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管窺天下」美塔協議未治“舊疾”又添“新傷”

閱讀提示

在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達成的和平協議中,出現多處美國繞過阿富汗政府的“越權”行為,作為協議內容利益攸關方的阿富汗政府被“撇在了一邊”,例如釋放囚犯問題。這導致阿國內和談尚未開啟就遇到障礙。與此同時,阿富汗還面臨政府分裂、政府與塔利班存在結構性矛盾等諸多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解決,阿富汗可能會滑入內戰。


「管窺天下」美塔協議未治“舊疾”又添“新傷”


2月29日,歷經18個月馬拉松式的談判後,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最終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簽署了和平協議,從“程序上”終結了這場美國史上最長的戰爭。

儘管美國高調宣稱協議的“歷史性意義”,認為這標誌著阿富汗國內和平進程的真正開始,但在未解決阿富汗問題本身錯綜複雜的各類矛盾,且協議存在“越權”內容的情況下,一紙協議所創造的“虛假和平”既短暫又脆弱。

美塔協議墨跡未乾,塔利班就於3月2日宣佈終止部分停戰協議,恢復對政府軍的行動,同時推遲阿富汗國內和談進程,除非阿富汗政府同意在和談前釋放5000名塔利班在押囚犯。

導致“劇情反轉”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塔協議中,美方在沒有獲得阿富汗加尼政府的同意下,“自作主張”與塔利班達成了“換囚”約定。美國承諾在舉行阿富汗國內和談前,讓阿富汗政府釋放5000名塔利班囚犯。

加尼政府對美國的“越權”行為甚為不滿,隨即表態拒絕,認為“換囚”事宜應放在阿富汗國內和談的議程中,而非作為開啟國內和談的先決條件。

在此情況下,塔利班3月3日宣佈恢復對阿富汗政府軍的軍事襲擊。“以打促談”是塔利班長期信奉的一則信條,在其與美國的談判中就展現得“淋漓盡致”。即使在美塔實行“減暴”的一週裡,塔利班也未放棄對阿富汗政府軍的襲擊。

事實上,在美國與塔利班達成的協議裡,出現多處美國繞過阿富汗政府的“越權”行為,作為協議內容利益攸關方的阿富汗政府卻被“撇在了一邊”。除上文提到的“換囚”事宜外,美國還單獨承諾將與聯合國安理會其他國家以及阿富汗政府一道,於2020年5月29日前將塔利班成員從制裁名單中刪除。

另外,美國與塔利班還明確將通過阿富汗內部和談的形式建立一個新的伊斯蘭政府,這實際上暗示了當前加尼政府存在不合理性,為塔利班後期希望建立一個其所期望的政治體系提供了合法性藉口。

因此,特朗普政府在這份協議中實際上是以犧牲阿富汗政府利益為代價,來換取其為了大選而需撤軍的戰略目標。

與其說協議為阿富汗實現真正的和平帶來了希望,不如說增加了矛盾,幫了“倒忙”,客觀上為後期阿富汗國內和談“埋了雷”,加劇了美國與阿富汗政府之間的裂痕。

此外,阿富汗問題還包含其他錯綜複雜的矛盾,導致和談存在“先天條件不足”的問題,容易陷入僵局或內戰。

阿富汗總統加尼此前就認為美塔和談為阿富汗引入了一個“特洛伊木馬”,於是趕在美塔簽署協議前匆忙宣佈自己總統勝選,以鞏固既得政權,確保在後期阿富汗國內和談中獲取優勢地位。

然而加尼總統的這一行為激化了阿富汗政府內部矛盾,選舉結果一出即遭到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的強烈反對,後者糾集了包括前總統卡爾扎伊以及其他總統候選人在內的反對勢力否認選舉結果的合法性。

阿卜杜拉宣佈自己獲勝並將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新政府,從而導致國內和談尚未開啟阿富汗政府就率先分裂,這不利於後期加尼組建一個包容性的談判團隊與塔利班進行談判。

與此同時,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之間也存在深厚的結構性矛盾。兩者在國家體系的建構上相去甚遠,塔利班拒絕承認阿富汗現有憲法的合法性,要求重建一個以伊斯蘭法為基礎的、純正的伊斯蘭國家,這就決定了必須推翻阿富汗政府的現有政治體系。

一旦美國撤軍,那麼加尼政府所面臨的安全壓力將會很大,因為相較於塔利班的戰鬥力,阿富汗政府軍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

19年來,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目標其實經歷了一個聚焦—擴大—收縮的過程。2001年~2003年以反恐為主,2003年~2018年擴大到了參與阿富汗國內政治重建,打造民主樣板,2018年又收縮至反恐上來。

因此在此次的美塔協議中,美國對塔利班的主要利益訴求是確保阿富汗領土不再被利用來威脅美國及其盟友的安全。

然而,在阿富汗舊有矛盾沒有解決而美塔協議又醞釀出新矛盾的背景下,阿富汗國內的和平進程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樂觀,各方若無法達成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滑入內戰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大。

(李紅梅 作者單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