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該不該出遠門打工?

愛你小胖墩


如果在家鄉,事業上一直得不到發展。出遠門打工的確是不錯的選擇。既能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又能增加交際圈。如果運氣好的話,不但能學到獨門絕技,還能遇到提拔自己的貴人。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給自己換一個陌生的環境。一切從頭開始,可以刺激自己的鬥志。讓自己處於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環境,沒有了退路,才能勇往直前。

身處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身處異鄉,要想融入當地的社會,就必須比當地人更努力。只有逼迫自己成為精英,成為富豪,才能真正融入當地。同時有了鉅額財富,才能在過佳節時,衣錦還鄉,光宗耀祖。所以當你處於人生低潮時,出遠門打工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米耶飛豆


在我上學讀初中那會兒心中就有了這個答案,那就是踏出老家,南下廣東打工!直到現在已經出來社會打工十年了,我並不後悔。以下就是我的直接觀點和經驗,老家打工和在大城市打工的區別:

1.一線城市機會多,雖然壓力稍大,但生活充實。

💥反觀老家:城市節奏慢,思維沒有新的突破,訊息流受限,直接會決定以後自己路的長遠。

2.大城市所有開支都要錢💰,所以必須逼自己練就各種技能。

💥反觀老家:房子可能住自己家,菜有可能自己爸媽種的,看似沒啥開支,時間一長人就變得安逸了,缺少鬥志。

3.大城市雖說剛開始打工創業艱難,無依無靠,只要你肯努力、勤奮遇到貴人的幾率會大很多。

💥反觀老家:生活就是你再也熟悉不過的一片範圍,接觸的都是家人,親戚朋友,但往往因為這種關係反而讓自己處於一個舒適區,而深深淪陷,自己擴展人際關係有限!

4.一線城市有時候待久了會讓你覺得有種想逃離這座城市的念頭,但每當想起自己為何背井離鄉的選擇這裡又重拾了堅持下去的勇氣,雖然沒有了家人的陪伴,卻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依偎,互相鼓勵。

💥反觀老家:每天接觸的事物基本類似,沒有了更好的對生活的期待,只想過著簡單平淡生活,學歷在老家可以不是最重要的,關係有時勝過學歷。缺乏公平性!





小一甲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我這些年來出門打工的心酸歷程。

在女兒讀初中之前,我一直呆在家裡陪著她,不想讓她面臨留守的苦澀。看過太多留守兒童的故事與現實,感覺對孩子來說真的很不好,所以一直堅持陪伴她。但是逐漸發現,呆在家裡守幾畝田土不掙錢,日子都難得打發。尤其後來女兒長大,讀書的費用也增加了,我便做好她的工作,外出務工。

2010年冬月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出遠門,南下廣東揭陽潮汕機場航站大樓參加下水道的突擊工程,心裡無比高興。一路飽覽沿線風光,隧道,高架橋,親身體驗南方的冬天,利用休息時間去了一趟汕頭市。這些都是出遠門之前很少見過的,真是大長見識。回來時走的廣梅汕高速,那個什麼小蓮山隧道長3000多米,走的江西過來的,又是什麼大廣,滬昆高速,經過了寧鄉劉少奇的故里。2011年繼續在揭陽機場幹了6個月就完工了。回頭看,2010年冬天還可以,2011年老闆就宰了我們,帳還是接了,砍了我們的板子。第一次感受到打工苦,活又多,又還少給工錢。老闆心黑。

2012年至2015年在湖北十堰,每年都回來四、五趟老家。看望女兒,看望父母親。期間,有年七月初七晚去了鄖西縣城天河廣場,古人流傳的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有牛郎,有織女,有人工河,河上架了座牛郎織女相會的橋,有燈光隧道,五顏六色,燈光閃閃,人山人海。去時在十堰西上高速,走西安方向。 看到這樣的場景,聯想到自己長期在外打工,就非常想念家人。

