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吉林省的三個“中國特色小鎮”有這些特色

2016年10月14日,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遼河源鎮、通化市輝南縣金川鎮、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東盛湧鎮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評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東遼縣遼河源鎮

遼河源鎮從建制至今隸屬於東遼縣管轄,遼河源鎮位於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城東南,是東遼縣最大的鄉鎮。東遼河發源於遼河源鎮東南部福安村境內的遼河掌而得名為遼河源。境內屬長白山系,自然資源豐富,具有三十多年的開發歷史。東遼縣是國家命名的生態示範縣,遼河源鎮是生態保護最好的區域之一,原始森林植被、溼地等保護良好,風景秀麗。

遼河源鎮1980年建鎮,1986年至2005年鎮政府所在地設在遼河源小街,2005年8月,機構改革,撤鄉並鎮,宴平鄉併入遼河源鎮。由於鎮工業的不斷髮展,人口相對密集、農村勞動力走出家門,參與社會經濟發展,使遼河源鎮逐漸成為東遼縣東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物資貿易的主要集散地。

輝南縣金川鎮

金川鎮自然資源豐富,在發展礦產開發、旅遊服務、山區特色經濟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境內有一定儲量的鐵礦、沙金、玄武岩等礦藏,鐵礦儲量最多,鐵礦分佈在立新、哈砬子一帶,正在勘探之中。森林資源豐富,活立木蓄積量達25萬立方米,年採伐木材約2萬立方米。礦泉儲量豐富,2002年被命名吉林省礦泉基地。以鎮政府所在地飲用水源“大泉眼”最為優質,含有鋰等21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屬偏硅酸低鈉類礦泉水,永豐蛤螞塘、立新南水礦泉現已得到開發,永豐孤山子等多處礦泉正在鑑定之中。火山渣儲量大,品質優,是上等的建築材料,可製作承重板、小型砌塊、無熟料水泥等,黃泥崗大孤山子火山渣儲量達2億立方米。泥炭資源豐富,總儲量約為2000萬立方米,分佈在金川大甸子和立新兩地,僅金川大甸子面積就為100公頃,儲量為600萬立方米,可生產燃料、輕體建材和複合肥等。

金川鎮規劃並建設了龍灣森林旅遊度假區。該度假區總佔地面積14平方公里,是一條沿旅遊公路,貫穿金川鎮東西方向的生態旅遊產業帶,度假區分為冰雪龍灣歡樂園、娛樂龍灣生活園、礦泉龍灣產業園和生態龍灣觀光園4個產業園區。

龍井市東盛湧鎮

東盛湧鎮自清朝光緒初年建屯以來已有100多年曆史,是中國朝鮮族民俗文化發祥地,也是燦爛的朝鮮族民俗文化保存最為豐富、最為集中、最為精彩的文化小鎮,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朝鮮族傳統的文化、藝術、禮儀、飲食、節日等民族特色,是最具代表性的朝鮮族聚集區,素有“海蘭江畔稻花香”“歌舞之鄉”“文化之鄉”等美譽。該鎮還是延邊州“8·15”老人節發源地,東盛湧鎮老人節已被列入延邊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該鎮區位優勢明顯,地處延吉、龍井兩市交會處,毗鄰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長吉圖開發開放的前沿,是延龍圖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核心區域,海蘭江貫穿全境,龍山山脈環繞鎮域,河谷平原土地肥沃,主要種植水稻、大豆、玉米、穀子、高梁、烤煙等,是龍井市最大的水稻產區,是東盛大米主產區,主要盛產東盛大米,並在努力打造國內領先品牌中。

近年來,東盛湧鎮先後實施了龍山達沃斯小鎮、澳樂江山墅、延邊海蘭湖風景區、龍山朝鮮族民俗村、仁化村朝鮮族特色村寨、棚膜種植園、仁化果蔬基地、海蘭江大橋、新區集中供熱等項目,建成了粗具規模的綠色水稻、有機果蔬為主的種植業和以延邊黃牛為主的養殖業,引導旅遊業與現代農業緊密結合,整合開闢民俗風情和觀光農業旅遊路線。此外,該鎮初步建成了生態宜居、休閒養生的龍井新區,逐步打造極具特色的朝鮮族民俗文化旅遊產業。

注:本文資料來源於相關地方政府網站、通化日報、東北遠鄉人的博客和百度百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