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3月份,都能正常上班嗎?

油漆工李子


我的答案是3月份,很多企業還是不能正常上班的。因為我每天在多方打聽大家的動態,尋找還沒復工的“戰友”,惺惺相惜。下面我就列舉一下週圍比較典型的幾個職業人物。

人物一:我朋友的老公律師

就比如說,我朋友的老公是律師,從事法律相關職業,在2月底的時候就看到她發朋友圈,說老公公司決定,延遲到5月份開工,這期間發放市內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的薪水。

這也是朋友發朋友圈吐槽的原因,因為突如其來的降薪停崗,這使得她非常苦惱,她老公是家裡最大的收入來源,降薪無疑是給目前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壓力,因為有房貸要按期還,還有小孩,日常的一些開銷,之前他們每個月開銷大概小兩萬塊,現在至少3個月低保工資,也是非常艱難,不知道支撐多久。

人物二:外貿行業的業務員

還有另外一個,是做外貿行業的表弟。

因為他們工廠目前不開工,招工人困難,所以他們公司也不能接國外客戶的訂單。年前接的訂單一再延遲,有些客戶實在等不及已經退單了,目前他們公司通知,已經延遲到了6月份開工會不會再一次延長下去還是未知數。

他們老闆也是承受了很大損失,有的已經接訂單的客戶,無法按時交貨,需要賠償違約金,不光訂單到手的訂單飛了,還要賠償客戶,這是雪上加霜。

更加無力支付員工正常的工資,沒有訂單就沒有收入,公司無法正常運營,老闆只能是宣佈所有員工在家待崗,期間不用工作,但是也沒有工資,只能保證員工的正常繳納社保。

如果有合適的工作,想要跳槽,他們老闆也不阻攔。

人物三:網站運營負責人

還有做網站售後的負責人朋友,他們公司也是在家辦公,基本公司附近都屬於封閉狀態,但是他們可以線上溝通,不影響正常工作,所以在家工作,保持聯絡。

但是要按正常工作時間,上下班打卡,公司也會發放正常工資,這已經算是不錯的方式了。

其次身邊還有一些房地產相關行業的朋友,也是在家辦公,雲溝通,每天定時開會,加班趕方案,線上溝通,開會討論方案,既居家隔離,保證了安全,又不耽誤工作,也是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效仿的一種新的辦公狀態。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所以每個企業也都在努力適應現在的疫情趨勢,畢竟現在還不穩定,偶爾還是會爆出來疫情隱患,所以很多企業為了員工安全著想,也是儘量選擇在家辦公,做好防護措施。

如果大家上班出現什麼問題,對於公司,和自己都沒有好處,所以企業還是儘量避免冒險的。

現在整體經濟處於下降狀態,企業也是非常艱難的維持,這個時候大家一起共度難關,度過這次危機,比什麼都重要,等到疫情結束,經濟復甦,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所以短暫的休整還是有必要的,一些企業也在這個時候沉寂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然後改變策略,這次疫情真的可能改變很多人和企業的發展方向。

【芒果總結】以上很多典型的例子,大家都還沒有復工,僅僅是我身邊的一些朋友的情況,並不能代表所有人,很多企業早早就開工了,路上車輛也逐漸躲起來了,所以大環境都是這樣子,也沒有必要壓力太大,放鬆心情,冷靜想想自己的規劃,在待工的日子裡,做些有趣的事情,也是不錯的選擇。

關注@瘋忙的芒果,2020年全新起航,喜歡我的文字請持續關注,將為您帶來更多故事和乾貨


瘋忙的芒果


中小企業員工、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3月份全國各地除了湖北外基本可以正常上班了,舉幾個身邊的例子。

我老家是安徽的,身邊年輕人基本在江浙滬一帶上班。今天是3月1日,很多人這幾天坐高鐵前往工作地上班。有朋友是上海本地人,已經在家上班半個多月了。

目前影響老百姓上班最大的問題:交通問題。

因為現在很多地方大巴車還沒通,又沒有高鐵站,所以出省工作會比較困難。這種情況下,可以想辦法到有高鐵站的地方,乘坐高鐵前往工作地。

如果有私家車,可以開車前往工作地,今年上半年的高速公路不收費了。

今年上半年求職找工作會非常困難。

對於年前失業,今年遇到這次疫情,很多公司裁員降薪,不會有招人的想法。如果沒有工作,當務之急是降低自己的求職期待,先找份餬口的工作湊合著,等到下半年看機會再跳槽。

專家的分析:

鍾南山院士估計疫情要到4月底才能完全結束,大家即使已經上班了,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病毒是有潛伏期的,在這段時間內還是要戴好口罩,每天量體溫,拒絕病毒死灰復燃。

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隨手點個贊留個言,你的鼓勵是我回答的最大動力。我是@江少,職場問答達人,專注分享個人成長、職場高價值乾貨,歡迎關注。

江少


因為我是從事餐飲業的,目前我們餐飲行業是允許復工了,但是隻限於外賣,拒絕堂食,由於我現在上班的店沒有開通外賣服務,所以我們三月能否開工仍然是未知數。這是目前我所在地,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這邊的情況,現在都是等通知上班,但是到現在任未通知





孤狼生活記


說說我表哥的情況吧!

表哥的眼睛不太好,學了一門按摩的手藝,現在一家按摩店工作。表哥的工作就是底薪很少,只掙提成的那種。

往年,年後是生意比較紅火的時候,整個正月的收入,能掙平時一個半月,甚至兩月的總和。

可是,今年新冠病毒突然來襲,表哥所在按摩店,一直不準營業,已經一個多月了,沒有辦法,只能等通知。

今天,已經正式進入3月份了,還沒有收到開業的通知。表哥內心焦急,忐忑不安呀。再不開業,怎麼吃飯呀!本來表哥還想趁正月給孩子掙學費,也完全泡湯了。

現在表哥最大的希望的就是趕緊消滅新冠病毒,能正常營業。

其實像表哥這樣的情況,還有好多,比如餐飲業,大街上的酒店全部關門,娛樂業,KTV、電影院也是完全歇業狀態,只要是人員密集的地方,基本上全部停業!

其實能不能正常上班,還要看抗疫情況。我們這裡已經有十二天沒有新增病例了,再過兩天就超半個月了。相信,超十四天沒有新增病例,各行各業就會陸陸續續的復工了。

1.正常上班是當下大多數人的祈盼

疫情要抗,可工作也要做,總不能天天藏在家裡躲病毒,喝西北風!有的行業已經完全停工一個多月了,即使現在復工,估計一時半會也難以恢復元氣。但是早一天覆工,就早一天取得主動權。所以,當下很多人都盼著趕緊上班!

2.上班要做好充足的防護

雖然當下疫情已經得到暫時遏制,勝利的曙光已經顯現,但是越緊要關頭,越不可大意。復工後,大家仍然要做好足夠的防護措施。上下班帶好口罩,與人交流保持一定距離,不聚會,不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公共區域經常消毒,通勤最好步行,或者騎自行車,儘量避免坐公交。

只要做好充足的防護措施,在三月復工,正常上班,還是很有希望的。

但是,湖北地區應該是不可以。看看湖北的疫情數據吧。目前,湖北已經累計確診66907例,具體見下圖:

從圖上可以看到,湖北當天新增570例,其他省份,大多是0增加,可以說,湖北的抗疫形勢依然嚴峻。所以說,湖北在三月要做到正常復工上班,應該是希望不大!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相信我們一定會取得抗疫的全面勝利,相信復工生產也會近在眼前!


長鹿生


要想全面的正常上班,個人感覺至少要到4月底。

一、目前很多企業雖然復工,但各種管控措施仍然非常嚴格

從2月10日之後,不少企業就開始陸續復工了,即便到了3月份的今天,各種防護措施仍然非常嚴格,各地的疫情雖然得到了比較好的控制,但仍然有確診病例的增長,尤其是湖北地區,尤其是武漢地區。

我自己正式上班是從3月1日開始,到了公司之後才發現,仍然有部分人員在家隔離,而來上班的人,全副武裝,中午吃飯也是相當麻煩,要麼是帶飯,要麼是到食堂吃飯,每個人至少相隔1米遠。

以往常見的會議也少了很多,沒有必要的情況下領導不會找我們開會。所以,雖然已經復工,但算不上正常上班。下班回家的小區,也是全副武裝,各種檢查措施。當然,這些都是有必要的,不能在最後疫情要結束的時刻,功虧一簣。

