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打破思想迷思,古今中外吸引外国人才流入都是好事

因为《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条例》公布,希望人们提供建议。我总体上是支持的,但对于“夹杂着情绪”的批评我并不认同,反而对国家发展带去很大影响。我个人认为:细节应该加强,总体可立即执行。以便让更多的外国科技人才被引入。当然,人家愿不愿意要放在一边,我们要展现自己的胸怀。

(1)故意混淆“永久居留证”和“国籍”的区别

“永久居留证”并非是国籍,虽然有人说许多人“默认”乃是国籍,但“默认”是你的主观认识。国内犯法我们同样要按照外国人对待,国外犯法我们也没有必要由外交机构去关注。他们也不享有政治权利。总之,它和国籍还差一定程度。而且,去除国籍是不可能的,但去除“永久居留证”则比较方便。

打破思想迷思,古今中外吸引外国人才流入都是好事

汉武帝股肱大臣之匈奴族金日磾

两者当然不一样。一些人之所以反对它并将其与“国籍”并列,只不过是满足自己脆弱的受伤的心。比如,我国人才(科技、高学历、有钱人)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使许多人造成愤怒。“外流问题”不仅仅是他们为了钱、为了好的生活(虽然可能是主体),但是,我们本身的问题也是有的。

另外,“条例”也不是法律,一些人同样在故意忽视这两者的区别。

(2)本国人才外流与人才流入是正常现象,人才外流短期内难以解决,你再阻断人才流入,我们难道不是双赔吗

例如以科技人员为例。评价体系、论资排辈、讲究大锅饭(屠呦呦现象)、拨款问题等,导致难以获得科技理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打破思想迷思,古今中外吸引外国人才流入都是好事

李光弼:消灭安禄山叛军大功臣、契丹族

但是,因为本国人才外流你就反对流入我们呀。在本国人才外流问题属于改革问题,一遇到改革就必然会引来各种问题。以上这些都会引来较大的震动,甚至会导致新一轮的心灰意冷。为什么?只要是改革就必然有人利益受到伤害。

所以,本国人才外流问题的改革必然不是短期完成的,而人才流入将是弥补这一问题损失的最重要的支持手段。

但很显然,目前国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民粹思想、纳粹思想、极端民族主义思维有些严重。这点国际上的历史教训是有的。

德国的发展就是我们的教训,德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科技发展迅猛下各行各业被带动。他的人口流失主要是“二战”,那时纳粹思想逼走了很多犹太人。我们目前民粹和纳粹思想在网上也挺流行。这是必须要打击的。

打破思想迷思,古今中外吸引外国人才流入都是好事

《延安颂》《解放军进行曲》作曲郑律成,出生于韩国

1870年后科技是第一发展动力,应该让《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条例》成为打破破坏中国复兴的集中思潮的一次洗礼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条例》应该变成一种对国民思想的洗礼。中国确实不是“移民国家”,但不是移民国家不等于“排斥移民”!

汉朝有金日磾成为汉武帝的股肱之臣。

唐朝更是外国人来到中国可以经商,并且为此构建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涉外法律”——同一国家的外国人犯法,按照所在国法律处罚;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外国人与中国人发生纠纷,按照中国法律进行处理。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条例》应该变成一种对国民思想的洗礼,将“科技第一”“科技人员奖励第一”是理所当然的第一位。

打破思想迷思,古今中外吸引外国人才流入都是好事

美国引入的被德国纳粹威胁的爱因斯坦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条例》更应该变成一个以“科技人员引入为主,投资人员为辅,跨国婚姻中外方申请限制”的条例,成为一种对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民粹、纳粹思想的打击。“科技”没有国境,“学习科技”也不应该有国境限制。不能把中国再变成像明清时期那样的“天朝上国”“孤立王朝”。虽然我们因为在反侵略过程中实现了国家、民族的再生,但是也不能“杯弓蛇影”、自己成为妄想狂。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当然有不足,有不足不是不进行的理由。正如你身上有病,也不是杀死你的理由

例如申请审核放在县级,可能导致基层为了人情、为了地方发展,大规模照顾投资移民,主要是已经变成外国人的“原中国人”为了继续在国内自由经商,从而“两头吃”。

至于劳动密集型外国人,根本不是符合申请条件的人。一些人故意将其与非法移民混淆,不是其对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伤害的担心,只是胡喷的常态而已。

打破思想迷思,古今中外吸引外国人才流入都是好事

冯布劳恩1912-1977年,纳粹战败后入美国。火箭导弹之父、登月计划主持者

现在中国人这么多,你以为谁比你傻吗?它和国内的居住证都是有关人口流动的现象,国内可以时间长了可以换户籍,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下一步就是国籍。

现在我们最关心的不是怕国外高级人才怎么流入我国,而是该怎么吸引进入!

现在我们最怕的应该是某些极左、喷子儿借助一些问题,什么都故意胡说八道。

“符合发放要求”其一:科研人员;其二: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其三: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经济的、国际关系的);其四:跨国婚姻的外籍一方及其子女。

我个人认为:第一种和第二种应该是主体。第三种属于扶助,但投资限额太低,对于我这样的穷人来说1000万很多,但对于有钱人来说很低!这就是放在县级申请被人质疑的原因,放在县级就成为给有钱的外国人的“福利”。第四种应该进行限制。

“永久居留证”制度和“暂住证”制度都是一种管理人员交流的方式方法,管理对象不同而已。

打破思想迷思,古今中外吸引外国人才流入都是好事

人才交流才是让水变多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人才流动才是活水,一潭死水、近亲繁殖,导致尊卑秩序、上下秩序是科技人才大忌!必须要大量地引入外籍科技人才。我国更应该给他们搭建一个完全国际的舞台,拿他们去和国内人才去竞争!也就是鲶鱼效应。

只有不断的竞争才会有发展,垄断、一个族群就会形成死水、裹足不前。明朝和清朝的历史教训其实不并遥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