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何古德里安未被授予元帥?

青煙漠漠雨紛紛


古德里安曾被戲稱為“古不帥”,而且納粹德國三大軍神級人物裡,都有個“不字輩”外號。比如說曼施坦因元帥,被人稱為“曼不群”,因為他在回憶錄《失去的勝利》裡,把納粹德國戰敗的所有責任都推到了希特勒一個人身上,而他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因此被後世軍迷視作了“偽君子”的典型。


再比如說隆美爾元帥,他曾被稱為“隆不在”,主要是因為每到關鍵時刻,他都不在前線,而只要他不在前線,德軍就會失敗,因此隆美爾不僅有“沙漠之狐”的稱號。但是三大軍神裡面,古德里安被稱為“古不帥”,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麼汙點,而是因為他始終沒被授予德國元帥的軍銜。

很多人把他沒被授予元帥的原因歸結於性格,其實性格也只佔百分之50的因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給德軍的失敗背了鍋。在一開始,古德里安是妥妥的能晉升元帥的,因為他被派往了主戰場:蘇德戰場。

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古德里安的裝甲集團軍群,將是德國手中的王牌,而且德軍在戰爭初期勢如破竹,蘇聯屢戰屢敗,如果古德里安能夠率領裝甲兵大殺特殺,一路攻入莫斯科,將蘇聯人趕往西伯利亞,那這種功績將是不可抹殺的。如果古德里安真的能立下這種功績,恐怕就不是元帥這麼簡單了,整個德軍恐怕都要改組,裝甲兵的實力會再次被增強。

但最終蘇德戰爭中,德國陷入了尷尬的處境,在基輔和莫斯科兩者之間,希特勒選擇了基輔,然而當時很多將領都認為應該突擊莫斯科,尤其是利用裝甲集團軍群,一路殺到莫斯科城下,如果是按照這個策略,古德里安肯定也不會背鍋了,即便是打了敗仗,責任也到不了他的頭上。

然後基輔被德軍吃掉後,掉頭來再打莫斯科的時候,就遇上了蘇聯的超級武器:“可怕的冬天”。德軍的後勤基本陷入癱瘓狀態,古德里安的坦克也開不動了,甚至士兵需要燒油來取暖,“戈不靈”承諾的空頭補給和棉衣始終不見蹤影,最終古德里安決定撤軍,因為再不撤就賠的連本都沒了,裝甲兵可是德軍的寶貝啊!

但是古德里安的擅自撤軍,卻使得希特勒對他徹底失去了信任,再加上古德里安是個直爽的性格,非常得罪人,他戰功卓著非常耀眼,也使得後方很多人非常嫉妒他。因此在關鍵時刻,沒人能幫古德里安說得上話,最後將“巴巴羅薩”計劃失敗的大部分原因歸結到古德里安頭上。當然了,曼施坦因元帥玩的也很6,把失敗的原因都歸結到了希特勒的頭上。

但是隆美爾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他孤身一人在北非戰場,可謂是一方諸侯,能夠盡情的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有很大的自主權,沒有後方的掣肘,希特勒也不重視北非,因此也不會干預隆美爾。但問題是,即便隆美爾被晉升為了元帥,隆美爾本人也是非常不樂意的,因為不管是隆美爾,還是古德里安,最需要的都不是“元帥”軍銜,而是徹徹底底的“指揮權”。

對於隆美爾來說,他不僅需要指揮權,最需要德國本土的援兵和戰略資源,但當時得過高層除了隆美爾之外,都不重視北非戰場,因此隆美爾在北非的實力始終無法得到質的提升,即便是打了很多勝仗,卻始終不能將英國人趕出北非。最終北非戰場的失敗,很大原因不是出在隆美爾個人身上,而是因為的軍不重視北非,不給隆美爾幫助,其實隆美爾能在北非打出如此漂亮的戰績,就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總的來看,不管是古德里安還是隆美爾,元帥軍銜都不是他們最需要的,他們最需要的是後方的信任,後方的支持,但很可惜,古德里安和隆美爾都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最終都沒能取得決定性的戰果。古德里安還算得到了善終,沒有被列為戰犯,所以在1948年被無罪釋放,但是隆美爾就慘了,在1944年被迫自殺。

