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個7歲孩子說她有離家出走的想法,是否是小朋友心理出問題了?

我是sayen


一個7歲的孩子說離家出走,應該有多方面的原因吧!

1.是不是父母有了2 胎,把重心都放在了2寶的身上,而忽略了大寶的存在?

2.是不是父母在學習上面給了孩子太大的壓力,以至於產生了心裡陰影?因為現在每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鋪導班。導致孩子壓力過大而想逃離。

3.是不是因為父母沒有耐心聽從孩子內心的感受?父母說一不二,不去管孩子的喜好,只管讓孩子服從自己的命令!從而孩子從心裡產生了陰影!

4也許是因為現在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6 個大人帶一個孩子,而形成了嬌生慣養,別人說不得,打不得,因而別人說一句或者打一下,就受不了!

最後告誡家長們,孩子不光是孩子,不光是我們的兒子,女兒,他也是一個個體,獨立的個體,他有思想,有靈魂,有時候我們不要獨裁,我們做父母的需要靜下心好好的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他需要的是什麼?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然後在做決定,我們要尊從孩子的決定,給他說明白,他決定的後果讓他自己承擔!

孩子也不能什麼都不讓他幹,適當的讓他做點家務活對他也有好處!

孩子是一輩子的教育,是從小抓起,你現在不教育,將來社會替你教育,用適當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不要過激,也不要過分的溺愛!別讓未來替現在買單!

對於孩子的未來,我們要順其自然,未來總有他的一碗飯吃!總有屬於他的一片天地!我們做父母的不要擔憂,焦慮!




魂殤囚鳥


不用看心裡醫生,可一定要小心啊!可能不是隨便說著玩的。

我外甥唸叨好幾天,想去非洲看大象,全都沒當回事,孩子嘛。有一天他把家裡的錢偷走了,親戚朋友全發動,半夜,和另外仨小孩從市裡火車站逮回來的(家離火車站70公里,想想多可怕)。要是有去非洲的火車哪?要是小屁孩能買票哪?誰也不能保證遇見的人都是善良的,萬一出點事,後悔死都沒用!

千萬警惕!搞清楚原因!切記不要發火,好好說話!


龍家務小夥


我家孩子7歲,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變故,我昨晚睡覺聊天的時候孩子說她想自己離開這個家,聽著就心塞,請問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代表孩子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最近性感變得暴躁不聽大人的,老愛頂嘴,而且是喊著頂嘴!


我是sayen


一個7歲的小孩有離家出走的想法,是否是小孩心裡有問題?

7歲小孩有這種想法,為什麼你會認為是小孩心裡有問題,而不是你的家庭教育有問題。

事實上,孩子在成年之前,父母的言傳身教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個小孩未來是龍是蟲,是人是鬼,是善是惡。從小陪伴在身邊長大的父母親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

就拿7歲小孩有離家出走的想法來舉例。

1.這個小孩的家庭氛圍肯定不好,要不然她不會想著逃脫這個地方。

2.父母可能會經常吵架。父母吵架這件事,是小孩子在家最怕看到的幾件事之一。

3.小孩的父母教育有問題。要麼太嚴,要麼太兇,要麼乾脆打罵。

4.家庭過於困難也有一定的原因。

5.父母平時和孩子相處的方式不對,平時很少溝通,或玩些遊戲什麼的。

6.父母平時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少,以至於孩子的很多想法,做父母的都不知道。甚至出現了危險性問題,也沒能及時的溝通和解決。

7.對孩子說的話,做的事,心裡想法不夠重視。

所以說7歲小孩有這種想法,不能,單單把責任就直接扣在小孩頭上。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自我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做錯的地方。

和孩子坐下來好好溝通,解決問題,方為正道。

希望小孩可以改變這麼危險的想法,早日恢復健康。





人生你好


一個7歲孩子正面臨成長過程的一個判逆期,再加上這短時間的抗新冠病毒肺炎的時間有一個多月了。很多家庭的外出計劃都泡了湯。不說小孩,就是很多成年人的心情都很不好。再加上網課,作業的壓力。很容易產生離家出走的念頭。離家實陣上是想擺脫父母的束縛。離上學還有一短時間,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不要認為孩子只是說說而已,要適當改變以往的教育方式。發現問題的診結,適當改變方法。做到張馳有度,勞逸結合。與孩子劍拔弩張時要冷靜,以勉情況進一步惡化。當然只要不危害社會,家庭的言行事情都可以做出一些讓步的。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查則無用。不要拿有色的眼睛去看孩子,眼睛裡容不得沙子。要用顯微鏡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加大鼓勵次數,讓孩子的心重新回到父母身上。在我家很多時候教育孩子都由父母一個人說,另一個保持沉默。也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不能把路給堵死了,讓孩子沒有訴苦,撒嬌的地方。希望我說的這些能改善你孩子目前的狀況,如果覺得有用就請關注點贊吧!





