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毛坦廠中學考上大學以後的成才率高不高?

黃蜂二師兄


毛坦廠中學和衡水中學被稱為兩大“超級中學”,不過,衡水中學走的是“精英教育”路線,毛坦廠中學走的是“平民”路線。就拿2019年高考成績來說,衡水中學再次包攬河北文理科狀元,河北省理科前10名,全被衡水中學佔據。文科前10名,衡中佔了8人,其中河北理科700分以上27人,衡水中學佔了23人。2019年高考衡中有275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




與之相比,毛坦廠中學就不同了,2019年毛坦廠700分以上的只有1人。600分以上146人。毛坦廠中學本科上線人數11000人,其中,本科上線率理科達95.5%以上,文科68.4%。安徽省每20個上本科線的學生中,就有1人是毛坦廠中學的學生。

可以說,衡水中學的精英教育,為清華北大等名校輸送了大批人才,而毛坦廠中學的“平民化”教育,幫助無數平民家庭的孩子圓了大學夢,因此,不能簡單地說,毛坦廠中學學生考上大學後的成才率是多少,何況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沒有明確答案。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毛坦廠中學幫無數平民子弟,扣開了通向高等學府的大門,給了他們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平臺,也給他們的未來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無限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現在社會學歷至上,沒有本科學歷連參加招聘的機會也沒有。毛坦廠中學讓95.5%的學生有機會進入本科院校,只要這些學生到了大學認真學習,至少大學畢業應該能夠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這對於普通家庭而言,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成才先成人,成才沒有標準,只要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都算成才。不一定非得是某一行業或者某一領域的“精英”,才稱得上人才。從這個角度來講,毛坦廠中學學生考上大學的成才率應該是很高的。


有人對毛坦廠中學的教育方式頗多微詞。但是,試想沒有嚴苛的管理,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能輕輕鬆鬆考上大學?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學習也是如此,在該吃苦的年齡選擇安逸,在該奮鬥的年齡放棄努力,是人生的大不幸和悲哀。毛坦廠中學激勵學生為了理想的大學而努力,值得肯定。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靜助學


我在大學裡,工作中遇到不少來自毛坦廠中學的,覺得上大學以後的成才率與什麼樣的高中關係不大,更多的在於上大學以後所獲得的資源與機遇。可能很多人不看好或者是做不到毛坦廠這樣的教育模式而提出的疑問吧。



我上的是安徽理工大學,在我們班上有好幾個來自毛坦廠中學的,這是很少見的情況。一般一個班上不會出現來自同一所學校的。

剛進大學,面對的一切都很陌生,需要時間來了解來適應。而他們人多,能夠很快彼此瞭解,有共同的語言,比較活躍。在班委,入黨,考研,搞活動方面都是主力。在投票方面,自然得到更多的票數,誰會投給不熟悉的人呢?所以,上了大學以後,由於這所學校人數龐大很容易考進同一所大學甚至一個班,成為班級的核心、主力軍。這樣對於他們在大學裡的鍛鍊與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機會來了更容易得到。

上了大學,誰也不會看高中的情況,高中是好是壞都成過去式,誰還拿來吹也就是聽聽。大學裡的成才率與高中沒有什麼關係,就看學生個體,大學情況以及專業等等。



況且上大學以後,這個“成才”是很難定義的,“36000行行出狀元”!作為高中,考上好大學就是成才。進入大學可能在國家獎學金,入黨,班委,考研,找工作等方面有所作為叫成才?我看是,也未必是。進入大學以後,會越來越相信命運,因為越來越難以改變。看到的更多的是機遇,家庭背景,性別等等的不公平,這些都會大大影響以後的成才之路。“金子也是可以被埋沒的”,何況人生的大好年華非常短暫,隨隨便便就耽誤了。

總之,成不成才與什麼樣的高中無關,正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只有努力,只要奮鬥,只要在某個方面做到極致,每個人都可以成才。成才與金錢無關,與地位無關,而是否具有工匠精神。


