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何明朝終其一世都無法徹底控制蒙古?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控制蒙古?我真服了!明朝僅僅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兩京即京師(北京)、南京,十三個布政使司是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這些滿算350多萬,包含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壯族寧夏回族等大部分都是土司羈糜,面積不足350萬平方公里。新疆西藏內蒙不說了,所以中國跟國外在明朝領土爭議很大。

而明朝對待藩屬最有意思,帶點土特產,就換取大量絲綢瓷器白銀。網上查查也先為什麼攻打明朝。因為他們來朝貢來了3000人,結果給的少了。

還有各別人說什麼明朝給元滅了,我真拜託你,元朝是4大汗國,爭奪汗位,互相廝殺多年崩潰的好嗎?就算我特別喜歡明朝,可這弄的我也想吐了。


客觀的看歷史


明朝終其一朝都沒能夠控制蒙古,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明朝真的很菜。菜,是原罪。

明太祖朱元璋將元順帝趕回漠北之時,新興的明朝對蒙古掌握著絕對的優勢。當時的北方蒙古諸部貌合神離,凝聚力大大下降;蒙古騎兵在經歷了中原九十年的紙醉金迷生活後,戰鬥力嚴重削弱 。朱元璋順勢進行了北伐,取得了不少的戰果。如果仔細回顧朱元璋的一系列軍事行動,絕對不會產生“明朝不屑於掌控蒙古”這種錯覺。傅友德,馮國勝,燕王朱棣,涼國公藍玉先後被派遣北伐,擺出一副將蒙古往死裡打的架勢。的確,當時對於明朝而言,形勢一片大好。

到了“世界性大帝”朱棣統治時期,局勢發生轉變。。一方面朱老四好大喜功,在對北方和西南同時用兵之時,還大規模舉行航海活動,導致財力枯竭。朱棣本人親自參與的五次北征蒙古,除前兩次之外,可謂是毫無收穫,不僅如此,反而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民力軍力財力的疲敝。朱棣第五次北征之後,明朝徹底轉變了對蒙古的方針,從戰略進攻轉為消極防禦。朱瞻基為了恢復被朱棣搞得一塌糊塗的社會經濟,不得已全面收縮勢力,進而失去了和蒙古掰手腕的力量。

可以說,明朝沒能拿下蒙古,朱棣是第一責任人。

當然,這都是現象,對於任何問題的考察,都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明朝在軍事上實行衛所制和軍戶制,軍戶世世代代居住於衛所,子子孫孫皆為軍戶,受衛所將官管理。戰時由皇帝調動,和平時期從事農業生產。這種“半農半兵”的軍事制度,本身就是一種倒退。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制度的弊端日益顯現:衛所將官奴役軍戶,侵吞衛所田地,變成軍事地主,軍戶淪為軍事農奴;軍戶不堪其擾,大量逃竄,成為流民,給社會治安帶來巨大危害;留在衛所的軍戶長期缺乏訓練,戰鬥力低下。

明朝的軍事制度,使得本國的軍事力量迅速衰退,而蒙古軍隊回到草原後,又恢復了其戰鬥力,此消彼長,明朝更是奈何不了蒙古。

當然,明朝國內糟糕的經濟狀況,巨大的財政開支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矛盾,令明朝政府自顧不暇,哪裡有時間去針對蒙古?

所以,明朝之所以沒有能夠控制蒙古,並不是所謂的“不屑於”,而是自己根本沒有實力去控制。


庭州行者


在中國歷史上,明朝和清朝都曾擊潰過蒙古,但是誰也做不到徹底的控制蒙古,明朝只是名義上的統治了漠南蒙古,而清朝的情況要稍微好些,建立起了有效的統治。

關於明朝沒能實際統治蒙古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的,並不是說只要皇帝有足夠的能力就可以做到的。

先來看看,明朝控制漠南蒙古也是因為多次重創了蒙古。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徐達的大軍攻佔了元大都,在之後的十餘年裡,朱元璋多次下令出兵蒙古。

戰果最大的就是在天元十年(1388年),藍玉率領十五萬的軍隊,突襲了北元的汗帳,使得蒙古歸降。在之後的長達八十年裡明朝朱元璋、朱棣,朱瞻基等幾位皇帝對於蒙古都是施行非常高壓的政策,僅僅是這樣也只能是做到對蒙古名義上的統治,離實際統治還差的遠。

首先,蒙古族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在廣袤的大草原上要藏一個部落還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對於蒙古民族的特性是不能被禁錮的。而明朝是典型的封建君主王朝,統治的核心在於人口和土地,沒有土地束縛的蒙古人已經遠遠超過了明朝的統治基礎。其次,明朝對於蒙古的間接統治就是修長城、戍九邊。

許多人認為九邊重鎮是防禦軍事措施,當然也有這麼一個意思在裡面,其實他真正的目的在於控制蒙古。

在明朝前期長達八十多年的時間裡對於蒙古都是非常高壓的政策,一旦反抗那就是大軍盡出,大肆屠殺一番,直到重新歸附。但是真正使得蒙古人長期依附明朝的還是九邊的商業體系。

草原上物資匱乏,而且還是靠天吃飯的年代,一旦天公不作美,對於一個部落的打擊都是空前,部落的興衰往往就在一次天災中決定,而明朝的邊鎮貿易體系,極大的補充了蒙古人民的需要,所以在武力的壓迫和物質的豐富雙管齊下,使得明朝前期對於蒙古的控制還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一旦隨著明朝的衰弱,蒙古人就開始不服控制,逐漸犯邊。

綜上,明朝的統治在於土地和人口,而對於不存在土地束縛的蒙古部落來說,明朝對他們的影響力幾乎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也就幾乎不可能做到對蒙古的徹底統治了。


這個歷史很正


明朝在整個近三百年的時間裡,都一直在和蒙古軍隊死纏爛打,北方邊境上從來沒有平定過。說起來,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都不是一直和北方的少數民族在打。就算是宋朝,軍事力量十分孱弱,也沒和北方民族一直打仗。“澶淵之盟”簽訂後,宋朝和遼國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竟然還保持高度的和平穩定。

(朱元璋雕像)

那麼,為何明朝在兩百年間都無法擺平蒙古呢?

