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晚明時節的時候,整個社會都流露著一股奢靡浮華的風範,這其中又獨以萬曆年間為甚。在萬曆年間的時候,大明王朝的氣數尚在,對外作戰也還能勉強維持住大國天朝的風範,更因為之前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為太倉國庫積攢了足夠的金錢,以及萬曆多次增收礦稅的原因,萬曆有足夠的底氣向那個浮靡奢華的時代展示出自己的皇家氣派。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出警入蹕圖》

展示了自己的皇家氣派在萬曆以及封建王朝的君主眼裡,則是一件非常政治正確的事情,他們普遍認為這樣的展示有利於自己的統治,同時這樣的展示也有益於宣揚國威。正是出於這樣的政治原因,所以萬曆朝的《出警入蹕圖》就完美的保存了一次宣揚國威、鼓吹天朝聖君的皇家氣派。

《出警入蹕圖》的重要價值

萬曆皇帝數十年不上朝的事蹟很多人都曾有所耳聞,而這位天子之所以不上朝的原因也總是眾說紛紜。不少專家學者甚至還提出過萬曆早就暴卒於深宮之中的這類奇談。不過有一點幾乎是公認的,那就是普遍都認可萬曆不上朝除了因為立儲矛盾而與大臣賭氣之外,很大的原因是來自身體素質確實不行。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定陵地宮內景

建國之後由郭沫若帶頭對明定陵進行的考古作業似乎也能提供些許佐證:據說萬曆皇帝的屍骨雙腿不一樣長,有明顯的畸形,此外牙床有明顯的塌陷,推測生前患有嚴重的牙齦疾病。

不過很可惜的是,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原因,以及當時新中國缺乏足夠的文物保護意識與科技,導致不久之後明定陵考古作業的成果幾乎毀於一旦,就連萬曆的屍骨都遭到焚燬,因此這段本該能成為重要歷史資料的證據也只能用“據說”來形容。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彼時的考古資料

在很多形容當年考古作業的文獻資料當中都有如此回憶表述:(明定陵)陪葬金器其質量與數量都是極為的驚人。不難看得出,彼時的萬曆皇帝在財政上的闊綽,與他之後的後輩(崇禎)比起來,簡直天差地別。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明定陵考古成果的埋沒使得今天的人似乎只能通過乾澀的文字資料來想象與構造彼時萬曆時代皇家氣派的奢華浮靡。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明定陵的珍寶

不過,好在還有《出警入蹕圖》。作為當下歷史愛好者可以輕易接觸到的圖像資料,《出警入蹕圖》在這種情況下的價值就顯現出來了:這幅畫描繪著萬曆離開深宮之中,隨著大隊人馬一同前去謁陵盛況,其聲勢之大、栩栩如生、用色之豔在歷代畫卷當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出警入蹕圖》的萬曆

萬曆皇帝作為彼時明帝國的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其地位不言而喻,對於他的描繪自然是窮究畫師所能的基礎之上,對萬曆進行寫實為主的美化。在《出警入蹕圖》當中,萬曆皇帝白白胖胖,份外顯眼: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白白胖胖佔據c位的萬曆皇帝

在畫像當中萬曆皇帝看上去顯得比較富態:大臉盤子上那是白裡透著紅,顯得英俊又迷人。服裝上則是:身著魚鱗甲,魚鱗甲上繡金龍兩條,坐騎乃是一黑色高頭大馬,馬頭迎風飄揚的盔帽白翎與皇帝盔紅櫻相映成趣,雕龍的弓囊斜跨一側彰顯出霸氣的本色,可見的天子佩劍更是色澤鮮明,襯托出萬曆的威武不凡,後方兩位身著飛魚服的隨從內侍手持天子旌旗,腰佩繡春刀,頭戴三山帽,看其前進方向明顯是也緊隨萬曆皇帝其後,可預測此時的隊伍速度不算太快。

《出警入蹕圖》的豪華衛隊

看完了佔據絕對中心與c位的萬曆皇帝,我們再來看看這張《出警入蹕圖》其他比較能展示皇家排場與氣度的豪華之處——衛隊。

自古皇帝出巡的時候,必要的安全措施還是要做好點的,畢竟這是天下之主,容不得半點閃失。更何況出巡本就是為了宣揚國威、震懾宵小的相關措施,隨行的衛隊從來都是帝王巡遊所必備的,萬曆皇帝的這次巡遊也不例外: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萬曆皇帝的衛隊