平易天


孩子離家出走,對於做父母的來講,是最棘手的事情了。

首先要弄清孩子出走的原因

孩子還小,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在家庭裡承受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想要解脫,進而萌生一走了之的想法。其實,離家出走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挫折,甚至是災難,這些都是不能預測的。父母應防患於未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

一般來說,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往往會選擇逃避。出於自卑,覺得自己不能應付心理難題和現實困難。

離家出走的孩子往往存在以下原因:

第一種,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尤其是學習方面,孩子產生強大的壓力,以至於厭學,想要逃離父母的管制。

第二種,家庭不和諧: 父母不和,經常爭吵,更有甚者,把孩子作為出氣筒; 家庭複雜,婆媳關係不能平衡好; 有時是父母忙於工作,缺少對孩子的關懷,或者說關心孩子方式太過簡單,塞錢走人,不聞不問。

第三種是孩子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可能來自學校,也可能來自家庭。

最後一類,是孩子為了證明自己,想獨立,尋求刺激和喜歡冒險,性格上容易衝動,易受不良文化和壞人的引誘,最後導致離家出走。

想要防微杜漸,父母必須從自身做起。

  首先,父母要經常關心孩子,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多個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學習和心理發現近況。這樣家長把握了孩子的心態,就能及時對其疏導,防微杜漸。對於人際關係不好的家庭,孩子本身就有壓力。

家長要處理好家庭內部人際關係。坦誠相待,讓孩子把對家長的不滿都說出來。家長冷靜對待,承認自己缺點,勇敢向孩子表示歉意。這樣經過相互交心,進一步與孩子溝通,進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面臨的困難。

  其次,如果孩子已經出走過或已萌生出走念頭的孩子,應對其及時耐心地說服教育和分析。讓孩子明白出走並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很危險。有責任心的孩子應該面對現實,正視各種矛盾壓力,多與老師和家長溝通,主動去解決問題。

  另外,家長也要認真反思。經常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

教育當時不當,往往是孩子出走的直接原因。很多家長“主宰心理”強,缺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為了孩子好,強行要求孩子,使得孩子蒙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正是這種“理直氣壯”帶來了孩子離家出走的苦果。

  最後,家長尊重孩子的成人感和自我意識,尊重個人意見。同時,家長要多與教師以及孩子的同學接觸,以便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及早了解孩子異常情況,及時採取措施。家長與老師、孩子同學的接觸應坦誠自然,確保獲得信息的真實。


精英數學物理


你好,對於七歲孩子說想離家出走的想法,我的觀點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其實是每個獨立意識萌芽的孩子內心的渴望,他們雖然還未長大成人,但他們渴望對世界有更多的探索,作為父母,應該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剝奪這份自由。生活中,總有小傢伙一本正經地向父母宣告:爸爸媽媽,我要離家出走了!哭笑不得的同時,父母又難免緊張。那麼這些總是鬧著要離家出走的孩子,到底在想些啥?

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離家出走,如果因為過於緊張而做出妥協,就會讓孩子以為這種做法是有效的,以離家出走要挾父母,形成慣性地一味索取。因此,最好的做法便是,保持淡定,與其制止、不如讓孩子親自體驗一回離家出走的感覺,體會到獨立時的孤單和無助,如此,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的呵護和溫暖。父母若不放心,可以悄悄尾隨保護,掌握孩子的行蹤,在孩子遇到問題時適時出面。事後,不要責怪孩子,與孩子好好溝通,這樣他們才能“知難而退”,還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樹立以下幾種意識:

1、規則意識

2、獨立意識

3、家庭意識

4、安全意識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是放手。孩子身上所呈現出來的問題多多少少帶著家庭的印記,當一個家庭是充滿愛的,孩子的身上也會流淌著愛,他的行為問題自然會少很多。願你的孩子永遠不會離家出走,共勉!



