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協助“企業安全管理” 化解“勞務矛盾糾紛”|哈爾濱採取“6+10”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近日,哈爾濱市司法局為充分發揮律師職能作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特意推出了“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網上專區、編制“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指引”等多項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優質高效的公益法律服務。

推出法律專線等措施,

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服務

1 開通一條“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專線。依託12348法律服務熱線,組織專業律師專門解答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法律問題,並提供24小時無休日的法律諮詢服務。

2 開闢一個“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網上專區。利用市律師協會協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開闢網上“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專區,及時彙總發佈與企業復工復產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支持性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政策指引。

3 設立一個“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服務窗口。在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立“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服務窗口,專門接待解答企業復工復產有關的法律諮詢,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酌情開展現場接待。

4 編制一套“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指引”。組織市律師協會各專門專業委員會,根據疫情期間有關法律法規和政府文件,整理編制一套涉及企業復工復產相關內容的法律法規指引,為企業復工復產企業提供法律指引服務。

5 組建一支市級“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公益律師團。組建以市律師行業黨委委員、市律師協會會長、副會長、監事長,各專業、專門委員會主任為主要成員的律師服務團,及時研究企業疑難法律問題,提供法律指導意見建議。加強與工商聯及企業商會溝通聯繫,及時掌握企業需求信息。

6 組建區縣“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分隊(或黨員律師先鋒隊)。重點做好生產企業、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遊等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的法律服務工作,協助企業依法履行疫情防控義務,幫助企業儘快恢復生產經營。

在法律方面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領域服務

1 當好“政府法律顧問”。做好有關部門出臺復工復產政策舉措的合法性審查和法律論證工作,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政策,為企業作出復工復產決策把好法律關、政策關。

2 開展“法治宣傳推送”。及時整理推送與企業復工復產有關的典型案(事)例,以案釋法、以案普法、釋法說理,為企業復工復產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3 做好“政策解讀指引”。組織專業律師撰寫解讀文章、製作視頻,宣講解讀企業普遍關心的政策性金融、減費降稅、社會保險延期繳納等政策措施,及時回應企業關切。

4 進行“公益法治體檢”。要繼續夯實“六診服務惠民企、法治體檢促發展”主題活動,通過遠程辦公、網絡問診、線上服務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對法律顧問企業開展一次公益法治體檢活動,落實《指南》中的 19項工作任務,為企業提供普惠式法律服務。

5 防範“法律潛在風險”。協助企業做好對於因疫情影響發生的合同違約、債權債務等問題,為企業提供精準化法律服務,將疫情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6 化解“勞務矛盾糾紛”。引導企業採用在線調解、視頻調解等方式,及時化解物業租賃、勞務合同等方面矛盾糾紛,避免矛盾激化,維護社會穩定。

7 協助“企業安全管理”。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協助已接管企業做好復工申請、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等工作,堅持防控復工兩手抓。

8 提供“法律幫扶援助”。倡導律師事務所對困難中小微企業減、緩、免收費,支持鼓勵律師事務所為生產經營困難、瀕臨破產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法律幫助,為農民工在疫情防控期間勞動就業和勞務糾紛提供法律援助。

9 關注“涉外法律服務”。重點幫助本市(新區)有涉外業務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協助企業積極應對因受疫情影響引發的涉外訴訟、仲裁。

10 注重“服務方式效果”。廣大律師要注意防控與服務相結合,選擇適當的服務方式。黨員律師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體現關鍵時刻有擔當。各律師事務所每週要報送服務信息,市司法局和市律師協會將對先進事蹟進行通報表揚,並作為今年律師行業評優表彰的重要指標。

記者 :王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