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馬鞍山農商行衝刺IPO 保證貸款不良率高企

馬鞍山農商行衝刺IPO 保證貸款不良率高企

時代週報記者 曾令俊 實習生 伍遠英 發自廣州

又一家農商行衝刺IPO。

近日,安徽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公佈了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該行擬在深交所上市,擬發行不超過5億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招股書顯示,雖然馬鞍山農商行資本充足率處於較高水平,但一直處於下滑狀態,且該行3年來不良貸款率均超過2%,遠高於全國銀行業的平均水平。其中,該行保證貸款不良率較高。據時代週報記者梳理,2015-2017年3年中,該行保證貸款不良貸款率分別為5.17%、6.23%和5.17%。

“這類貸款有點類似於信用貸款,最大區別在於多了擔保人。如果出現不良,這類貸款處置難度很大,保證人順利代償的案例少,保證人通常會逃避債務。”5月17日,一股份制銀行對公業務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現在銀行都不太樂意做保證貸款類業務,除非擔保人實力雄厚。

資本充足率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馬鞍山農商行經歷了從農信社到農合行,再到農商行的轉變歷程。2009年6月,該行獲批股份制改造,並更名為“馬鞍山農商行”,是安徽省首家掛牌的農村商業銀行。

設立以來,馬鞍山農商行先後通過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增資擴股等方式三次變動了註冊資本,從成立之初的3.4908億元升至目前的15億元。

今年4月,安徽銀監局批覆同意安徽馬鞍山農商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申請,募集資金用於充實資本金。這是今年以來第二家獲安徽銀監局批准上市的農商行。2018年1月,安徽亳州藥都農商行率先獲批,並在3月下旬向證監會遞交IPO招股說明書。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12日,馬鞍山農商行共擁有1526戶股東,其中法人股東92戶、自然人股東1434戶,沒有控股股東和實控人。

從股權結構上看,該行前十大股東中,國有企業較多。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中,江東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國有獨資企業位列該行第二股東,持股比例接近10%;安徽安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安徽安振產業投資集團兩家國企則分別以5.13%、5%的持股比例,分列第三、第四大股東。該行第一大股東是民營企業盛世達投資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略高於江東控股集團。

2015-2017年三年間,馬鞍山農商行共發生342筆股份轉讓,涉及股份數佔該行現有股份總數的18.87%。其中,最大的一筆股份轉讓,是當時的中小板企業方圓支承兩年前將所持的馬鞍山農商行3%股權悉數轉讓給上海威都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涉及股份數4500萬股。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該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7.78%、14.81%和14.81%。雖然資本充足率仍高於監管紅線,但與2015年末24.27%、20.36%、20.36%的數據相比,資本充足率下滑明顯,也顯示出馬鞍山農商行面臨著資本壓力。

“這個數據在銀行中屬於不錯的,但與兩年前相比,資本充足率下滑的速度有些快,可能該行還處於快速擴張期吧。”一股份制銀行研究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馬鞍山農商行在甘肅蘭州、江西贛州、河北廊坊等全國多地共設立了21家村鎮銀行,與該行全部總分支機構總數56家相比已接近一半。

馬鞍山農商行表示,考慮到該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及業務創新等將持續消耗本行資本,同時鑑於監管要求日趨嚴格,僅靠內源補充難以維持健康的資本充足程度,未來幾年該行將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待成功上市後將通過發行普通股、優先股等資本工具補充一級資本,增強風險抵抗能力。

不良率高企

截至2017年末,馬鞍山農商行資產規模551.38億元,較年初增長13.94%;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94億元,較年初下滑10.16%;全年實現淨利潤4.83億元,同比增長9.23%。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高度依賴息差收入。數據顯示,2017年該行利息淨收入為11.55億元,佔全部營業收入比高達96.78%。據梳理,這一數據在2016年為81.63%,2015年該行利息淨收入佔營業收入比也高達96.6%。

“這也是很多地方性銀行的通病,高度依賴息差收入,面臨比較大的轉型壓力。”上述銀行業人士分析道。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7年年底、2016年年底和2015年年底,馬鞍山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32%、2.75%及2.62%。而根據銀監會披露數據,2017年、2016年和2015年,國內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為1.74%、1.74%和1.67%。該行連續三年不良貸款率水平均高於同期全國商業銀行整體水平。

馬鞍山農商行解釋稱,主要是由於馬鞍山傳統產業佔比較大,在經濟下行週期內影響較深,產業結構調整相對滯後,在本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去產能壓力較大。

報告期內,馬鞍山市正處於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期間,外部宏觀經濟形勢較為嚴峻,傳統產業鏈上下游的公司貸款及個人經營性貸款整體違約率也伴隨提高。受此影響,該行的部分授信業務也發生風險,影響到該行整體信貸資產質量。

招股書顯示,2017年以來,該行加大了不良貸款的轉出和核銷力度。2017年該行核銷不良貸款金額為33721.1萬元,比2015年和2016年兩年核銷金額總數還多,不良貸款核銷筆數,也從2016年的41筆上升為2017年的432筆。

據時代週報記者梳理,馬鞍山農商行不良率居高不下,與其貸款結構有很大的關係。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該行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分別為59.48億元、69.63億元和81.87億元,佔比88.04%、84.51%和91.75%。

分類別看,該行不良貸款中保證貸款不良率較高。2015-2017年三年中,該行保證貸款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3.81億元、4.92億元和5.04億元,呈逐年增長態勢,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5.17%、6.23%和5.17%。

馬鞍山農商行在招股書中有所解釋,一方面是因為保證貸款的客戶主要為中小企業,對國內經濟下行的整體抵抗力較弱;另一方面保證貸款的特性導致了銀行處置不良貸款難度較大,化解週期較長。在借款人欠缺還款能力的情況下,如果保證人財務狀況顯著惡化,可能導致其履行保證責任的能力大幅下降,該行也會遭受損失。

“保證類貸款,如果出現不良,涉及的企業會很多,導致互相擔保的企業出現問題,最典型就是江浙地區和佛山的鋼材貿易。”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說,比如兩個企業互保,一個出問題了,另外一個沒事,但沒事的那個肯定不想還錢,寧願轉移資產,或者宣佈破產。

值得注意的是,馬鞍山農商行在省內外的不良率差異較大。截至2017年末,安徽省內不良貸款金額佔比為57.77%,省外佔比為42.23%,但省外的不良貸款率卻遠遠高於省內。該行省外貸款不良率高達5.93%,而省內貸款不良率僅為1.61%。

據該行招股書透露,其省外不良貸款率高於省內的主要原因是異地展業造成的。一方面,報告期內,該行設立村鎮銀行的部分省外地區受特定事件影響,爆發違約事件,降低該地區信貸資產質量;另一方面,該行在各地村鎮銀行大力推廣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由於小微貸款通常呈現單筆額度較小、數量分散的特徵,因此影響了風險控制的效果。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