徽鄉小居


這其實是一個誅心之論。提問者很可能已經預設了自己的答案,也就是毛坦廠中學的學生考上大學以後,成才率不怎麼樣。

毛坦廠中學不應該被看不起

白巖松曾經說過,當他看到毛坦廠中學學生的那種狀態,他是做不出任何嘲笑他們的舉動的。中國有兩所以培養高考生出名的學校,北衡水、南毛坦。


但是毛坦廠中學和衡水中學又有區別,衡水中學是掐了河北全省的尖,衝刺清華北大,衝刺一本率。毛坦廠中學裡,復讀生就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它屬於接收考不上大學的那些學生復讀,幫助他們考上大學,圓他們的大學夢。

每年在毛坦廠復讀的學生,從高分到低分差距一兩百分的都有,多數來這裡復讀的孩子,家境也都不是太好。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讀書是改變他們命運的最好出路,高考也是他們為數不多的,能選擇的路。

所以在這一點上,我是非常贊同白巖松的,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人出生就在羅馬,而出生在羅馬的人,面對其他條件遠不如自己的人,嘲笑他們的努力,嘲笑他們的夢想,這是非常可恥的。這樣的行為屬於站著說話不腰疼,和那位”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有一拼。


怎麼樣才算是成才?

有些人可能認為,要成就一番多大的事業,身價達到多少,才能算是成才。

可對於有些家境普通,甚至是貧寒的人來說,能夠考上大學,有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就已經算是成才了。

未來是否能夠成才,不確定性因素也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升你所在的平臺的高度。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遠。

平臺不夠高的時候,有很多問題是想不到的,所以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做到更好。


毛坦廠中學,就是在高中階段,幫你做到最好的一個不錯的平臺。至於未來能不能走得更遠,還很難說,但起碼現在它可以幫很多人站在大學這個平臺上。

結束語

至於所謂的成才率,毛坦廠到底高不高,也希望後來人,能有一個廣泛而客觀的調查,給出我們結論。


超人爸爸說教育


我不認識從毛坦廠畢業的畢業生。不過,我可以談談衡水中學。


從表象看來,衡水中學跟毛坦廠中學不太一樣。衡水中學是培養學霸,把學生送到清北。衡水中學每年入清北的人數佔河北省的70%以上。毛坦廠中學則是吸納一些復讀生,把他們送到他們心儀的大學去,它的本科上線率超過80%。好像一個是弄的尖子,一個擅長的是後進生。


在我看來,兩者的管理都差不多,都是極為嚴格,有個極為緊湊的時間表,學生都極為努力。


我剛開始對這些中學都不以為然,覺得對學生太過於苛刻,不容易成才。後來跟幾位大學老師聊天,才發現我原先的是偏見。一位是非北京的重點大學的老師,他說,他的研究生裡,衡水中學畢業的學生素質很好,真的非常自律,他很滿意。還有一位是清華的老師,他說他也有兩位研究生是衡水的,他印象極好,很主動,會自我管理,自律。

我們幾位就開始聊這些衡水中學的事情。那位老師他去過衡水中學,還在衡水中學做了個報告。他說,現在的衡水中學活動非常多,已經不是應試教育,而是很像精英教育了。另一位清華老師說,當年他上學的一箇中學,剛開始水平很差,沒人願意去上,後來來了位新校長,跟衡水中學一樣,管理極為嚴格,先把高考的升學率搞了上去。這樣,它吸引了一些好的師資和好的生源。他現在再回去看,發現這所學校也開始慢慢在搞類似精英教育的東西了。

他們一致認為對於學校來說,應試教育是起步,等有了條件自然就會搞精英教育。

這裡先說一下精英教育,按照那幾位清華老師的說法。精英教育不是現在很流行的素質教育,確實,人的素質培養很重要,就是在學生培養過程中,要教育學生一些重要的品質,眼光和能力,目光不僅僅盯著高考和學習成績。但學習成績極為關鍵。精英教育的一大目標也是以上名校為基礎,沒有好的成績的教育不叫精英教育。

在這些老師們看來,現在流行的素質教育其實是哄哄不懂的家長。精英教育還是要有成才率,成才率關鍵就是上名校的比例,因為這是基礎。在保證上名校的基礎上,再培養一些品質和眼界。

