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次別離》丨法哈蒂“鏡頭語言”下,“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伊朗電影《一次別離》獲得第8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悉尼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等各大電影節共計20餘項大獎。這部影片,以30萬美元這樣一個低成本,橫掃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柏林金熊獎&銀熊獎在內的多個重要獎項,獲得2400萬美元的票房,國內評分網站豆瓣電影也將其列入了"Top250榜單",評分高達

8.7分

《一次別離》講述了發生在伊朗兩個家庭之間的故事,納德和西敏因移民問題產生爭執,導致西敏決定離婚。法官駁回了離婚請求,西敏一氣之下回到孃家,納德因為父親無人照顧,請來女傭瑞茨。按照伊斯蘭教義規定,女士不得與男士獨處。而瑞茨為了償還家庭債務,帶著女兒索瑪雅照顧納德患有老年痴呆的父親。在一次意外後,瑞茨意外流產,瑞茨丈夫哈德特將納德告上了法庭。現實、親情與宗教的糾結讓每個人都一度迷失自我,最終,在道德面前每個人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導演法哈蒂在影片中善於使用鏡頭語言,拍攝的影片往往給人的感覺非常樸素,鏡頭中的兩個家庭,就像從現實生活直接截取出來,沒有宏大的主題,沒有刻意的煽情,沒有絢麗的聲畫,沒有豪華的場景,樸實的鏡語,舒緩的節奏,演員到位的表演,把信仰、人性、倫理做了充分的展示。

鏡頭語言,簡而言之,就是用鏡頭像語言一樣去表達思想,並引導觀眾依據鏡頭、畫面看出導演的深層次含義。

鏡頭語言的優點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帶領觀眾很快進入劇情。導演通過一些生活實景,譬如:狹小的家居、隔間、牆壁、門、玻璃的大量呈現,公共場所及街道的雜亂,自然真切地渲染了環境氣氛,也隱喻了階層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我們將以影片的鏡頭語言為例,從人性角度、人物情懷及拍攝中鏡子的作用三個方面,剖析影片中“私慾”和“道德”出現衝突時,我們該如何做出正確的抉擇。


《一次別離》丨法哈蒂“鏡頭語言”下,“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一次別離》劇照

01.鏡頭語言下彰顯人的本性

法哈蒂導演的鏡頭語言帶領觀眾去追求生活的本真,將影片中不同人物置於多重現實困境中,不斷的顯現出人物的動機與行為的合理性,從中品味出各個人物的個性特點。

① 西敏的“自私”

影片開頭,西敏和納德要離婚。西敏是自私的,雖然她和納德的矛盾起因是離婚,也就是影片主題“一次別離”的導火索,其實是因為,西敏要移民的願望沒有得到丈夫納德的認可和滿足,也就是說,西敏覺得在家庭中的地位無足輕重,她不得已回到孃家。

《一次別離》丨法哈蒂“鏡頭語言”下,“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西敏與納德要離婚

在鏡頭語言下,西敏有三處流淚畫面:

  • 西敏拖著行李箱,在重重的關門聲後,西敏坐在車內,她流下眼淚,淚水中有傷心、有委屈、有不甘,有不情願, 她不過是想給女兒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這有錯嗎?
  • 納德被拘留,西敏回家接爺爺,這時有個特寫,西敏流淚哭訴著:“他連,你別走,別這樣,我不想離婚這種話都沒說過”,“好像十四年的夫妻生活都不算什麼似的”,這個鏡頭語言證明夫妻關係早已長時間疏離,夫妻關係已名存實亡。
  • 當西敏願意賣車出錢幫助納德,誰知得到的卻是納德的指責,“我是說你為什麼要插一手?”西敏第三次留下淚水。

鏡頭語言下的西敏三次流淚,她的自私離家,不是為了自己,根本原因在於夫妻的交流障礙和隔閡。

.

