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寶寶是怎麼逐漸學會站著的?

__滿臉陰霾


寶寶的動作發育是有一定的發展規律的,大致為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週會走。寶寶生後第一年是運動快速發展的階段,但這只是大概的情況,有些寶寶可能早或晚1個月,這屬於個體差異,也是正常的。

太早練站對寶寶不利

五六個月大,一般是練習坐的時候,到了八個月練習爬,爬到一定程度,寶寶下肢有力量,身體平衡力更好時,寶寶會自然的從四點爬,過度到站立,並很快學會走。太早練習站,對寶寶骨骼發育不利。小兒骨骼中所含的有機物較多,無機鹽相對較少,所以硬度小、彈性大,容易變形。另外,嬰兒脊椎骨之間的軟骨盤比較厚,而外面的韌帶較松,所以長時間站立,很容易導致脊椎變形。

坐和爬為站打好基本功

練坐

簡單的坐,寶寶也要經過練習。6個月大的寶寶,大多數還坐不穩,家長要將寶寶的腿分開呈八字型,有利於寶寶坐穩,坐著時,面前放些玩具,讓寶寶玩。平時也可多練習拉坐,鍛鍊腰部肌肉力量,直到寶寶能獨坐坐得很穩。

練爬

七八個月的寶寶,就要練習爬了。爬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到1歲左右。爬行是嬰兒運動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一種極好的全身運動。爬行能使全身各部位都參與活動,鍛鍊肌力,為站立和行走作準備。

剛開始爬時,寶寶可能原地轉圈,或是倒退著爬,家長會很擔心,但這沒有關係,隨著寶寶成長,逐漸他將學會腹爬、手膝爬、手腳爬,最後手扶著沙發站起來。

所以家長不要著急讓五六個月大的寶寶練站,而應遵循寶寶發育的規律來進行引導和訓練。


兒科醫生鮑秀蘭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和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樂於普及育兒知識、嬰幼兒餵養、早產兒干預等知識。


兒科醫生鮑秀蘭


孩子學走路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沒有必要刻意去學習,這就像寶寶出生後就會尋找乳頭一樣,我家兩個寶寶,我都沒有刻意讓他們學習走路,到了九、十個月,寶寶自然會然地就有了走路的慾望,他會抓著床頭自己站起來,扶著沙發、椅子,自己一步步地向前邁步,到了一歲,他就能夠獨立站立了。我拿一個他喜歡的玩具,站在他前面稍遠一些,鼓勵他過來拿,他就會自動邁步。

我家大寶一歲一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會走路了,二寶學習走路更有意思,一歲一個月的時候已經能讓床上走得很好,但就是不在地面上走,我把他放到地板上,他就耍賴,不肯走,怎麼鼓勵都不邁步,煩了就坐在地上,我想他是害怕摔跤吧,我就不再強求他,有時候你越是強求,越會適得其反。

到了一歲二個月,二寶自己就下地走路了,而且走得比老大要穩當得多,相比之下,老大雖然走得稍早一些,但經常摔跤,二寶則很少摔跤。

如題主所說,寶寶五六個月就架著腋窩學站,我覺得不太妥當,五六個月的寶寶,你把他放在地上,他根本無法支撐住自己,也無法站穩,而是兩隻腳不停地動來動去,像是走路的樣子。孩子的成長就像植物一樣,什麼時候發芽、開花、結果,都是有規律的,不必刻意地改變這種規律,順其自然,就好。只是現在的一些家長太心急了,總想自己的寶寶比別人早一步。


沛澤媽讀心理


俗話說三翻 六坐 七爬 八九個月的時候就會有想走的衝動了。

其實,我覺得這個並沒有什麼特別依據,只是大部分的孩子基本是這幾個月有這樣的表現,所以才會有這種說法吧。


孩子在某個特定階段會表達自己的慾望,比如我家二寶三個月的時候自己會有想翻身的慾望,你把人家放平了,自己又側身了,但是到了五個月才翻身翻的比較溜,現在六個月剛會坐,我也沒有特別訓練,突然有一天把他放在床上的時候自己就坐的很好了,身體也不往兩邊倒,這幾天腿老有勁了,只要放在腿上就會想站,當然我知道站立是不可能的,只是他有這個慾望了。