我們講明朝無法擺平蒙古,這句話一點兒也不誇張。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前後八次北伐蒙古,朱棣又前後五次北伐蒙古。接著,明英宗率50萬大軍打蒙古,卻全軍覆沒,自己還當了俘虜。後來明武宗又親自率軍和蒙古人達延汗作戰。一直到明朝末年,蒙古依然是威脅明朝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和後金聯合起來,對明朝發動了最後的進攻。

如果明朝當時把蒙古擺平了,蒙古成為明朝的盟友,那麼後金就不敢肆無忌憚地打明朝了。因為明朝可以和蒙古聯合起來,夾攻後金。這樣一來,後金就會腹背受敵,不可能是明朝的對手。可惜最終的結果是,蒙古和後金結成了聯盟,明朝遭遇了農民起義、後金、蒙古三層夾擊,最終滅亡。

而且,整個明朝期間,為了對付蒙古,所付出的人力物力不在少數。明朝重修萬里長城,所耗損的人財物力,並不比秦朝時候少。明朝在北方囤積了數量龐大的兵力,並且還建立了九邊軍鎮。這個九邊軍鎮對明朝國力的耗損,是不可小視的。明朝最終亡於無錢打仗,可以說,在北邊對付蒙古人問題上,實在是透支太大了。

(明英宗劇照)

那麼,為什麼明朝在近兩百多年的時間裡,都不能擺平蒙古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其一,北方沒有可利用分化的力量。

古代中國為了對付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除了打擊以外,一般會採用分化瓦解的辦法來對付。

比如當年漢武帝為了打擊匈奴,就努力和匈奴背後的國家,比如大月氏、車師之類的聯合,以期兩面夾擊。唐朝的時候,為了對付突厥,就和吐蕃這些民族聯合。或者與突厥聯合對付吐蕃等等。這樣一來,北方各民族之間,為了自己利益,都不會和漢朝、唐朝拼命打,也因此容易和漢朝、唐朝建立朝貢關係。

但是明朝時候卻不一樣。那時候,中國北方經過蒙古所建立的元朝的大統一以後,北方基本上就只剩下蒙古一個民族了。因為只有一個民族,因此明朝就沒有可以分化瓦解的力量。雖然說當時北方的蒙古也分成很多部,比如分成韃靼、瓦剌等好幾個部,但是這些部畢竟都是蒙古人,他們都有更切近的血緣關係。明朝想要分化瓦解,就不是太容易,所以,明朝對付起來很費勁。

(朱棣劇照)

其二,明朝太過於強調武力打擊。

從明朝最初的兩個皇帝朱元璋、朱棣開始,就對蒙古就施行強力打壓的辦法。前面咱們談到的朱元璋的八次北伐及朱棣的五次北伐,都是一種強力打擊的表現。

後面的皇帝也依然延續這種方式,包括明英宗與明武宗和蒙古作戰,都是張揚武力。而且,皇帝們還都要御駕親征。朱元璋、朱棣、明英宗、明武宗,都是以御駕親征的方式和蒙古作戰。

明朝皇帝還非常得意他們對蒙古實施強力打擊這種方式。朱棣自己都得意地說:“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明朝一味炫耀武力,造成的結果,就是被打擊一方,自然而然生出強大的向心力,因而他們更加難以被打敗。

(土木堡之變)

其三,蒙古與明朝有世仇因而不容屈服。

蒙古人的元朝,是被蒙古推翻的。這使得蒙古人在潛意識中,是很排斥明朝的。因此,他們並不那麼容易被馴服。就算他們承認明朝的宗主國地位,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從明朝獲得更大的賞賜。“土木堡之變”,就是由於瓦剌肆無忌憚地嚮明朝索要,明朝不堪其擾,拒絕了也先的索求。而也先也因此率大軍直接進攻蒙古。

由此可見,蒙古內心其實是不服氣的。他們一直有著復興元朝,重回中原的夢想。明朝自然就不容易讓他們屈服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應該說,明朝一直都沒有打算控制蒙古。

跟清朝採用武力、和親、宗教等手段控制蒙古不同,明朝根本不想真正地從行政上控制蒙古(存在真實實力判斷基礎),它更希望與蒙古維持一種和平穩定的關係。

明朝無法徹底控制也主要是基於這種思想下的種種政策措施。



戰略思想上:明朝自認天朝,對蒙古的態度是宗主控制

中原王朝一向以天朝上國自居,對周邊少數民族總認為他們是蠻夷之地。強大的時候喜歡用冊封的方式讓周邊少數民族歸順,這樣能提現天朝上國的威嚴,而且不必動用兵戈銀兩糧草。

這是明朝喜歡的方式,但這是建立在國家經濟、軍事量大的基礎上。

所以,明朝六次北征,一度讓明朝確立了對北方民族的優勢,明朝大搞冊封,彷彿天下一統。

和平時期北疆政策:互市貿易穩定邊疆

邊疆穩定時期,明朝喜歡搞經濟聯繫,在明朝看來,經濟貿易能夠穩定蒙古民眾,以為可以讓物產匱乏的蒙古依賴中原。

這算是明朝以及其他中原王朝的通病,以為邊疆部族窮就會對物產富裕的中原依賴、依附。

將這種關係放置到社會人群中,就像富裕大戶看不起貧下中農,以為給一點小恩小惠就會讓他們死心塌地,給一塊薄田就會讓他們感恩戴德。



忽略了北方蒙古的民族性

窮人有窮人的秉性,北方的少數民族更不喜歡以弱者的姿態被打賞。他們崇尚強權、力量。

蒙古是馬背上的民族,上千年來,他們都是在遷徙中上演掠奪、攻伐,他們信奉的是誰強誰是王。

明朝強大的時候,蒙古自然屈從於明朝,但是,如果將這種屈從理解為永久臣服,那就大錯特錯。

雖然明朝以互市鏈接,但從根本上無法讓蒙古臣服。他們內心中一直都有的不安全、不穩定讓他們會積極壯大自己,這個時候明朝的經濟貿易反而有助於蒙古的壯大,從一個層面講,也算明朝養虎為患。

強大之後,蒙古根本不會理會明朝希望穩定的願望。他們反而會對明朝自上而下的恩惠極大反感。他們會通過攻擊、掠奪讓明朝感受他們的強大,不是需要被可憐的對象。

對北方蒙古來說,如果能夠佔領明朝,才是最大的復仇,才是力量的象徵。

總而言之,明朝對蒙古瞭解不夠,沒有用對政策,希望以和平相處方式控制北方的指導思想和政策,根本不可能控制蒙古。

個人瞭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關注或留言探討!


廣釐


首先必須指出朱棣遷都就是為了蒙古以及北方遊牧民族,這是有遠見也是正確的,當時國家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南方,北方完全依靠南方“輸血”。但國家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必須放在北方,如果定都南京,到最後很有可能黃河以北全部被蒙古或者女真完全佔領。而就蒙國而言,始終是明朝的心腹之患。朱棣五次親征就是為了徹底解決蒙古問題,但卻沒有成功。在這一點是啊,明朝做的遠遠不如滿清。

宋元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早就轉移到南方,加上宋金元以來北方戰亂,北方尤其是邊境地區的人口密度相比漢唐宋本來就是大幅下滑的。所以明初立國以後,朱元璋戍立九邊,多位宗室分封在九邊為國家藩屏的原因、但這也造成了要消耗比漢唐和北宋更大的代價來戍邊,可惜土木堡之變以後,明朝由積極進攻的戰略轉變為戰略守勢。而所謂俺答封貢事件根本不能作為明朝控制蒙古標誌。這只是名義上的。對比滿清對蒙古的把控,明朝實在是差的太多。北元(蒙古)始終遊離於明朝中央控制之外。

還有就是明朝要想控制蒙古代價太高,打得下來但守不住。再就是明朝覺得將蒙古納為直轄領土得不償失代價太大,不如令蒙古各部誠服就行。還有就是蒙古地區不宜農耕。佔據沒有實際利益,但誠服是建立在明朝中央政府經濟據軍事強大的基礎這上,一旦中央政府衰落立即就會反叛。嘉靖以後蒙古數次犯邊來看,明朝的蒙古政策並不成功,以德服人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強大的軍事實力基礎上,而嘉靖以後明朝顯然不具備了。