綜上所述,古德里安雖然沒被授予元帥軍銜,但是他是三大軍神裡面唯一得到善終的,時至今日他的照片還被放在德國軍營裡。曼施坦因被列為戰犯,被判了18年,但是在1953年獲釋,繼續被聯邦德國政府委以重任,可惜因為出版《失去的勝利》(又名《一切都怪小鬍子》)一書,晚節不保,人稱“曼不群”。


圖維坦


實際上希特勒和很多納粹黨高層是看不起古德里安的,這人人品有很大的問題,而且沒什麼突出才能。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曾這樣評價古德里安:“一個富有熱情但能力不足的追隨者。”

古德里安也不是因為和希特勒意見相悖而被打壓的。要知道1944年刺殺希特勒的720密謀失敗之後,負責調查這件事情的調查委員會的委員長就是古德里安。可見希特勒其實是很信任他的。但是古德里安本人的才華實在是有限。

我覺得很有趣的一點就是:很多對二戰歷史有了解的德國人在談及所謂的“德國三大名將(古德里安,隆美爾,曼施坦因)時,最多就肯定下曼施坦因的軍事才能,根本不會吹噓什麼沙漠之狐隆美爾,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倒是有很多對歷史無知的國內軍迷喜歡鼓吹這些人。

戰後的曼施坦因其地位之高,幾乎是北約在歐洲方面部隊的最高指揮官。而古德里安呢?戰後繼續去參加納粹組織,但是英國情報部門都懶得管他,反正沒啥用。英國情報部門在得知古德里安參加一個叫做“鐵血兄弟會”的納粹組織(19,18世紀的很多德國非官方組織都很喜歡用兄弟會這個名字)後,給了這樣的評價:“看來古德里安納粹之心不死,但是無所謂,他現在已經沒啥用處了,就由他去吧。”

至於什麼古德里安是德國裝甲兵之父,更是無中生有。請記住,西方軍事界從來不認為古德里安是什麼德國裝甲兵之父。他確實為德軍建立坦克部隊做出了一些貢獻,但是絕對不是像他自吹自擂的那樣,也配不上德國三大名將之稱。


貞觀防務


其實古德里安也是希特勒破格提拔起來的德軍將領,1933年希特勒上臺之時古德里安只是一名上校,到了1940年時古德里安已經晉升為陸軍大將了;在法國戰役期間他還違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在後續部隊無法及時跟進的情況下固執的讓裝甲部隊衝刺,換成是其他人早都被元首解職了,要說希特勒不喜歡他鬼都不信。

古德里安之所以沒有成為元帥應該是因為他沒有獨擋一面的機會,他的戰爭生涯太過順利沒能在激烈的戰鬥中建立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戰功。同樣是裝甲兵指揮官出身的利斯特、克萊斯勒兩位元帥相對幸運,他們都有指揮大規模陸軍集團的經歷,1940年7月就晉升元帥的利斯特曾指揮陸軍的第12集團軍,這支部隊在色當突破馬奇諾防線後南下瑞士方向,實際上是包抄馬奇諾防線守軍的重要力量,因此元帥軍銜非他莫屬。

利斯特、克萊斯勒也都參加了對巴爾幹的軍事行動,戰役結束之後利斯特並沒有直接參與到巴巴羅薩計劃中去,直到1942年夏季攻勢開始才作為A集團軍群總司令負責進攻高加索,而在此之前和古德里安一樣指揮裝甲集團軍的克萊斯勒已經在蘇聯奮戰了一年多,比較幸運的是他的第1坦克集團軍進展順利,並沒有古德里安第2坦克集團軍那種莫斯科城下的慘敗,一直跟進到高加索的克萊斯勒終於等到了機會。

因為反對兵力分散,利斯特和希特勒的矛盾無法調和最終在在1942年10月份被解職,在希特勒親自兼任A集團軍群司令3個月之後,將這個集團軍交給了克萊斯勒,正是藉助這個獨自奮戰在高加索的機會克萊斯勒建立可觀的戰功,他的部隊一直打到高加索山脈距離巴庫僅一步之遙,因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可見希特勒晉升元帥也不是那麼隨意的,

假如隆美爾沒有非洲戰役打到埃及的輝煌也不會是元帥;曼施坦因計劃攻下了法國也沒有獲得元帥軍銜,只有在克里米亞俘虜了43萬蘇軍之後才獲此殊榮;莫德爾在勒熱夫突出部斃傷蘇軍100多萬也才晉升元帥,擔當突擊尖兵集團的裝甲集團軍始終找不到這種殲滅敵人重兵集團的機會,古德里安曾對著前來投降的法軍說:“我沒空俘虜你們、你們要投降就給我讓開道路別擋著我前進”。