玲玲老師講育兒


你好,我是心理諮詢師 ArtEileen

孩子說想離家出走,有可能是對父母有不滿情緒,但是無處表達也不知道怎麼表達。

跟孩子好好溝通他是哪裡覺得委屈了,要理解他共情他的感受,再告訴孩子如果你離家出走了媽媽的感受會是怎麼樣的。

孩子離家出走這樣的行為反覆幾次之後就會變成一種習慣,所以需要儘快知道原因並防止這種衝動的行為的發生。

下面有兩個真實的案例供參考:

 

1.      一個單親媽媽撫養的孩子,在7歲時離家出走了。媽媽和孩子互相凝視著眼睛溝通,孩子說是因為媽媽對他說話時嗓門太大了,他覺得很傷心。他非常渴望得到媽媽的關愛,想要媽媽每天都親他,還要媽媽每天都對他說我愛你。在這個案例中孩子離家出走是對媽媽的某一種失望情緒的表達,以此來得到媽媽的關愛。

 

2. 一個曾經離家出走過的高中生,他說道當年他離家出走過是因為爸爸媽媽的體罰太嚴厲很重,覺得非常生氣所以離家出走過好幾次。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特別對不起父母,很後悔。



ArtEileen


很高興呢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來說孩子離家出走來自兩方面的原因,接下來呢我就說說我自己的觀點。

1.來自孩子性格層面的。 從小孩子脾氣就大,易衝動,自尊心特別強,再加上自己在幼兒園裡接觸的一些人和事,所受的委屈得不到理解的時候,她的心裡就會產生離家出走的想法。

2.來自父母爭吵後的處理方式和家庭生活氛圍的影響,從潛意識裡她就意識到當自己不開心,受委屈得不到理解和發洩的時候,她就會產生類似父母冷戰,回孃家的想法,也就是離家出走。

3.性格決定了她的選擇,家庭的影響促成了她對事物的判斷和處理方式。

4.性格軟弱的孩子不能夠很好的保護自己,處理好和她人的關係,所以我們需要對她進行針對性的性格引導和培養。

5.性格強勢,脾氣大,易衝動的孩子,我們也應該對她進行指導和培養,改善家裡的生活氛圍,和自己家庭生活中夫妻問題的處理方式,以身作則,影響孩子們對於自己性格上的極端進行改變。

6.思想決定命運,知識改變未來。 讓我們在學習中成長吧,愛孩子,我們就要有選擇的去愛和引領,讓她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問題小管家


一個才7歲的小孩說要離家出走,作為家長應該第一時間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出現問題。

  • 小孩也會有心理疾病,不能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出現心理問題,說到底其實就是家長給的關愛不夠,有一句名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孩子最依賴的人,我們平常的言行舉止都會給孩子形成一種暗示,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效應叫做羅森塔爾效應。講的就是心理暗示,對人造成的影響,而在家庭當中,這更顯得尤為重要。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相信對你一定有所啟發。

很多家長都覺得小孩子年齡不大,不會有心理疾病,其實這是不對的

  • 孩子出現了心理疾病,從平時的表現和情緒上是能夠看出來的,父母要多留意孩子,孩子的性格生成從家庭開始,在這個階段,我們就要看護好孩子,給予充分的愛和關心,讓孩子往外向發展,若是等到孩子性格真正成形,就不好再改正和管教了。

一個小孩說要離家出走,應當是出現了逆反心理,我提幾個建議,給題主做借鑑收藏。

  • 我們中國有著傳統的教育理念,但大多數家長不曾系統的學過教育理論知識,家長應當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內心發展,所以這也要求家長多去學習有關方面的系統知識,不至於對此毫無方法可言。
  • 要重視培養孩子的內心,多鼓勵孩子去做不敢做的事,多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孩子,讓孩子在父母身邊覺得自己有存在感。
  • 愛孩子,但不溺愛。要有約束和規矩,孩子做錯了事,不要打罵,直接告訴孩子錯了,然後教他改正即可,還要記住在外人面前不要傷了孩子自尊。

孩子是最天真,也是最無邪的,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向陽生長,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希望我提給你的建議對你有用。

如有疑問可以關注 私信我,歡迎大家的點評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