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對現在的影視行業怎麼看?

古今中外五千年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審美也是在提高。影視行業是個永遠不會過時的行業,但是形式和內容在不斷改變,影視從業者的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現在的影視作品例如《三生三世枕上書》和《花千骨》這些類型片都是網絡小說改編的,質量都是有一定的水準。

這是一個遍地機會的時代,不像以前只有藝校電影編導專業出身的人才能從事影視行業,現在很多行業的門檻已經相對降低,只要你有才華你就可能成為編劇。例如,現在的網絡寫手的門檻很低,你可以申請一個起點或者17K的號,然後你就可以寫你的小說,寫得好你就有可能被人收購改編成影視作品。多好的時代呀。

傳統的影視從事人員現在和網絡小說作者比起來,優勢已經不是那麼大了,因為一本大紅的網絡小說一旦改編成電視劇,單是書迷就是可以保證收視。網絡小說是一個很市場化的文學,比起純文學的高高在上,它們本身就應市場而生,在日常更新的過程中和讀者的聯繫仍在不斷加強,這是傳統的文學和劇本創作無法比擬的優勢,所以影視行業的格局已經逐漸向網絡作者傾斜。

儘管,從業的人群可能大了些,但是現在影視行業還是有供不應求的趨勢。優質的影視作品是永遠不缺市場的,中國乃至整個華人世界有觀影的剛性需求。而且,現在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觀眾的文化水平越來越高,一些質量不是上佳的作品很容易被罵得體無完膚,這就是影視行業的現狀。所以,影視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行業,有才華的年輕人可以從網絡小說開始。


浣熊缺黑衣


隨著限薪令的實行,也隨著網友的大批量抵制高片酬,我越來越覺得未來影視業的是真的大發展了。不是說就一定能有好作品問世,而是認為越多越多的垃圾片會應運而生。

演員的限薪到底不是資本、投資商、製片方的限制,限薪令的執行可能更加的讓資本方為所欲為。以前要5000萬的片酬請一個大牌演員,現在也許只要1000萬或者更少的錢就能請到他們,看似片酬少了,可對於資本方來說他們真的就能把這錢放在後期製作上?

我想不一定,資本是唯利是圖的人。他們完全可以花同樣的錢請多個演員來製作多部影視劇,這,還是存在助紂為虐的嫌疑啊。

影視業的大佬是資本方,每每看到電影、電視的出品方、聯合出品那一幕,那是一陣心悸。作為投資人、作為市場的嗅覺者,他們不會因為演員的片酬高低而不投資、他們看的是演員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利潤,羊毛出在羊身上啊。

電影的票價不曾減少、網站的會員買賣也不曾減少,資本方到減少了開支,這樣一來他們更加的可能去攻城略地了。

現在的社會追求的是經濟利益,質量上很容易走岔路。影視劇叫好的不叫座、叫座的不叫好是現今的症狀,他們完全是被我們觀眾牽著鼻子走。為了養肥我們這些“羔羊”,我們喜歡什麼他們就拍什麼,長久以往又會回到起點,惡性循序啊。

未來很美好,現實很殘酷。自從資本進入影視業後,越來越多的不專業的人做著專業的事,利益才是源頭。

限薪不能完全提高影視業的發展,只有限不專業的人、不專業是事才能促進行業的爆發,未來的影視行業必須要淘汰那些不專業的人才能成事,否則難以破冰。


二次元獨愛


當行業內各方面風險尚未出清時,影視行業進入寒冬期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融資困難,庫存難清,新戲難開是影視行業目前面臨的三大困難。

2019年上半年影視行業業績放榜,影視行業上半年業績集體跳水,內地總票房311.7億元,同比下滑2.7%,這也是近九年來的首次下滑,而且多家影視類公司業績也都同比下滑,目前來看,我國影視行業正處於低谷期,但發展潛力較大,並且隨著對外資開放步伐的加大,未來仍將呈現多領域、多層面的發展體系。

總之,對於中國影視行業的現狀,我們還是要有清醒的認識,當前行業的現狀還是可以用四個字來高度概括:謹慎樂觀。


雪落靜候花開


中國明星片酬權力榜top100名單出來了,成龍排第一,楊冪是女明星中的第一,臺灣明星只有一位——彭于晏以平均3000萬元的電影片酬排在第八位。近些年,影視行業風生水起,帶動不少人紛紛加入這個行業,美國留學中介美嘉教育為大家列出影視領域相關院校,供有志於投身影視行業的學生作參考!

中國影視導演專業院校排名如下:

1、中央戲劇學院

2、上海戲劇學院

3、北京電影學院

4、中國戲曲學院

5、四川師範大學

6、中國傳媒大學

7、南京藝術學院

8、遼寧大學

9、雲南藝術學院

10、暨南大學

11、四川傳媒學院

美國電影專業留學TOP8院校特色盤點

No.1 南加州大學

進軍好萊塢的孵化器,在南加州大學享有一流的數字技術,位於好萊塢的心臟博覽園中,南加大有機會接觸行業最好的老師,至少是最酷的老師。

No.2 紐約大學

導演的誕生地!