我們做父母的只要時刻注意觀察孩子,是會發現他們的需求的,儘管他們不會用語言來表達,並沒有刻意說某個階段必須要怎樣怎樣的,就像開花一樣,遲早都會開的。

最後祝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平安的長大。


打破碗花花


五六個月就架著寶寶腋窩學站太早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五六月的孩子還坐不穩,你讓他站,孩子自己是支撐不住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週會走”,只要孩子各方面正常,遵循順其自然的原則就好了,沒必要那麼著急讓孩子學站,到了什麼月齡該會的自然就會了。

五六個月的寶寶的骨骼發育還沒那麼堅固,過早的站立容易造成羅圈腿,腿型不好看到時候想糾正也難了,有的家長喜歡拿自家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要是自家孩子長得好還好,要是沒人家孩子胖,個子高,可能就會著急了,不開心了,其實,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就比如個子跟自家的遺傳基因也有很大的關係哦,至於胖點瘦點,只要孩子健康就好啦,說話、走路早點晚點順其自然就好,給孩子一個成長的時間是不,太著急未必是好事。

如果真要站,也只能偶爾站一兩下,記住不能讓孩子腿部受力,否則很容易造成腿變形的情況發生,一般站立的話要等8個月左右的,具體看孩子的自身情況,每個孩子不一樣,或早或晚。



【萌寶媽咪育兒】歡迎留言和我一起交流育兒故事,分享育兒經驗。喜歡本文可關注、轉發、點贊~~


萌寶媽咪育兒


孩子學會了爬,走路根本不需要教的,那種認為孩子1歲多開始走了,是最累人的看法,在這裡可以終止了。爬行的孩子讓養育者帶孩子不再辛苦,彎腰弓背拉著孩子學走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所以,5-6個月不需要架著孩子學站,那時候孩子的腿部力量還不足夠支撐他的身體,讓孩子過早的站立,對孩子腿部骨骼發育沒有好處。

相反,讓孩子爬行,則對他今後的走路有很好的基礎作用。

  • 5-6個月的時候讓孩子練習趴,進行推爬練習,增加孩子腿部力量

  • 7-8個月可以讓孩子腹爬,用腹部的力量支撐爬的動作,繼續增加腿部力量

  • 8-9個月,孩子就可以自如的爬行了,可以讓孩子在不同的地面爬行。傾斜面,懸空面,樓梯,都是對孩子爬行以及認知非常好的鍛鍊。

  • 1歲多的時候,孩子的腿部力量足夠了,也能掌握身體的協調性,他自己就會從坐到爬然後站了。

孩子剛站,剛走路的時候,難免跌倒,養育者要關注左右,尤其是有磕碰的地方,讓孩子即使跌倒也不會磕到,這樣幾次以後,他就可以走的很好了。

孩子爬的時候,家裡地面鋪上那種爬行墊是很有必要的。在室外也可以讓孩子爬,穿上長的護膝蓋的褲子,怕手扎的話戴個小手套就可以了。戶外的草地也是很好的爬行的場地。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那種幾個小軲轆的學步車,建議不要給孩子用,對孩子身體發育沒有好處,只有害處。

我是“舒真2018”,因為對心理學感興趣而考取了諮詢師,我有很多的育兒知識想與大家分享。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與更多的媽媽一起,致力於寶寶的健康和幸福。

泡泡育樂園


我從運動解剖的角度講一下,寶寶不宜過早的學站,事物的發展都要遵循規律,我們人的身體也是,拔苗助長使不得!



俗語說“三翻、六坐、八爬”,站著走一般在1週歲左右,個體不同會有差別,不爭搶一時,翻、坐、爬,站,走都是我們肌肉生長啟動,建立功能的過程!



尤其是爬,這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要知道我們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頸曲、胸曲、腰曲、骶曲!胸曲和骶曲向後凸,是在出生前就存在的,而頸曲和腰曲是後天形成的,爬在建立這個過程中功不可沒的!



寶寶爬的時候要抬頭看東西,這就是形成頸椎生理前凸一個重要因素;寶寶在爬的時候胸腔有肋骨輔助,腹腔沒有,由於腹部內組織的重量形成腰椎的前凸。



這兩個彎曲對於我們脊柱功能的建立至關重要,每一個彎曲的存在都可以讓我們脊柱的承重增加一倍左右。這也是我為什麼提倡如果一個人因病導致生理曲度變直,症狀消失後儘可能的要恢復曲度的原因。

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現在那麼早就上幼兒園,孩子已經失去太多該正常健康生成長的因素,讓他多爬一爬可以減少將來頸椎病、腰椎病的幾率!該站起來的時候,他總會站起來的!