古德里安裝甲兵突擊戰雖然打下來巨大的版圖,卻始終不是殲滅敵軍的主要力量,最多完成了合圍之後就交給了其他部隊,而希特勒最看重的不是誰跑得快而是誰的戰果大,假如1941年12月它攻下了莫斯科就另說了,這是他得不到元帥之位的原因。


兵器世界


後人對古德里安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他寫的回憶錄《閃擊英雄》來的,但是和很多人的回憶錄一樣,《閃擊英雄》有很多自吹自擂的成分。首先當時德軍內部包括包克在內的一部分軍官都意識到坦克在機動作戰中的重要性,而不是他自己吹噓他是唯一。其次,在基輔戰役時,他說如果他不南下打基輔戰役,而是直接進攻莫斯科,那麼就會打下莫斯科結束戰爭,這又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他不殲滅蘇西南方面軍,而繼續進攻的話,那麼德中央集團軍群的側翼就暴露在蘇西南方面軍面前,如果德中央集團軍群側翼遭到攻擊,恐怕德軍到不了莫斯科就會遭到失敗。第三他在莫斯科前線進攻受挫,以辭職為威脅要求撤退,當即被希特勒解職。作為一個將軍在危機時刻應該努力拯救自己的部隊,而不是撂挑子。第四德軍將領必須是單獨指揮部隊攻克敵軍的一個大的武裝要塞才能晉升元帥,而古德里安的戰功還不夠格。所以古德里安之所以沒有晉升元帥第一古德里安不是他自己吹噓的那麼強,第二他的戰功沒有達到晉升元帥的資格。


仁者無敵171168718


古德里安為何不是元帥?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眾多的歷史軍迷,都不相信古德里安的軍銜是陸軍上將,但事實確實如此。

古德里安被譽為德國的裝甲兵之父,是德國三大名將之一。古德里安是從理論與技戰術方面起家的,在二戰前期可以說是有著輝煌的戰功的。大家認為古德里安被封元帥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為何元帥的行列裡沒有他?

我們先分析一下德國的27位元帥都是何時授予的。

這27為元帥中,布隆伯格是1936年第一個被授予元帥軍銜;其次是戈林1938年被授空軍元帥;然後是雷德爾1939年被授元帥。12人是1940年被授元帥軍銜,3人是1942年被授元帥,6人是1943年被授元帥,剩下3人是1944年後授予的。

由上可知,德國授予元帥軍銜的時間主要集中在1940年和1943年。每個國家的授銜都是有著嚴格的程序和規定,我們不能只擺出戰功、美譽等資歷,這樣的說服力不強。我們就結合德國授銜的時間段來分析古德里安未被封的原因。

第一次集中授元帥是在1940年7月份,此時的古德里安在戰功、軍銜、資歷上都不夠格。

1939年波蘭戰役爆發,古德里安為第19裝甲軍軍長,用不到兩星期的時間,他與克萊斯特裝甲兵在後方將波蘭快速包割;1940年參加法國戰役,古德里安渡過馬斯河後,長驅直入,從色當直到格拉夫林,將法國和比利時都裝進了口袋。古德里安的先頭裝甲部隊已抵達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緊接著攻佔布倫。

憑著上述戰功,1940年6月古德里安的職務由軍長晉升為第2集團軍司令,這些戰功也讓他在同年7月份被授予上將軍銜。這些連續的晉升,就是對古德里安戰功及戰術戰法理論的認可。而此時德軍將領中資歷最老的龍德斯耐特才是上將軍銜,指揮的是德軍A集團軍群,博克、勒布同樣如此。

1940年7月被封的這12位元帥哪一個都比古德里安職務高、軍銜高、資歷老,同時戰功也不差。在西線的波蘭、法國戰役中,功勞並非是古德里安一個人的,龍德斯耐特、博克、勒布、克萊斯特等都是居功至偉的。因此,古德里安在1940年是沒有資格授予元帥軍銜的。

第二次集中授元帥是在1942年與1943年,此時的古德里安在東線戰場也是戰功赫赫,但莫斯科戰役使他戰功歸零,遭到解職,同樣失去資格。

1941年6月古德里安轉戰蘇聯戰場,古德里安指揮的第2裝甲集團軍再次震驚世界,他與霍斯的第3裝甲集團軍成了決定性的突擊力量,連續進行了幾個著名的合圍戰,即明斯克戰役、斯摩稜斯克戰役、基輔會戰和維亞茲馬會戰,兵鋒直逼莫斯科城。古德里安此時的戰功達到頂點。

