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這個冬窗,曼聯引進了B費與伊哈洛,兩名新援展現出了極為快速的融入狀態。與B費已經成為球隊的進攻核心相比,伊哈洛這位從中超“逆流”而來的射手,不僅得分效率高,還提供了曼聯極為缺少的支點中鋒能力。

於是,伊哈洛替換馬夏爾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對於法國射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要想成功完成轉型,馬夏爾需要更加積極的跑動,也需要他聰明的跑位去規避短板。

【“被動轉型”,馬夏爾不可避免的來到中路】

作為曾經的左路超級爆點,馬夏爾在本賽季進行了“被動”的轉型。

這一切,要從兩件事說起。

第一,在穆里尼奧時代,曾一度接近離隊的馬夏爾,他的實際追逐者只是塞維利亞等歐洲二流球隊。要想提升自身的全方位價值,尤其是技戰術價值,馬夏爾需要的是全面性的提升。而且,他的經紀公司在此前放出了一張“批評總是很容易,但真相就是如此”的海報,主旨內容是馬夏爾、吉格斯、小貝、C羅在效力曼聯前四個賽季的數據圖,然後得出了馬夏爾只遜色於C羅的結論。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圖1:馬夏爾經紀公司的海報

但是,這張海報沒有給馬夏爾帶來正面的效果,反而被“噴”的體無完膚。四位球員在效力曼聯前四個賽季位置的不同,以及在比賽中展現出的全方位能力,成為爭論的焦點。沒有改善負面評論包圍的馬夏爾,要想再度成為轉會市場或“駕臨”夢劇場之初的寵兒,他需要更加全面的踢法與數據。這一切,都在推翻他此前的踢球方式:抱緊邊線等待持球作業。

第二,盧卡庫離隊之後,曼聯沒有在中鋒位置上進行補強,而且,索肖制定的衝擊戰術,也讓馬夏爾在反擊階段擁有更多的跑位空間。因此,比拉什福德具備更多中鋒屬性的他,來到了中路,成為球隊的第一中鋒。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圖2:馬夏爾本賽季在英超與歐聯杯的登場數據,全部為中鋒

各項賽事出戰29場,貢獻了15個進球、3次助攻,在曼聯本季最重視的英超與歐聯杯上,出戰26次,貢獻13球3助攻,這是一個不俗的數據。但是,輿論對馬夏爾的批評聲音,並沒有小。

為何?

【跑動與背身能力,馬夏爾的阿喀琉斯之踵】

馬夏爾充滿天賦,但是,他也存在諸多的短板。在紅魔生涯中,他被批評最多的就是他的懶散態度,上賽季,他的場均跑動只有8.5KM,是所有英超球員中最少的。

雖然在本賽季他的整體跑動對比此前有了較大的提升(場均9.6KM),但是在英超這個平臺,馬夏爾依然是跑動距離較少的前鋒。更為關鍵的是,他缺少背身能力的這個短板,被逐漸放大。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圖3+4:馬夏爾的踢球習慣以及在鋒線上的跑動問題

上圖3中,馬夏爾展現出了他邊路球員的屬性,在這種情況下,曼聯的套邊傳中在中路極度缺乏包抄人員;

上圖4中,曼聯將皮球轉移到右側之後,在D-詹姆斯出任左邊鋒的情況下,作為中鋒的馬夏爾就需要更多的跑動去維持陣型的平衡,也就是說,他需要負責鋒線寬度的拉開。

與習慣性左傾或在鋒線上無法提供跑動相比,馬夏爾較弱的背身能力,也讓他遭遇到了同等強度的指責。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圖5+6:背身能力,馬夏爾最大的短板

上圖5是曼聯主場0-0戰平狼隊的比賽,B費在高位看到馬夏爾位移之後送出了向前傳遞,但是,在健壯的考迪的限制下,馬夏爾無法接到皮球;

上圖6是曼聯此前客場2-0取勝切爾西的比賽,縱然該場比賽馬夏爾完成了頭球得分,但是,他背身作業的短板依然展現出來。面對不以對抗著稱的克里斯滕森,他依然無法完成背身的作業。

