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3歲孩子也會給你“挖坑”?恭喜,你的孩子知道學習了


案例



3歲孩子也會給你“挖坑”?恭喜,你的孩子知道學習了


國慶長假後,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一切恢復常態。小燁的媽媽工作很忙,很少來接孩子,一般都是姥姥姥爺來接。有一天下午放學,媽媽來接小燁,老師覺得好奇,就問了一聲,小燁媽媽說要修年休假了。

老師和家長的談話被小燁聽到了,真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別看小燁才3歲多點,人卻是“鬼機靈”。第二天中午放學,小燁便鬧著回家,老師哄了半天才算安靜下來。



午睡的時候,碰巧有個小朋友尿褲子了,老師給家長打了電話,沒過多久,家長便將孩子接回家了。本來很正常的一件事,可是,沒過多久,小燁大聲報告:老師,我尿褲子了!老師走到小燁床前,掀開被子一看,果然尿了一點。這可是小燁第一次在幼兒園尿褲子,老師撥通了小燁媽媽的電話……



第二天午睡沒多久,小燁又大聲報告;老師,我尿褲子了。老師又撥通了小燁媽媽的電話,轉頭看到小燁一臉的“小歡喜”。媽媽來接小燁時,老師叮囑媽媽給孩子拿兩條備用褲子



第三天中午,午睡前,老師多了個心眼,留意了一下小燁:只見她到廁所溜了一圈,馬上就跑到了寢室,迅速鑽進了被窩。老師問她小便了沒有,她小聲說:"老師,我沒有尿。"

可是午睡沒多久,小燁又大聲告訴老師:“老師,我尿褲子了!”。老師抱起她,拿了備用褲子,準備給她換上,她一邊抗拒,一邊說:“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來接我吧。”老師說:“媽媽上班去了,沒時間來接你,才給你準備了褲子啊。”小燁:“不對,媽媽休假了,在家呢

。”

老師哄著她要給她換褲子,她一看達不到目的了,“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吵得其他小朋友都沒法睡覺了。老師沒辦法,只得又撥通了她媽媽的電話。



沒過多久,小燁媽媽來了,這次沒打算接孩子回家,而是把她領出寢室,揭穿了孩子的故意尿褲子的“小把戲”,並告訴孩子:媽媽是休假了,可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小朋友要按時上幼兒園,你好好表現,到週末不上學的時候,媽媽好好陪你玩。

孩子停止了哭泣,換上乾淨的褲子,繼續留在幼兒園午睡,沒有纏著媽媽要回家。自此以後,小燁再也沒有尿過褲子。

案例分析

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 Bandera) 認為兒童通過觀察他們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而學得社會行為,這些觀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號表徵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來幫助他們模仿行為。

班杜拉的這一理論接受了行為主義理論家們的大多數原理,但是更加註意線索對行為、對內在心理過程的作用,強調思想對行為和行為對思想的作用。



3歲孩子也會給你“挖坑”?恭喜,你的孩子知道學習了


所謂觀察學習,亦稱為替代學習,即學習者通過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而習得新行為的過程。這種學習不需要學習者直接地作出反應,也不需要親自體驗強化,只要通過觀察他人在一定環境中的行為,觀察他人所接受的強化就能完成學習。因此,通過這種方式完成的學習又稱為"無嘗試學習",同時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強化對學習者本人的影響稱為"替代強化"。



兒童通過觀察習得的行為,也許會直接的表現出來,但也可能並不表現出來。兒童在觀察學習後沒有表現的行為,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學習到行為。只要外部條件和內部動機相適應,習得而未表現的行為就會表現出來



3歲前兒童已會模仿,但常常受能力的限制,模仿對象較少。3—4歲的幼兒模仿現象顯得較多,這一方面是由於他的動作和認識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他們主要是模仿一些表面現象。再大一些的幼兒的模仿,則已開始逐漸內化。



3歲孩子也會給你“挖坑”?恭喜,你的孩子知道學習了


3—4歲的幼兒看見小朋友在做什麼,自己也總是要去做,看見別人有什麼,自己也總是想要。比如,看見別人在玩球,就想玩球,看見別人戴帽子,也要戴帽子。這個年齡的兒童在遊戲中,喜歡和別人擔任同樣的角色。比如玩開汽車,大家都要當司機。一輛車上有好幾個司機,甚至沒有乘客,他們並不在乎,反而玩得很高興。 模仿是3—4歲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往往通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驗。幼兒常常不自覺地模仿父母和老師。親近的成人說話的聲調,姿勢,常用詞語等等,都去模仿。



