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清初,湖廣人為何自發入川?“湖廣填四川”順帶形就了這道名菜

湖廣填四川”,是發生在明清時期的從湖廣到四川的大規模移民潮。其中,從清康熙十年(1671年) 大規模開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 為止的移民運動堪稱規模最大,歷時105年之久。這場轟轟烈烈的移民浪潮開始於張獻忠率農民軍造反,到康熙時期政府出臺政策性移民用於開發四川,等到乾嘉之時流民開始自發遷移並最終形成大規模浪潮。那麼湖廣人為何自發入川呢?以至於清政府又出臺相關政策遏制移民人口。

清初,湖廣人為何自發入川?“湖廣填四川”順帶形就了這道名菜

“湖廣填四川”移民來源

湖廣人為何自發入川?

為什麼這場移民會一發不可收?除了政策原因,湖廣人自身也有著不同的苦衷和打算。

清朝初年,湖廣地區數十州縣經常性的發生水災、旱災、蝗災和疽疫,造成大量災民不得不逃亡外地。康熙二年,湖北武昌等十八個州縣發生大水災,康熙六至八年,湖南衡陽連續三年大旱,康熙十年,石首、武昌、均州、棗陽等二十個州縣先後發生了水災、旱災和瘟疫,而湖南邵陽一帶則發生了旱災和螟災。時人有詩云:“去年火雲飛,乃在五六月。螟賊復乘之,百里同焚戮。鬥米十數錢,向售何由速,即令價不高,民窮日以整。”

一般來說,逃荒總要選擇比較容易謀生而且路程較近的地方。四川,上有優惠政策,下有近距離地利,簡直是最優選擇。雍正、乾隆年間,湖廣人因災荒逃往四川的情況一直在發生。他們一般都較順利地獲得了土地,或者耕種,或者以小販營生,生活相對安定。

說起來,回鍋肉這道菜就與清朝初年的湖廣填四川有關係。背井離鄉的百姓,生活艱苦,逢年過節祭祖時才捨得煮大塊的肉。死人祭過了,東西不能浪費,煮肉湯裡下點蘿蔔白菜,肉塊切片回鍋快炒,成就了回鍋肉這道讓人垂涎欲滴的家常菜。

清初,湖廣人為何自發入川?“湖廣填四川”順帶形就了這道名菜

“湖廣填四川”移民線路圖(水路)

除了逃難,也有一批手工業者和商人是主動選擇來到四川。

清朝初年,隨著四川經濟逐漸恢復,手工業和商業也相應發展起來。四川與湖廣地區有長江相連,交通十分方便,所以不少湖廣人相繼入川從事手工業勞動和商業貿易,並且在四川定居下來。

到了康熙末年和雍正、乾隆年間,那些曾經入川做小買賣的湖廣人,已逐漸辦起礦場作坊。據《遵義府志》記載,清初在四川的瀘州、合江、敘永一帶就已有“閩、廣、楚、蜀之人燒窯種靛,貿易其間” 。在四川的璧山、榮縣、漢州( 今廣漢縣)、德陽、什鬱、丹稜等許多州縣,有不少鄉村集鎮上都建有湖廣會館和禹王宮、三楚宮等廟宇建築。這些會館都是湖廣商人投資修建。

清人吳好山的《竹枝詞》就體現了會館中的移民文化:

秦人會館鐵桅杆,福建山西少者般。

更有堂哉難及處,千餘臺戲一年看。

爭修會館鬥奢華,不惜金銀億萬花。

新鮮翻來嫌舊樣,落成時節付僧家。

“秦人”是陝西移民,他們用“秦腔”大大地豐富了川劇。另有嘉慶年間定晉巖樵叟的《竹枝詞》:

蘇州館賣號餛飩,各樣點心供晚餐。

燒鴨燒雞燒鴿子,“興龍庵”左如雲屯。

經年辛苦和安頓,各方移民一洗背井離鄉的愁雲慘霧,過上了勞逸結合的生活,從此紮根在了秀麗的巴山蜀水。

清初,湖廣人為何自發入川?“湖廣填四川”順帶形就了這道名菜

四川的湖廣會館

“湖廣填四川”的歷史意義

清初以來的“湖廣填四川”,顯然會對四川經濟的恢復和社會的繁榮產生著深遠影響,那麼除此之外呢?

漢唐以來,隨著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歷史上的大規模移民經常呈現由北到南的格局,而清前期的“湖廣填四川” 移民運動,開創了由東向西(包括由南向北) 大移民的先例。不僅如此,清初的這場“湖廣填四川”活動,不再是戰亂、政權更迭所導致的被動性移民,而是在一系列鼓勵性政策支持下的自發性經濟移民,把我國人口空間移動的特點、格局和規律表現得十分充分。

“湖廣填四川”令四川人口結構和空間分佈都發生巨大變化,更是對上自秦漢,下至唐宋以來所形成的四川傳統社會文化進行了一次重塑。隨著移民而去的“下游與南方文化”與當地的文化相融合,四川形成了十分具有特色的巴蜀文化。今天四川的人文特徵、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居民性格的形成,還有享譽中外的“川菜” “ 川酒” “ 川戲” 等,無一不是在這次移民運動中打下基礎的。

清初,湖廣人為何自發入川?“湖廣填四川”順帶形就了這道名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