  去年轉戰到了西南方,來到歷史名城,貴州遵義市,來時走的二廣轉杭瑞高速,除了隧道就是高架橋,這個遵義的功夫比十堰很的多,老闆兩口子的話古怪多,感覺到打苦工沒意思,苦力又出了,黑心的老闆又不講個好,混時間,幹慢了工錢都品不到。我去年4月11號開始做到年底,來了又走了的工友有16個人,他們有的是幹不起體力活,有的是聽不慣老闆囉嗦話,有的是看不慣老闆對工友不好,但是半路走人只給70%工資,最後是事又做了,老闆又賺工人工錢。但是,我上有老下有小,我還是堅持到了年底。期間,7月10號左右回了趟老家,老爸身體有些不好。在家裡呆了幾天,就回遵義。來時老父親還留我多呆幾天,我說這重負擔不去咋行。誰知就是和父親見的最後面。40天以後,8月25號早飯後,家裡打來電話,老爸已故。當時心如刀絞,可敬可悲的父親沒等我見上最後一面就走了。為了生計,我是迫不得已出門在外,沒有說上最後一句話,沒有同吃最後一頓飯,淚如泉湧。趕往遵義火車站,到貴陽火車站轉石門北,第二天上午十點左右才到家,父親老大人已躺在冰冷的冰棺裡面。27號料理完父親的後事,在家呆了幾天,又回貴州了。

 時間做的越長,老闆話越多,給我的總結就是要麼學位高,有技術,不會受老闆的氣,要麼自已經商,自已創業,擁有自已的一片藍天,也受不到老闆的氣。

人雖在外,心時刻想著家裡。不能在身邊照顧和陪伴家人,內心經常感到很愧疚。很想給他(她)們買幾件時裝,做幾頓好吃的。每次想到這些,只有疼在心裡。

打工的這些年,回頭想想,內心各種酸甜苦辣都有。希望未來的日子裡,自己能夠遇到善良的老闆,好好工作,儘量多存點錢,將來可以好好照顧家人。

 



二本正經1987


若非生活所迫,誰願意漂泊他鄉。出門打工是為了更好的生存,是為了博取一個更好的明天。

我打工認識的一個工友,情況比你還要糟糕,少女時被拐騙帶到深山嫁為人妻,伺候一個比自己大十幾歲的男人。16歲結婚生子,三年帶兩個娃兒,男人對她還尚可,也就斷了離開的念頭。

後來債務太多,無奈之下帶著兩個孩子離家兩千多公里打工生存,工價還可以,人也勤奮善良,與人為善,現在日子也好起來了。

所以你想稍微出點遠門去打工也是可以的,但是要下決心,也要把家裡安排妥當,尤其是和丈夫商量,有可能的話,說服你老公,兩口子都去就好了。你可以告訴他,有實力了再心疼父母,父母心裡也高興,也放心。逢年過節多回家看看,平時多打電話回家問問,父母也能理解,也會高興。

一起奮鬥幾年,生活不會虧待你們的。


冒險的夢


一般在家裡頭,基本上都是收入比較高的人更有威望更受人尊重。自己沒有文化,還不努力打拼,老人肯定又擔心又著急,一定要走出去,找出路。如果生活都成了問題,哪裡還談得上陪伴老人,如果自己把日子過好了,給老人更好的晚年生活,他們才放心!

就像我多年以前在老家,幼兒園裡面拿著千把塊的工資,根本無法度日!跟著親戚來到了佛山,一個人也不認識,不會說白話,就這樣開啟了一個人的打拼!終於收入上高了,老人生活費寬裕了,情緒穩定下來,多打幾個電話關心一下,節假日回去看望一下,噓寒問暖,大家都開心!

一個人太無聊,整天無所事事,會胡思亂想!一會兒怕老公拈花惹草,一會兒覺得家公家婆背地裡指桑罵槐,跟著家庭主婦們說東道西,東家長李家短的,兒女也看著嫌棄,不可能樹立作為父母的威嚴,因為不優秀,沒有一個好的榜樣,那麼人生已經失去價值了。



晴雲秋月


這要看你家住哪裡。

如果你的家是北上廣深杭,我看就不要出門打工了。但是如果你的家鄉比較偏僻,比較落後,建議你還是出門打工吧。

出門打工有這麼幾點優勢。

第一,離原生家庭的是非遠一點。

恰如《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一個人的成長、求學、工作打拼,都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原生家庭和人一樣,沒有完美的,都或多或少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特別是中國的農村,現實的農村生活,比莫言筆下的小說還要魔幻。如果你能外出打工,哪怕僅僅是節假日回家,都能夠和原生家庭保持合理的距離,大家既能相互取暖,又不至於傷害彼此。