但任何一個強大的王朝(比如漢唐)一個戰略遠見的封建帝國,其對邊疆和和遊牧民族政策不能建立在經濟利益成本計算上,成大事者不計小費。漢朝鼎盛時期不斷地開拓西域,唐朝直到玄宗時期滅突厥,設安北都、安西、北庭都護府,難道這些地方可以耕種?明朝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些,而漢唐卻會從戰略安全、民族宗教來綜合考量。漢唐都和親並不能說漢唐軟弱,恰恰的自信的表現。明朝不和親從某一方面來說,恰恰是“軟弱”的體現。能打贏很簡單,而關鍵在於如何整合與融入,顯然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與戰略眼光。這顯然是明朝的短板。明朝後期顯然是放棄了蒙古的控制和治理,只要蒙古不犯邊就行。

而滿清在這一點做得到很好,在強大的武力的基礎上施以“懷柔”。從康熙四十七年開始熱河行宮開始使用。滿清皇帝每年都要到承德與各蒙古王公會面加強聯繫,敘談國事家事,滿清的格格基本上都嫁給蒙古王公,滿蒙一體不是虛的。明朝在蒙古策略任何方面都不如滿清做的好。但也必須承認,以明朝的技術條件,根本就無法支撐一支徹底的消滅和控制蒙古能力。只能說明朝的策略不成功失敗了。明朝也最終亡於遊牧民族。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關注點評。


清水空流


前言

洪武大帝和永樂大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攻襲,是極其有遠見及正確性的。尤其是洪武大帝朱元璋,是古代戰爭史上為數不多敢在冬季時期發動對草原民族的戰爭。正是因為明朝前兩位皇帝的北伐,才致使草原北元政權覆滅,蒙古諸部形如散沙,再也難聚集形成一個統一的、威脅到中原的強權政權,為後世政權奠定了大一統、大融合的堅實基礎。

明朝終其一世都無法徹底控制蒙古,有如軍事、政治、人文、氣候、經濟等等全方面的因素在內。此文從經濟和人文上面做分析。

一、軍事

早在洪武早期,為了能防止歷史重現(北宋攻伐幽州失敗),朱元璋連續八次全方位地對北元發動北伐,一舉摧毀了保存統一的北元朝廷,使得蒙古迅速退化(曾回答了為什麼蒙古退化的軍事因素,這裡就不多再言語,有興趣可以點擊鏈接 )。並讓北元迅速分裂成為瓦剌、韃靼、兀良哈、遼東女真。

為了防止蒙古再次崛起,朱元璋並沒有侷限於長城作為邊境,在摧毀掉北元時期所築造的建築之後的明軍,選擇了在長城外,即蒙古腹地各險要位置設立了衛所:如開平衛、山海衛、興和衛,一共設立了61個衛、3個千戶,想一舉佔據草原,完成統一舊元疆域的宏偉目標。

但是這種設衛的想法過於超前,在經濟和人文上難於獲得全面的支持。明朝之前,黃河以北的區域事實上已經脫離了漢族統治上百年甚至是幾百年,如幽雲十六州、銀夏(西夏)區域,金國舊地等。尤其是金國與元朝統治時期,北方已經出現胡化現象。

因此朱元璋在建國之後,迅速頒佈了與漢家封建禮儀相結合的禮教律法(這是中土最全面的施行官方與禮教結合),甚至是制定的禮教中嚴格規範到人們的衣食住行。

同時又施行了大移民政策,將黃河以北區域的豪族、宗族遷移到南方區域(主要是山東、燕雲、山西、陝西區域)安置,再由政權派遣、安置屯衛於北方。

這種調整人文文化的政策,又致使了經濟上難於支持於草原區域內設立衛所;而分裂的蒙古諸部雖然內鬥紛爭不斷,可對於在門前的明軍衛所也是攻伐不止。這樣又致使了草原衛所的經濟、糧食上無法完成自我補給,更多依賴於內地糧食運輸;同時運輸隊又成為蒙古諸部的攻擊對象。

因此到了朱棣時期,開始將草原衛所內遷,但也沒有完全放棄,甚至朱棣還命令二兒子朱高煦率兵赴開平操備:"邊報虜欲寇邊,方春兵民不得耕種,朕所深慮。命爾將兵駐開平,虜至即相機剿除,否則按兵待之,庶邊境之人得以盡力屯田。”

真正內遷草原衛所到長城內部的,是朱棣的孫子朱瞻基(明宣宗)。主要因素依舊是經濟上無法支持如此龐大的外圍防禦系統,通俗點說法就是明軍的屯田、移民構建城池體系在蒙古諸部的游擊戰中被迫內縮。

二、政治與人文——朱元璋以禮教重塑華夏種族之文明,成功之後的反噬。

儒家學說提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但其也有一個致命的理論,對“蠻荒之地”的鄙視。正是這種士大夫刻在骨子裡的即高傲又鄙視的心態,致使了明朝的皇帝雖然承認了元朝的正朔,卻又不願意繼承元朝皇帝的全部頭銜——蒙古諸王之大汗。

這種不認同感是雙向的,蒙古諸部也否定明朝,因此蒙古諸部雖一邊接受明朝皇帝的分封,卻又一邊自立大汗。且明朝上下對北方蠻夷蒙古的排斥,又使得漢蒙之間的對立性日漸加深,甚至到崇禎時期,以東林丹為首的明內閣都認為援助蒙古對抗滿洲女真是一種叛國資敵的行為。

三、氣候與經濟——制約著明朝對外的擴張,也制約著蒙古的發展,致使兩者兩百多年裡不斷死磕。

根據氣候物理學研究發現,在11世紀末時,全球的冰川逐漸南移,雖然中間有百年的溫和期,可寒極期的爆發剛好就處在明朝建國之後,即明英宗時期。

根據明朝記載,景泰四年(土木堡之變後的明代宗),山東和江西普降五十年罕見大雪,四月戶部上報,長江下游“凍死人民無數”,僅僅長江南岸的常熟縣城就凍死了1800多人,甚至在景泰五年冬季時,長江三角洲積雪深大三、四尺(一米多),太湖冰凍,所有船隻停航;大運河漕運在整個冬季被迫停運。

這種極寒天氣,在隨後的60多年裡,反反覆覆,時而隔年寒暖交替,時而三年大寒再回暖一年。這種反覆的寒暖交替天氣,又導致了一種極端災害的出現——旱、蝗災。

中原腹地還有山脈阻隔住部分寒冷,作為一覽無極的草原來說,就更為艱難。根據明憲宗成化三年宣大府的記載,蝗蟲從關外襲來。

可能有人會說,若是此時的明朝學習唐太宗接納草原民族的投附,有可能會再次出現“盛唐”的局面。

但不能忽略掉人文、政治這個因素,唐太宗時期是北方漢化鮮卑及其他族群所構成的政權,那時候的儒家思想還沒有形成“華夷之辯”的延伸。且多次的胡人亂華,已經讓當時的文人對長城外的族群抱著一種警惕的心態。

