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昌江有美玉,深山人未知

作者丨棣哥



做為一個海島省份

海南的各種資源並不豐富

在貧瘠的資源中

卻有一份大自然非同尋常的恩賜

——昌江玉


昌江有美玉,深山人未知


昌江玉屬於黃蠟石的一種,顏色分為淺紅、褐黃、嫩黃、橙黃、清白、粉白及絳紅等七個類型,尤以紅色見長,廣泛分佈於海南昌江的河流、坡地、山嶺等地。

昌江有美玉,深山人未知


按傳統分類法,硬度在5度以下稱為石,5度以上成為玉,而昌江玉硬度在6度以上,且具備了“溼”、“潤”、“密”、“透”、“凝”、“膩”六德。

昌江有美玉,深山人未知


用昌江玉製作的擺件、飾品不易被磨損,有較好的耐久性,且溫潤細膩,極富靈氣,在全國小玉種屬上品,具有較高的觀賞與收藏價值。

昌江有美玉,深山人未知


但是,一個玉種的興起並不是簡單的請幾位工藝美術大師,雕刻出幾個完美的擺件、獲得幾個金獎那麼簡單,它需要文化的積澱,而文化恰恰是昌江玉的短板。

昌江有美玉,深山人未知


國人愛玉,常拿君子比美玉,數千年來留下了數不清的傳說。但做為玉石家族的新晉小鮮肉,昌江玉缺乏相應的文化傳統的支撐。

昌江有美玉,深山人未知


互聯網時代,文化藝術有了更多新的變化,如何用互聯網思維雕琢昌江玉成為收藏新寵,讓昌江玉的影響力遠超昌江,擺脫昌江玉美少人知的尷尬成為名副其實的“新玉”,已迫在眉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