對於毛坦廠中學來說,它做到了第一步,把人送到了大學。我想這是基礎。現代人要乾點事,還是需要上大學的。雖然像馬雲,我相信他,如果不上大學,也會幹出一番事業來,也能成才,但上大學給了他更高的平臺,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我雖然不知道毛坦廠中學畢業生的成才率高不高,但我知道,成才率肯定要高於不上大學的。我想,這已經夠了,已經達到了大家對一所中學的期望了。


大家覺得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成材率是什麼意思+毛坦廠中學考上大學的成材率,這個問的有點莫名其妙。


什麼叫人才?初中的人才就是考上高中,尤其是重點高中,高中的人才就是考上大學,尤其是重點大學,能考上211/985的人才更牛,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那是牛中牛。

所有毛坦廠牛不牛,就看他培養的人才,他培養的人才就是看他為大學輸送了多少人才。多少學生從他這裡考上了大學。

毛坦廠和其他著名中學不一樣

現在國內著名的中學,最有名的是人大附中,華師大附中,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黃岡中學。



黃岡中學已經日暮西山,而其他四大高中名氣正盛,這四個高中,除了毛坦廠外,其他幾個高中都是全省挖尖子生,全省掐尖,而毛坦廠中學呢,沒有掐尖的能力,毛坦廠的特色是:復讀。

毛坦廠對於考生來說就是讓你高考再提高几十分,甚至幾百分,讓你華五變清華,211變985,普通一本變211。主要是為了最大的挖掘考生潛力。


2018年,毛坦廠中學高考本科達線人數連續五年突破萬人大關!今年的一本錄取率為66%,本科錄取率為95.7%,並有一名同學已被清華大學錄取。

進了毛坦廠中學,就相當於進了大學。近乎100%的本科率,66%的一本率,這對於復讀生來說十分誘人。


毛坦廠整個鎮子都是為高考服務,服務高考,家長們專心陪讀學生們努力學習,當然來複讀的學生,學費也不便宜。

一本線以上的考上一年兩千多,一本線一以下的就從四千多到近五萬,復讀也是很花錢的愛。

我覺得毛坦廠中學是中國教育的一個縮影,中國高中需要的是毛坦廠這樣的中學,而不是華師大附中那樣的掐尖中學。掐尖誰不會啊。

讓學生提高成績,這就是最好的教育,別的什麼快樂教育了,素質教育啊,都是騙人的,連大學都考不上談和素質?

連211都考不上,談何聰明?

老鐵們,您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我是Anne,一個懂點青少年教育的人才發展專家。我是“自己孩子”這個產品的開發者(媽媽),也是“別人家孩子”產品的批量檢驗者(人才發展),我用現實檢驗傳統教育,也正在用教育實踐當下的現實。

關注我,關注另一個視角下的教育。

這個問題,我用我的工作體會來回答一下。

我本人是從事企業人才管理工作的,工作內容就是幫助企業甄別、選拔突出的優秀人才,作用是將挑出的這些人重點培育,幾年後為企業承擔重任,帶領企業走向更高的發展;更高層面上,我們通過選拔和評估,為企業組織調整結構,搭建高管領導班子。

數十年的工作經歷,行業浸泡,讓我經常對選拔出的人才仔細研究,多方審視,並不斷進行思考和總結。我常常通過這些數以千計的樣本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樣的人,是人才?什麼樣的人,是優秀人才?以及什麼樣的人,是未來有大作為的人才?


我觀察,這些人有共同的特點:熱忱,寬容,積極,才華橫溢,對生活充滿激情。這些,還僅僅是成為“人才”的基礎特徵。

那麼,有大作為的“人才”,究竟具備什麼樣的特徵?