【伊哈洛的出色發揮,讓馬夏爾面臨轉型壓力與機遇?】

沒有經歷完成冬訓備戰的伊哈洛,在加盟曼聯之後拿出了越來越好的表現,攻入3球的同時,他給索肖帶來了較為出色的支點能力。縱然他閃耀的比賽是歐聯杯與足總盃,但是,等到他的身體機能調整到最佳之後,他對於馬夏爾首發位置的挑戰,並不是“杞人憂天”。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圖7:伊哈洛兩場首發,支點作用較為明顯

更多的在中路活動,而且能在禁區外完成成功率更高的傳遞次數,伊哈洛的支點作用更加明顯。而且,伊哈洛在接球與此後的走位,更加的聰明與展現中鋒特質。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圖8:伊哈洛在中鋒上的支點策應更加明顯

從上圖可以看到,拜利高位送出直塞,伊哈洛快速的做球找到馬塔然後迅速轉身前插,這個在短時間內的處理絕對是優秀的。雖然馬塔沒能快速反傳身後,但是曼聯形成了右側的三角配合,等到德比郡在這一側形成防守強側之後,曼聯完成了皮球轉移,由B費直塞找到套邊的肖進行傳中。更為關鍵的是,在B費塞身後找到肖之前,伊哈洛又來到右側肋部準備做策應。此後肖前插的同時,伊哈洛開始往禁區內前插準備搶點。

雖然比賽的對手實力更弱,但是,伊哈洛的出色表現卻是不能忽視的。

更為直接的是,馬夏爾與伊哈洛在接球前的準備上,存在較大的差異與效果:伊哈洛以中鋒出道,他更懂得在中鋒位置上進行提前的預判跑動。而馬夏爾更多的是“被動”接球或是與防守球員一起正面接隊友的傳遞,這樣就很容易被防守球員從身後進行限制,這樣也容易暴露他缺乏背身能力這個短板。

深度:被伊哈洛“逼入絕境”?轉型期的馬夏爾迎來困難但仍有機遇

圖9:伊哈洛與馬夏爾在中鋒位置上的跑位細節差異

從上圖上端可以看到,在弗雷德高位正面持球時,馬夏爾與格林伍德展現出了不同的姿態,有稍多中鋒屬性的格林伍德是有回撤跑動的,馬夏爾沒有。如果,這時候格林伍德更加靠近右側,馬夏爾在中鋒位置上的接球,可能就稍顯被動--他會與防守球員幾乎一起啟動,去正面迎向弗雷德送出的直塞。

而上圖下端,在弗雷德高位持球還未正面防線時,伊哈洛就有跟隨弗雷德持球進行的弧線跑位,爭取最好的空位接球。而弗雷德,看到的是在邊路空位在做無球跑位的B費,做出了這種更加具備進攻寬度的轉移。

【結語】

馬夏爾是一名頗具天賦的邊路攻擊手,本賽季他來到中鋒位置上,拿出了不錯的進攻數據,這一切來自於他出色的射術。而他得到的苛責,主要還是他在球場上跑動與支點策應能力不足的短板。當伊哈洛到來並展現出更好的中鋒屬性之後,馬夏爾的短板就會被無限放大。

目前的馬夏爾,處於“被動轉型”的關鍵時期,只是,他不僅要開發出更多的中鋒技能,還需要在球場上改變以前的踢球習慣,多跑動,更加聰明地尋找空間。伊哈洛的到來,既給他帶來了壓力,也給他帶來了機會,因為,他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如果能開發出更多地中鋒屬性,馬夏爾的全面性無疑會讓他的實力上一個檔次。而不是如今,當我們開始回憶上一次馬夏爾充滿靈性的爆點突破時,想到的只是去年夏天友誼賽對陣皇馬時的那次左路一條龍助攻。

本文同步發於直播吧,不接受其他轉載或抄襲,歡迎點贊本文加關注開水,方便以後在頭條收看更多的深度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