小燁“尿褲子” 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通過模仿同伴的行為,達到自己想回家目的的案例。她從老師與媽媽的談話中得知媽媽“休假”的信息,產生了“想回家” 的願望。

當她發現小朋友尿了褲子,老師就打電話給媽媽時,她就開始模仿小朋友的行為,這是有意識的模仿,是為了達到目的而採取的“手段” 。



家長"避坑"策略



面對3歲孩子喜歡模仿的特點,家長要樹立科學教育觀,首先肯定孩子的進步,正確引導,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堅持正面教育,避免空頭說教。

3~4歲的幼兒,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可塑性很高。但由於心智尚未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模仿行為帶給他們的影響是雙重的,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對幼兒的模仿行為進行積極的引導。



3歲孩子也會給你“挖坑”?恭喜,你的孩子知道學習了


01、理解和尊重孩子,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切忌大聲訓斥和指責孩子。

喜歡模仿是孩子的天性。3歲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強,很容易被新異刺激所吸引,通過模仿來進行學習。幼兒的模仿帶有很強的盲目性,由於他們年級尚小,心智發育不完善,辨別是非的能力弱,往往從個人的興趣愛好去模仿,因此要引導他們明確該模仿什麼,追求什麼。

幼兒的思維處在萌芽階段,具有直覺行動性的特點。他們對當前正在發生的或者感興趣的事情,會迅速產生好奇心,進而開始模仿。



如:幼兒園小班有個小朋友叫豆豆,眼睛不舒服,有點炎症,老是不停地眨眼睛。家長就拿了一瓶眼藥水給老師,讓老師定時給孩子點眼藥。昊昊小朋友覺得眨眼睛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還能得到老師的關注,於是就學著那個小朋友的樣子,開始頻繁眨眼睛。



一開始老師沒注意,直到家長向老師反應:“孩子最近老是眨眼睛,去醫院看了,大夫說孩子眼睛沒問題,希望老師多留意一些”。老師這才想起給豆豆點眼藥的事情,便告訴昊昊,豆豆的眼睛生病了,因為不舒服才眨眼睛,醫生叔叔給她開了藥,點幾天眼藥水就好了。昊昊學豆豆眨眼睛的樣子不文明,也不好看。昊昊聽了老師的話,開始控制自己,沒過幾天就好了。



作為家長,要留心觀察幼兒,在幼兒出現行為問題時,及時干預,並指出問題以及解決方法。一定要讓幼兒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樣的事該做,什麼樣的事不該做。

當發現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家長要妥善處理,千萬不要大聲訓斥和指責孩子,因為孩子雖小,也有自尊心。要跟孩子講道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3歲的孩子簡單的道理還是能聽懂的,只要家長耐心講解,信心引導,孩子自然會明白道理。



3歲孩子也會給你“挖坑”?恭喜,你的孩子知道學習了


02、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模仿榜樣,引導幼兒有意義的模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因此,家長便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家長的言行舉止隨時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影響。

如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自然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孩子也會要求玩手機,有的孩子會產生手機依賴。

以身作則,做幼兒的榜樣,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言行舉止,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修養,是家長給予幼兒的最好的教育。但是人無完人,家長同樣也會犯錯,敢於承認錯誤,及時改正,也是為幼兒樹立良好榜樣。以平等,尊重,真誠的姿態面對幼兒。傾聽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的需要,尊重他們的選擇,多鼓勵幼兒發展自己的興趣,保持他們的個性。



3歲孩子也會給你“挖坑”?恭喜,你的孩子知道學習了



03、多和老師溝通,做好家園共育

3歲以後的孩子,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他們生活的環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兒園。因此,家長要多和孩子的幼兒園老師溝通,共同營造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模仿榜樣。發現孩子有不良行為習慣,應及時反饋給老師,積極做好家園共育工作,促進孩子的良好發展。



綜上所述,喜歡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最初是通過模仿進行學習的。作為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模仿行為,不斷規範自己的行為,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模仿榜樣。善於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孩子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本文為燕子老師說育兒原創作品 發表時間為2020年01月03日

作者簡介: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會員,高級教師,從老師的角度談育兒。歡迎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幼兒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