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省內會怎樣排名呢?

手機用戶59807763699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我將用自己的見解幫你解答。

高考改革進入一個關鍵點,就是打破原有的文理科分科模式,採用選科方式進行組合。目的是推動學生的綜合性特長髮展,但是一旦打破原有的按文理分科模式以後,不同的組合到底如何排名成為考生以及家長比較關心的熱門話題。隨著新高考即將在各個省份實施考試,本文將重點談論新高考考生如何排名。


山東省、北京市、天津市、海南省在2017年實施新高考改革,2020年四個省市將首次開始新高考。它們選擇的新高考模式為“3+3”的組合方案,“3”指的是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目考試,每門科目滿分150分,高考按照試卷卷面上原有的成績計入總分。另外一個“3”指的是在小科目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門考試當中,考生根據自己個人的情況任意選擇三門作為考試科目。小科目每門滿分100分,高考根據等級制度進行賦分,不以考生的原始成績計入,而是以賦分過後的成績計入總分。(不同省市,賦分制度略微有差異)

注:高考選考科目等級區間對應考生賦分圖表


等級賦分首先把考生在選擇某一門小科目當中的全體考生排名,按照所佔比例進行等級劃分制度。等級劃分出來以後,在根據計算公式把考生的原始成績轉換成賦分以後的成績。例如考生物理高考原始分數68分,但是考生的排名比較靠前,進行等級賦分以後可能變成86分。

所有的考生等級賦分以後,把等級賦分的小科目成績與語數英三門考試的原始成績進行相加求和。然後對所有的考生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進行排名。實施“3+3”省份的是全體考生統一排名,排名是根據賦分以後總分高低排名。具體大家可以參考上海市、浙江省已經實施選科科目組合的省份。
注:浙江省2019年新高考全體考生綜合排名表

肯定會有部分家長疑問,不分文理科“3+3”的方案進行高考。如果有的考生選的科目是物理難度比較大,有的考生選擇科目是生物難度比較小,一起排名是不是很吃虧。其實在選科的時候對於高考的填報專業也進行限制,一般理工科類要求考生必須選擇物理,如果你不選擇物理,那麼即使高考排名非常靠前,達到學校的錄取要求,學校也不會錄取你。同一個學校限制選擇科目與不限制科目的專業,可能錄取排名相差幾千名都很常見。

注:2018年浙江省新高考模式錄取投檔方式圖

上述談論的是實施“3+3”省份的考生如何進行高考排名,全體考生按照折算出的總成績一起排名。但是實施“3+1+2”的省份與實施“3+3”省份的高考情況略有不同,實施“3+1+2”的省份要求考生必須在物理與歷史當中選擇一個科目,沿襲傳統的文理科方式,那麼高考的排名會分成物理與歷史兩大類排名。

高考的排名對考生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實施新高考選科以後,可能你選擇物理科目,別人沒有選擇物理科目。你的排名比別人低,但是依然可以上同一所高校。新高考實施以後,考生填報志願不僅要關注排名且要關注選考科目情況。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評論交流。


微談論


高考不分文科理科,一般是3+3高考模式,以及3+1+2的高考模式。3+3高考模式是指:第一個“3”:語數外;第二個“3”:理化生政史地六科中任意選擇3科,共有20種選擇。

那麼20種選科怎麼在高考成績中排名呢?物理可以與政治PK,物理與歷史PK……專家們有方法啊!那就是“賦分制”。舉個例子,物理有8萬人選科,高考實際成績由高到低排序,排名前1%的人(前800名),高考賦分記100分;政治有10萬人參加高考,高考實際成績也由高到低排序,排名前1%的人(前1000名),高考賦分記100分。



高考成績=(語+數+外實際分數) +(選擇3科的賦分之和)。看起來很公平,高考成績中:物理的排名前1%與政治排名前1%的賦分相同,但是學生、老師、家長滿頭霧水,物理怎麼和政治比呢?物理太難,地理好學我就選擇地理 ,折騰人啊!

