質量方面很重要,父母教導孩子讓學會自己檢查,然後父母在確認一遍,看看孩子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2]對於孩子寫作業的效率,家長可以判斷出孩子上課聽講的狀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同時家長可以瞭解到孩子所學知識的薄弱環節,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短板進行刻意練習和講解!

[3]父母檢查孩子作業的時間,也是孩子和父母之間有一段共同相處的學習時光,促使家長不斷和孩子學習,成長和精進自己!

從以上來講,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如果要是從孩子自身來講,如果父母家庭教育沒有盡到職責,從長期看,是不利於孩子學習成長的!

(1)如果孩子作業寫完就不管了,往父母那裡一放,交給父母檢查。那對孩子沒有多大好處,給孩子還養成了一切靠父母的習慣,如果家長檢查不出來錯誤,還會把責任推給家長!

從這一點上講,孩子對於主動自己檢查自己補習知識缺口沒有好處,孩子沒有承擔錯誤責任的自覺性!

(2)有些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工作忙碌,根本沒有時間學習,讓家長檢查孩子作業,無疑是難為了家長!

所以社會滋生了各種針對孩子的輔導機構,家長無奈只好把孩子送到了作業輔導班!這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筆資金支出!對於家庭本來就不富裕的,家長還是有些不高興的!

總之,學校的這種做法,讓人們把家庭教育提上了日程,如何科學的教育孩子,如何和孩子相處等已經成了熱門話題,也是無數家長特別重視的話題!

現在社會上流行這麼一句話“一上學,家裡就雞飛狗跳;一放假,就又恢復母慈子孝”,這種社會現象,這種家庭陪伴,無疑體現了父母渴望和焦慮,父母希望孩子成績優異,做題不出現差錯,當孩子一遇到不會的,父母的講解孩子聽不明白,父母就火冒三丈,給孩子貼各種標籤,無疑給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心理影響。

也有的父母檢查出各種錯誤,先不問青紅皂白,就斷然認定孩子沒有認真聽講,責罵孩子,而不是冷靜下來,耐心地聽聽孩子心理話。

這也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產生落差後的不滿態度!

所以,從某一程度上講,還是需要父母綜合素質的提高,多站在孩子角度出發,多從孩子思維考慮問題,從而科學養育和教導孩子,使孩子得到全面發展,身心健康,茁壯成長!




魔寶星辰


從我多年的觀察來看,持支持態度的家長願意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時間和精力,孩子的成績和習慣也比較好,將來考學、工作也都比較理想。反之則差強人意。

家長要正確理解老師這樣要求的積極意義,按自己的能力給孩子的學習和習慣養成以最大幫助,可以最大程度防止“5+2=0”現象的出現。

其實,從教師的角度說,這樣要求並不是指望家長去代替教師的工作,去給學生檢查作業,教師自己可以偷懶。家長畢竟不專業,你改的作業教師肯定不放心。簡單說,這樣要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學生在家不做作業,到校後再抄作業或乾脆就沒做,那就很讓老師頭疼了。用什麼時間來補作業呢?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怎麼培養呢?其次,這樣做給家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契機,這個不再贅述。

呼籲各位家長和社會人士一般不要質疑學校和老師的要求和做法,學校和教師都是專業的教育機構和專業人員,代表“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