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徐工VS三一:工程机械格局初变,各家企业当如何表现?

近几来,工程机械行业千回百转,从巅峰到寒冬、又从奄奄一息到强势复苏。虽然行业一直遵循着经济周期的变化,然而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变化中做出的不同表现,悄然使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格局发生了改变。

曾几何时,三一与中联长期呈分庭抗礼之势;而如今,三一又隐隐向龙头老大徐工发起追赶……

徐工VS三一:工程机械格局初变,各家企业当如何表现?​三一、徐工业务分布情况:之前,三一的业务相对集中,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这三大业务占比高达86%,桩工机械、路面机械等业务仅占14%。而徐工的产品则较为分散,起重机械、铲运机械、桩工机械和工程机械设备这四大业务占营收的比重高达75%,压实机械、消防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等业务占比25%。

挖掘机:企稳上升,徐挖首胜卡特在工程机械最重要的分支——挖掘机领域,国产品牌近几年来一直占据着50%左右的市场份额。

这其中,三一的表现最为出色,连续七年稳居国产挖掘机销量第一。而徐工的近期表现则令人惊喜,在2018年1-4月挖掘机销量中占比11.7%,终于摆脱了长期以来卡特彼勒的压制,以0.1%的微弱优势超越卡特,成为行业第二。抛开市场浮力大增的影响,终端用户的选择充分验证了徐工挖机所坚持的,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的升级,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合作共赢的正确性。

而且,已经在这条道路上疾驰了10年的徐工挖机,还表现出了其他品牌难以匹敌的锐气和“一根筋”精神。无论在挖掘机行业大热的几年中,还是身处低谷的阶段里,徐工挖机始终坚持技术攻关、做强产品、完善服务。也正因如此,如今的徐工挖机才有底气、有实力在过去难觅本土品牌身影的“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大吨位矿用挖掘机领域,趁中美贸易战卡特彼勒进退维谷时迅速抢占市场,在销量和市占率方面双双提升。

徐工VS三一:工程机械格局初变,各家企业当如何表现?​路面机械:全力投入,三一崭露头角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路面机械只是一个小众细分市场,整体容量并不大。这其中,徐工绝对占据当之无愧的霸主地位。

在4月销售的2767台压路机中,徐工以838台的销量稳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0%,三一以233台的成绩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达8%。在平地机领域,徐工1-4月销售640台平地机,市场占有率荣膺首位,三一未上榜前五。

在4月销售的铣刨机中,徐工、三一分别以24台、7台的成绩位列二、三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8%和5.8%。在4月销售的393台摊铺机中,徐工、三一分别以94台、70台的成绩排名二、三位,市占率分别为23.92%和17.8%。

其实,作为以混凝土机械起家的三一来说,路面机械并不是它的强项,甚至还有些陌生。而近几年,三一在路面机械方面做了哪些投入,才得以实现目前的局面呢?这就必须要谈到三一的技术研发和品牌渠道营销这两个因素。通过三一公布的公司财报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研发支出方面,三一对于研发的投入要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为产品带来了较大的技术性能上的优势;而在品牌渠道营销方面,2011年之前,三一的市场营销费用率一直远高于业内其他企业,说明其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之大。凭借多年的大力投入,行业向好时,三一便收获了巨大的回报。

重卡:重拳出击,三一重卡强势突围2018年上半年,重卡领域最热闹的非三一莫属。营销方式花样百出,产品营销覆盖全国,重拳出击的背后,有着三一全面布局的战略思维。在工程机械跨界重卡的徐工、三一唯二两家企业中,徐工凭借前5月销售7524台的成绩,位列重卡行业第十。而初出茅庐、首批售价仅27万的三一重卡,在首卖当日几百台车即被抢购一空。

于无声处听惊雷,三一重卡的风头甚至追上了解放、东风等老牌劲旅,为何一个重卡新势力会收获如此高的关注度?与其它厂家不同的是,牵引车还没有正式上市之前,三一重工就摆出了不向规矩妥协的姿态,高配低价可以说开拓了国内市场的先河。除了价格外,心理作用也有一定因素。过去提起三一重工,我们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买不起的高端工程机械。现在“阳春白雪”的三一重工打造了“下里巴人”的三一重卡,自然能够满足很多人追求高端品牌的心理。三一重卡凭借品牌优势,自带“吸粉儿”属性。
徐工VS三一:工程机械格局初变,各家企业当如何表现?​细数我国上榜全球工程机械TOP50的九家企业,徐工、三一、中联重科、柳工、龙工、山推、厦工、山河、福田雷沃,没有哪家企业只专注于原有业务不动摇。无论在何种行业,市场形势都是瞬息万变,而企业要想更好发展就必须因时、因势而动。

“变则通,通则达”,遥想当年手机巨头诺基亚,因未抓住智能手机的发展机遇而衰落,又因5G技术而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可见机遇和变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