No.3 美國電影學院

8英里俯瞰好萊塢!與南加大一樣佔有地理優勢。將會面臨“有趣”得Critique,若果你的第一部作品被全面的抨擊,那麼你可以期待第二部作品只得到輕微的辱罵。

No.4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注重社會元素!最近,UCLA更加註重社會活躍度的電影製作。今年,ULCA將一名畢業生送到了國際南極探險隊去拍攝有關氣候變化的紀錄片。

No.5 加州藝術學院

《金剛狼》導演James Mangold說,“這裡就像有一股電流刺激著你。”

No.6 哥倫比亞大學

哥大的上曼哈頓校區製作各種類型的電影,從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獎的女導演(Kathryn Bigelow)到寫了《X戰警-未來昔日》的Simon Kinberg,各種類型都有。

No.7 查普曼大學

查普曼有很多工具任你使用,有很多偉大的導師,但是最終的結果取決於你為你的夢想付出了多少時間和精力。

No.8 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

《飢餓遊戲:自由幻夢》的導演Francis Lawrence回憶道“我申請了幾所學校,但是當我參觀了洛約拉之後,我就取消了我其他幾所學校的申請。”

英國大學電影專業院校

英國影視產業歷史悠久,英國有很多大學提供電影碩士課程。近年來,到英國學習電影專業的中國同學越來越多,有的讀電影理論,有的專攻製作、導演等方面,也有一個專業叫做MA in Film Industry,即電影產業碩士。開設電影產業碩士這門專業的英國大學不多,威斯敏斯特大學的電影產業課程分有不同的方向,有電影文化方向,科目有好萊塢電影系統、紀錄片、世界電影等等。下面是幾所開設電影專業的英國大學簡介,希望大家能實現夢想。

1、倫敦電影學校(London Film School)從1956年建校以來,培養了無數世界有名的電影製片人。倫敦電影學校是所非常國際化的學校,只有20%的學生來自英國。目前設有兩個碩士課程,一個是電影製作專業,另外一個是電影劇本專業。這個學校的特點是讓你在實地拍攝練習當中提高技能。在為期兩年的碩士學習過程中,你要製作六部電影。

2、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提供的電影碩士專業,安排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適合有製片經驗的學生。一年的學習分為三個階段,其中包括培訓製片技巧,寫劇本和後期製作等技能以及製作電影短片。學習期間大學提供和英國電影屆專家和影評們直接交流的機會。

3、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影視學院的課程設計也是針對有電影製作經驗的學生。頭兩個學期各包括兩個科目,為期十週。每個星期都有六個小時的討論課,研究電影製作和劇本等。最後一個學期是準備論文階段,學校組織一系列的實踐活動, 幫助解決拍片所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

4、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設計的電影碩士專業也有針對那些沒有學過電影的初學者。課程設計比較嚴謹,每個學期都邀請經驗豐富的電影製作人來進行講座。

5、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話劇電影學院是歐洲最大的一所,歷史比較悠久。肯特大學位於英國東南部的文化古城坎特伯雷市,到倫敦只要乘坐一個半小時的火車。大學經常會舉行各種風格的電影節,有時進行外國影片展,有時上映個人影片和短片,給學生們提供交流的機會。


天滅哥


對於現在中國的影視行業,個人還是很看好的!

第一:當下我國影視行業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而其產業鏈上也充滿了投資機會,製作、發行、院線,是電影作品的三個重要環節,而電視、遊戲又可以作為電影的衍生品,也具有不錯的發展空間。當下影視產業的用戶、內容、渠道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雖然產業的市場體量在不斷擴大,但是泛娛樂將會成為決定產業未來發展的最新趨勢。


第二:當下,我國影視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後,如何應對當下消費市場風格多變的潮流,已經成為業內人士共同個關心的問題。影視行業最終還是要產生作品,依靠作品來讓消費者買單。

第三:著名導演於正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演藝圈,經常用‘鯉魚躍龍門’來形容演員,因為演員總是想向觀眾展現一個光明完美的一面”,於正說,其實演藝圈90%的演員都是處於發展瓶頸。處於不活動狀態,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

第四:中國消費者的審美觀已經形成。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已經形成成熟的消費觀,因此對於只有那些特效鏡頭劇集來說,將難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同。


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較為著名的影視劇作品實際上都具有非凡而深刻的內涵,如《流浪地球》有著劉慈欣這位才華橫溢的作家的大敘事,此時影視劇的內容PK也逐漸發展到最緊張的階段。中國影視產業的內容之王已經形成一種趨勢。