我的總結是:好奇,樂觀,開拓,不甘平庸,對事物具有精準判斷力。


毛坦廠的學生什麼樣,我並不是太瞭解。相關性高的,可能是衡水中學。眾人趨之若鶩的讓孩子擠進這樣的學校,我想,一定有學校的優點。鑑於不十分了解這樣的學校,就不妄加評判了。

但這個社會,以及未來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想我可以提一些見解。

我們已經知道,人工智能發展的速度之快,已經到了一夜之間顛覆往日的時代。無數崗位將被取代,大量工廠、操作性單元會消失,龐大的組織和機構,都會慢慢分散消解,成為微小的、凝聚力、競爭力強的單個平臺,形成網狀管理模式;而未來社會是更加突出個人價值的社會,大組織、大平臺、大機制,已經不再是具有社會競爭力的主體,那些有才華,有性格,有想法的人,會被組織賦予更大能量,將組織價值傾斜於個人身上,個人價值屆時將體現和轉化為某種巨大的、可以變現的能力。

基於我工作的認識和思考,我在想:一個人,如何才能具備“好奇,樂觀,開拓,不甘平庸,精準判斷力”這些特質和能力呢?

這些“特質和能力”,才是一種專屬於個人的能力,是機器和平臺、甚至組織都無法替代的。

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總結:

一、好奇心

要知道,每個人天生都是有好奇心的。

擁有旺盛好奇心的人,不會受到年齡限制,他們總會發現好玩的事,值得花時間去研究和琢磨的事,在琢磨中實現能力進階,成為未來成功的潛在因素。

來看看那些在工作中沒有好奇心的職員們,他們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他們中大多數人已經陷入混日子的狀態,因為我們對自己經常做的事已經很熟悉,而對別的事,已經沒有興趣,也根本沒有想去探尋和了解的慾望。

所以,保護學生們的好奇心,不去打擊一個學生的提問意願,鼓勵學生們大膽提問,主動探索,通過各種途徑搜尋問題答案,就是學校應該去培養的。


二、自信心

自我鼓勵,相信自己,所以不甘平庸。這個內在素質,在它還沒有長成果實散發出香甜味之前,很容易被錯認成“自命不凡”“自視過高”“自負驕盛”“剛愎自用”等等。

當一個原本擁有自信甚至自負的人,在被外界評價為“奇葩”時候,這股自信最容易被摧毀。

所以,“不甘平庸”這個人生極為重要的“內在驅動”源泉,是怎樣在生長出來的呢?

常常聽到父母說:你不要驕傲,你還差得遠著呢!

老師說:行了,得瑟啥,你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嗎?

如果一個學校也經常對學生們說:“你就是一個普通人,別再異想天開了!”

學生們會生長出“自信”嗎?這樣的環境和氛圍,很快會使一個人逐漸“接受現實”“認命”,自甘平庸,不再異想天開,不再做夢,不再覺得自己牛逼。

倘若一個學校能夠營造:”你們每個人都有別人不能代替的優勢,你們未來都會很牛逼!“這樣的環境,學生們就會通過接受承認並孕育出這個能力,最終讓自身體內的這個能力牢牢紮根下來。

三、突破力

膽量和魄力,來自“敢”於打破常規。

我常在企業當中看到這樣的“優秀”年輕人:特立獨行,敢於突破。他們能有勇氣幹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事,能有力量相信自己的選擇,能有“敢”的動力和權利,能夠去做顛覆和改變。

當前的社會和學校一直在教育我們:要遵守規則,要懂得規矩方圓,要捍衛制度,要明白長短深淺。但還有另一些人們成功的事實卻是:善於打破規則,標新立異,也長於運用規則,靈活應變。

這些人,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已經超越一般“優秀”的標準,成為“更加優秀”有大作為的人。

我們常常很怕和別人不同,更怕自己的孩子和別人不一樣。而和別人一樣,會讓我們感覺安全,我們就活在終生安全的環境中,直至終老,平庸一生。我們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是謹小慎微的活在一個大框裡。我們最常沿襲的教育理念是: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走老實路。


四、思考力

我所見過的“超優秀人才”,他們往往具備強大的邏輯思維和精準判斷力。

這一點,在一個人的成長時代,即學生時代裡,又該如何培養呢?

我們的教育,經常在給學生們灌輸:你們的任務就是學習,除此之外,什麼都不要操心!