② 納德的“自私”


《一次別離》丨法哈蒂“鏡頭語言”下,“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納德

西敏的出走,大部分原因在於納德的“自私”,納德要照顧患有老年痴呆的父親,即使父親已經不認得他。一方面來看,納德的“自私”是傳統道德,是孝道;另一方面,在伊朗這樣的宗教國家,這種行為是《古蘭經》所規定的。納德其實只是做了他該做的一切。

納德把心思全花在瞭如何照顧父親上,常常忽略和妻子西敏的日常交流。女傭瑞茨工作時間私自出門,把納德的父親綁在床上,當納德回家發現父親在地上躺著,他怒不可遏,對瑞茨進行了語言及行為的暴力,他忘記了瑞茨是個孕婦。

納德對待瑞茨的態度,隱含著對父親深沉的愛。

當納德面對審訊官、面對女兒、面對西敏的說出不知道瑞茨是孕婦時,他不是單純因為自私,要為自己洗脫罪行,而是擔心女兒與父親無人照顧。

生活的重重困境以及一地雞毛的生活讓納德做出了違背道德的行動,他不得不撒謊。

③ 瑞茨的“自私”


《一次別離》丨法哈蒂“鏡頭語言”下,“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瑞茨

瑞茨是一個善良、遵守道義的女人,鏡頭語言下,瑞茨最常做的動作是整理頭巾,唯恐觸犯禁忌和道義。

瑞茨在審訊官那態度堅決地說“他沒有推我,他抓住我把我丟出去,我在樓梯上摔倒了”,她撒謊是納德導致她失去了肚裡的孩子。

瑞茨被納德強行推出門口,返回再次討要工錢,並申辯自己並沒有拿錢。她在維護自己拿一點可憐的尊嚴。當瑞茨和西敏見面後,瑞茨道出了流產的真相,他懇求西敏不要去家裡賠錢,瑞茨不希望因為她的撒謊而把厄運降臨在索瑪雅身上。

鏡頭下的瑞茨代表了伊朗無數忠於《古蘭經》的婦女,即使經濟狀況窘迫,她們依然有著獨立自主的人格。

④ 特敏的"自私"


《一次別離》丨法哈蒂“鏡頭語言”下,“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特敏

納德的女兒特敏,一個十一歲的少女,明明知道父親說了謊話,面對審訊官時,卻說“是我把電話號碼告訴爸爸的”,這句謊言中有割捨不掉的親情。

特敏眼睜睜看著這場家庭悲劇,卻無能為力,他不希望父母分開,所以堅決留下父親身邊,幫助父親一起挽回家庭,讓家庭重回溫暖。

可是,特敏的家庭有溫暖嗎?我們在鏡頭中從來沒有看到過特敏的微笑,她總是帶著一種成年人的成熟,用她不符合這個少女年齡的眼光看著這個她不願意支離破碎的家庭。

《一次別離》在多重鏡頭語言中,表現出了人類自私的本性,無論是西敏、納德、瑞茨、特敏,他們都有自私的一面,但是他們的自私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親情、愛情,為了想要得到更好的生活,從這個層面來講,這種自私夾帶著感情的成分,它不是單純的利己,也有利他的成分。

這種帶著私慾的行為本身都是在合乎人倫情感的動機下催生出來的,導演只不過是通過鏡頭語言原生態地還原了伊朗的現實社會,為導演所欲表達的人倫道德打下堅實的基礎。

02.鏡頭語言下的《古蘭經》,喚醒人性中的善良與道德品質

伊朗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古蘭經》作為重要道具在影片中多次出現。《古蘭經》是穆斯林的個人生活和一切活動的主要準則。

鏡頭語言下,導演將瑞茨和家教賈哈伊夫人放在了《古蘭經》前進行了行為的對照,並一再強調,《古蘭經》在現實人性中的重要力量。


《一次別離》丨法哈蒂“鏡頭語言”下,“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瑞茨丈夫手拿《古蘭經》


  • 賈哈伊夫人在面對《古蘭經》的反應

賈哈伊夫人出現在審訊室,審訊官問起,納德是否知道瑞茨懷孕,賈哈伊夫人說,那天納德在廚房,根本沒聽到她們之間的談話,納德從沒做過什麼壞事。

而在那場瑞茨與家教老師的交流中,確實沒有出現納德的身影。那麼,以賈哈伊夫人的角度看來,她並沒有撒謊。當瑞茨的丈夫哈德特拿著《古蘭經》去學校要求賈哈伊對著古蘭經發誓,她沒有說謊。

