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地下車位每個月租金很高,要是買車位還要每月交管理費,這車位自己該不該買合適嗎?

藍仴煷天津


首先說下小區地下車位的分類:

1、地下產權車位,業主購買後產權屬於業主專有;

2、地下人防車位,這個產權是國家的,但是根據人防法,收益權是屬於開發商的,一般由開發商簽訂長期使用權合同租出去了,其實這個租金和賣價差不多的,這個租等同於賣。

一般情況下,業主所說的買車位其實包含上面兩種,但是車位購置後,每個月確實要繳納數額不等的車位管理費,車位管理費至少包含(物業為免責,可能不叫車位管理費):

1、衛生清潔;

2、照明;

3、消防設施管理;

4、監控、道閘等弱電設備管理;

5、地下車庫交通秩序管理;

6、使用機械車位的有額外的機械車位電費,機械車位維保、年檢費等。

這說明了為什麼購置車位以後,還應該繳納管理費,車位購置費用是給開發商的,車位管理費是給車位管理方的,兩項費用的責任主體不一樣。

現在的管理費價格也確實不低,以前政府對車位管理費實行政府定價,但是現在各地政府正在慢慢放開此塊的價格管制,實行市場調節價,導致管理費價格大漲,從之前的二三十元每月漲至五六十乃至上百元每月。

不知道題主所說車位是誰租給你的,是開發商還是購置車位的業主。

一般情況下,開發商為了快速回籠資金,地下車位通常是不對外租賃的。

如果是開發商出租車位的,一般情況下,是由物業公司負責辦理的,此項租金可能會包含了車位服務費,導致租金看起來很高,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是在租賃協議上沒有顯示車位服務費而已,但業主還是繳納了這部分費用的;

如果是購置車位的業主出租的,一般情況下,題主需要將租金交給購置車位的業主,後期還是需要繳納車位服務費的。

所以,不管是購置車位還是租賃車位,車位管理費肯定是需要繳納的。

最後說下,車位到底是買還是租,應該綜合考慮,包括經濟實力。

如果是人防車位,是要買(長期租賃)還是租,這個就要看題主自己了。

如果是正規的產權車位,建議題主還是要購置一個,畢竟一個小區的配建車位再多,也趕不上現在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長期來看,車位相對於車輛肯定是稀缺資源。


i熒光


關於小區地下停車位我真是有苦難言。

09年我在東區買了房子,當時地下車位8萬一個。可那是我開的車也才11萬,為了它我在花8萬買個車位,結果可想而知,不會買。

那是我租了車位,沒有300吧,含月管理費30元;

15年-16年的時候,東區房價瘋漲。車位漲到25萬一個,我的車也換成了23萬的車,我還是捨不得買,對不起車。

限制還是繼續租車位,500元/月,含月管理費50元;

所以,關於車位到底買不買,有幾個問題。

第一:你有錢沒地方花,或者確實有錢閒著,買個車位合適。

第二:不買的話,你就租,按照現在每月500元,一年6000元;十年6萬,如果考慮租金上漲,可能會有7-8萬左右。

第三:如果租也不想租,那隻能大馬路上到處找車位,還得怕貼條;

第四:車位的管理費應該交,雖然車位是你買的。那你住的房子是不是你買的,為何也要交物業管理費呢。因為地產車庫裡有燈光,都監控,有門崗管理,這些都是需要費用的。

所以買不買車位,如果10萬以下有資金的話還是買了好。如果都25萬了,建議還是別買了,到處跑著找車位停吧


地產自留地


我們這個新小區,房子車位比是1:0.95,分產權車位和人防車位。

15年開發商開始出售車位,絕大部分業主都不感興趣,甚至認為車位屬於業主,要求開發商歸還給業主。當時的價格是標準車位9萬,加1萬送個人防車位永久使用權(籤的是20年租賃合同,合同中特別註明20到期後自動續簽。),相當於10萬元買兩個車位!我沒有去和其它業主一起抵制,而是果斷出手按揭了兩個,三年還清貨款。

當時買車位的業主很少,小區共6000多戶,恐怕只有幾百戶人家買了。那一向,業主群裡成天都充斥著沒有買車位的業主的酸酸的漫罵和詛咒聲,罵開發商,詛咒我們這些買車位的業主,我沒有給他們一般見識。

開發商見車位不好賣,也可能是迴流的資金夠了,後來就沒賣,這事也就逐漸平息了。

這兩年,小區逐漸入住率增加了,基本達到了70%左右的入住率,私家車也多了起來。物業出租的車位小車200大車300(包含管理費),也不算貴,可是就是沒多少人把車停地下車庫。停在哪呢?停在小區牆外四周的公路邊上。這下可好了,經常有車胎被暴力放氣、擦掛、被盜,甚至有天晚上一個大貨車(拉集裝箱的那種車)的後輪架斷了,大貨車失控把路邊汽車給整報廢了……哈哈哈哈……

