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北京八王墳有什麼故事?

子謙媽媽育兒經


八王墳,位於今天東四環四惠橋西南側的通惠河北岸。這裡,曾經埋葬著清朝的“八王爺”阿濟格。

阿濟格,生於明萬曆三十年(公元1605年),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個兒子,和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都為太妃阿巴亥所生。

阿濟格驍勇善戰,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阿濟格在攝政王多爾袞的帶領下和多鐸一起奪取了北京城,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被封為英親王,他在王爺中排名第八,人稱“八王爺”。公元1651年,多爾袞病死,阿濟格想密謀承襲攝政王之位,事情洩露後,遭到孝莊和順治的幽禁,不久被賜死。死後,他的骨灰埋葬在通惠河畔的一個荒涼的地方,也就是後市所謂的“八王墳”。

康熙登基後,開始重新重視阿濟格的開國功勳。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清廷重新修葺八王墳,有了宮門、享殿、寶頂、牆圈、馱龍碑。正墳、土墳主次分明,更有“東衙門”“西衙門”之別,佔地面積達一頃數十畝,規模宏大,顯示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貴。據見過它的老人回憶,地宮大門後有兩道彎槽,內有兩個石球;關門時,石球順著彎槽滾至門後,大門就無法推開了。

1911年辛亥革命後,王爺墳的宮門、享殿都被拆除,賣做磚瓦木料,整座墳墓遭到了嚴重破壞。日偽時期,亂世下的王爺墳在劫難逃,多次被盜。其中,“東衙門”裡埋有大量的殉葬品,更是被洗劫一空。到了解放初期,八王墳隨著年代的久遠,已經破敗不堪。

今天的八王墳,已經是京東近郊地區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SOHO現代城、藍堡國際中心等一系列現代高樓拔地而起,更使昔日的八王墳舊貌換新顏。


京蜜


這八王墳是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的墓地。阿濟格與多爾袞、多鐸乃一母同胞,一生驍勇善戰。多爾袞病死,阿濟格密謀承襲攝政王位,事洩遭幽禁,後被賜死——其骨灰埋葬於通惠河畔一處荒涼之地,即後世所謂之“八王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