納德再次打電話詢問賈哈伊夫人問詢所給醫生的電話,賈哈伊頓時明白,其實納德聽到了她們之間的對話,他知道瑞茨懷孕,於是,賈哈伊夫人去審訊官那裡改了口供。

伊斯蘭教要求人們信仰至高無上,賈哈伊夫人在《古蘭經》前的行為明確顯示出穆斯林人對宗教的虔誠信仰。

  • 瑞茨的前後行為更體現出《古蘭經》對穆斯林的影響。


《一次別離》丨法哈蒂“鏡頭語言”下,“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瑞茨和女兒索瑪雅


瑞茨是以一個善良保守的形象出現在鏡頭前,她生活在底層,為了還債,帶著女兒出來打工。

納德的父親尿溼了褲子,《古蘭經》要求女人不能喝陌生男人進行身體接觸,可是瑞茨看著老人尿溼褲子,自己有換不了,她拿出電話本,給教會打電話,徵求意見,是否可以給老人換褲子。徵得教會的同意,瑞茨幫助老人換了褲子。在意外流產後,納德一家去瑞茨家賠償,但是當瑞茨被要求面對《古蘭經》發暫時,她退縮了。

影片接近結束時,鏡頭給到了瑞茨的丈夫,由於瑞茨不敢發誓,丈夫情緒激動地煽打自己。瑞茨的行為體現出宗教力量對穆斯林生活的制約,真主在穆斯林心中的至高無上,宗教影響遠遠大於現實生活的困境。

納德提出的賠償雖然可以解決瑞茨家的欠賬,使家庭經濟情況趨於好轉,可是穆斯林信真主,信後世,信果報,正是《古蘭經》真正喚醒了瑞茨心中的正義與善良,她知道隨意詆譭他人、誹謗他人、為自己的利益說謊,會得到報應,為真主所不容。

影片中的所有人的心都好似鐘錶一樣,搖擺不定,親情、友情、愛情隨時牽引著行為的走向,古老的《古蘭經》時刻束縛著伊朗現實中的人,使得人心不得偏離正軌,即使有所偏離,一定會被教義拉回到正軌。

03.鏡頭語言下的兒童視角,盡顯純淨與和諧

伊朗電影擅長以兒童視角彰顯電影中的純淨與和諧。導演法哈蒂有意設置了兒童視角來敘事,帶領觀眾走向兩個純真的孩子,她們在“鏡子”的語言中一步步走出童真,走向成熟。

在納德女兒特敏和瑞茨女兒索瑪雅出場時,導演法哈蒂多次使用到"玻璃"這一道具。


《一次別離》丨法哈蒂“鏡頭語言”下,“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特敏隔著玻璃看著自己的家庭

特梅隔著玻璃看著她的父母和家庭,索瑪雅也透過玻璃來看特敏的家庭。

索瑪雅跟著瑞茨來打工,索瑪雅把鼻子貼著磨砂玻璃門,從外面向裡看著這個家庭;索瑪雅掂著腳尖,隔著玻璃看向外面的世界;特梅和父親隔著玻璃對話;玻璃門外,納德、西敏在與瑞茨一家談判,特敏和索瑪雅在屋外嬉戲玩耍……這些“鏡子”隔開了兩個孩子與大人的世界。


《一次別離》丨法哈蒂“鏡頭語言”下,“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索瑪雅隔著玻璃看著特敏的家

“玻璃”是孩童世界與成入世界障礙和屏障,一旦沒有了這層屏障,兩個孩子就遠離了童年,走向成熟。納德和特敏的對話常常隔著“玻璃”,納德不想讓特敏長大,不想讓她過早承擔長大的煩惱,然而,納德的做法還是一次次把特敏推向了成熟。

影片結尾是開放式的,我們不知道特敏究竟選擇了西敏還是納德,鏡頭轉向西敏和納德,他們隔著玻璃,都遠離對方,看來,這個家庭預示著再也不可能走在一起。特敏選擇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場別離中,特敏已經成長,她的成長和改變是對成人世界道德觀的重新認識。無論社會如何變遷,不可丟掉的是人性本真最純淨的東西,社會的和諧本來就源自人性的平衡與和諧。

總結: 現實中“私慾”與“道德”的博弈

人類從一出生,便置身於社會當中,存在於複雜的聯繫與關係當中,很多情況下,我們不知道何去何從,有時我們無從選擇,有時又做不了決定,出現這種矛盾的原因在於我們沒有妥善處理這種關係的準則。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究其根本就是利益與道德的衝突,什麼時候該選擇利益?什麼時候該選擇道德呢?權衡“私慾”與“道德”時,我們只需謹記,是否能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即不要讓自私被道德綁架,也不要讓道德的綁架而損失了根本的利益……這時就要權衡利弊,做出最優選擇。

生活過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鞋子合腳不合腳也只有自己知道,選擇好了,哪怕揹負道德的譴責我們也可以得到很多,有時候,也許暫時放棄了利益,但我們安心地活著,這就是選擇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