這些人成長以後,他們在企業裡是什麼樣子呢?他們就是那一群讓疲於完成任務,常年埋頭具體而瑣碎的事務中,沒有思考和沉澱空間的一群人。當然,他們就成了企業中的“普通人”,而非“人才”。

如何改變?學校應該鼓勵的是:世界那麼大,你以後一定要多去看看。除了學習,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可以被你們熱愛的事。

當他們將視野從單純的學習上延伸到了社會、世界,他們的未來,在企業中才能做到對企業內外、行業內外,世事社會事事關心,處處思考。而人的思考能力,正是通過無數次解決事情的過程形成的,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正是通過表達意見,在表達的過程中通過大腦不斷梳理形成的。

我們的學生目前每天的學習時間遠遠超過8小時,甚至是雙倍;這樣的過程裡,學生們失去的是一種思考的習慣,被消磨的是關於思考和探索的能力,直到有一天,發現碰到問題時,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還能想出什麼道理和方法來

人才,有一半是天生的,另一半是培養灌溉的。

而學校,正是這個“人才雛形”培養的平臺,灌溉的養分。

任何一個學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那麼就是一個能夠培養人才的好學校。

最後,至於毛坦廠和衡水中學,能不能培養出人才,我想,如果它們類似於兩個大的“人才工廠”的話,那麼它們產出的“合格品”可能概率和幾率、覆蓋率都比較大,可以滿足社會的一般需要,但是“優秀品”,不一定會很多。(完)


首席面試專家聊育兒


毛坦廠中學,考上大學的學生,一般都很自律,自己該幹什麼,想什麼,都是有計劃性的!

在毛中的生活,鍛鍊了自己的意志,造就了堅韌不拔的心性!

讓一個本來不成才的學生成才,本來沒有希望的學生重新燃起了希望!

這就是這所學校的魅力!


安徽六安君


我說說另外兩個事情吧,因為這個事兒我比較熟悉一些,但其實也跟這個問題是一類問題。

第一個是面對一些從小孩子就努力學習的事情。

在當下有很多人表現的非常不友善——他們會莫名其妙的認定這樣的孩子是“方仲永”一般的存在,是犧牲掉了孩子的童年、童真、興趣等等所有他們能夠想到的“非學習”的東西為代價的……

我一直搞不懂,這些人為何如此好心?

你去努力嘗試過嗎?

你體驗過嗎?

你知道能夠做到這樣的人他們何嘗沒有考慮過你所擔心的嗎?

問題是人家在努力的改變著,而某些人除了會說三道四的還輸過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呢?

殊不知整天拿著那些所謂的“素質”說事兒的時候其實自己什麼都沒做……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中考的應試教育問題。

中考的重要性可以說已經超過了高考,因為多數城市的優質高中資源是非常稀少的。

所以為了在高考上有更好的表現,那麼中考中考出更好地成績、進入更好的高中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多數的公立學校因為減負沒有辦法過於“應試”,但是很多私立學校卻把這套應試的玩意兒玩到了極致。

應試學習方式沒有什麼竅門,需要的就是堅持和刻苦。

於是有很多人也包括一些所謂的重點高中的老師們,就會非常酸的去說什麼:“這些學生上了高中後勁不足”等等,進而這種說辭成為了很多人“看不起”從民辦考入重點高中的情況……

怎麼說呢?

我就這麼說吧:我不可能因為害怕你們說的這些事情而去保留什麼所謂的“後勁”,如果孩子把這個後勁保留到了職業學校、技校去,那又有何意義?

對我來說,既然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問題,那我儘量做好相應的解決不就行了?

回到這個問題上來——

我不知道有哪個組織或者機構會對某所學校的畢業學生做跟蹤調查,調查這所學校畢業的學生未來是否成才未來是否出人頭地。

我也不關注這些問題。

因為首先“成才”的定義本身就是很扯的一件事情——說句難聽的,不同人的標準是完全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成才就是掙錢多少,有的人會把創造價值考慮進去,有的人可能還有別的其他想法。

對我來說,這都不是我所在乎的。

我的標準很簡單:能夠經濟獨立,能夠養家餬口,能夠堂堂正正的做人就算是成才了。

所以我對這個問題真心沒有什麼興趣去討論。

而且我只知道,我得先得先上了一個平臺——大學,之後,我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去爭取更多的機會……

至於,那些“閒人”的態度、觀點什麼的,跟我何干?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毛坦廠中學的名氣主要是因為招生規模大,1萬多人參加高考,氣勢如虹,實際上升學率和和錄取的質量也很一般。但是上了大學之後,他們的前途誰知道呢?

