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環境犯罪“零容忍” 公安部公佈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典型

中國網新聞6月1日訊(記者 董小迪)非法傾倒形成“產業鏈”、含重金屬有毒有害物非法傾倒農村、再生資源公司非法處理廢電池......2018年以來,公安部部署集中打擊整治長江流域汙染環境違法犯罪行動,並於日前公佈了6起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犯罪典型案件。

環境犯罪“零容忍” 公安部公佈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典型

安徽:汙染長江 非法處置固廢物已成“產業鏈”

2017年10月,長江航運公安局蕪湖分局偵辦一起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汙染長江環境案,安徽省公安廳提級偵辦,成立專案組,一舉打掉多條由浙江、江蘇至安徽非法轉移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的“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29人,查證非法傾倒長江水域的廢物1萬餘噸、涉案源頭企業16家。

經查,犯罪嫌疑人塗某東等人與浙江嘉善寶勳精密螺絲有限公司等固體廢物產生企業的部分不法人員勾聯,利用互聯網貨運交易平臺等渠道,用船隻將大量危險廢物、固體廢物從江浙等地沿長江運至安徽、江西等地長江沿線岸堤進行非法傾倒,嚴重汙染環境。

環境犯罪“零容忍” 公安部公佈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典型

環境犯罪“零容忍” 公安部公佈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典型

安徽:群眾舉報 含重金屬有毒有害物非法傾倒農村

2018年1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安徽省蕪湖市公安局破獲一起汙染環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

經查,犯罪嫌疑人曹某等人從浙江紹興、寧波等地運輸含有多種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棄汙泥、醫療垃圾、服裝邊角料等共計2000噸,非法傾倒在蕪湖市大橋經濟開發區高安社區白象村,嚴重汙染環境。

江蘇:非法排放 生物科技公司將廢酸排入長江支流

2018年1月,根據環保部門移交線索,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公安局破獲一起汙染環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

經查,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間,海安縣本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某平等人為非法牟利,將公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酸2萬餘噸非法排放至公司北側的北淩河(長江支流),嚴重汙染環境。

浙江:群眾舉報 化工公司私設暗管累計排汙數萬噸

2018年1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浙江省嘉興、海寧兩級公安機關會同環保部門對海寧市德爾化工有限公司非法排汙行為展開調查,現場查獲該公司私設暗管偷排工業廢水汙染環境的行為,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

經查,該公司總經理季某等人在公司汙水排放設施處私設暗管,將未經處理完畢的含有苯胺類等有毒物質的生產汙水經稀釋後,直接通過暗管排入汙水管網中,累計非法排汙數萬噸,嚴重汙染環境。

湖北:瘋狂盜採 十餘人聯合黑惡勢力非法採砂

2018年3月,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會同水務執法部門在長江漢南煤炭洲水域查獲一起非法採砂案件,現場抓獲非法採砂人員24名,查扣採砂船隻9條、砂石5000餘噸。

經查,犯罪嫌疑人吳某等14人與地方黑惡勢力勾結,利用30餘條採砂船瘋狂盜採江砂,嚴重破壞長江生態環境,對航行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湖南:非法收購廢電池 再生資源公司廢液直排下水道

2018年3月,根據環保部門移交線索,湖南省張家界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一起汙染環境案。

經查,汨羅市林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在《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過期的情況下,非法收購、處理廢舊鉛酸電池,並將未經處理的廢舊鉛酸電池廢液直接排入下水道,廢液最終流入沅水,嚴重汙染環境。

目前,打擊整治長江流域汙染環境違法犯罪行動已偵破刑事案件15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0名,公安部掛牌督辦的安徽蕪湖萬噸危廢品傾倒長江案、浙江海寧德爾化工有限公司非法排汙案、江蘇南通“1.29”非法排汙案等45起重大案件全部告破。

公安機關將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對汙染大氣、水體、土壤等各類環境犯罪“零容忍”,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成美麗中國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