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將ipad的學習效用最大化?

木可聊教育


首先你要有自己的計劃,最好寫一份具體計劃出來。其次是找一家長或者好朋友來監督你。

裡面下載的軟件最好都是與學習有關係,其餘的全部不要有,因為互聯網的誘惑真的太大了!


酥酥的夫子


利用iPad在教育場景下高效學習,肯定離不開iPad本身功能模塊的承載,我歸結以下幾種功能:


1)編程,Swift Playgrounds是iPad特有的一邊寫代碼一邊看效果的產品,孩子們由此入手學編程非常容易;

2)AR,去年開發者大會ARKit主要演示工具就是iPad,支持良好,在會後體驗區,工作人員都在展示用iPad看一隻青蛙的身體結構;


3)創造,這次加入了Apple Pencil的支持,孩子們可以寫寫畫畫,iWork套件也為此加入了批改標註;

4)經濟性,2000多元(美國是300美元左右)的價格,筆記本類產品買不到好的,對學校來說,買iPad是更划算的行為;

5)教科書體驗更好,很多兒童有聲書已經證明了這點,除了看到,還可以觸碰屏幕聽到或看到立體展示身臨其境。蘋果顯然希望這種“多媒體”教學可以取代目前的紙質書本。


這些點都很有說服力,尤其是AR,庫克在近期的幾次公開活動都提到它,不從娃娃抓起都沒道理。蘋果奪回教育市場的手段更多的是讓它更符合“課堂”這個使用場景下的功能。首當其衝的就是iWork套件。在過去幾年裡,“蘋果的Office軟件”隨著蘋果手機電腦的普及為人們所熟悉,之後蘋果乾脆把它免費了,今天為了進攻教育市場加入了批註功能,給學生直接用iPad寫作業,以及老師直接用iPad批改作業留下了可能。

另外還有SchoolWork應用。蘋果認為這種電子化的方式相比傳統紙筆能看到更直接高效的反饋:老師由此看到學生的問題在哪,針對性改進或給學生量身定製課程,避免學生在某個環節沒學會、老師不知道就進入了下一個更難環節的情形。蘋果把iPad上直觀的人機交互,拓展到了師生之間的教和學的交互,這恰好是傳統教育過程中缺少的東西。

對蘋果新iPad和它背後的SchoolWork,以及ClassKit等,既是一場期待已久的商業反攻,也是40年教育基因的再次證明。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多多交流關注。

PS:本文參考來源|新浪科技 郭曉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