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稻蝦鄉里說豐年 監利大力推進綠色水稻綠色水產發展

稻蝦鄉里說豐年 監利大力推進綠色水稻綠色水產發展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政務正文 來源: 荊州新聞網 時間:2018-05-24 12:05 -糾錯
稻虾乡里说丰年 监利大力推进绿色水稻绿色水产发展

荊州新聞網消息(通訊員宋從峰 汪全同)成片的生態林、如海的噸糧田、沸騰的稻蝦池、“甦醒”的洪湖邊;組織有幹頭、社會有看頭、主體有甜頭、群眾有奔頭……魚米之鄉的“監利夢”,正日漸鋪展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壯美畫卷。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立夏時節,記者頂風冒雨在距離監利縣城以東19公里的汴河鎮紅聯村調研,彷彿正踏著綠色水稻、綠色水產“雙水雙綠”的激越鼓點,迎風飄來“建強基層組織、建好美麗鄉村”、“促幹部作風轉變、促群眾脫貧小康”“雙建雙促”最強勁的自然音符。

走進紅聯:稻蝦共作 產業扶貧“精準發力

專業合作社“三足鼎立”。紅聯村以蝦稻產業作為農業主導產業,以小龍蝦養殖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成立專業合作社,大力推廣發展稻田綜合種養。在稻田開挖4米寬、1.5米深的回形溝放養小龍蝦,將農田連片開發,每年9月至10月水稻收割後投放種蝦苗,第二年3月中旬至6月下旬收穫成蝦,同時補投幼蝦,5月底6月初整田、插秧,8月至9月收穫成蝦,如此循環輪替,畝平純收入6000元左右,真正實現了“一田兩種、一水兩用、蝦稻共生、效益翻番”。目前,該村已同時擁有3家合作社。

成功的背後,是在土地流轉方面的艱辛付出。福汴水產專業合作社基地位於梅李湖,地勢低窪,十年九不收。219畝湖田分別屬於汴河、朱河2個鄉鎮崔嶺、軍李、賓鋪、胡灣、楊祠、貓渡等6個村的162戶農民,鎮、村幹部跑斷腿、磨破嘴。

產業扶貧“精準發力紅聯村依託合作社,通過產業扶貧,讓貧困戶得到“五金”:“租金“,每畝田350元;“薪金”,一天勞動報酬150元;“補貼金”,國家發的糧補等所有補貼歸農民;“機金”,有農機設備加入合作社的,另外計費;“股金”,年終分紅。

在談到是否願意到合作社打工時,70歲的貧困戶胡小堂理直氣壯:以前只種稻穀有螞蟥咬,現在稻蝦共作有香氣聞,到合作社打工不僅可以掙錢,還可以治病。因為“稻蝦共作”蝦為稻除草、鬆土、增肥,稻為蝦供餌、遮陰、避害,不需用化學肥料、農藥,梅李湖的稻飛蝨原來很嚴重,養殖小龍蝦後沒有一塊田裡發現稻飛蝨,清風徐來、香氣撲鼻、撫須微笑、心曠神怡、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六村(企)合一“煥發活力紅聯村由原楊祠村、三灣村、貓渡村、匡灣村、林場、桑場等六個村(企)合併而成,現有人口5228人,村民小組12個,耕地面積8165畝。其中,原楊祠村和三灣村是省級貧困村,原林場和桑場是鎮辦企業。2018年面對“創森”工作,紅聯村空前團結,一鼓作氣,流轉土地300畝,已栽植綠化苗木5000株,其中香樟樹2000株,欒樹、大葉女楨、桂花樹1000株,一躍成為全縣的標杆,受到全縣“創森”工作比點觀摩的好評。全村修水泥路時,村負責人楊軍華親自當編外監工,搬個竹床放在攪伴機旁邊,施工隊每天三班倒,他一個人在那裡守了26個白天黑夜,等工程完工時,楊軍華已曬脫了一層皮,瘦了一大圈。