上面的都是小事情小概率事件,沒啥了不起的。後來我們小區所在地由一個縣城升級為區,大家都非常非常興奮,很多人還自己買炮來慶祝。誰知道,升級後,政府特別重視區的市政交通等,來了一個大清理,對亂停亂放的車開罰單或者拖車,我們小區周邊幾百輛車被開了單。這下子很多人都慌了,這車天天都要停,哪經得起交警扣分?於是,我們小區群裡一天到晚的就有人在問那些買了雙車位的有沒有車位出租(他們覺得200元從物管那租車位比較貴,租私人一年要便宜幾百),真的是喜劇。

後來,有人想起了想買個車位算了,就去問開發商,哪想開發商回覆暫時不賣。大家都曉得開發商的用意噻,就不說了。

車位買不買?我覺得應該根據自己的條件決定,我建議儘量買。租車位不划算,租金經常要漲的,而且錢花了,車位還不是自己的。


懷念133983705


僅僅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十多萬或者更高價位買入車位或許不是最佳的選擇,但考慮到實際情況,如果沒辦法租到車位或處於主幹道旁邊不能停野車,購買車位就是剛需了。

分享一下我的情況,小區車位只作出租並且滿位,外部環境又是都市主幹道,白天你基本停不了野車,晚上外面更難找到位置,所以以前我基本上不太願意開車,興許你出門辦事一個小時搞定吧,回來找停車的地方還要半個小時,心累後來小區車位有空餘了,我趕緊租了一個,任何時候回家都感覺有著落了,心裡踏實了。


不正常車輛研究中心


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車位感想;2014年9月本人換了新房,接下去就是考慮到車位買還是租的問題,糾結了近一個月,8,5萬一個車位,買理財一年4500元,租的話300元一個月,發現還能餘下900元,關鍵是8.5萬還在自己身邊,挺合算的。由於本人這十多年一直投資在房子買賣上,忽然一想,買車位和買房不是一個道理嗎?於是咬咬牙,買了一個!清潔費60元一個月。後來一瞭解,我們小區385家業主,地下車位299個,地面車位100個,而且我們小區家庭有車兩輛及以上的業主不少,地下車位是買的,地上車位是先來先停的,於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朋友那裡借了一點錢,接下去又買了兩個車位17.5萬,加上之前的一個,總共買了三個車位(當然自家有兩輛車)。結果到了2015年底,車位漲到了17萬一個,小區裡入住業主多了,車輛在地面上停不下了,很多業主沒辦法花了17萬去買地下車位,那時我把最前買的第一個車位以16萬價格賣了,把後來買的兩個連在一起的車位自己用,等於10萬元買了兩個車位,有個同小區的哥們一直說我腦子活絡。我想,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清楚了,該買還是租。而且介紹一下買地下車位的好處,第一,對車輛的保護很好。第二,不用擔心高溫天去開車,車裡像桑拿一樣的高溫。第三,下雨天去單位來回,不用帶傘,直接電梯到樓下車位,太舒服了。第四,天氣好的話,一個月不用洗車,乾乾淨淨的。第五,錢要來幹嘛?就是享受的,有了地下車位,我就很享受這個車位給我帶來的便利(因為我們小區是沒有一戶只許買一個車位的規定的)。說個實話,我當時主要是沒錢,假如,就是假如而已,如果我那時有一百萬,我肯定去挑最好的車位買它十二個,如果過了兩年出手,我想說的是,我真的賺翻了,這個投資比買房要好很多,投入少,回報快,是新時期的賺錢手段,可是現在很多小區都規定了一戶一位的規定。到今天為止,我們小區只還剩下兩個角落裡的車位還沒賣掉,其他的全部都被賣掉了。最後我要說的是,我們做一件事情,千萬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要看發現形勢和長遠打算,而且在操作時要挑好的,貴的買,因為這種物品的增值速度是最快的,回報率是最高的。希望我的親身經歷能給瀏覽我的文章的朋友一點啟示和參考!