這些衛隊分為騎兵和步兵,此外還有一些內侍與錦衣衛混雜其中。我們先一起看看騎兵的打扮。在《出警入蹕圖》當中挑選一個特寫:身著魚鱗金甲的騎兵。可以看出來,騎兵的這身魚鱗甲與萬曆皇帝身上的那套魚鱗甲並無太大的實質上的太大區別。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身著金色或銀色魚鱗甲的騎兵衛隊

但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魚鱗甲的形制上都極為類似,然而我們不難發現在《出警入蹕圖》之中的騎兵衛隊的帽盔顯得很不一樣——有尋常可見的頂有纓的草帽狀軍盔,也有與皇帝同款的紅纓鐵盔。騎兵衛隊清一色的形式上接近“蝦殼”的臂鎧更是列裝到位,這一點上,在許多影視劇當中,其實很少得到有效的演繹,事實上這種臂鎧的安排是很合理的,在明代軍中,這種臂鎧可以有效的保護手臂且還不影響活動範圍,可以最大限度上彌補魚鱗甲防護上的不足之處。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萬曆皇帝的服飾對比騎兵服飾

再看看那些步行的衛隊,這類人雖然也是衛隊,但畢竟不是騎兵,待遇自然不會媲美騎兵們,然而其服飾上的奢華氣派卻絲毫不遜色於幾乎可以比肩皇帝裝備的騎兵們: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手舉龍旗挺胸凸肚的步行衛隊們

不難看得出,這些步行的衛隊成員也都是清一色的鐵質魚鱗甲,為首的將官也還有金色魚鱗甲與紫花罩甲在身。不過在頭盔上他們與頗有特色的騎兵們不一樣,他們這些步兵倒是清一色的紅纓鐵盔,配合迎風飄揚的龍旗,顯得很是應景雄壯。

內侍們和錦衣衛的也有足夠篇幅出場: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騎在白馬上的內侍

有明一代的宦官們從來都是後世學者們口誅筆伐的對象,他們擅權專政無惡不作,但是在萬曆一朝宦官們的影響力相對來說比較小,整個《出警入蹕圖》之中,內侍們都是一副人畜無害的白麵形象,清一色的大紅飛魚服則昭示著他們乃天家家奴。這也符合萬曆一朝常派宦官進入地方負責礦稅的事務事實。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由大象拉動的車駕

《出警入蹕圖》中宦官他們在皇帝乘船的時候侍立一旁,距離皇帝是最近的,面容非常肅靜,這也能說明皇帝最信任的還是這些宦官們。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萬曆皇帝在船上的時候

錦衣衛在有明一代是出了名的特務機構,在《出警入蹕圖》中也有不少錦衣衛的身影,不過更多時候錦衣衛們都不作為重點來畫,就比如下面節選的部分《出警入蹕圖》所展示的那樣——錦衣衛們更多的時候只能作為皇帝的苦役,做些划船的工作。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充當苦力的錦衣衛

隨行的文官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隨著天子車駕扈從的文官們

大明的文官們也在《出警入蹕圖》上留有痕跡,他們的烏紗帽就如同我們之前在許多影視劇裡面看到的那樣,官服也是按照品級區分顏色與補子的,手上的牙牌作為他們身份的象徵,面容或黑或白,都有美髯,亦都是俊秀之士。這也確實反應了彼時大明選官注重儀表的現象。

從《出警入蹕圖》裡,領略明代皇家氣派

行進隊伍的文官們

總結

《出警入蹕圖》分為兩幅長卷,一為《出警圖》,一為《入蹕圖》。由於兩幅畫卷描繪的是同一事件,所以被合稱為《出警入蹕圖》。因其記載了出警入蹕的歷史事件,作為當下研究明代萬曆史料的第一手珍貴資料,屬於國寶級文物。其出巡畫卷的內容,能夠充分反應的明代萬曆年間那撲面而來的浮靡奢華的皇家氣象。

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導致明代珍貴文物資料的大規模毀壞,很多歷史愛好者無法通過晦澀的文字資料想象出來其中盛景,但好在還有這麼一件瑰麗的國寶,後世的愛好者們可以通過這件國寶還原當初的那種皇家氣象,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這一點是不幸中的萬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