賦分的問題逐漸顯現,現在3+1+2模式又開始了,但最後一個“2”仍然是採用“賦分”,1000頭牛賽跑,800匹馬賽跑,分別把牛和馬組進行排名,排名前6~6.99%的牛的分數=排名前6~6.99%的馬的分數。

高考改革在不斷地探索中,目的是為了適應需要,打破以往的僵化模式,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但是平常人往往摸不著頭腦。


平淡是真oymlq


以山東為例,2020年新高考,3+3模式,說明如下:

一、高考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含外語聽力考試成績)原始成績加上3門等級考科目賦分轉換後的成績相加。

二、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會按照類別(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公佈考生位次信息。這是最重要的信息,位次比成績重要。

三、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會劃定分數線,一般劃定自招線、一段線、二段線,考生通過志願填報系統進行志願填報。

四、據悉,山東省可能在2019年11月底至2020年1月中旬組織模擬考試、模擬填報和模擬錄取工作,2020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和家長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因為是新高考,沒有任何之前的數據,這次模擬工作對於新高考的學生們至關重要。

五、2020年山東新高考的學生和家長要根據自己所報的科類和所選的等級考科目,理性選擇志願學校,結合山東高考的錄取批次,簡單介紹供2020年山東考生和家長參考。對於新高考,大家也不要想象的太複雜,其實填報志願,萬變不離其宗,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搞懂了下面的錄取批次,你也就知道了自己最可能在哪個批次被錄取,做到有的放矢。(2020年山東錄取批次普通類本科專科合併,具體以官方公佈為準。)

一、本科提前批

1、普通類考生可以選擇的院校和專業:軍事類,公安類,航海類,普通類,地方公費師範生、醫學生、農學生,民航飛行員。

2、藝術生可以選擇的院校和專業:包括校考(聯考)和統考,地方公費師範生。

3、體育生可以選擇的院校和專業:高水平運動員、地方公費師範生

4、春季高考考生:技能拔尖人才志願

二、自主招生批(含高校專項)

所有達到自主招生分數線上的考生都可以填報

三、本科普通批

1、普通類考生:填報首次志願、徵集志願(2020年新高考估計需要填報120個專業+院校志願)

2、藝術生:比較複雜,藝術A段統考、藝術A段聯考、藝術A段校考、藝術類B段

3、體育生:填報首次志願、徵集志願

4、春季高考考生:填報首次志願、徵集志願

四、專科提前批

所有達到專科提前批分數線要求的考生都可以填報,主要是直招士官學校和民航飛行員專業。

五、專科普通批

1、普通類考生:填報首次志願、徵集志願,公費醫學生專業。

2、藝術生:統考成績填報首次志願、徵集志願,校考成績填報學校。

3、體育生:填報首次志願、徵集志願

4、春季高考考生:填報首次志願、徵集志願


山東高考早知道


2020年高考,山東、天津、北京、海南四個省市將採用“3+3”模式的新高考模式,屆時,省內的排名和志願填報都會發生很大改變,高考志願填報將受到很大沖擊,作為2020屆的學生和家長,需要提前多學習才能應對新政策的衝擊。

“贏在高三”老師從新高考模式下,如何排名和如何報考兩個方面,給大傢俱體解釋一下,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幫助。

一、“3+3”模式下,如何進行排名?

在“3+3”模式下,語數外是必考科目,以原始分計入高考分數,總分150分,這是沒有變化的部分。

選考科目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中,任選3科進行組合,一共有20種組合,選考科目採取賦分制,也就是說你的成績,不僅取決於你自己,還取決於對手的實力和試卷的難度。

舉個例子,如果本次生物考試試題比較簡單,90分以上的人數比較多,那麼95分的學生,就可能賦分成98分,92分的學生,就可能賦分成80,具體換算標準,各省的情況不一樣,比如山東省是用下圖這個公示換算,經過換算,小明的地理卷面成績是61分,最後會被賦分成63分。