微風吹吹


最近我也買了車位(買車位都是使用權,大家應該都懂),可以分享一下經驗,一年前小區車位賣11萬5,小區大概六百戶不到,地下車位有185左右的車位,地上的不包月,散停一天10元,如果租地下私人車位一般租金350元/月(物業的標準,但最終決定權在車位的主人),當時覺得不划算,本人的車沒有停在居住小區,所以沒有買,今年,突然收到消息,小區地面散租一天10元要改成循環收費,也就是原來24小時內不管你怎麼出進都是10元,現在只要你出去了,就開始重新計費,一個月散停怎麼也要超過300元,而且還要搶車位,回晚了就沒有位置了,覺得是時候買車位了,一打聽,漲了一點,12萬5了,不過居然可以辦理銀行的車位分期貸款,毫不猶豫的買了,年息4.8%,貸了12萬,四年,年息5760元,由於自己的車沒有停本小區,車位出租給了別人,4200元一年,不過要交管理費1080元,實得3120,實際支付利息2640元一年,未來可能租金會上漲,但肯定不會跌,相當於四年一共要付一萬多點的利息,車位使用權年限和我房子一致70年(雖然有規定說一次最多賣20年使用權才會受法律保護,但你管他的呢,銀行都能辦分期呢,別想那麼多),絕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特別是能貸款的情況下,是最好了


灑水機


每次看到有人糾結買車位還是不買,有產權沒產權都覺得需要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我生活在濟南,市區一套房改房,愛人單位分的,2003年,小區車很少,滿院子隨便停,但從心裡嚮往國外那種有房有車有車庫的生活,小區有地上車位和車庫,車位租 ,車庫買(沒產權)5萬,看過車庫兩次,40多個平方,手動捲簾門,電費需要單獨付,沒有管理費,真想買,錢少且沒車,需求不迫切作罷(目前達到驚人的35萬,且一位難求)。

2006年自購一套商品房,小區2200戶,800個車位車庫,都是地下人防,沒證,只售不租,一期7萬,我是二期,11萬車位,15萬車庫,當時也是覺得貴,但堅定決心買。期間小區論壇非常活躍,在交流裝修經驗的同時,關於小區車位租還是售問題上,很多業主在論壇上鼓動大家成立業委會與開發商鬥,爭取租車位,主流的思想是車位比車貴,又沒產權,不值,大不了停到馬路上。當時聽起來真的有道理,馬路那麼寬,哪裡放不下車啊?為了說明其正確性,有人在論壇上算賬,購買車位一次投入多少,這些錢存在銀行利息多少錢,多少年以後發現,利息完全可以支付租車位費用,而且剩餘一大筆買車費用,買車位如何不合適,呵呵,個人以為這種計算方法以偏概全,沒有考慮的是通脹嚴重的情況下數年後車位增值,沒買車位帶來的時間成本和每天搶車位的苦惱。但我是過日子,有想法,沒精力和誰鬥爭 ,2008年開始銷售車位車庫,雖然當時還沒有車,依然咬牙託人挑了一個車庫,15萬,空間比一般車庫大,無柱子,就在自己單元下,那個舒服,不管春夏秋冬,颳風下雨,一家老小買了東西,大包小包,一翅子進庫,轉身進電梯,方便啊。車常年不用在路邊暴曬,車漆保養的很好,關鍵一年四季下班後不用為找車位煩惱,每天回家心情輕鬆,沒有顧慮,人有家車也有家。而且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很多握拳舉手,信誓旦旦誓與開發商鬥爭到底的業主也偷偷買了,典型的說一套做一套,現實中總有人希望別人向自己反方向走,減少自己選擇的壓力,從而從中漁利,抑或幸災樂禍。在這個問題上,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要為他人左右。隨著入住人數增加,地下800多個車位車庫在2010前全部售完。周邊道路上車也越來越多,車位日益緊張,回來一晚找不到車位,貼單越來越頻繁。2011、2012以17萬,18萬果斷接手二手車位兩個,每月每個租金650,租客怕漲價都是一簽兩年,一次付清。且今年開始濟南交警大幅度增加禁停路段,對違法停車實施4+5措施,嚴厲打擊,小區車位更是一位難求,小區的車位經過一輪輪的交易,價格被一輪輪推高,目前車位已經26,7萬,那些真堅持與開發商鬥爭,喊著大不了停馬路上的業主不知會作何感受。

15年買了一套靠山電梯洋房,整個樓兩個單元,20戶,土豪多,18個地下車位獨立,與小區其他樓車庫分開。買的時候就剩下3個,直接上手2個,有產權,11和12萬,第二個優惠1萬,交房兩年,目前樓上入住不足一半,車位每個漲2萬,我不住,車位租出去,每年2000元,少點,但出租自用,進退自由。進入2018年,濟南所有主次幹道全部禁停(感興趣的可以網上搜一下),現住小區周圍攝像頭林立,每天早上7點一過,交警就開始貼單,晚上7點後可以馬路邊放車,但每晚一側馬路都是兩排車,根本沒有地方停車。此時所有沒有車位的人都緊張起來,小區網站上再也沒有閒情雅緻討論車位的所有權,一窩蜂的討論如何安頓自己車,到處打聽小區車位價格,此時每當有個賣車位的,中介都興奮的在大聲兜售,彷彿自己中獎了一樣高興。18年春節,一位常年把車放在隔壁小區的朋友,終於安耐不住買了車位,很興奮的告訴我“終於不用提心吊膽,到處求人了”。

