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誰盜用了你的海淘額度?央視曝光,背後黑幕讓人不寒而慄!

大數據時代,我們沒有隱私,

如果有,我們也必須交出隱私來換取想要的利益。

然而有時候,我們沒有獲利,隱私卻依舊赤裸裸的出現在交易市場,被肆意販售。

誰盜用了你的海淘額度?央視曝光,背後黑幕讓人不寒而慄!

近日,央視又曝光了一起個人信息安全遭威脅的案件,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在央視曝光的黑色產業鏈中,不少市民個人信息被冒用,其名下海淘額度被盜用,根據《關於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規定:“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萬。”

誰盜用了你的海淘額度?央視曝光,背後黑幕讓人不寒而慄!

在這次調查中,部分用戶發現自己在無購物的情況下,名下多了好幾筆海淘商品記錄。上萬元的海淘額度就這樣被別人偷走了。其中,上海的李先生被盜用了40次,廣東的鄒女士被冒用了20次,重慶的饒先生被冒用26次,其中多個商品是奶粉。

自己及家人沒用身份證,個人信息是如何被冒用的?

據央視調查顯示,這些人的交易記錄中通關記錄漏洞百出,“訂購人電話”找不到真實買家多數物流信息都是憑空捏造的。對此,通關電商公司說只是借“殼”幫人通關;有的物流公司甚至有專門的人負責蒐集個人信息。這種黑色盈利已經發展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誰盜用了你的海淘額度?央視曝光,背後黑幕讓人不寒而慄!

此外,很多海淘的訂單也涉嫌“物流運單”造假,多數物流運單無法追蹤,物流信息全憑捏造。

而且,這種黑色盈利已經發展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對此,網友不寒而慄,吃個外賣,信息被賣;網上購物信息被賣,到底還有什麼隱私可言呢?

誰盜用了你的海淘額度?央視曝光,背後黑幕讓人不寒而慄!

央視新聞暗訪顯示,目前有些電商公司出借自己的“殼”,幫人通關,而另有一些跨境物流公司掌握著盜用來的身份信息。通過倒賣這些實名信息,來提供所謂的“清關服務”,其實就是幫助客戶“刷單”,製造假的通關信息上報海關。

根據《關於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可知,在額度範圍內,關稅稅率暫設為0%,用戶可享受進口稅收優惠,超過這一額度,個人用戶將被限制。而這起盜用海淘額度的事件並沒有侷限某個地區,在北京、上海、山東等全國各地都有網友發現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盜用。

教你一招查詢海淘額度是否被盜用

打開瀏覽器登錄【跨境電子商務年度個人額度查詢】,按照操作步驟指引即可查詢。

誰盜用了你的海淘額度?央視曝光,背後黑幕讓人不寒而慄!

如果發現自己沒有海外購物,額度卻已經消耗掉的小夥伴,可以點擊頁面下方的【查詢個人消費詳情】,再查詢通關數據。

誰盜用了你的海淘額度?央視曝光,背後黑幕讓人不寒而慄!

個人信息遭如此洩露的當下,趕緊去看看,你的海淘額度有沒有被盜用吧!

誰盜用了你的海淘額度?央視曝光,背後黑幕讓人不寒而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