另外一個因素是極寒期的到來,又致使了草原族群不斷向南移動的情況,即蒙古諸部在極寒天氣之下,是以一種集中人力、物力,傾巢出動的姿態南下尋求生存的姿態。

這樣就導致了明朝無法以經濟作為後盾,蠶食、吞併南下的蒙古諸部。

只能依託長城進行防禦,同時開啟邊市,分化蒙古諸部(一桃殺三士)形式來維持局面。


若是以神的視角來看待明朝與蒙古之間的關係時,會有一種遺憾,若是在明朝中期時,趁蒙古衰弱之時,以軍事為後盾,以經濟、屯田為基礎,以文化去同化蒙古諸部,完全是可以的。

但我們不能去忽略一件事,那就是晚晴時期的民間移民屯田,加上上世紀50-70年代時,也曾經在草原上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結果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最終整個華北陷入沙塵暴之中的事實。

正因為明朝的不斷分化之下,蒙古諸部才沒有形成一個相對統一的政權,為後世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史之為用


蒙古自古以來就是草原上的民族,但是蒙古人比較分散,都是以一個個小部落的形式存在。從東邊的大興安嶺,到新疆地區都有蒙古人的牛羊,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成吉思汗的崛起,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蒙古開始了黃金家族的時代,開始了征服世界的腳步。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繼位之時,蒙古已經成為了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

▲ 蒙古帝國全盛時期疆域

但是蒙古人佔領了中原以後,不能很好的結合中原文化加以統治,反而“野心勃勃”的想要把中原大地變成蒙古人的牧場。所以,蒙古朝廷不到百年的時間就倉皇逃回了漠北,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從此之後,蒙古人就開始和大明王朝長達兩百多年的拉鋸戰。

朱元璋時代,蒙古人被趕回了漠北,朱棣時代,朱棣更是五次率兵親征蒙古,後來朱瞻基更是重挫蒙古大軍。但儘管取得了如此多的勝利,明朝依舊未能控制蒙古,終明一朝,蒙古始終是懸在大明朝北部的一股巨大的威脅。

▲ 蒙古騎兵

為何大明王朝兩百多年還無法控制蒙古呢?在海佑看來,主要有一下兩個原因:

第一,軍事上無法形成徹底壓制

蒙古人是長在馬背上的民族,天生就善騎射,蒙古人入主中原的時間非常短,中原文化並不能在短時間內改變蒙古人的彪悍民風。

另一方面,蒙古人繼承了契丹人的政策,在蒙古大漠,以整合蒙古各部落的方式加以統治,領導人稱大汗,在中原地區,則以漢族的方式加以統治,領導人稱皇帝。

這種政策很大程度上隔絕了中原漢文化對蒙古人的同化影響,所以蒙古人並不會因為入主中原而失去蒙古人的彪悍。

▲ 蒙古族傳統服飾

再者,蒙古人是統治過中原的少數民族中漢化程度最低的,並且在統治中原期間也在不斷的四處征戰,成吉思汗時期形成的強大騎兵,並沒有因為統治中原而戰鬥力退化。

即便蒙古人退回了漠北,依舊有著很強的戰鬥力,他們一旦回到草原,依舊是草原的霸主。朱元璋七次征伐蒙元,朱棣五徵漠北,雖然在兵力上形成了壓制,但終覺無法對蒙古人形成徹底的軍事壓制,所以控制蒙古就很困難了。

第二,思想上蒙古人不服輸

黃金家族時期是蒙古人最輝煌的時代,在此之前蒙古人先後被受契丹人、女真人欺凌,直到成吉思汗崛起,使得他們翻了身,甚至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這是屬於他們蒙古人的榮耀。

▲ 成吉思汗畫像

雖然在元朝後期,他們被朱元璋等起義軍趕回了漠北,但是他們內心始終保持著黃金家族時代的高傲。被曾經的第四等人打敗,他們內心自然不會服氣,雖然在軍事上,大明王朝比蒙古人強大,但是他們曾經崛起過,他們始終相信能夠再次崛起,佔領中原,所以蒙古一旦出現強有力的領導人的時候,就謀劃著反攻中原,明朝的瓦剌也先,以至於清初的噶爾丹,無不以成吉思汗為榜樣,他們要做第二個成吉思汗,可惜他們生不逢時。

所以蒙古人在黃金家族時代過去之後的兩百多年時間裡,依然保留著勝利者的高傲,不肯輕易向中原王朝低頭,大明無法控制蒙古人的心,所以,大明王朝也就很難徹底控制蒙古。


海佑講史


因為土木堡之變後,于謙一改從朱元璋到朱瞻基一以貫之的對外政策,由主動出擊外加經濟封鎖,改為死守宣大防線和開放邊貿。對外政策的變化,直接導致了蒙古的轉危為安和後金勢力的崛起。舉一個例子來說,土木堡之變後,也先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只撿走了明軍的鎧甲和輜重,但把三大營的紅衣大炮和火銃全部丟棄了,為什麼?用不起!這就是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的經濟封鎖的效果。經濟的復甦,使得蒙古勢力死灰復燃,而且就戰力而言,也先,脫脫不花都是狠角色,隨著三千營的覆滅,明朝最強悍的軍隊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當時明朝的軍隊因長期的和平導致戰鬥力非常低下,嚴重缺乏實戰經驗,最後無奈只得高薪徵召退伍老兵過度。而且由於遷都北京,造成寧錦和宣大防線受到明朝當局的重視,而宣大防線以西的大片國土被選擇性的戰略放棄了,這也給力北方民族飲馬河套的客觀條件。北方民族一旦佔據河套,就難以控制了。


不是好餅是好餅


為何明朝終其一世都無法徹底控制蒙古?

明朝是我們漢族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也是一個歷史上最剛強朝代,留下古代漢族人最耀眼的錚錚鐵骨般的驕傲。為防蒙古反撲,“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在明朝276餘年歷史中,書寫著令人心潮澎湃的戰爭與和平的詩篇。但是與蒙古進行的兩百多年的拉鋸戰,鑑於軍事、政治、財政的制約及歷史的侷限,始終徹底統治蒙古,令人扼腕嘆息。這段歷史是怎樣的呢,留給我們哪些教訓?下面邊敘邊議這段歷史。

一、布衣皇帝的傲人戰績、“屌絲”逆襲的典範——朱元璋首創從南至北的北代蒙古的大業

剪滅武昌陳友諒、姑蘇陳士誠、台州方國珍後,進兵八閩,基本統一南中國。經與謀臣、武將密商,北伐時機快到。於是,1367年,39歲的朱元璋揮師北進中原,完成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從南而北統一全國的戰役。此役,徐達為元帥、常遇春為副,統軍25萬,從南京出發,經兩淮,至華北。此次戰役,朱元璋吸取南北朝時期宋武帝、文帝北伐中原時分步略地而失敗胡教訓,集中兵力,以殲滅北元有生力量為戰略目的進行決戰,並進行系統的戰役部署:先取江蘇山東,剪除北元左翼;之後進兵中原,斬斷北元右翼,奪取潼關,一舉蕩平北元主力,使北元勢孤援絕;最後進兵元朝首都,完成對元朝行政中樞的控制,分兵再進華北、西北,風捲殘雲般一統華夏。不得不說朱元璋的軍事才能是古代皇帝中的佼佼者。