第二,房子不會拉下。

可能你在北上廣深杭打拼十年,都買不起房子,但是你一定要買,哪怕是到五環、六環、七環去買。雖然中國的房子價格不一樣,大城市十幾萬一平,小縣城幾千元,但是房子都是在漲價,且增速差不多。所以,你在大城市的七環買一套房子是投資行為,哪怕有一天混不下去了,還可以賣掉房子,這是一種保值的投資行為。所以,如果你有大城市的同學你會發現,他們雖然在大城市裡存在感很差,但是他們的資產、房子一點都不比那些在三四線混的出人頭地的差。

第三,兒女的機會多。

試看大公司,可能會在北上廣深杭開分公司,提供當地的就業崗位。再看看小城市,除非是劉強東這樣的人,在老家宿遷開了個呼叫中心。很多三四線的小城市,都沒有好的工作崗位。這樣的現實,不但影響你的打拼,也影響你未來的孩子。在小城市,雖然競爭不激烈,但是孩子的求學、就業都會受到限制。其實如果你仔細瞭解,你會發現,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人,水平、能力、素質都是差不多的,區別就是發展空間和機遇。

所以,還是建議你出遠門打工,去大城市發展。這是一個三四線中年失業的人給你的忠告。

最後以海子的一句詩答覆你——“向南方去,向南方去,你的血液裡沒有情人和夏天!”

往採納。


風露齋故事


根據你對問題的描述補充,個人建議,出去打工。原因如下三點:

我大膽猜測你嫂子和你公婆吵架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你公婆對你們的幫助。

為什麼這麼說呢?你哥嫂工作穩定收入穩定,經濟狀況和你們兩夫妻比,應該不是一個檔次的。兩個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當爸媽的,難免對條件不好的那方偏向多一點,如此一來不可避免有失公平。

你公婆對你們的幫助,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你嫂子能沒有意見嗎?雖說也明白公婆的錢,怎麼花是他們自己的事,子女不能干涉。但不能干涉,不代表不會對他們花錢的方式產生不滿。不滿多了,遲早生怨。

為了不讓你哥嫂因為你公婆對你們提供的幫助不滿、生怨,建議找一份好的工作,提高你們夫妻的收入,脫離公婆的幫扶。

當公婆的,一般都會比較喜歡收入高的媳婦。而對收入不高的媳婦,有時候還會看不上看不起。

我自身的體會,老公兩兄弟,他是老二。當年我還在上班的時候,他嫂子的工資,比我高很多,甚至比她自己老公還高。我婆婆就比較喜歡他嫂子。

同樣買衣服,我買件幾十的,我婆婆就會說一句“你又買衣服啊?”,而他嫂子買件幾百的,我婆婆就會說“這件衣服還蠻好看的,你穿合適。”

同樣買東西,我買點吃的放家裡,我婆婆就會說,你怎麼又買這麼多零食,不要老是買零食。而我嫂子呢,隨便買,我婆婆從來不說。

所以為了自己的財務自由,為了在婆婆面前抬得起頭,出去打工,掙很多的錢回來吧。

你和你老公現在還能啃老,但總不能一直啃老。以後你公婆老了,需要依靠你們的時候,你們還不能自立,那你們就慘了。

我這樣說,你可能會不高興,但你說你和你老公沒有穩定的工作,你公婆也對你們幫過很多忙,那應該是金錢方面吧?所以我說你們啃老,也沒錯吧。

你們公婆現在還能給予你們金錢上的幫助,但是隨著他們年齡越來越大,你們的孩子越來越大,家裡開支越來越大,他們以後能幫到的地方會越來越少。

誰有都不如自己有,多掙點錢,有自己的錢,總是沒錯的。

總結:

你老公不讓你去,如果你覺得我分析的有道理,那你可以講給你老公聽聽。只要你老公想要掙錢,想要改變現狀,總會有觸動,會同意的。

你公婆現在身體健康,不需要人照顧陪伴,正是你們外出打工掙錢的好時機。

不要等到你公婆身體不好身邊不能離人再想著出去打工,那個時候,你老公更不可能同意了。

我身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年輕的時候懶不想出去打工,覺得打點零工的收入能維持一家人的開支平衡就可以了。

等到孩子大了,父母年邁了,家裡開支大了,想要出去掙錢的時候,父母又查出來有病,需要人照顧,不能單獨留下父母在家裡。

所以現在不上不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天為錢發愁,生活一團糟,夫妻也因為錢經常吵架,夫妻感情大受影響。