有人說,這不是很比公平嗎?為什麼這麼麻煩?直接用原始分不就得了嗎?其實,在新高考下,用原始分才是不公平的。比如下圖中的小明和小紅,兩人選科不同,小明選擇化學+生物+地理這個組合,小紅選擇了化學+生物+政治這個組合,原則上說,小紅和小明可以報考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但是由於政治比地理難,那麼小紅實際上是吃虧了,而採用賦分模式,看這個學生在選擇同一學科的排名,進行換算,可以彌補因試卷難度不同帶來的不公平。

那麼,採取賦分模式後,每個學生的高考成績,將由語數外的原始分+選考科目的等級分構成總分,然後總分進行排名,依然可以獲得一個省排名。

二、新高考“3+3”模式如何報考?

但是,新高考下,分數和排名並不是報考的唯一依據了,因為新高考志願填報採取“專業+學校”的模式,而現在的填報模式是“學校+專業”。

這有什麼不同?

現在的志願填報模式,只有有分數就行,分數優先;新高考模式下,選課最重要,比如你沒有選擇物理,就沒法報考計算機專業,哪怕你考了700分,也不會被計算機專業錄取。

明年的高考志願,應該是這樣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山東大學;土木工程+山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國海洋大學等等,這樣以來,往年的很多數據就會失去參考價值,報考的偶然性,會更大!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對新高考有較多研究,如果對你有幫助,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


贏在高三


2020年的高考,不分文理,那一定是3+3模式了。具體什麼是3+3其他回答都介紹了,這裡回答一下主要問題——怎麼排名?


我們知道高考的競爭,只是在省內進行總成績的比較,並且各大院校在該省份進行招生的人數也是確定的,其它省份不會來“搶”這個招生名額。

那麼在可以自由選科之下,由於考生自選科目,部分考生參加高考的科目組合不盡相同,難度、題型等都不一樣,再這種情況下,該怎麼通過成績來公平地排名,最終擇優錄取呢?——採用等級賦分制。

將原始分轉化成按照總人數中的排名前百分比,折算成賦分,計入總成績(具體的折算方式,已經介紹過了,很多人質疑它的公平性。這裡小編只回答問題,不多討論了)。

以總成績高低(包括符合國家教育部門規定的項目加分)為依據,進行名次排列,即“次位”。每位考生將在高考成績公佈的同時,獲得自己的次位號。


有人會詢問:“既然是以總成績為依據進行排名,那當總分成績相同怎麼排名?”

按照新高考的要求,嚴格來說,是不允許有相同次位出現的。但確實會出現同分考生,這時候不同省份會按照不同規定排名的。以山東省為例:

當考生高考總分相同時,先比較文化總分(即語數英總分),再相同的比較語文數學總分,再相同的比較語文或數學單科成績,再相同的比較外語單科成績,再相同的比較選考科目單科成績。全部相同者則為同位次。

這個次位等同於傳統高考下按照總分進行的排名,意義相同。

但是因為中間多了一個等級賦分的轉化環節,再加之選科自由,棄考物理的現象導致選物理的考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分低賦”,進一步導致這部分考生總成績對應的位次下降。


這是不得不否認的新高考改革過程的問題,小編不想辯解。但還是要只說一句——想想志願填報吧。

說多便跑題,有問題者,歡迎討論。


玖抒教育


還是有分文理科的,理科有必選科生物與化學!想進985、211還是要選理科目。


用戶9083945369121658


目前新高考有兩種模式:“3+3”與“3+1+2”

在“3+3”模式下,全省排名的方式為:全省考生根據成績高低大站隊。與之前的文理科分別站隊不同。

在“3+1+2”模式下,會依據“物理類”、“歷史類”的不同選擇分別站隊參與排名。有回到文理分科時代的一絲意味。


過來人話高考


賦分制是最科學的方式,即使分文理科,如果把每一科都按排名來賦分,也能更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排名,作為選拔性考試,排名比分數更重要。不分文理科的考試更加要採取賦分制了,選科不同,試題難度不同,很難區分學生的排名,唯有賦分制,才能準確地區分學生的水平高低。


阿悅113


採取賦分制,簡單說就是按名次給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