二、鍾南山教授預測,疫情在4月底可能會完全控制住

按照鍾南山教授的說法,4月底才有可能完全控制住,那基本上在4月底之前很難做到正常上班的,各種防護措施仍然不會放鬆。

2月27日,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建議,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大家對疫情還要保持高度警惕性,大規模聚會辦不得。

那麼,口罩還要戴多久?張教授說:“這個狀態可能還要維持1到2個月。那時候沒有新增了,基本上就可以把口罩摘了。”

我認為,只有把口罩摘掉了,才能算是完全正常的上班,那麼這個時間是多久呢,1-2個月的時間,也就是4月底左右的時候。

三、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配合政府的各項防控措施,最終戰勝疫情

4月底的時間點,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但對戰勝疫情至關重要,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積極配合政府,積極配合公司,積極配合所在小區, 做好各項防控措施,不給病毒反撲的機會,最終悶死病毒,戰勝疫情。


八魚先森


明天就踏入3月了,今年一季度已經剩下三分之一。

這個超級魔幻的開年,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似乎讓人經歷了一生。

能正常上班嗎?

看你怎麼看正常這詞,我認為至少有段時間內,是恢復不到過年前那個熙熙攘攘的日子的。

現在出門,有太多的不正常了,

你要帶著口罩,甚至有人還戴著一次性手套,口袋裡揣著免洗手液……

公司裡有些同事一直都沒法回來上班,平時寫字樓裡擠得滿滿的電梯,現在裡面只有三五個人,你都不敢進去……

老闆愁眉苦臉的,有些生意壓根兒沒法做的,即使政府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

以前下班,你會隨便在外面吃飯,唱K,喝啤酒,接著再來個烤魚或者白貝的宵夜,現在,下班立馬回家,鬧市區的酒吧沒有一家能營業的……

你說正常,能上班就是正常嗎?

能上班是慶幸,你還有份工作可以支撐下去,度過這個疾病危機和經濟危機。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這一年,大家都有工可開。

無論如何,3月,依舊春暖花開。

——湯湯,四年一次的2月29日



我是綠豆湯


理解題主問這個問題,內心充滿焦慮,因為這個春節假期實在是太長了,長到一個月後我們都忘了從過年放假以後,我們就一直待在家裡直到現在。

我記得我一月底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不在醫療系統的我們,能為抗擊疫情做點什麼實質性的貢獻?當時在文章的末尾部分,我就預言:隨著復工日期的一延再延,焦慮必然成為生活的主題。

說實話,我自己到目前為止都還處於待工狀態,宅在家已經快一個半月了,不過回想起來,這段時間過得倒是沒那麼焦躁。

所以我可以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一些想法,給你參考:

不要和別人作比較

題主問這個問題,如果很多人回答自己的情況,我猜測,題主只會越看越焦慮,因為,題主難免那自身的處境和別人的情況作比較,這樣就更容易增加焦慮。

其實別人復工的情況怎麼樣,跟我們沒關係,更好的做法是,把關注的點從別人身上放回到自己身上。

比如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梳理、覆盤一下平時工作中有疏漏的地方,想想解決方案,甚至,可以大膽的考慮是不是需要換一份工作。

通過理性思考這個動作,能夠最大程度從焦慮的情緒裡走出來,因為我們大腦裡負責感性的杏仁核和負責理性的前額葉皮質是互相抑制的兩個腦組織。

意思就是:一個活躍,另一個就會被壓制,所以,啟用理性來思考,就能緩解感性的負面情緒。

保持平時的生活節奏

焦慮的原因之一是:平時的熟悉感被改變,人不得不面對陌生、未知的狀況,不確定,所以就焦慮。

這個應該不難理解,試想,如果你面對的狀況是非常確定、非常可控的,你還會感到焦慮嗎?大概率,不會。

所以,在假期裡怎麼樣才能減少不確定性,形式上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和平時一樣的生活作息。

平時幾點睡覺、起床,這段時間也照做,如果平時工作的時間暫時沒有工作要做,就安排一些同樣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做的事情,最好是同時能學到些東西的事情,這樣還能一舉兩得。

然後同時,因為時間相對寬裕,還可以發展新的興趣愛好,讓每天變得和前一天不一樣,想我最近就愛上了冥想。

覺察自己的心態變化,好的不好的,通通接受。

要學著對自己的情緒敏感起來,特別是負面情緒,不然它們溜走以後很容易形成積壓,不知不覺就對我們造成很深的影響,這個時候再去追溯原因,就很可能對不上,因為已經過去太久了。