娛樂大雜燴V樂播


我是影視玩家,現在的影視圈,不像當初的影視圈。早期的影視我們可以看到是以文藝片,生活片為主的,我們都還記得那時候的經典影視。比如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英雄》,

還有諸如《陽光燦爛的日子》《大腕》《霸王別姬》《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蘇州河》《泥鰍也是魚》《甜蜜蜜》《十七歲的單車》《南京!南京!》《孔雀》《三峽好人》《茉莉花開》《牽牛花》《我們天上見》《半生緣》《重慶森林》《花樣年華》《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 等等

國外《悲慘世界》《大魚》《當幸福來敲門》《海上鋼琴師》《羅生門》《慾望巴黎》《心火》《弓》等等

反觀現在的影視圈,烏煙瘴氣,緋聞滿天飛。這可能也是因為信息飛速發展的後果吧!真正拿的出手的作品越來越難,導演也慢慢轉型商業化製作商業大片,追求票房號召力。

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牧羊人》這部電影還能再一次感動我們。這就是文藝片的魅力,一句“老許,你要老婆不?只要你開口,我就給你送過來”。多麼純樸的話語,還有多麼純粹的愛情。這也是當今社會缺乏的,那種精神層面觸及靈魂深處的感情,才能夠引起共鳴。

唯一還有文藝標籤的,恐怕只有金庸古龍這些老一輩作家的作品中去尋找了吧!所以金庸的作品只能反覆翻拍,反覆利用,反覆炒作,剩飯剩菜,顯得文學界都那麼蒼白無力。只希望好的作品能夠多一些,貼近生活又感人肺腑的作品多一些!感謝品鑑





影視玩家NB


隨著我國電影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觀眾觀影需求的上升,我國電影銀幕數量增長迅速,到2020年,全國銀幕將以8萬塊以上的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按照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銀幕建設統計,每130萬人需要1塊銀幕,中國有13.9億人,中國銀幕最少需要10萬以上。所以未來電影市場發展空間依然很大,國產電影以及中國電影市場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

影視投資不需要專業的知識技能,投資門檻低,週期短,收益高。據統計《我不是藥神》成本7500萬,票房30.98億,《戰狼2》成本2億,票房56.8億,《西虹市首富》成本1.5千萬,票房25.45億,《紅海行動》成本5億,14天票房25.16億等等,這是一個信號的釋放。

雷軍的這句話非常經典,他說:“有機會一定要試一試,其實試錯的成本並不高,而錯過的成本非常高!”  心門關得太緊,看起來是自己贏了,其實錯過的是改變自己的機會。“趁著現在這個黃金年齡,乾點別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幹的事情,這才是人生的財富”。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機會,給到大眾投資呢?要知道我們以前就算想投資也沒有門路的,影視投資的話早些年間都是由圈內人士進行的,那麼經過這幾年中國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國,國家也是看到了電影產業這座“金礦,開始鼓勵大眾參與到電影的拍攝中來,成為電影的聯合出品人,共享電影市場帶來的紅利。

如今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鼓勵個人以出資的方式參與到影視作品當中,門檻降低,對於資金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嚐到甜頭!在《電影管理條例》中明文規定就有這些內容。

那麼它既然是真的,但是真的有網上說的那麼賺錢嗎?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  就拿之前火熱的愛情片《前任3》來說,據貓眼數據顯示,票房19.41億,製作成本是3000萬,收益分紅就達到了23倍!


影視君z


招聘會上,眾多影視企業發出瞭如此感慨。一方面是影視動畫專業大中專學生數量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影視動畫企業專業人才匱乏。另外影視公司招聘人才,往往自身實力,創意思想,肯學習,會學習才是考慮因素。文憑這些倒成為其次的東西,所以,在企業生存,要麼牛逼,要麼滾蛋,技能才是硬道理!


美女雲


2019年是中國電影行業至關重要的一年,在經歷了連續17年的高速增長後,國內電影首次停下飛奔的腳步。2019年1-5月,中國電影實現票房269.78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84.48億元下滑5%,中國電影分賬票房和觀影人次同比增速均為負,為2011年以來首次下降。雖然國內電影行業近年迎來高速增長,但仍存在工業化程度低、市場集中度低、經營不規範、評價體系不完善、國際影響力較弱等問題。要實現電影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一方面要繼續提升電影內容質量,如最近上映的哪吒就是我國動漫業又一力作;另一方面,要將影院下沉到低線城市,讓更多的人走進影院。




西南先森


現在的影視行業比八九十年代差遠了,因為好多劇情不是來源於生活,沒有正能量的東西也打動不了觀眾,所謂的明星動動一集電視劇上百萬,可是產生的經濟效益呢?大牌明星擺譜而實際上呢觀眾不認可,票房和收視率上不去,特別是現在金錢社會劇情不真實,觀眾沒有興趣看不如看看抖音,我認為影視業前景不好的原因很多,在此不一一介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