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英語教學五步教學法

文字內容:

除了第一節課之外,每一個英語老師要進行的教學內容不外乎三件事情:

1. 複習已教過的教學材料;

2. 教學新的語言項目;

3. 進行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

我們可以採用以下五個步驟來很好的幫助講師實現教學目標:

步驟一:複習(Revision) -- 講師: (Memories activator)

學習外語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那麼有了這個過程就肯定會有遺忘,為了防止遺忘,就肯定要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復習。幫助學生回憶所學的語言項目,強化記憶,並對所學知識加深記憶,總結規律發現問題並解決。

複習的內容就會包括語音、語法、詞彙以及日常情景用語;

複習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小循環複習和大循環複習、單元複習、階段複習,課後作業的複習、課堂測試的複習等等;大複習就有期中複習,期末複習;小複習就會包括每堂課前、課中、課結尾的複習等等。

複習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測試,課堂聽寫,課後作業檢查等;複習的方法也有很多:幫助知識點記憶的:圖解法,歸納法,導圖法,借物法等等。另外為新課鋪路,以舊引新,承上啟下的方法等等。

講師一定要記住,一定要帶領學生一起復習,讓學生學會怎樣複習,就是前面所說的講師是一位強化記憶者,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自己的英語知識複習環節當中去。

步驟二:介紹(Presentation)-- 講師:(Demonstrator)

講師在介紹新的語言的項目的時候,要先跟學生梳理清楚新語言項目的框架結構和本課要講解的重難點。可以用一些生動的場景來展示:錄音,情景,朗誦等方法來生動的介紹新的語言教學項目。

在這個步驟當中,教師不僅僅是一位講解員,更是一位教學示範表演者。講師的演示方式越生動,學生對於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也就越高,掌握程度也就越好,。

步驟三:操練(Drill) -- 講師(Organizer / Conductor)

主要就是各種機械式的言語訓練。操練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使學生熟悉句型的框架結構,跟著教師反覆說,直到不要教師的幫助就能夠脫口而出。

操練的形式有很多種:分行排列(Row practice),兩人小組(Pair work),小組活動(group work),從後往前連鎖操練(Back chain drill)等等。

講師要確保操練的‘火候程度’, 講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而定,操練過度,時間過長,會使得學生感到厭煩枯燥;操練不夠又很難進行到下一個階段,所以講師在操練的時候一定要先易後難,先簡後難,先準確重複,再加速重複、先單項後多項,直到講師確定了學生完全熟悉了課程之後再開啟下一項。

步驟四:練習(Practice) -- 講師(Supervisor/Listener)

主要目的就是在前幾步的基礎上,檢查學生的語言知識的熟練和流利程度,檢查所學知識的鞏固程度和教學效果,培養學生逐步熟練而獨立運用語言能力,而不是依靠老師,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並進行多層次的的運用,並將這種能力轉化為實際運用能力,從而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

講師要改變講法,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法,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自己操練自己,就跟騎自行車一樣,一開始的機械式操控很重要,而到了最後就要慢慢的鬆開手了。那麼講師如何減少對學生的控制呢?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控制性練習(controlled-practice)、半控制或者指導性練習(semi-controlled practice/guided)、放開式練習(uncontrolled practice)。

步驟四:鞏固(consolidation) -- 講師(helper/marker)

能否讓學生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就要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遺忘,因此,鞏固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步驟。鞏固這一教學步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地方:

整理複習要點鞏固每一個單元的語言項目;

完成練習冊中的練習;

佈置家庭作業。

講師不僅僅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礎上,靈活掌握,因材施教。五步教學法不能機械式的去使用,隨時會改變其中的任何一個步驟,所以講師還是要注重最根本的事情就是:課程學生兩手抓。英語教學五步教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