徐達佔領山東後,40歲的朱元璋(1368年)在群臣的簇擁下稱帝建號明朝。但雖然元朝皇帝與行政班底仍在,統治著茫茫草原及東北廣闊土地,依然伺機復辟。為此,朱元璋先後進行八次北伐的北元殘餘勢力,力圖控制東北及蒙古草原。

(一)“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一次北伐北元,將北元趕回蒙古草原,徹底退出傳統王朝邊界。

1370年,元順帝逃往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北)命王保保從山西反攻北平。42歲的朱元璋決定先發制人,仍依徐達為元帥,以李文忠為左副,馮勝為右副,兵分兩路,一路經長安,出定西,攻取西北;一路經居庸關,經東長城,過野狐嶺,攻取赤峰北元行政前線。二月二十五日,西路軍在徐達統領下,攻克內蒙古托克托,次月攻克山西五寨、朔縣,主力達到沈兒峪、定西(甘肅中部),大敗王保保,追亡逐北到蒙古和林。五月初一日,鄧愈收復西藏。元末、明初兩大陣營的戰神——徐達與王保保的北伐交戰中,第一回合徐達完勝。

五月初,東路軍在李文忠的帶領下擊敗北元的大將上都罕,二十一日,李文忠攻克北元重要據點應昌府(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達裡諾爾湖西南四里),佔領北元臨時首都,由此勝利大搬師。此役,俘虜四萬兩千人。

從此以後,北元勢力從內蒙古內退,保有漠北及遼東區域,遠離明王朝,對明朝的軍事壓力大幅降低,同年四月元順帝在羞愧抑鬱中淒涼去世。

(二)“驕兵必敗、衝動的懲罰”——有王保保在,北元沒有那麼弱,第二次北代失敗。

宿敵元順帝去世後,其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繼續稱帝,仍以大元為號。兩廣及四川平定後,朱元璋的部將急於建功,欲擒北元之帝,收傳國玉璽。1372年,二次北伐“清沙漠”嶺北之戰打響。戰前,大明神級軍師劉伯溫預言北元有王保保在,軍師指揮力不弱;北元軍隊聚合,軍事力量依舊強大;草原運動作戰,北元的強項,而是明軍的弱項;明朝勢力在蒸蒸日上,草原北元江河日下,所以建議暫緩進攻,打算“熬死”、“熬殘”在北元軍事頭腦。由於第一次北伐北元過於成功,幾乎所有明軍將領自信心爆棚,建功立業的心情無比激動,無不扯著嗓子叫嚷,一次嚴肅的軍事會議變成了吃宴席般的狂歡。除了,朱元璋,沒人支持劉伯溫。大明軍神揮淚惜別北伐軍隊,除了祈禱,什麼也做不了,他第一次感到無比的無奈和無助。

正月二十二日,命徐達為帥、李文忠、馮勝為副,統兵15萬北伐出征,其中徐達的中路軍從雁門直搗蒙古首府和林,李文忠的東路軍從北京居庸關經應昌,從右路合擊和;馮勝的西路軍出甘肅,從左路牽制北元。這部署是上乘的軍事謀略,元帥將領都是古之良將,放在任務朝代都是軍事“天團”。

但是劉伯溫怕什麼就來什麼。王保保識別了明朝的軍事部署,以退為進,放棄西路明軍,誘明中路深入,攔截明東路軍,使明朝軍隊左右不能相顧,在運動戰中襲擊明軍。五月初六日,藍玉、徐達陷入王保保與賀宗哲的包圍圈,在嶺北一帶狹長地域遭到北元的圍攻,死傷萬餘人。王保保趁機進攻徐達的後續軍隊,七月十一日,在斷頭山戰敗明將湯和。至此,中路軍全線敗績,賴徐達的軍事統領天才,明軍全軍依次退出草原。元末、明初兩大陣營的戰神——徐達與王保保的北伐交戰中,第二回合王保保完勝。

六月二十九日,李文忠的東路軍到達口溫內蒙古查干諾爾。元軍丟下牛馬輜重無數,誘惑李文忠深入。李文忠盲目輕敵,縱兵搶掠,被元軍牽著鼻子走,一路從哈剌莽來(蒙古洪戈爾)追至臚朐河,沒有遇到任何像樣地抵抗。李文忠仍不知是計,分兵守輜重,率大軍輕裝急進,在土剌河、阿魯渾河又斬獲數以萬計的人馬,追到稱海(今蒙古哈臘烏斯湖南),此地已遠離目的地和林,無法達成與中路會師和林的戰略目標。李文忠已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不能取勝蒙古,反北有被撲滅的危險,只能轉入防禦。李文忠與蒙元大獎哈刺章交戰數次,互有勝負,但李文忠糧草不繼,遠離後方,又擔心哈刺章迂迴包抄,只得退兵。此役,李文忠不僅沒有完成已方的戰役目標,也未能在戰略上配合中路軍徐達的戰略決戰目的。

馮勝的西路軍則不出意外地進展順利,一路未遇到成建制的抵抗,順利到達蘭州,進至永昌,敗元兵於掃林山(今甘肅酒泉北),斬首數千級。北元蒙軍一路西退,西路越來越遠離中路軍,無法支援陷入重重圍困的徐達。幸虧徐達不是漢朝李廣利,他作戰經驗豐富,機變能力巨強,自保能力極強,最終脫離王保保的包圍圈。

北元贏得和林之戰的勝利,新繼承的北元政權得以保存。

(三)“防患於未然”——義子沐英領銜的第三次北伐

3年後,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去世,其子脫古思帖木兒即帝們,以稱大元,續以元制。1380年二月至三月,朱元璋探得北元公脫火赤率領萬人在蒙古和林。此時,王保保已死四五年,北元無對抗大明的軍事大將。朱元璋為培養軍事新人,在義子李文忠(小朱元璋10歲)成為獨當一面的軍事要員之後,有意讓義子沐英(小朱元璋17歲)率其陝西明軍進攻北元。在軍事鬥爭中,朱元璋的義子為明朝的強盛立下汗馬功勞,李文忠、沐英、平安、何文輝、徐司馬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沐英是個忠孝兩全的軍事人才,勤於所事,小心謹慎,深得朱元璋和朱標的信任。朱無璋將沐英作為朱標的輔政班底來培養。三月二十一日,被寄予重望的沐英,快速進軍,直達寧夏靈武。由於與蒙古人長期作戰,沐英瞭解蒙古人的習性,在派出偵察兵,掌握脫火赤逃到內蒙古額集納旗東南區域之後,急行軍七晝夜,過黃河,翻賀蘭,隱蔽前行。在距脫火赤軍營50裡的地方,北元軍隊尚未察覺。沐英重新分配兵力,從東、南、西、北四面合圍,舉火為號,突然攻襲。果然,脫火赤以下萬餘軍隊被“包了餃子”,倉促之間未作激烈抵抗就投降作罷。

