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臺灣的少數民族只有高山族嗎?有什麼歷史記載嗎?

參商lux


這個問題有一點複雜。


對於大陸來說,似乎是的,但是對於臺灣來說,顯然不是,他們很可能根本不知道高山族是什麼。



其實,“高山族”這個詞是大陸對臺灣地區少數民族的統稱,很多臺灣人可能並不知道大陸這樣稱呼他們,他們對當地的少數民族有另一個稱呼——原住民。所謂原住民是相對於移民而言的,移民在臺灣被稱作“外省人”,從清末到解放初,或是因為經商、或是因為避難,或是因為各種政治原因,一直有大陸人往臺灣遷移,這些人也就是臺灣本土居民口中的“外省人”。



那麼,臺灣人口中的“原住民”就是我們所說的“高山族”嗎?


也不盡然,某種意義上將,高山族只是原住民的一部分。


所謂“高山族”,顧名思義,也就是居住在高山上的族群。眾所周知,臺灣中部和東部多山,在這些山區居住的人就是我們口中的高山族。那麼,在“高山族”這個籠統的名稱之下,又包含多少個少數族群呢?



1954年,臺灣當局就將“山胞”劃分為九個民族:賽夏、布農,泰雅、曹、魯凱、排灣、阿美、雅美、卑南,也就是“高山九族”。後來,又從這九個民族之中分出了幾個新的民族,也有幾個民族變換了名字,不過,最初的“高山九族”至今仍然是高山族的主體。


那麼,居住在臺灣西部平地上的原住民叫做什麼呢?


他們被稱為平埔族,這個名字也是相當形象,“在平坦的地方生活的族群”。因為這些人長期生活在臺灣西部——也就是靠近大陸的那一側,所以,他們一直跟大陸聯繫的比較密切,可以說漢化程度比較深,以至於解放初期,國民黨退往臺灣以後,直接將這部分臺灣原住民當做漢人。



與漢人打了數百年交道以後,平埔族的風俗習慣、民族語言早就無可考據,所以,這些原住民的劃分就比較模糊、比較籠統了,如今,雖然有幾個族群被更細緻的劃分成少數民族,但是,因為依據難尋,官方對於平埔族的分類還處在混亂的狀態,有關於此的爭論仍然在繼續。

參考文獻:

郝時遠:《當代臺灣的“原住民”與民族問題》,《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陳國強:《臺灣少數民族的形成與名稱》,《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


歷史研習社


有幸在幾年前去過臺灣,也基本瞭解當地的一些文化,其實高山族是對臺灣所有少數民族的一個籠統的稱呼,其實高山族是有許多個不同的民族組成的,而且高山族一詞其實是歧視性說法,是當時後來移民到臺灣的漢人把他們趕到了山上,才有高山族這一稱呼,而管他們叫高山族其實是很不禮貌的,可以叫他們原著民。

而臺灣的原著民又是由好幾個不同民族組成的,比如人口最少的邵族,他們生活在日月潭,僅有幾千人,皮膚黝黑,皺紋很深,生活比較現代,以養鹿,養靈芝為生。

還有能歌善舞的阿美族,張惠妹就是阿美族的,喜歡跳竹竿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族的女人年輕時都十分漂亮,等過了30歲就自動發胖,光喝水都能胖。

還有阿里山的鄒族,生活比較原生態,靠種茶為生,以前也打獵。

我只見過邵族和阿美族。

每個民族的語言都是不太一樣的,比如邵族的你好是怕巴彭琪(音譯)而鄒族人說你好是阿剖邱邱(音譯),每個民族的服飾也有差別。但總體都比較熱情好客,民風淳樸。他們還有語言天賦,普通話說的非常好,還會說印尼語,本族話,閩南話,日語,泰語。現在他們在臺灣的待遇也比較好。

下圖是邵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