稻虾乡里说丰年 监利大力推进绿色水稻绿色水产发展

臨淵羨魚:轉而結網搶抓政策機遇

“雙水雙綠”大有可為。江水滾滾東逝,江岸黃了又綠。4月下旬,習近平總書記飛抵宜昌,自荊州沿江而下,到岳陽再至武漢,一路風雨兼程,一路望聞問切,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開宗明義:“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並叮囑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省委書記蔣超良兩個月之間,相繼兩次調研指導監利。省政府已將監利列為全省“雙水雙綠”試點縣。華中農業大學已與監利開展深入合作。這些既是對監利幹部群眾莫大的鼓舞和極大的鞭策,也將為監利“雙水雙綠”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與技術支撐。

“雙水雙綠”機不可

一是擴大內需的機遇。隨著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深入實施,湖北日益成為擴大內需的前沿陣地,將為“雙水雙綠”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的需求空間。二是消費升級的機遇。隨著我國居民食品消費結構向多元化和高附加值升級,將為“雙水雙綠”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三是城鎮化的機遇。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量人口轉移到城市,過去的食品提供者,變成食品消費者,食品需求量將急劇增加。四是農業現代化的機遇。隨著農業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將有利於監利縣更好地發揮農業資源稟賦優勢,為“雙水雙綠”發展提供更加豐富的原料資源。五是承接產業轉移的機遇。未來5-10年,全球以及我國發達地區食品工業產業轉移步伐將進一步加快,監利縣具有得“中”獨厚、南來並往的區位優勢、潛力巨大的市場優勢,將成為更多加工企業搶佔中部市場的首選之地。

“雙水雙綠”

志在必得作為外來物種,小龍蝦在上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江蘇,後“溯江而上”來到湖北。就江蘇盱眙而言,從2000年的“龍年龍蝦節”開創先河,到“中國龍蝦節”紅遍神洲,再到“國際龍蝦節”享譽全球,十七年舉辦了十七屆龍蝦節,從縣城到省城,從長三角到珠三角再到首都,直至走出國門,與央視合作,與奧運牽手,與世博聯袂,走進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北大講堂和清華學府,創造了中國現代史上30餘項“第一”和“唯一”。龍蝦能夠在盱眙、潛江做成一個大產業,形成一個大市場,產生大效益,帶來大效應,可以說小龍蝦造就了一個大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美化了一片環境,培育了一種文化,點亮了一個城市。監利縣是全國水稻生產第一縣、中國小龍蝦第一縣、中國黃鱔特色縣,監利大米、監利龍蝦分別被農業部、國家工商總局授予農產品地理標誌。監利農產品的“健康、營養、有機、生態、安全”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市場美譽度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

整縣推進:相關人士提出良策

稻虾乡里说丰年 监利大力推进绿色水稻绿色水产发展

監利縣如何在綠色水稻、綠色水產“雙水雙綠”相關產業實現更大發展,專業人士提出了這些良策:

首先,組建“雙水雙綠”工作黨工委,在縣農辦掛牌,著力解決“協調難”。根據“雙水雙綠”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縣實現“雙水雙綠”產業發展全覆蓋,經濟效益翻番。水稻綠色生產面積達到230萬畝左右,較2018年增加120萬畝,產值70億元,較2018年增加35億元;全縣蝦稻共作面積超過100萬畝,鞏固40萬畝回型池蝦蟹混養,小龍蝦總量達到15萬噸,小龍蝦綜合產值達到150億元。其工作協調量非常大,比如農民合作社政策涉及的部門多,協調難度大。一方面手續複雜、層次多、優惠政策很難及時落實到農民合作社。農民合作社申報免稅報表的問題,由於申報免稅系統的軟件只適用於公司財務報表,而合作社的財務報表不同於公司,導致申報復雜;另一方面部門的支持缺乏統籌協調。對合作社的支持往往涉及到農業、人社、財政、稅務、金融、環保、畜牧、水產等多個部門,需要統籌和協商。