(四)對待“驚弓之鳥”、“殺雞用宰牛刀”——明朝最強軍團的第四次北伐

1381年正月,北元賊心不死,乃兒不花等遊擊部隊再次襲擾大明邊境。朱元璋忙於內政建設,恢復生產,數次減輕農民賦稅,削減軍費開支,嚴厲處罰貪腐人員。北元在與明朝的戰爭中,損失巨大,不敢直面如日東昇的明朝軍隊勢力,為了長期對抗明朝,減少大規模決戰,採用蒙古人擅長的游擊戰術。朱元璋漸漸對蒙古人的“游擊戰術”帶到厭煩,決定給北元一次徹底的大掃蕩戰役。為了解決對雲南梁王用兵的後顧之憂,朱元於是命常勝將軍徐達掛,湯和、傅友德為副,再次派出明朝最強的軍事天團,穩紮穩打,齊頭並進,防止類似二代北伐時陷入北元的包圍境地,並派出偏師,直搗北元軍事據點。

同年四月十五日,傅友德的東路軍先鋒抵達內蒙古寧城東南區域,所在地的北元軍成“驚弓之鳥”,四處逃竄,未來得及逃跑的元軍人畜被大量俘虜。旋即,東路明軍北渡西遼河又遇到落荒而逃北元部隊,俘虜別裡不花、太史文通等北元將領,漸漸深入內蒙古,東路明軍放緩進軍速度,等待西路軍。以沐英為先鋒的西路軍北出北京密雲,馬不停蹄地攻取河北平泉、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為配合東路軍作戰,沐英渡過克魯倫河,進入外蒙古邊境,俘虜李宣的部眾,與東路軍會師。北元見九年前王保保誘敵深入的戰術未能奏效,也無可奈何。而明軍也不敢再次犯險進入包圍圈。雙方罷戰,明軍班師回朝,第四北北伐結束。

(五)奠定中國東北區域的遼東之戰——佔據奴兒干都司的第五次北伐

經過六年的休養生息,明朝民力、軍力大幅提升,成為東亞大陸最強的軍事存在。北元政權在塞北重新崛起,北元太尉納哈出也在松花江以北的森林草原上活躍起來,成為明朝潛在的威脅。作為強人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怎能把這個戰爭包袱丟給子孫呢?

1384年,明朝收復雲南,元北勢力只剩遼東和漠北地區。於是,1387年第五次北伐開始。正月初二日,宋國公馮勝掛帥,傅友德、藍玉為副,趙庸、王弼、胡海、郭英為將,率領20萬軍隊東征,旨在剪滅北元太尉納哈出。此次出戰,朱元璋制定了出自“攻取元大都”的軍事策略,即兵出東蒙古草原,殲滅納哈出的左翼,斷其後路;再迂迴遼河流域,與正面大部隊左右夾擊納哈出。

接令後,馮勝利用蒙古人麻痺大意之機,快速進軍,踏雪馳冰而去。二月初三日,馮勝達到通州,按朱元璋的“錦囊妙計”,派出探子,瞭解敵情。不出意料,納哈出以為漢人還在過春節,不會出兵,依舊分兵慶州與遼東。馮勝派出戰爭狂人藍玉出戰。藍玉,為戰爭而生的人,完全學會了姐夫常遇春的長途奔襲本領。此役,藍玉在大雪中縱聲狂笑,軍刀入雪,淘汰老弱,挑選精騎,向北國入伍的年輕軍士宣揚策馬草原的樂趣,講述“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至上榮譽。年輕軍士的士氣被徹底點燃,視戰爭的殘酷與茫茫大雪如狩獵般。藍玉,一騎當先,軍士爭先恐後追趕,馬蹄飛揚的雪片如散花的天女,嫵媚了草原。北元軍隊尚在宴席倉促應戰,章果來、不蘭奚都被俘虜。

藍玉開了好頭,初步證明了朱元璋和劉伯溫的軍事天才,也極大提升的馮勝等人對戰爭勝利的決心。接著,馮勝實施了第二階段的戰役。三月初一,馮勝率軍出松亭關,修築了內蒙古寧城,過河北寬城、平泉,直入大寧。此時,已完成了朱元璋對納哈出左翼作戰的目標,進入揮師遼東的戰役階段。五月二十一日,為防止漠北蒙古支援,留5萬人佔據大寧,馮勝率大軍直搗遼東金山。六月十九日,馮勝大軍疾進緩攻,包圍遼東,形成巨大的軍事壓力,派出降將乃刺吾亦力勸納哈出投降。納哈出試探逃匿,在茫茫大雪中,無處藏匿。於是軍心支援,多次派出納降使團,觀察盟軍佈防虛實。馮勝早有防備,在使團酒足飯飽後,帶使團參觀明軍如山的軍糧、精騎勁弩和火統神機;同時派出輕騎繞到納哈出後方,攔截其食物供應。納哈出在長期封鎖的狀態下,軍無鬥志,民無餘糧,只能選擇攜24萬餘軍民投降。馮勝以手下最為得力的戰將傅友德鎮守大寧,將東北一帶納入奴兒干都司進行行政管理

(六)“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之“致命一擊”——藍玉創造了歷史性勝利。

為了拔除北元最後一個據點塞外和林,第五次北伐剛剛結束,休整3個月後,於1387年9月,朱元璋命藍玉為帥,唐勝宗、郭英為副,對北元政權進行第六次北伐,統兵15萬人,劍鋒直指蜷縮塞外的北元皇帝。1388年3月,明軍從秋季走入春季,駐紮慶州,派出明朝特有天才偵察兵四處喬裝打探,終於偵探察到藏匿在貝爾湖北元故帝的消息,藍玉的軍刀嗅到血的味道,無比興奮。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大明的精騎恢復漢唐血性,策馬揚鞭,深入塞北。次月12日,明軍如飛一般到達南貝爾湖,依然沒有找到元軍蹤跡,藍玉以為情報有誤,打算回師。王弼(明初的猛將軍之一)勸說大軍八千里,耗費糧草無數,無功而返,無法向朝廷交待。藍玉點頭,再次偵探,重新挑選先鋒主力,兵不炊煙,馬不嘶鳴,繞到貝爾湖東北,如飛鷹般突然發動襲擊。北元皇帝萬萬沒有料到此刻面對赫赫明軍,三十六行走為上,僅率太子天保奴、丞相失烈門等數十人倉皇逃竄。藍玉一面收繳俘虜,一面派出精騎千人窮追不捨。怨家路窄,忽必烈的後代慌不擇路,誤入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的手裡,兄弟百年間的仇恨再次到了結算期。也速迭爾沒有絲毫猶豫,將北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勒死,上山祭拜先祖阿里不哥。此役,俘虜北元貴族183人,軍民7萬7千人,軍馬4萬7千匹、牛羊10萬2千餘頭,並收繳北元寶璽、印章等行政工具,一舉蕩平北元政權勢力。