人買房子是為了生活美滿幸福,買車位,生活品質有了更好的保障,無疑除去了生活中很多額外的煩惱,很值。房子都買了,整天琢磨著和開發商鬥,糾結有無產權證、該買該租,耽誤過日子,情緒受影響,有這功夫多琢磨掙點錢,陪陪家人多好。車位就是個消費品,穩定保值,滿意自用,不滿意可以輕鬆變現,眼巴巴等著買車位的人有的是。關於車位管理費和買車位,個人覺得人從思想深處應該摒棄沒有成本的享受生活的舊思維,付出越多享受的生活便利越多。信與不信,事情就擺在那。不喜可噴,但最好把車放好再來。


法蘭37750155


開車是一種消費 車位為什麼一定要是一種投資呢 車位事實上就是一種消費 消費是一種需求 為了有地方停車 為了有個紅地方停車 甚至為了在自己單元的電梯口下面停車 這些都是需求. 所以車位是為了消費

就像房子 起初都是用來為了住的 為什麼後來討論投資回報率呢 因為除了去消費 還能有更大的回報 就漸漸變成人們投資的渠道了 但首先還是住 因為住房需求大 才引發的回報

至於是買是租 那就看個人需求了 眼前看 租車位比買車位划算點(可以租到的情況下)

但是就算能租到 也不見得是在自己單元下面 就算在自己單元下面 也不代表位置能常年不變

畢竟現在車是便宜的 車的購置從每家逐步有車慢慢的變為一家多車 就算車位配製達到1:1 也不夠用的 所以很可能往後就更不好租了 如果能忍受這些不便 租車位是可以的 畢竟需求和資金決定你是買是租

野車停車成本增加 車位也會有需求 需求逐漸擴大 租車成本也會增加 供求關係決定車位也會上漲 到那時 不是便宜貴的問題 是租不到的問題

房子租金貴了 我們可以換地方 車位貴了 租不到 買不到的時候 難道你換個小區住嘛? 就算換 賣掉房子價格也受影響 還有各種稅費

預期被逼到牆角在我做打算 不如早做安排

當然 這就跟沒錢買房一樣 總會有人沒錢購買 這也沒辦法 看自己的情況吧


梁暖暖6


我可以進一步說,車位的供需矛盾惡化預期是遠遠大於改善預期的,甚至可以說對於有車的人而言,車位比住房還剛需。因為人可以擁有兩套房子,也可以擁有一套房子,可以住?180m2?房子,也可以住?80m2?的房子,但是車只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除非常年躲貓貓違停。只要您的城市有一輛新車上牌,就產生了一個車位需求,而新車的上牌速度遠遠大於車位的新建速度,即便將來低於車位新建速度,後者也需要很久才能填補現有的缺口。

不能光算車位租售比,真要是升起值來,那點租金只夠銀行利息!10年前買房買門面的,現在都翻幾翻了,今天如果不購買車位,還錯過車位這個優質資產,10年後又得後悔! 三線城市車位成本約9萬,一二線城市車位成本得12萬以上,現在每年汽車增速達到16%,成本與需求決定車位價值!買兩個,自用最好,還能保值增值,想發財,買3個以上!物價飛速上漲,錢貶值了!地價越來越貴,人工工資越來越高,車越來越便宜,車越來越多!保守估計10萬的車位每年增值百分之10,10年後價格翻倍到20萬,出租收益按最低每年3000元計算,收益率標準百分之3.5計算,當然5年後租金肯定會翻倍,這樣算下來,綜合回報率已達到13%,試問哪種理財保險產品有這麼高的收益率?車位絕對是個絕佳保值增值商品!現在其他投資風險太高,建議已經買房的朋友有車的沒錢借錢也要擇機入手車位!


先去長沙再去北京


看到大家的車位價格都太便宜了,租金也便宜,我在二線城市長春,房價均價在7000-8000左右,車位一般在12-30萬之間,我的小區車位16-22萬之間,這個價位的車位年租金在8000-9000元左右含管理費和供熱費,對於車位主人來說其實出租車位並不划算,16-22萬買理財比車位收益大還不操心,對於租戶來說租車位比買車位划算,祛除管理費和供熱費,車位主人需要至少20年才能回本,所以還是租車位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