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因為這場戰事,土耳其決定把“難民包袱”甩給歐洲

因為這場戰事,土耳其決定把“難民包袱”甩給歐洲

難民集聚。資料圖。

當地時間3月1日晚,土耳其內政部長蘇萊曼·索伊廬在推特上宣佈,截至19:40,已有100777名難民通過土耳其西部的愛迪爾內省離開土耳其前往歐洲。

此前幾個小時,蘇萊曼·索伊廬在推特上宣佈前往歐洲的數字是7.6萬人。這些難民,都是土耳其邊境駐守士兵鉗開鐵絲網協助離開的。

不斷湧入的難民,讓與土耳其接壤的希臘倍感緊張。希臘警方不斷用橡皮子彈和瓦斯彈驅散難民,一些希臘居民用石塊、鐵鏈攻擊載有難民的公車,毆打跟拍的記者和攝影師,把相機扔到海里。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有超過1100萬難民流離失所,其中土耳其接納了約400萬人。現在土耳其打算把“包袱”甩給歐洲。土耳其官方直言不諱地說,之所以放行難民,就是因為正在敘利亞西北部進行的伊德利卜戰事。

伊德利卜為何成了火藥桶

伊德利卜省,位於敘利亞和土耳其邊境。這一地區最重要的戰略價值體現在一條公路上——M5高速公路。

M5公路北連阿勒頗,中連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南接德拉。可以說,誰控制了M5公路——誰就擁有了控制伊德利卜乃至敘利亞全境的能力。

2012年以後,敘利亞政府一度丟失了三分之二的領土,阿勒頗等戰略重鎮易手於反政府武裝,這與丟失了M5高速公路的控制權有直接關係。

隨著阿薩德的政府軍在俄羅斯支援下聲勢重振,收復丟失的土地是重中之重。為此,去年11月以來,阿薩德發起“全面征服”軍事行動。

重新掌握伊德利卜省境內的M5高速公路,是“全面征服”第二階段的重中之重。敘利亞政府軍連戰連捷,政府軍與伊德利卜省親政府部隊會師,逼近反對派武裝大本營伊德利卜城7公里處。

但敘利亞政府軍階段性勝利的代價,是與土耳其發生了直接衝突。

伊德利卜是埃爾多安為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認定的區域,目的是保障土耳其進軍敘利亞的陸上通道。2018年,在戰局不夠明朗的形勢下,土耳其與俄羅斯達成阿斯塔納協定,將伊德利卜劃為“衝突降級區”。

不過,2月以來伊德利卜戰事的驟然升級,讓這一協定形同廢止。原因是,俄羅斯認為土耳其違反協定在先。

因为这场战事,土耳其决定把“难民包袱”甩给欧洲

資料圖。

伊德利卜反政府武裝很“恐怖”

俄羅斯認為土耳其違反協定的主要理由是,在伊德利卜城集聚的大量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分子,多數是恐怖分子。土耳其不能以“衝突降級區”為藉口阻撓打擊恐怖主義。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特意點了“征服陣線”的名。

“征服陣線”是伊德利卜反政府武裝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支,其前身是“勝利陣線”。“勝利陣線”是聯合國安理會認證的恐怖組織,2011年由已被美軍擊斃的ISIS領袖巴格達迪的助手約拉尼創建。當時ISIS控制了伊拉克南部,把目光又瞄準了敘利亞。

到2014年,“勝利陣線”成為敘利亞境內最強大的反政府武裝。M5公路沿線除大馬士革外的重要城池紛紛被“勝利陣線”佔據。但“勝利陣線”強大後不再服從ISIS管理,雙方發生衝突。之後,“勝利陣線”更名為“征服陣線”,並吸納了高加索、車臣等地的一些武裝分子。

這是踩了俄羅斯的痛腳。俄羅斯不希望反俄分子借“征服陣線”生存,而“征服陣線”的ISIS基因,給了打擊它的充分理由。

2月以來,在土耳其輸送約5000名軍事人員以及1240輛軍車的基礎上,伊德利卜反政府武裝多次反擊敘利亞政府軍。俄羅斯親自動手,戰事升級。

20日,俄羅斯駐敘利亞衝突各方調解中心稱,俄空軍蘇-24戰機對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內的武裝分子實施了打擊;21日,土耳其要求美國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27日,敘利亞政府軍空襲造成33名土耳其軍士兵死亡、32人受傷。

埃爾多安隨後決定反擊,摧毀敘政府軍5架直升機、23輛坦克和兩套防空武器系統等,打死300多名士兵。至此,土耳其與俄羅斯等於刀兵相見。

因为这场战事,土耳其决定把“难民包袱”甩给欧洲

資料圖。

“綁架歐洲”代替土俄第17次戰爭

在土俄直接對抗後,埃爾多安的安全與外交顧問卡西恩28日公開發出警告,稱自16世紀以來,土耳其與俄羅斯打了16次仗,土耳其正準備打第17次土俄戰爭。

話雖如此,但土耳其並不具備與俄羅斯全面對抗的決心和能力。跡象是,土耳其已多次表態將於2月底撤出在伊德利卜的12個觀察哨所。

反過來,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戰略目的也基本達到,也未必有能力擴大軍事對抗。

對於雄心勃勃的埃爾多安來說,之所以在伊德利卜失利,部分原因在於他沒有得到西方助力,特別是歐盟。過去多年,土耳其一直承擔著400萬敘利亞難民的生活負擔,但換不到一張加入歐盟的門票。

於是,“綁架歐洲”就代替土俄第17次戰爭,成了土耳其的新型戰術武器。

不過,這種武器恐怕很難達到目的。歐盟已經要求土耳其遵守2016年共同達成的限制難民進入歐洲的協定,同時表態支持希臘與保加利亞的應對措施。

相對而言,土俄之間的衝突危機其實很好控制,但土耳其可能面對的人道主義危機,則難以估量。

2011年爆發的歐洲難民潮危機,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的社會形態和政治格局。伊德利卜戰事演變醞釀的新難民潮,或許是敘利亞9年內戰即將呈現結果的一個信號,但不會是歐洲10年來的變局結束的信號。

□徐立凡(專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