此後,蒙古分裂為韃靼蒙古(和林)、瓦剌蒙古(漠西)、兀哈良蒙古(遼東)三部,三部相互征伐中,韃靼蒙古和瓦剌蒙古相繼崛起。

(七)“肅清殘餘”——王子軍團的第一次北伐

1390年正月,朱元璋的兒子們經過戰爭洗禮,漸漸成為獨當一面的軍事將領。尤其是燕王朱棣師從藍玉,善長長途奔襲,迂迴作戰。到了王子鍛鍊的時機,朱元璋也想效仿成吉思汗,成立王子軍團。於是燕王朱棣率傅友德、趙庸、曹興等人從燕地出擊,晉王朱岡率王弼等山西兵從晉地出兵。此役燕王朱棣為主力進攻,晉王朱岡為側翼少配合,征伐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兒不花等人。

3月初2,燕王軍出北京密雲,按藍玉套路,按兵不動,派天才偵探四處打探消息。在偵知北元太尉乃兒不花駐軍蒙古蘇赫巴託之達裡甘戛之後,藉助大雪掩護,秘密前行,快速進軍,取其不意攻其不備。30日,如馮勝取遼東般,朱棣將蒙古蘇赫巴託之達裡甘戛的蒙古軍團團圍住,困而不攻,並派出使者勸降。乃兒不花迴天無力,率部眾數萬人出降,並將數十萬頭馬牛羊獻於明軍。晉王不得戰爭精髓,無功而返。

八)北元殘餘“望風而逃”——朱元璋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第八次北伐

1392年,朱元璋悉心培養的太子元標去世,太子黨藍玉等輔政班底走向社稷穩定的對立面。次年,藍玉案立案,株連斬殺1.5萬名元勳宿將。1396年,朱元璋68歲,在生命的最後三年裡,他還想著為子孫後代留一個太平盛世,他降服周邊所有武裝勢力,尤其希望徹底地消滅北元勢力。

只要有北元勢力活動的消息,朱元璋就一個字:打。終朱元璋洪武一朝,北元蒙古勢力一直向遠離朱元璋的地方逃跑,一點也不能讓朱元璋知道他們存在的消息。1396年3月,一次不小心的狩獵活動,還是暴露了北元軍隊的蹤跡。為這一天,朱元璋足足等待了6年。馬上出兵,不留餘地,南京的聖旨由八百里加急快速送到北京。跟隨朱元璋的“創業一代”將領都已凋零,“二代”朱棣的軍事能力在第七次北代裡已經閃耀出現。於是,燕王朱棣掛帥,長驅直入,冒雪前進,悄然翻過徹徹兒山。北元在內蒙地區還是相當謹慎的,遠遠派出警戒人員,早早鳴警,狩獵的北元軍隊丟棄一切輜重,翻身上馬,馬上北逃,只有幾十人落為俘虜。朱棣乘勝追擊,在兀良哈禿城追上北元將領哈剌兀,又大敗北元軍隊。北元軍隊分散北逃,溜進大漠。朱棣追了幾十裡,終因地形複雜,軍隊分散,回師而返。

二、二代強人親自統兵作戰,打遍天下無敵手,馬革裹屍還——朱棣五徵蒙古的漢家輝煌

(一)“飲馬克魯倫河”,大敗韃靼阿魯臺——報一箭之仇的第一次親征

在明朝“靖難之役”前後,明朝陷入軍事鬥爭,對蒙古的軍事壓力減輕,且明軍集中兵力征服安南,無暇北顧。在這15年的時間裡,蒙古休養生息,且不斷試圖一統。代為北元的繼承者,韃靼蒙古盤踞北元故地,佔地最廣,實力最強,屢屢挑戰明朝正統。朱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公元1409年派丘福領兵十萬草原韃靼。不幸的是,丘福把蒙古當成15年前的“軟柿子”,輕敵致敗,全軍覆沒。

作為第七、第八次北代統帥、朱元璋精神的繼承者朱棣絕對要維護漢人榮光,不遺餘力地剪滅北元勢力。在公元1409年丘福損兵折將十萬人之後,朱棣怒不可,大罵曾經的“靖難”英雄。但是望顧前朝英烈,徐達、常遇春、馮勝、藍玉、湯和、李文忠、傅友德、沐英、鄧愈等一眾大將都已凋零,僅存的老將郭英、耿煩文等“靖難之役”中去世,“靖難”張玉、朱能等戰陣能臣也已戰死,朱棣無不感慨,又從不感傷,不得不自任統帥再次出征。次年5月8日,朱棣追至克魯倫河(朱棣改名為“飲馬河”),偵探到到韃靼可汗本雅失裡及丞相阿魯臺出逃。朱棣終於找到往日的成就感,敵人望風而逃,秘訣只有一個“追”,於5月13日趕上斡難河(成吉思汗的髮際之地)再次戰勝雅失裡。這裡,朱棣陣營分為兩派,一派要求“擒賊先擒王”追殺雅失裡滅亡韃靼政權,一派“好大喜功”好大喜功積極向東擴大戰果。朱棣作為一為戰將的經歷多,戰略規劃的經歷少,無疑天平指向“好大喜功”派,也無懸念地殺敵無數,戰勝阿魯臺於興安嶺,驅本雅失裡以七騎逃遁。但是,明軍缺水、少糧、不得不班師回朝。韃靼部臣服於朱棣,失掉面子,恢復實力。經過兩年恢復,韃靼又馳騁草原。

(二)“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忙”,瓦剌部迅速崛起——朱棣“遇神滅神”的第二次親征

在朱棣戰勝韃靼的第二年,即公元1410年,蒙古瓦剌部卻發展壯大。偏偏“才人多驕傲”,瓦剌部硬是撞槍口,於是朱棣大帝於1414年2月,再次出征。朱棣,率50萬大軍,擁有“馬革裹屍還”的戰將情懷,讓成年的太子監國。6月3日,朱棣烏蘭巴托擊潰瓦剌蒙古的部分遊後,進至蘭忽失溫。此時,瓦剌蒙古的戰爭潛力爆發,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將3萬人分為左中右分隊,以逸待勞,吸引朱棣明軍。朱氏皇族在與元蒙之戰中深悟蒙古誘故之術,作為戰術軍將朱棣將計就計,派出孱弱騎兵出戰。瓦剌蒙古軍人以為得計,越出山勢,策馬奔襲。不料,朱棣是戰爭行家,已經重用為炮,步騎炮相互接合,狙敵於陣前。瓦剌逃走,朱棣親率騎兵起直取中軍,一如成吉成思汗的“猛虎掏心之術”。瓦剌部丟屍數千人,亡命天涯。朱棣無奈,只得小勝而歸。

此後,瓦剌以少數兵力遊擊明軍,兵力損失與明軍相當,實力未損,長期與明軍打“持久戰”。朱棣不得不奔波作戰,顧此失彼,贏得面子失了裡子(戰爭物資)。

(三)“面子比裡子重要”,撞槍口者死——朱棣屈虎趕蠅的第三次親征

朱棣“屁股沒有坐熱”,韃靼又趁瓦剌消停的第二年,襲擾大朝,進而冒犯明朝邊境重鎮。第六次鄭和下西洋之後,萬因來朝,明帝國光芒萬丈,朱棣不忍受蒙古部的騷擾。但北伐將領凋零的局面沒有改觀,且朱棣北征時臣屬崛起的不“明顯”,朱棣還是更相信自己,於是在1422年3月,朱棣墨守成規地沿襲以往的北代路線,大軍浩浩蕩蕩,一點“聲東擊西”的姿態都不做。毫無意外,韃靼在阿魯臺統領下逃跑,消失在茫茫草原。朱棣唯一的安慰就是在師途中擊敗兀良哈部,表面上統一中國東北草原、山脈及河流。

