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徐工VS三一:工程機械格局初變,各家企業當如何表現?

近幾來,工程機械行業千迴百轉,從巔峰到寒冬、又從奄奄一息到強勢復甦。雖然行業一直遵循著經濟週期的變化,然而企業在不同的市場變化中做出的不同表現,悄然使工程機械行業整體格局發生了改變。

曾幾何時,三一與中聯長期呈分庭抗禮之勢;而如今,三一又隱隱向龍頭老大徐工發起追趕……

徐工VS三一:工程機械格局初變,各家企業當如何表現?​三一、徐工業務分佈情況:之前,三一的業務相對集中,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這三大業務佔比高達86%,樁工機械、路面機械等業務僅佔14%。而徐工的產品則較為分散,起重機械、鏟運機械、樁工機械和工程機械設備這四大業務佔營收的比重高達75%,壓實機械、消防機械、路面機械、混凝土機械等業務佔比25%。

挖掘機:企穩上升,徐挖首勝卡特在工程機械最重要的分支——挖掘機領域,國產品牌近幾年來一直佔據著50%左右的市場份額。

這其中,三一的表現最為出色,連續七年穩居國產挖掘機銷量第一。而徐工的近期表現則令人驚喜,在2018年1-4月挖掘機銷量中佔比11.7%,終於擺脫了長期以來卡特彼勒的壓制,以0.1%的微弱優勢超越卡特,成為行業第二。拋開市場浮力大增的影響,終端用戶的選擇充分驗證了徐工挖機所堅持的,通過“產品”、“技術”、“服務”的升級,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實現合作共贏的正確性。

而且,已經在這條道路上疾馳了10年的徐工挖機,還表現出了其他品牌難以匹敵的銳氣和“一根筋”精神。無論在挖掘機行業大熱的幾年中,還是身處低谷的階段裡,徐工挖機始終堅持技術攻關、做強產品、完善服務。也正因如此,如今的徐工挖機才有底氣、有實力在過去難覓本土品牌身影的“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大噸位礦用挖掘機領域,趁中美貿易戰卡特彼勒進退維谷時迅速搶佔市場,在銷量和市佔率方面雙雙提升。

徐工VS三一:工程機械格局初變,各家企業當如何表現?​路面機械:全力投入,三一嶄露頭角在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路面機械只是一個小眾細分市場,整體容量並不大。這其中,徐工絕對佔據當之無愧的霸主地位。

在4月銷售的2767臺壓路機中,徐工以838臺的銷量穩居第一,市場佔有率達30%,三一以233臺的成績排名第四,市場佔有率達8%。在平地機領域,徐工1-4月銷售640臺平地機,市場佔有率榮膺首位,三一未上榜前五。

在4月銷售的銑刨機中,徐工、三一分別以24臺、7臺的成績位列二、三名,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9.8%和5.8%。在4月銷售的393臺攤鋪機中,徐工、三一分別以94臺、70臺的成績排名二、三位,市佔率分別為23.92%和17.8%。

其實,作為以混凝土機械起家的三一來說,路面機械並不是它的強項,甚至還有些陌生。而近幾年,三一在路面機械方面做了哪些投入,才得以實現目前的局面呢?這就必須要談到三一的技術研發和品牌渠道營銷這兩個因素。通過三一公佈的公司財報中我們可以發現,在研發支出方面,三一對於研發的投入要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為產品帶來了較大的技術性能上的優勢;而在品牌渠道營銷方面,2011年之前,三一的市場營銷費用率一直遠高於業內其他企業,說明其渠道建設和品牌建設的投入力度之大。憑藉多年的大力投入,行業向好時,三一便收穫了巨大的回報。

重卡:重拳出擊,三一重卡強勢突圍2018年上半年,重卡領域最熱鬧的非三一莫屬。營銷方式花樣百出,產品營銷覆蓋全國,重拳出擊的背後,有著三一全面佈局的戰略思維。在工程機械跨界重卡的徐工、三一唯二兩家企業中,徐工憑藉前5月銷售7524臺的成績,位列重卡行業第十。而初出茅廬、首批售價僅27萬的三一重卡,在首賣當日幾百臺車即被搶購一空。

於無聲處聽驚雷,三一重卡的風頭甚至追上了解放、東風等老牌勁旅,為何一個重卡新勢力會收穫如此高的關注度?與其它廠家不同的是,牽引車還沒有正式上市之前,三一重工就擺出了不向規矩妥協的姿態,高配低價可以說開拓了國內市場的先河。除了價格外,心理作用也有一定因素。過去提起三一重工,我們大多數人想到的是買不起的高端工程機械。現在“陽春白雪”的三一重工打造了“下里巴人”的三一重卡,自然能夠滿足很多人追求高端品牌的心理。三一重卡憑藉品牌優勢,自帶“吸粉兒”屬性。
徐工VS三一:工程機械格局初變,各家企業當如何表現?​細數我國上榜全球工程機械TOP50的九家企業,徐工、三一、中聯重科、柳工、龍工、山推、廈工、山河、福田雷沃,沒有哪家企業只專注於原有業務不動搖。無論在何種行業,市場形勢都是瞬息萬變,而企業要想更好發展就必須因時、因勢而動。

“變則通,通則達”,遙想當年手機巨頭諾基亞,因未抓住智能手機的發展機遇而衰落,又因5G技術而重新出現在大眾面前,可見機遇和變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