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研究指出高齡產婦的“性別歧視”,生男孩可能心臟不好?

一項在大鼠中完成的實驗指出,大齡產婦的胎盤可能會發生某種變化,這種變化將導致男性後代健康狀況惡化的風險升高,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

該研究由劍橋大學的研究者發表於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研究指出高齡產婦的“性別歧視”,生男孩可能心臟不好?

研究作者Tina Napso博士表示,對胎盤發育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可能有助於更好地管理人類妊娠,並採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改善大齡母親生子的長期健康。

通常而言,人們會將35歲及以上的初產產婦稱為高齡產婦,研究者觀察到,在對應年齡的大鼠產婦中,因為年齡的增高胎盤也會產生一些變化。

研究指出高齡產婦的“性別歧視”,生男孩可能心臟不好?

有意思的是這些變化還會對新生兒產生“性別歧視”:對於女性胎兒,胎盤會產生一些有益的變化,甚至好過年輕產婦;對於男性胎兒,則會產生負面變化,導致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升高。

此外,高齡產婦本身也會伴隨著許多風險,比如先兆子癇、妊娠糖尿病、死胎等,然而到目前為止,針對高齡產婦胎盤的研究還比較有限。

通訊作者Amanda Sferruzzi-Perri博士表示,女性第一次生產的年齡越來越高,這一現象在發達國家尤其明顯,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地,高齡產婦佔總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4%~22%,瞭解高齡產婦可能對胎兒健康產生的影響也就變得愈發重要。

研究指出高齡產婦的“性別歧視”,生男孩可能心臟不好?

研究者選擇了3~4月齡的年輕雌性小鼠(對應年輕產婦)與9~10月齡的高齡雌性小鼠(對應高齡產婦)分別與3~5月齡的年輕雄性小鼠交配,評估母體年齡的增長對於胎盤和子代小鼠的影響。

胎盤會將母體的營養物質傳送至胎兒,胎兒再將信號因子通過胎盤傳回母體,同時胎盤也是胎兒抵禦來自母體的激素、細菌等物質的屏障,是一個動態的環境。

胎盤的環境受到母體各項因素的影響,母體營養過剩或不足,肥胖,缺氧等原因都會影響到胎盤。

在對兩組小鼠生產的數據進行對比後,研究者發現,高齡產婦的後代中,雌性與雄性的體重相比年輕產婦都下降了約20%~25%,其中,在雄性子代個體中觀察到,體重的減少與腦、肝與心臟的絕對重量減少有關。

研究指出高齡產婦的“性別歧視”,生男孩可能心臟不好?

研究指出高齡產婦的“性別歧視”,生男孩可能心臟不好?

高齡產婦的胎盤效率(子代體重/胎盤體重)也出現了下降,其中雌性下降約22%,雄性下降約37%。

更有意思的是,研究者觀察到,高齡產婦的雌性子代中,胎盤上會產生有益於子代的變化,但是在雄性中卻相反,具體體現在對生長調節因子、營養轉運蛋白、糖皮質激素等基因的表達上。

研究指出高齡產婦的“性別歧視”,生男孩可能心臟不好?

Tina Napso博士表示,對於一位高齡準媽媽來說,生孩子需要考慮很多事情,媽媽的身體也在“思考”如何與胎兒共享營養素。這就是為什麼總的來說,與年輕母親相比,高齡母親在懷孕期間胎兒的生長會有些不足。而我們現在更知道,高齡母親還會因為胎盤的變化影響男性胎兒的健康狀況。

儘管目前本次研究還需要在人體中進行進一步的驗證,但是研究者認為醫生在給高齡產婦建議時,應當告知性別差異將導致的影響。

研究者將在此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尋找如何通過改善胎盤優化胎兒的生長髮育過程。

醫界(公號ID:dr-link),創新醫學教育平臺和專業醫生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