喬棟談健康


孩子的生長髮育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從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大運動發育的規律是:先抬頭再抬胸,再會坐、立、行。也是遵循從上到下的規律。


俗話說得好,三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週會走。而學習站立是時間大約是十個月左右。八個月的寶寶就要學習四位爬行,等爬行的力量夠了,十個月左右寶貝就能從爬行位扶著東西站起來,所以十個月的時候是寶寶學站的時候,等下肢的力量足夠支撐他的身體,到週歲左右就能走路了。

在十個月以前都不主張練習站立,長輩說五六個月就架著寶貝腋窩學站確實太早了,偶爾站一下問題不大,長時間的站立會導致寶寶雙下肢骨骼變形,五六個月的寶貝是練習坐的最佳時間,千萬不要拔苗助長,違背自然規律,否則效果適得其反,到時候孩子骨頭變形恢復不了了家長就給後悔莫及了。


美女兒保科醫師育兒經,和你一起科學育兒快樂育兒!



我們家寶寶就是五六個月的時候,偶爾大人會扶著腋下,讓寶寶站十幾秒。但是中國有個俗語:“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週會走”,這裡面暗藏的玄機大家知道嗎?為什麼一定要按照這個順序來,是科學還是迷信?


顧名思義,這是指新出生的寶寶三個月會抬頭,四個月會翻身,六個月能坐著,七個月會打滾,八個月會爬,九個月能扶東西站立,滿一週歲會走。這些在事實情況上雖會有些偏差,但基本上還是差不多的,具體還是根據寶寶的體格決定。

所以九個月是可以學習站立的,但是寶寶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可能七個月就已經可以,而有的卻到12個月才可以。只要寶寶身體健康,早晚一兩個月都是沒關係的。

五六個的寶寶學習站立確實有點早,如果家長想要逗寶寶開心,讓她感受下不一樣的世界,只要站幾秒中就可以了,由於寶寶骨骼硬度小,站立時間久會引起骨骼變形。

而且此時的寶寶還沒有經歷過上下肢的力量訓練,突然站立,會對身體各個部分造成力量很大的衝擊。

其實大家如果仔細品味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週會走,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由頭到腳,由部分到整體的一個過程。是按照頭, 頸, 上肢, 上身,下肢,全身這樣一個規律,這也是符合人類進化發展的自然規律。

因此,我們在孩子的大動作發展方面不能求急,讓他們慢慢來,急不得!


希望我認真的每字每句和用心回答會對您有幫助。

我是J媽,碩士,翻譯+教育行業十多年的經驗,現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關注我的朋友,會在五月免費得到我錄製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視頻課程,同時組建學習打卡團,讓我們共同前行。

J媽學堂


我婆婆兩個多月就架著我兒子蹦他!把我氣的不行,所以我現在就是不給她帶!我要自己帶!現在快七個月了,我兒子腿彎,她說是我小時候不肯給她綁腿!我都懶得理她。醫生教我給孩子按摩腿!希望寶寶健健康康的!


輕殤O_o


寶寶要經歷抬頭、側翻、翻身、坐立、爬行、扶立、獨立站著,要說寶寶是怎麼學會站的,答案是靠自己。



我家寶寶現階段是可以扶著東西站立,小移動幾步,不能獨立站。在四五個月的時候也有人說讓寶寶腿部學會用力,以後站得早,方法是一手抱著寶寶,一手平拖住寶寶的腳丫,讓他慢慢感受用力,但我也試得很少。

最好的方法是讓寶寶自己學習,我家寶寶開始爬行時只能往後移動,身體起不來,慢慢身體會起來了,慢慢堅持得久了,帶著他一起學習怎麼往前爬。會爬了就爬得多,越來越熟練、快、穩,坐得也越來越穩了,沒那麼容易倒了。



開始站是從爬行後喜歡屁股倔起來,腿蹬直,手伸直,再慢慢習慣手放到有些高度的地方,腿慢慢從跪著一隻腳伸直用力起來,再到後來能起來,但搖搖晃晃,一直到後來可以扶著東西站很久,(注意保護不要摔倒,保護頭部)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所以寶媽不要著急的去強加給寶寶,寶寶可以自己完成得很好,寶寶學會一個技能就可喜歡了,都會讓爸爸媽媽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