另外有一個問題得首先說明一下,什麼叫成才率?我覺得大學生要成才,並不一定就非要做科學家,做研究者,也並不一定就是各行各業的精英,我簡單的理解就是大學生可以依靠自己的專業去獲得生存和發展,並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或財富,這也是大部分大學生的發展去向,能做到這一點就算成才了。

要知道毛坦廠中學上學的都是復讀生,在這些復讀生中有很多成績都還是不錯的,再加上這些復讀生的生源主要來自農村,所以這些學生進入大學後都還比較能吃苦耐勞,不管是獨立生活能力上,還是大學學業上都不至於很差,至少是處於中等以上水平,但是這種對普通大學生髮展的跟蹤調查是缺少數據的,所以我們只能從一般性進行判斷。

毛坦廠中學每年也有一定比例的學生考入211或985大學,更多的是考入了普通的一本,二本,但這些都不能判斷他們未來能否成才,這和其他的中學考出來的大學生並無兩樣,所以我們無需帶著有色眼鏡去透視這些復讀生。

大家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美蛙英語


世人多以成敗論英雄,現在人多以錢財論人名,而對一所中學而言,多半以升學率論這所高校的實力與名氣,但若是以學生的成才率去討論一所中學,這樣的討論簡直是無稽之談!

一個人的成才有很多因素決定了,我們見過學渣考上大學後而奮發圖強,擁有多項專利,我見到過學霸考上重點大學而沉迷遊戲荒廢學業被勸退學,很多的因素綜合在一起在決定一個人是否成才;再者,成才的標準是什麼呢?所以有人問毛坦中學的學生考上大學後成才率高不高,我們無法去判斷,如果問毛坦中學的學生未來發展會不會更好點,我可以告訴你,他們的發展相對而言會更好點!

毛坦中學被人稱為“高考加工廠”,每年有上萬學生參加高考,與衡水中學、黃岡中學、鄲城一高被稱為“四大高中”,他們每年本科升學率高的嚇人,有人反對他們是機械化學習,培訓出的學生並不優秀,其實我不這樣認為,老師認為他們為更多的學生創造了機會,創造了上大學的機會,不論他們未來人生會變怎樣,但在這些高中學習三年,能改變學生對世界的認識,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成功,因為他們的機會更多,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上!

1、他們考上重點本科大學的概率更高

對普通高中生來說考上二本大學就已經不錯了,而對於毛坦中學的學生來說,他們更多的是向211/985高校衝刺,考上重點大學的幾率更多,據數據統計,毛坦中學過本科線高達95%,過線率高,意味著上大學的機會多,而考上了大學,他們的機會變得更多了,這一點是毋容置疑的!

2、他們良好習慣的養成有助於個人的成長

優秀習慣的養成是不容易了,有人說21天才能養成一個好習慣,而毀掉一個好習慣只需要1天就行,在毛坦中學,你可以看到每個人在奮鬥學習,他們的起床時間、吃飯時間、休息時間都非常的自律,他們在一年學習中,就會變得非常自律且習慣養成,而自律的人會更容易取得成功的!

尤其到了大學後,他們更會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他們深知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取得更好的大學成績,並且他們能保持,因為在毛坦中學中,他們已經養成了這種優秀的習慣,可以說他們考上大學會更容易取得成功的!

3、平臺非常重要

高中就像是個平臺,一個人能不能考上大學,需要看它的平臺,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平臺的環境、師資力量、管理水平不同,像毛坦中學在管理上、師資力量、教學水平、學習氛圍上肯定非常好,那他們考上大學的概率才會更高,而且考上重點大學的概率更高,重點大學或211/985高校與普通大學的差距一目瞭然,所以能上重點大學的學生更容易成功?

由以上三個原因,一個人的自律性、一個人良好的習慣,加上良好的平臺,他們會更容易取得成就,而毛坦中學它並不是簡單的高考加工廠,它給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這個機會是影響著他們的一生!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0921273835642692"}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