所以,對自己的情緒敏感點,好的不好的都需要這麼做,這麼做最主要的目的是發現它的存在,然後接下來,做最重要的一步:接受它們。

這不是雞湯,你只要試著做一次,就知道它對於在非常時期平衡自己的狀態,是有用的。

希望這次疫情早日過去,我們能早日迴歸正常的生活,到那時,一定要珍惜平靜的日子,不要因為它太過於平淡而抱怨。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關於成長,慢半拍沒關係,但別停!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霖小姐慢半拍


湖北省外的大部分公司,目前都已經復工了。

除了旅遊和娛樂行業基本還沒有恢復之外,大多數公司,包括部分餐飲企業,也在有序地恢復經營。

比較慘的是我小叔,前年投資開了一家做旅遊產品的門市,過去兩年倒是沒少賺錢。但是今年,他恐怕要把前兩年賺到的錢都吐出來了。

現在旅遊業完全沒有復甦的跡象,主要是疫情還沒有完全消失,出行還在受限,人們在這種情況下也沒什麼心思旅行。更別提當地的政策還暫時不允許旅遊市場恢復常態。小叔的門市租金只被免了一個月,現在是有出無進,日子難熬的很。他自己為了賺點外快貼補家用,已經暫時轉行做微商了。

不過旅遊和娛樂行業之外的企業,已經逐漸開始復甦。最近的疫情數據顯示,湖北以外的省份,每日新增病例的數量幾乎都是個位數,形勢喜人。

戴著口罩上下班的人越來越多,週一的早高峰,我所在城市的交通主幹道,又開始堵車了。從這就可以看出,企業在復工,大家的幹勁十足,一方面是擔心被裁員,另一方面也有點像缺席了好幾堂課的學生要急於趕上功課的勁頭。可以預見的是,落下的功課會趕上,缺席的一個月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總之,希望大家繼續保持警惕性,上班時也要注意疫情防護,工作和防護疫情兩不誤。相信勝利的曙光就在前面,全行業復工的日子應該不會太遠。

關注@職場綠皮書,職場軍師,用生動的故事講述職場上的那些事兒,與你一起成長。認同我的回答,請點贊、轉發、評論。

職場綠皮書


我現在在廣州這邊,看到好多工廠都復工了,應該是一些大型的工廠復工,每天一早工業園區門口大排長龍測體溫,經過自制的消毒棚全身消毒,聽說一天還測兩三次體溫。再不復工,工廠和員工都會受不了,壓力太大了[奮鬥][奮鬥]


萬物自有定律


現在疫情在中國有了明顯好轉,大部分省份新增確診人員連續多天為零。

這個時候很多人開始關注上班的事情了,畢竟在家裡有一段時間了,在不上班就真的要捉襟見肘了。

那麼,3月份能正常上班嗎?

可以這樣說,疫情只要不結束,我們就不能大意,就不能正常上班。

所謂的正常上班就是指的不用戴口罩,很隨意的可以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但是,疫情沒接受,防護措施我們就必須要做好。

況且鍾南山院士也說了,我們的疫情會在四月底基本能夠控制住。這也就是說,在四月底之前,我們是不能正常上班的。

現在一些行業已經開工了,但是,有的行業還沒有開工,比如說ktv、電影院這種人口比較稠密的地方。

即便是想要開工,也是需要審核的,只有符合要求的公司才能開工。

張文宏教授也表示,口罩我們還是需要戴上一到兩個月的,現在新增確診病例不多了,但是,還在陸續增加中,尤其是武漢每天確診者還有百人以上。

只有新增病例完全沒有了,才是真正的安全了。

所以,這個口罩也是要戴一到兩個月的。

大家可能都有關注到,事實上中國的疫情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但是,國際上有趨勢正在惡化,韓國、意大利和伊朗的疫情有明顯增加。

這些都是不好的勢頭,這種勢頭也就更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任何時候我們都是不能夠大意的,否則,會讓病毒趁虛而入,會讓病毒重新興風作浪的。

所以,我們還要在等一等。

等到全國的新增確診都為零的時候,等到四月底時候,我相信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像以前一樣肆無忌憚的上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