蘇木言


該不該出遠門打工,這個因人而異,如果按題主所說的情況,我覺得你可以出遠門試試,為什麼這樣說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因素;

1.年輕人,如果在家裡沒有好的發展,可以去外面闖闖,何況你還有一個姨在外面站住腳,或多或少可以給予你幫助,也有利於你在外面發展,

2.你老公就兄弟兩個,哥哥嫂子混的可以,而你又經常得公公婆婆接濟,這樣的狀況,自然而然,公公婆婆會高看哥哥嫂子兩眼,這個問題不是你一家這樣的狀況,而是普遍農村家庭多兄弟的一種普遍現象,就如我獨立性強些,父母就經常對我噓寒問暖,對我弟弟就沒有好臉色,當然我也時常勸父母不要這樣,

3.一家人在一起(這個我說的是公公婆婆和哥哥嫂子住在一起),多多少少避免不了產生一點矛盾,老話不是說的有舌頭和牙齒都有經常磕碰的時候,何況是人,距離產生美,這個在親情上也說的通,外出工作,也避免了和公公婆婆還有哥哥嫂子有可能產生的不必要的矛盾。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當然,我也知道你和你老公都是有孝心的人,現在交通方便,真想父母了,擔心父母了,可以在逢年過節或者是他們生病的時候及時請假回來照顧就好了。我相信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最後祝你幸福。




新新之耳


我仔細分析了你的情況,一是你掙錢少,婆婆不待見你;二是老公不掙錢,還要你多去陪公婆;三是你想去打工,老公又不願意,你不知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你要想清楚。你去打工會得到什麼?會失去什麼?

你不去打工又會怎麼樣?想清楚了就好辦了。

你不去打工又有孩子,老公又不掙錢,生活會很難。不僅婆婆看不起你,時間一長老公可能會跟你鬧,還要管孩子,怎麼過?所以和老公好好談談。爭取他和你去。孩子也要妥善安排好。

二是就近打工,一家人在一起,錢少點但一家人有個照應利於家庭穩定。

總之,夫妻以和為貴,多溝通。要以家和孩子為重!

祝全家幸福!








張懷飛


改革開放之初,很多人都熱衷出門打工。尤其是年輕人。有的連書也不讀了,要去打工。出門時,父母給路費。一年後回來,父母又給路費。沒有路費,就去借親戚。如此往復,後來,成了大齡青年,回家找個媳婦成家,父母又得操辦婚事,浪費很多財物。

改革開放之中,終於男婚女嫁,生兒育女。生活困頓,同齡都去打工,只好拋下兒女,淚別父母公婆,展翅飛翔,南粵打工。

後來啊,孩子留守,爺爺奶奶年邁,寄錢回來,算是父母恩情,上學生活各費,按時寄回。可是呀,日暮鄉關何處是,留守兒童使人愁啊。

學校及時總結和發現,有些留守兒童有心理陰影和問題,還有經濟困難症狀,向有關部門反映清楚。

相關部門開始注意,留守兒童派生出來的性格,不利於健康成長心裡疾病。

因此,每學年,每個學期,不厭其煩地都調查一下,誰是留守兒童?可那一味藥方在哪?💊

老師們也如實調查,上報這個那個還有那幾個。登記下來填表,摸底再摸頭,把名單放進表冊數據庫裡睡懶覺。

許多老師有點不理解,年年查,年年記,有啥用?神,皮笑肉不笑回答,檢查用!

改革開放幾十年後,國泰民安,留守兒童也長大成家立業,有些只認撫養他們長大的爺爺奶奶,父母挺多算個比較陌生又熟悉的親戚。吵架不斷,叛逆不斷。常年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臉懵逼:寄錢養大了你,你還皮?這孩子真是氣死我也。

苦果還得吃,未熟,比酸蘿蔔好;金錢還得出,沒錢燒,土地爺認你?

沒有親自教養的孩子,呈現出啃老族的一代,找個廁所暗自淚目……

誠然,並非家家孩子如此,也不非家家父母常年不歸。

如今,有了便捷交通工具,一日千里都不是神話。孩子跟父母能親近的機會多了。

動車就是親情路上的腳,家就是路的盡頭。

出門再遠打工,家就在咫尺。父母再飽經風霜的皺紋,視頻也能清晰看到。

是的,祖國在騰飛,夢想在一天天實現。去打工吧,再遠,也有兩句古話送給你: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總會過萬重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