但明斯克戰役中的古德里安也是存在有一些指揮問題的,他為了直取莫斯科而將少量部隊留在南線,導致蘇軍近30萬人從明斯克跑掉了。在莫斯科會戰中,古德里安與希特勒關於撤兵問題發生激烈衝突,莫斯科戰敗後,在1941年12月遭到解職並被編入預備役,此戰遭解職的並非古德里安一人,還有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以及博克。所以,古德里安在第二次集中授元帥銜時,更是失去了資格。

莫斯科會戰後的古德里安,已經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還有古德里安始終為技術兵種的主管,只能是將而非帥。

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遭到慘敗之後,希特勒又重新起用了古德里安,任命他為坦克兵總監,讓其負責裝甲部隊的發展訓練。這其實已經遠離了一線戰鬥的,遠離了權力核心,這充分說明了希特勒想啟用古德里安,而又對其存在嚴重的不信任。

導致古德里安徹底與元帥無望的是1945年3月,柏林戰役前夕,希特勒就前期戰役失敗的責任問題同古德里安爭吵起來,隨後古德里安被免職。其實古德里安的性格問題也是其不能封帥的一個原因。

古德里安在戰略上的才華是不如曼施坦因的,曼斯坦因是真正的戰略大師;同樣,古德里安在戰術技巧的運用上也比不上隆美爾。古德里安作為裝甲兵總指揮,確實將坦克使用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表現在戰略上卻是短視的。

這就是將與帥的本質區別,這就是指揮技術兵種與指揮集團軍群的區別。平心而論,古德里安沒有被封帥是符合事實依據和程序的。雖然古德里安沒有被封帥,但他的閃電戰術確實使德國人在戰場上輝煌過。


野史也是史


古德里安,全名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被歷史學家稱為“閃擊戰之父”, 也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倡導者,被譽為“德國裝甲兵之父”,無論戰功還是軍事才能在德國二戰將領中都是相當出色的,他距離陸軍元帥的軍銜原本一步之遙。

與其同批次的許多將領都順利走到元帥的位置,但為什麼我們優秀的古德里安將軍卻沒有封帥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走進德國二戰戰史,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來分析原因:

未能封帥的主觀原因是不夠圓滑,恃才傲物的好青年光靠一腔熱血是走不長遠的。

翻開二戰戰史,特別是德國二戰初期在歐洲戰場的表現,總體上是相當不錯的,閃電戰、裝甲突擊等戰法運用是靈活多樣,當然這裡面少不了我們的古德里安將軍。特別1940年法國戰役,這也是古德里安將軍的轉折點,甚至可以說是影響了古德里安的進步。

第一次對希特勒不滿——

古德里安在陸軍元帥龍德施奈特的A集團軍群麾下,指揮裝甲部隊高速突破法軍色當防線,直驅英吉利海峽,即將攻入敦刻爾克時被希特勒緊急叫停,古德里安至為不滿,第一次對元首發了牢騷。第二期作戰時古德里安被提拔為第二集團軍司令,橫掃巴黎以南地區,法國投降,古德里安再次晉升為步兵上將軍銜,1940年法國戰役一波流,皆大歡喜,各集團軍-集團軍群的司令,通通封帥“坐機關”的布、凱兩人也是那個時候封帥的而那個時候古不帥只是個軍長,錯過了此次機會。通過這樣一件事情也暴露出古將軍與希特勒的關係並不是很好,這個方面也是古將軍不能成為元帥的重要原因。

第二次對希特勒不滿——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古德里安升任中央集團軍群第三裝甲軍團司令,軍銜晉升為大將(一級上將),率部大縱深連續合圍了明斯克、斯摩稜斯克兩大蘇軍重兵集團,就在他一門心思突擊莫斯科時,希特勒命令他將第三裝甲軍團右後轉向,去協助南方集團軍群合圍基輔地區的蘇軍,古德里安第二次嚴重表達了不滿。

