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71年前天津邊界劃分,南開中學算城外,黑牛城是個村

71年,從1949年到2020年,天津,從原本的“天子渡口”,劇烈拉開了城市骨架。

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地標建築,身上都烙印著時代的痕跡,也記錄著天津這座城市的成長軌跡。

想要看一座城市的發展變化,地圖最有發言權。

我們找到了1949年的天津地圖,看看這71年來,天津都經歷了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71年前天津邊界劃分,南開中學算城外,黑牛城是個村

由於1949年的地圖上沒有道路名稱,也沒有地標建築,我們暫且參考1948年的天津地圖。

71年前天津邊界劃分,南開中學算城外,黑牛城是個村

天津從1949年的“小煎蛋”,經過71年,變成了如今的“大海馬”。

這既是城市邊緣的外擴、面積的增大,同時也在不斷重塑著天津城市格局。

71年前,天津的城市邊界在哪?

那時的天津還沒有外環線,整體輪廓也談不上是什麼形狀,完全是自由發展。

我們發現,經過幾十年,天津的一些路名、板塊名稱幾乎沒什麼變化。

當年,北側,至天穆、宜興埠;南側,至凌莊子、陳塘莊;西側,至南開中學、王頂堤;東側,至大畢莊、東局子。

71年前天津邊界劃分,南開中學算城外,黑牛城是個村

71年前,天津的城市佈局緊緊地圍繞在海河兩岸,現在的南開區、河西區在當時大部分都是水面、沼澤。

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叫南開中學?為什麼叫南開區?可以理解為南面新開發的區域,或者是南面的大開窪……

回到71年前的這張地圖,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令人恍然大悟的事情。

71年前天津邊界劃分,南開中學算城外,黑牛城是個村

千里堤真的是一條超長的大堤,為了抵禦子牙河、北運河的大水,如今已經成為一條道路。

● 現在的白廟、天房天泰附近,以及建昌道、中鐵建國際城附近等,71年前都是墳場、屠宰場。

包括師大八里臺老校區,也就是現在中海八里臺的所在地,曾經也是萬國公墓。

說句玩笑話,在天津這樣極速擴張的城市中,哪片土地曾經都有可能是墳場。

所以,在這方面的買房糾結點,或許可以弱化一些。

天房萬欣城以北的東局子,71年前是片樹林

但是事實上,它的前身是一個軍工廠,東局子是軍工廠的機器總局,海光寺還有分局,俗稱“西局子”。

路勁太陽城西側曾經是個賽馬場,現在確實一點痕跡都沒有了。

當年另一個賽馬場在今天的馬場道,賽馬場旁邊就是現在的幹部俱樂部

● 在天津人的諺語中,有這樣一句:“黑牛城十八家,九家媳婦呱嗒嗒。”

新中國成立前,“黑牛城”是一個孤零零的小村子,村民們生活很苦,靠打魚摸蝦、賣蘆葦餬口度日。

由於偏遠和貧困,村裡的人口很少,也就有“十八家”左右。其中也有日子好些的,所謂“九家”就是富裕人家。

“黑牛城”真正發生變化是在1949年以後,坑塘養魚、窪地改稻田……

如今成為了天津快速路的一部分,也是新八大里的主幹道,簡直是“屌絲逆襲成霸道總裁”。

曾經的佟樓還很偏僻,建造了工人新村

,這才逐步發展起來。

……

1949年的天津,只有“肉眼可見”的大小;

2020年的天津,已是一隻“大海馬”,成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陣地。

71年前天津邊界劃分,南開中學算城外,黑牛城是個村


71年前天津邊界劃分,南開中學算城外,黑牛城是個村


71年前天津邊界劃分,南開中學算城外,黑牛城是個村

回憶過去,是為了看見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