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原創」儒道釋武說

(注:本文由銅川市印臺區徐明生先生著,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盜用必究。)

「原創」儒道釋武說

儒道佛三家各有其說。儒乃國學之根本,但“儒求當下”:十年寒窗,學而優則仕,知書達理,忠孝節義。道乃中國正統之國教,道法自然之根本。故“道練今生”:融入自然,天人合一,得道成仙,長生不老。佛乃外來之教,卻與本土兩大國教鼎足而立,晉時入華,久盛不衰。“佛修來世”:放下屠刀,皈依佛門,善種因果,來世成佛。

武學區別於任何宗教派別,乃中華民族瑰寶之根。武學衍生了中國文字與醫學,從而誕生了儒道及諸子百家。雖然歷來不受統治者的歡迎,但統治者卻又是靠武力來更朝換代的。雖然被韓非子武斷的列為七蠹之“俠以武犯禁”。但俠客義士鋤暴扶弱,解危救困的義舉卻久傳不衰。

「原創」儒道釋武說

武學歷史最久,只從有了人類便有了武術。先祖們先是狩獵生存,為了記錄出獵人數及狩獵成果以及狩獵活動及生活中的其他事件,便有了結繩為字的初級文字。後來農耕勞作中,為了紀念和記錄舉行向天地神靈祈福求雨的祭祀活動,又出現了符號文字。各部落為了爭佔地盤和資源,蚩尤肇亂干戈動,槍刀棍杵始用,戰爭開始,搏殺武術產生。隨著戈戟槍矛、鉤鉞斧叉在戰爭中適用,武學得到了極大發展,排兵佈陣、名將廝殺,推動了歷史上各個朝代的更替興衰。文字也隨之以籀、篆、隸、草、行、楷延綿。試想,沒有文字,何來諸子百家之儒學?

「原創」儒道釋武說

武學造福於人類。此不單指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隨著戰爭的重大傷害及人之生老病死,跳神求藥無效,祭祀求符不靈,於是黃帝內經、甲乙經之醫學、針灸學出現,距今兩千多年,仍造福於人類。如果沒有醫學之五臟六腑、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何來道學得大小周天之修煉?

武學乃博大精深之學。首先在狩獵中學會了仿生。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武學與時俱進,以老子的無為,天、地、人道,道法自然和莊周的逍遙遊、鼓盆大道的道學為基本;以儒家的中庸思想為指導,以伏羲先天和文王后天八卦為變化;以醫家五臟六腑、正經、奇經為內容;以動物仿生為賓輔;以對壘求生,自保活命為目的;形成了以上三路、中三路、下三路為攻擊目標的踢打摔拿跌,手眼身法步,五臟並六腑,精氣神筋骨的中華民族傳統武術。

「原創」儒道釋武說

武伴終生。人一落地便哇哇啼鳴,伸胳膊蹬腿,在一生的各個年齡段都會發生爭執糾紛,家庭矛盾,宗族爭鬥,社會上的不和諧等諸般煩惱,便會謀求文通武備以化解。家事國事天下事,有文事者必有武備哉。

而習武者要旨在於:小者藝膽同練,強身自衛,韜光養晦,獨善其身;中者俠肝義膽,急公好義,解危救困,除暴安良,見義勇為,奉獻社會;大者應徵戍邊,打擊外侵,保家衛國,流芳人間。

壯哉武學!雄起武學!儕輩當何?青少年者應戍邊保國;中壯年者應除暴安良,保一方平安;老者要傳道授徒,傳承國粹。我輩都當弘揚民族武學文明精神,使武學永垂青史。

「原創」儒道釋武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