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李銀福:戰“疫”場上 老當益壯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陳小娥 記者 李玉傑)當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當家家戶戶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喜悅和幸福中的時候,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武漢,席捲祖國大地,把我們從喜慶放鬆的的生活帶到緊張而又膽戰心驚的抗“疫”鬥爭中。在這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遷安市蔡園鎮靈山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銀福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保護好全體村民的生命安全的承諾。

李银福:战“疫”场上 老当益壮

對志願者入戶大排查大流調進行培訓。陳小娥 攝

雷厲風行扛起抗“疫”責任

鎮黨委召開的聯防聯控會議,讓當了30年村書記如今64歲的李銀福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經歷過2003年“非典”的他知道疫情的可怕,只有馬上動手,提前準備,才能打好疫情防控的戰爭。回村後,他緊鑼密鼓召開“兩委”會,一直開到了晚上,制定了《靈山村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實施方案》,成立防控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初步建立起來靈山村的指揮系統。第一時間成立村民微信群,確保每戶至少有一人入群,大力宣傳防疫知識和防疫須知,及時通報疫情;發動全村黨員、志願者、網格員的力量,開展“防疫攻堅行動”,累計張貼標語條幅58條、入戶送達宣傳單400餘份、村委會大喇叭每天循環廣播8小時以上;各項排查和大起底工作確保全覆蓋,排查出湖北(外地)返遷人員32人,防控組下達的前前後後十五批排查名單,他都認真對待,真正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他說,排查仔細就是對百姓的最好的交代。他身先士卒,按照網格分組,與網格員一起深入村戶,給村民宣傳“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外出”的重要性,提醒村民做好防護措施,春節期間不串門、不去公共場所,取消聚餐。他走遍了全村的所有地方,同樣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個腳印、每一聲殷殷叮囑,充分展示出他作為村民貼心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李银福:战“疫”场上 老当益壮

李銀福晚上檢查執勤登記記錄情況。陳小娥 攝

親力親為落實防控措施

1月26日,面對日益複雜的防控疫情,按照鎮黨委的防疫安排,靈山村全村實行管控。為了真正達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疫目的,30余天時間,他吃住在村委會,每天有條不紊的安排村內防控的各項工作,他不顧自己的身體和周圍人的勸阻,執意跟大家一起在卡口執勤、站崗。每天天不亮,他已經在村內巡視完,開始了卡口登記工作,每天深夜,他依舊在卡口處檢視,確保登記規範,進出村秩序井然。走街串巷,排查登記,防控值班.......防控前沿的每個地方,防控工作的每一件事,都有他那略有駝背的高大身影。入戶摸排數據需要填報電子版,可哪怕工作量再大,他也會不顧一天的勞累,仔細審核每一條信息,一直陪工作人員至深夜。他常說,“現在我們仔細排查、不遺漏一戶,不落一人,排查到位就是對百姓最好的交代。”防疫以來連續降雪,道路溼滑,他自掏腰包為卡口人員購置了帳篷,並且一再囑咐卡口值班人員,帶好口罩、認真測溫、登記詳細、做好消毒、注意保暖……一次次的叮嚀,都是他對大家發自內心的關愛。

身體力行激發抗“疫”熱情

為了本村的防疫工作和檢測點工作人員的安全,他又自掏腰包購買了200個N90口罩。在他的帶領下,全村黨員幹部、村民代表、志願者初心不改,衝鋒陷陣,都自願加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全村百姓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紛紛表示要支持村裡工作,絕不在疫情的關鍵時期,給國家和政府添麻煩,一時之間,靈山村疫情防控熱情空前高漲。

李银福:战“疫”场上 老当益壮

李銀福給群眾送消毒物資、宣傳防護知識。陳小娥 攝

黨員楊寶友作為代表,撰寫了千餘字《至靈山村全體百姓的一封公開信》,除了表達對村“兩委”的支持,更是號召大家一起為靈山村抗擊疫情助力;李銀福帶頭為村內群眾捐贈3600個一次性口罩;支委陳小娥捐贈一次性口罩600個、村監會主任李連杰捐贈4件方便麵;黨員楊曉軍,第一個報名志願者,要求黨組織將他派到最危險、環境最差、最有需要的地方去;在“兩委”成員劉學志、李永文、李紅坡捐款的帶動下,2月5日,村內黨員捐款累計總數已達1萬餘元,預備黨員李雪飛特委託父親捐款1000元,希望能為疫情防控盡綿薄之力;被疫情困在家鄉的現役軍人李子銘,志願加入抗疫防控工作,每天卡口執勤、消毒,不怕苦不怕累,還捐贈口罩300個,方便麵5箱。退伍軍人玄兆鵬,雖不在村內居住,一直關注疫情,心繫靈山,為疫情防控卡口人員捐款200元。村民們也不甘示弱,玄成祥捐贈方便麵5件、蘇打水5件、八四消毒液一桶;王薪凱捐贈方便麵2件、礦泉水2件;李英傑捐贈75%酒精一桶;李靜捐贈2桶75%酒精和3盒一次性手套,還有每天晚上為卡口防控人員送可樂薑絲湯的普通婦女潘紅美、為卡口執勤人員送蘋果和煮雞蛋的郭金明霍玉梅兩口……

他們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關心的眼神,一杯滾燙的開水,都是對以靈山村“兩委”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激勵著李銀福書記以不畏艱險、奮勇向前的抗疫精神,帶領著靈山村全體村民在抗疫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