(四)戰勝眼前的敵人,成熟未來的大敵,韃靼蒙古成為歷史——朱棣痛打落水狗”的第四次親征

朱棣的脾氣一點不比“乃父”小,絕對地選擇“槍打出頭鳥”,於是取得戰役的勝利,戰略的失利。

韃靼蒙古也是如“蒼蠅”般揮之不去,奈何為生存犯邊再次觸怒朱棣。公元1423年朱棣想也不想出就徵了,9月祖到達河北張北。此時阿魯臺的韃靼兵敗如山倒,部署大都投降瓦剌蒙古,只有部下阿失貼木兒率部投降明軍。朱棣沒有意識到更為強大的敵人瓦剌即將崛起,在10份降服韃靼王子也先土幹部後班師回朝。此後,瓦剌在漠北草原沒有敵手。

(五)韃靼蒙古人“疲故戰術”勝利,瓦剌蒙古人“漁翁得利”——朱棣“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第五次親征

韃靼蒙古阿魯臺在扮演揮之不去的蒼蠅”角度何其成功,以致朱棣引以為天敵。修整3個月後,1420年正月,朱棣不顧身體欠安,執意北征。此時,內有唐賽兒起義,外有安南躁動,朱棣不為所動。4月3日,出征。4月25日,戰勝韃靼阿魯臺,驅逐其逃往蒙古哈剌哈河下游。在長達2個月的追繳中,韃靼蒙古人的運動游擊戰優勢暴露無遺,以致消失的無影無蹤。6月17日,朱棣漸漸感到身體不支,時歲無多。為避免秦始皇后秦軍亂世,朱棣寫好遺囑,安排重臣聯繫監國的太子及太孫。一個月後,朱棣結束如父親操勞的一生,但是朱棣的軍事素養較乃父相差較遠,間接促進瓦剌蒙古一統草原,為大明留下一個強敵。

朱元璋八次出兵北代猛將如雲,戰果輝煌,消滅及俘虜蒙古兵達百萬之多,將龐大的元帝國壓縮到成吉思汗之前的軍事水平;朱棣的五次北伐將帥一肩挑,打成擊潰戰,對蒙古形成軍事壓迫,每次殲滅敵有生力量不足萬人。究其原因,朱元璋用兵戰略上講究“謀定而後動”,以致敵“有生力量”為主的殲滅戰為戰役目標,戰術上講究奇正結合,“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朱棣五次北伐出兵線路基本相同,戰前對蒙古兵的佈局分析不足,往往以五十萬大軍擊潰敵遊擊部隊,戰役目標以驅逐邊境為要,對部將戰術授權較小,大軍在統一進退的情況下,無法趕上蒙古的退卻的速度。

三、明朝三代四代皇帝的收縮戰略時期——瓦剌蒙古的崛起

明代“仁宣之治”十年是明朝難得的“治世”,可惜兩任皇帝盡是短命皇帝,相繼11年辭世,不得不由九歲的“長子”朱祁鎮繼位。宣宗為了緩解民族矛盾,恢復財政經濟,收縮軍事防線,東南從安南撤兵,允許其自治,北方將9邊衛所內遷,做完成之君。朱棣重用宦官,加強專政的舉措,被宣宗繼承及擴大。英宗時,由宦官執掌錦衣衛。

時光荏苒,距朱棣第五次北伐又過18年,1438年瓦剌已統一蒙古草原,實力強悍。十年之後,瓦剌兵強馬強,明朝昇平日久,戰爭的天平開始傾斜。

到1449年,明朝前期強勢皇帝特務制度的弊端已暴露無疑。朱祁鎮,作為一個深宮長大的天子,自然而然依靠王鎮等內侍,志大才疏以為親征無故(如宋代第二皇帝趙光義),以致釀成“土木堡之變”,50萬(一說20萬)軍隊陷入埋伏,從君到將淪為俘虜,以張輔為代表的前朝戰將悉數戰死,明朝由盛轉衰,此後100年,轉入對蒙古的防禦期。

四、“成化犁庭”,大明王朝的“滿血滿模”復興——明朝與蒙古的相對均勢

韃靼和瓦剌彼此崛起之後都鼓動已降服明朝的兀良哈蒙古對抗漢土。尤其是“土木堡之變”後,也先稱汗蒙古,陷入長達70餘年的內戰。瓦剌部陷入分裂,“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人也趨勢再度崛起,蒙古草原相互征伐的歲月又開始了。蒙古人忙於內戰,無暇東顧,故扶持兀良哈蒙古人及外興安鄰及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抗擊明朝。

在苦難中長大憲宗朱見深及孝宗朱佑樘的努力中興大明,一定程度上延緩明朝衰亡的進程。但有內亂和外爭耗費了大明中期的太多財政,1467年,明朝憲宗朱見深集中力量消滅建州女真部族首領愛新覺羅.董山。

1467年,建州女真入侵新賓葦子峪鎮、連山關、開原、撫順、鐵嶺等地,俘虜明朝軍10萬人。同年9月,朱見深兵分兩路,漢人正面迎敵,又令朝鮮側面進攻,佔領建州,“搗其巢穴,絕其種類”,殺伐及俘虜女真首領及軍隊,16歲以上的女真人淪為俘虜。東北女真大量減少,休養生息100餘年才重新崛起。

11年後,漠西蒙古再次崛起。1488年,朱佑樘封哈密忠順王,控制新疆。同年,羽奴思之子阿黑麻躬再次反叛。1497年,朱佑樘時著名大將馬文升襲擊並收復哈密、控制吐魯番地區。

農民起義不斷,倭寇襲擾東南,女真崛起東北——明朝在內憂外患中風雨飄搖

明朝武宗之後,皇帝徹底對蒙古作戰失去興趣,對內政也力不從心。“嘉靖”時期,嚴嵩亂國,國勢劇烈下滑。此後又經歷明萬曆三十年“不上朝”,耗盡了王朝實力。以“萬曆三大徵”為勝利標誌的明朝最後的回光,也標示明朝“政局腐敗,黨爭形成,內無寧日,外有入侵”的局面形成。特別是東北女真政權崛起,內地叛亂不斷,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草原韃靼重新崛起,在剪滅瓦剌後,也是內爭不斷,無暇東顧,直接及間接支持東北女真崛起,最終引火燒身。

女真建立滿洲政權之後,降服蒙古,入主中原,一統江山,此時漢王朝與蒙古三百年的征戰宣告結束。這種結局,不但明朝人想不到,蒙古人也始料未及。

明朝,中國歷史上最強硬的朝代,“不稱臣、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做到了,留給我們無限榮光,在內耗中消亡。蒙古與明朝曠日持久300年戰爭中,民族分裂,相互征伐,一步步衰落,既戰勝不了明朝,也不能為明朝所戰勝,最終消亡在新興政權滿洲清政權的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