其次,創建

“雙水雙綠”培訓基地,在縣職教中心掛牌,著力解決“技術難”。“雙水雙綠”主要推廣“稻蝦共生”、中稻—再生稻—綠肥、中稻—油菜、中稻—露地蔬菜四類高效綠色生產模式。實現測土配方施肥率佔比80%以上,病蟲害綠色防控率80%以上,水稻綜合機械化率達85%。主要應用“蝦稻共作”、“小龍蝦稻田繁育養殖一體化技術”等優化模式,大力推行“蝦蟹混養”、溫棚反季節養蝦技術。建立農產品追溯體系,對農產品的生產、存儲、加工和物流等各個環節信息進行不可逆向修改的記錄,為質量安全監管提供公正依據。強化農民職業培訓,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負責人、龍頭企業經營人才、農產品經紀人的培訓力度。

再次,搭建“雙水雙綠”融資平臺,在縣金融辦掛牌,著力解決“貸款難”。針對農戶“貸不到”,實行政府基金拉動。政府統籌安排2000萬元資金作為扶貧貸款風險基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擔保公司通過向上爭取、財政預算、社會募捐等辦法,每年融資不少於1億元作為扶貧貸款擔保基金。銀行按1:10的放大倍數發放扶貧貸款。

針對農戶“貸不起”,實行政府貼息帶動。在認真落實國家扶貧貼息貸款政策的同時,把財政扶貧資金轉變為政策性貼息、擔保資金和風險補償資金,按照全額貼息、差異化貼息或利率補貼等方式,對扶貧貸款利息進行補償。針對銀行“不願貸”,實行政銀聯手推動。充分調動和發揮多方積極性,實行政府、銀行、保險聯動合作,不斷拓展保險領域,開闢保險項目。建立貸款保證保險、信用保險、小額人身保險、抵質抵押保險,積極探索以保險促信用、以信用促融資的保險體系,努力為銀行貸款提供“雙保險”。

構建“雙水雙綠”育種中心,在福娃集團掛牌,著力解決“種苗難”。以福娃集團小龍蝦稻田繁育養殖一體化生產為示範樣板,推廣小龍蝦稻田生態自然繁育模式,加快規模化繁育示範基地建設,每個連片達5000畝蝦稻連作共作面積的鄉鎮,都要自主建設與養殖業相配套的苗種生產基地。同時,發展民營企業的小龍蝦苗種繁育,以點帶面,推進小龍蝦稻田生態自然繁育模式。加強小龍蝦種質資源保護,鼓勵企業申報建設小龍蝦原良種場,爭取省級財政對監利縣小龍蝦育種業的項目支持。根據小龍蝦生長和養殖生產週期,從現有水稻品種中篩選適宜的優質水稻品種。積極採取良種補貼、協議回收等方式,構建育種龍頭企業與專業合作組織、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的契約合作關係,不斷提高良種覆蓋率。

最後,籌建“雙水雙綠”營銷中心,在京東商城掛牌,著力解決“銷售難”。隨著監利縣“雙水雙綠”種養面積迅猛發展和產量的提高,靠小商小販收購已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建立集散中心,搭建物流平臺,實現監利縣產品無縫對接勢在必行。要抓緊規劃和籌建“雙水雙綠”產品交易大市場,採取有效措施,吸引全國各地經銷商來監利進行市場交易。通過電商平臺、微信公眾號、銷售窗口等渠道,確保農民增收和市場平穩。4月16日,縣政府與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打造“互聯網+”監利小龍蝦等優質水產品品牌,提升監利優質農產品價值,推進監利雙水雙綠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京東集團是國內最大的自營式電商企業,我們要進一步深化“雙水雙綠”產品與京東生鮮平臺合作,將“雙水雙綠”產業觸角延伸到市場最前沿,為“雙水雙綠”產業注入源頭活水和無限生機。

“雙水”與“雙綠”相伴,“雙建”和“雙促”同行。離開紅聯村,電閃雷鳴、暴雨如注,放眼而望,秧苗隨風搖曳、龍蝦滿堂飛躍,這分明昭示著監利又是一個豐收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