未能封帥的客觀原因是生不逢時,離開戰場的將軍與元帥的位置會漸行浙遠的。

我們都知道,元帥是一名軍人的最高追求,這是需要付出太多犧牲的。由上接續,古將軍很快被希特勒換下來,換下來負責後勤工作,這就讓他錯過最佳的立功機會,後來,由於德國人在蘇聯建樹不大,希特勒又重新啟用了古將軍,前期還打了幾場漂亮的仗,但由於意見與希特勒不一致,導致很多計劃得不到有效實施。特別是在莫斯科戰役中,由於德軍缺乏裝甲部隊的有效支援,致使蘇軍得以喘息和佈防,名將朱可夫被斯大林調來負責莫斯科方向的防禦作戰。更糟的是俄國的冬天到來了,古德里安拼盡最後的力氣,當他的前鋒部隊在望遠鏡裡能看見紅場鐘樓的塔尖時,德國人再也推不動了。

面對朱可夫的全線反擊,飢寒的德軍形勢非常不妙,古德里安要求後撤整頓補充,到次年春季再捲土重來,希特勒堅決不允,要求各部就地轉入防禦,古德里安拒絕將裝甲部隊用於平面防守,不斷電請後撤,面對抗命的軍團司令,希特勒大怒,將古德里安戰場撤職,轉為預備役。 這是古德里安距離陸軍元帥最近的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歸根到底,是古德里安比較執拗和抗上的性格,漸遭希特勒不喜。

以上就是我對古不帥的看法, 不當的地方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二桿子打天下


大家好,我是【今古縱橫】的秀秀,關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們以前講起過,今天秀秀再來總結回答一下。

海因茨 古德里安是德軍“閃電戰”戰術創始人,是德軍裝甲兵之父。不過大家注意到沒有,在他的名字裡沒有傳統普魯士軍人的“馮”字,說明他不是德國貴族軍人出身。但這並不是他沒當上元帥的主因,主要原因是以下4點。

(指揮一線作戰的古德里安)

1、莫斯科戰役失敗後賦閒在家,失去了立戰功晉升的機會

古德里安晉升一開始還是蠻快的。在納粹德國進攻法國時他還只是軍長,“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後他升為了集團軍司令。但是莫斯科一戰失利被解職後就一直賦閒在家長達一年多,沒有參加更多的戰役也就沒機會繼續晉升。

2、復出時機不適合,正遇到保盧斯元帥投降

1943年由於德軍戰勢不利,古德里安復出被任命為“德軍裝甲兵總監”,但這職務只是負責裝甲兵後期的培訓,不是一線指揮官。同時,又逢當年年初保盧斯元帥的投降,使得希特勒生氣併發誓再也不任命新的元帥。

(古德里安大將)

3、擔任的職務限制了晉升元帥

雖然之後希特勒還是食言任命過2位元帥,但由於“裝甲兵總監”這個職務本身在德軍統帥部職務並不高,同級別的“德軍空軍總監”還只是個上校,再加上又不是一線作戰,因此限制了古德里安之後的晉升之途。

4、古德里安本人原因和納粹各方面關係不好

古德里安雖然出身職業軍人家庭,但由於不是傳統普魯士貴族軍人,再加上創建了“閃電戰”新的戰術理論,出於敵視和嫉妒,德國國防軍同僚們和他關係都不是很好。

同時“敦刻爾克”被勒令停止進攻、“莫斯科戰役”失敗以及之後任臨時參謀長時,古德里安和希特勒本人發生過3次激烈的爭吵,希特勒對他非常惱火,最終古德里安被完全卸職。

(戰後古德里安被判無罪)

古德里安本人比較看不慣黨衛軍,這讓希姆萊也討厭他。甚至派出過蓋世太保來監視他的行蹤,並曾經申請是否要處置古德里安。

基於以上4點,古德里安才徹底失去了晉升元帥的機會,不過因禍得福,由於不是元帥,戰後並沒有被“紐倫堡軍事法庭”判刑,在被關押3年後無罪釋放,最終安然度過晚年。

以上是秀秀分析的古德里安為何沒有當上元帥的原因。歡迎批評指導,感謝您的閱讀,敬請關注【今古縱橫】。


今古縱橫


本來古德里安和希特勒的關係相當不錯,所以才能迅速晉升為大將,並擔任德國機動兵總監,執掌德國機動部隊,可之後古德里安的正直毀了他的前程。原因如下:

1.莫斯科戰役後,古德里安在戰場上為了維護士兵的利益而抗命撤退以及對德軍高層戰敗責任的當面指責惹惱了希特勒,元首因此將其撤職,編入預備役。古德里安回國後發現有蓋世太保在監視自己!顯而易見,此時古德里安已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不再受到其重用。

2.1943年保盧斯身為元帥卻投降了蘇軍,這讓希特勒勃然大怒,不再輕易冊封元帥。說明當時希特勒已經對德國將軍極為的不信任,而古德里安身為一個極為叛逆又沒有戰功的將軍,更是難封了。

3.1943年由於斯大林格勒戰敗,希特勒被迫再起用古德里安擔任德國裝甲兵總監,雖然在再次召見古德里安時假惺惺的說了些道歉的話,但他與古德里安的隔閡一直存在。1944年在“7.20”刺殺希特勒事件後,古德里安因未波及此事而擔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隨後他因為多次與希特勒發生軍事上的分歧於1945年3月再次被解職。說明希特勒對古德里安的態度不斷惡化,根本不給他指揮軍隊的實權,古德里安難以有所作為。

4.德軍內部也有很強的反古力量,古德里安親手創立的裝甲部隊,這隻部隊卻把陸軍的傳統部隊----騎兵給擠掉了,得罪了一大批騎兵軍官,而他的閃擊戰理論也遭到了德軍守舊高層的強烈反對,使裝甲部隊不能全部發揮出應有的力量。在他們的阻擾下,古德里安想當元帥就更不可能了。


櫻落人殤


德國陸軍將領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指揮官都曾經在某個戰略方向上獨立指揮一個戰役或戰略集團,而古德里安在出任德軍總參謀長之前最高只是擔任集團軍級部隊指揮官,不夠級別。加之在戰爭後期德軍戰況不利,在許多問題上古德里安與希特勒的意見相左就更談不上能晉升元帥了。


飛翔的豬蹄子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6.17~1954.5.15),軍事家、理論家、戰術家,德國陸軍大將,是“閃擊戰”的創始人,也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倡導者,被稱為“德軍裝甲兵之父”。獲得過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將領,



從1939年9月1日的波蘭戰役,一直到1942年莫斯科戰役因兵敗撤職(降為預備役),古德里安一直在前線勢如破竹、戰功赫赫,和希特勒關係不差……可是直到二戰結束,他都沒有被晉升元帥,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

古德里安和希特勒的關係相當不錯深得希特勒信任,所以才能迅速晉升為一級上將,並擔任德國機動兵總監,執掌德國機動部隊,晉升元帥指日可待,(如果不出意外,德軍攻佔莫斯科後就可以)。

其次:

莫斯科戰役失敗後,正直的古德里安在戰場上為了維護士兵的利益抗命撤退和對於德軍高層戰敗責任的當面指責惹惱了希特勒,將其撤職,編入預備役,古德里安回國後發現有蓋世太保在監視自己!,古德里安和希特勒的關係遭遇重挫,希特勒對古德里安已經大為失望,(但沒有絕望),古德里安被打入冷宮,晉升元帥擱置。

再次: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保盧斯以元帥之身投降蘇軍,讓希特勒勃然大怒,發誓不再晉升元帥,當時希特勒已經對德國將軍極為的不信任,而古德里安身為一個極為叛逆又是沒有戰功的將軍,晉升元帥更是遙遙無期。

最後:

1943 年希特勒由於絕望的戰場形勢,被迫再起起用古德里安擔任德國裝甲兵總監,雖然在再次召見古德里安時假猩猩的說了些道歉的話,當他與古德里安的隔閡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古德里安之後一再因為軍事問題和不斷的與希特勒爭吵後,他就更為厭惡古德里安了,之後他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又起用古德里安擔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可不久又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後把古德里安再次撤職。古德里安和希特勒漸行漸遠,希特勒對古德里安的感覺不斷惡化,只是因為古德里安的能力而依仗他,從他後來一直不肯再讓古德里安上戰場指揮軍隊就可以看出,一個老呆在後方機關且得不到領袖信任的人,不可能晉升元帥了。


另外:

德軍內部也有很強的反古力量,古德里安親手創立的裝甲部隊,這隻部隊卻把陸軍的傳統部隊----騎兵給擠掉了,得罪了一大批騎兵軍官,而他的閃擊戰理論也遭到了德軍守舊高層的強烈反對,他們都是古德里安的阻力,不但在戰場上不斷託古德里安後腿,戰場下也儘量找古德里安麻煩,如古德里安與守舊的克魯格就鬧的很僵,曾因庫爾斯克會戰的問題而差點決鬥。在他們的阻擾下,古德里安想晉升元帥也非易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