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廣州有什麼地方特色小吃?

小美167453446


廣州是一個現代化的一線城市,除了經濟發達吸引人們外,這裡還是一個擁有豐富人文底蘊的旅遊城市,特別是這裡的飲食文化,廣州有很多好吃的東西,來廣州的遊客絕對要嘗試下面幾種小吃:

1、艇仔粥,當年據說是無意中發明出來的,起源於荔枝灣的一碗粥,配料豐富有蝦肉、海蜇、豬肉、花生等配料。

2 、蝦餃,老廣們喝早茶的必點之一,皮薄肉多,一口咬下去滿口都是香噴噴的蝦肉。

3 、雲吞麵,雖是一碗麵,但是在廣州絕不簡單,面是選用銀絲面,雲吞要皮薄肉多,湯底要精心熬製而成,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4 、沙河炒粉,別看似乎很簡單的炒河粉,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而且還是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老廣去宵夜都會炒上一碟牛肉河粉。

5、沙灣姜埋奶,這是一種沙灣獨有的甜品,奶凍香甜可口再加上姜的味道,不僅去除溼氣而且還滋養身體。

6、馬蹄糕,泮塘馬蹄糕是荔灣的一種著名小吃,選用的是本地泮塘馬蹄磨製成粉而製作而成,糕點外觀晶瑩剔透,吃起來則清甜爽口彈牙,小朋友們最喜歡了。


佛山本地資訊


廣州以其飲食文化而聞名。所謂的“廣州菜”歷史悠久。粵菜是廣州菜系的主體和代表,其烹飪方法多種多樣,尤其以炒、炒、燜、炒、鍋、燉、扣等為主,講究熱菜,烹飪菜餚注重色、香、形,味以清、鮮、嫩、脆為主。

可以說,廣州是一個幸福指數高的城市,比享受廣州美食更重要的原因之一。這篇文章將帶你踏上一段美妙的廣州美食之旅。

第一、廣式早茶

來廣州,一定要比早茶吃得多。廣州人喜歡“嘆息早茶”,無論是親朋好友的小聚會,還是平時的社交活動,茶館都是不錯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在廣州喝茶不僅僅是喝茶,還有吃。

廣東早茶品種繁多,風味濃郁。船粥粥,粥,滾生魚粥、皮蛋瘦肉粥、雞爪等配菜,蘿蔔牛雜、豉汁香菇燉雞、豆豉蒸排骨,等點心,例如叉燒包,黃色的水晶蝦餃,腸粉,流,馬蹄布丁,馬拉蛋糕,胡蘿蔔蛋糕,榴蓮蛋糕,煎堆、鹹水角等等,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想吃什麼點什麼。


二、腸粉

廣州的臘腸粉是透明的,吃起來像q彈。醬汁通常是醬油。醃香腸粉的餡料主要有牛肉、豬肉、雞蛋、蝦和豬肝。

腸粉推薦新開的連昌麵館,這是廣州為數不多的幾家堅持用布做臘腸面的麵館之一。此外,還推薦了多寶路的生記場分、龍津西路的明記場分和華貴路的元記腸粉。

還有一種豬肉香腸粉,其實就是沒有任何配料的米粉,只是用醬料調味。食用豬肉臘腸粉推薦荔灣盤塘路靈機,其瀨戶粉和魚皮也是美味滿分。

四、廣式燒臘

廣東烤豬肉是一道著名的廣東菜。一般分為燒梅(紅燒肉)、滷味(紅燒肉)和臘味(臘肉),包括烤鵝、烤乳豬、烤鴿子、叉燒等,甜鹹適中,色澤漂亮讓人看了口水長流。


浮規則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帶你瞭解更多有意思的餐廳和旅行故事!

年初剛去的廣州,主要也是衝著美食去的。簡單來說說早茶和甜品吧。

早茶,是廣州飲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腸粉、叉燒包、蝦餃、榴蓮酥等點心為主,按人頭收茶位費。

根據點心的不同種類,經常會分為小點、中點、大點、特點、超點、精點、美點、佳點等不同價位,有些餐廳平日和週末的早茶價格也會略有不同。

雖說叫早茶,但也不拘泥於晨起的時間,早中晚其實都可以去吃個早茶。

我們吃了兩家老字號連鎖餐廳, 廣州酒家和點都德,感覺點都德性價比更高。

相比早茶,我們更喜歡甜品

南信牛奶甜品專家

在上下九商業街上,所以人超多,基本都是拼桌形式,點餐只收現金。點了紅豆雙皮奶和姜撞奶,味道都很不錯,還是值得品嚐的

玫瑰甜品

這種家庭小店談不上什麼服務啦,重在味道。超級推薦杏仁豆腐,非常好吃,楊枝甘露味道還可以,鳳凰奶糊本身不難喝,但是奶味比較重。


灑吃灑玩


廣州最出名的小吃應該是腸粉吧?

腸粉:現在每天早上起來如果不煮早餐的話都是叫一盤腸粉就好了!

牛腩蘿蔔:來廣州的一般都吃過這個小吃,因為老遠就能聞到香味了!

馬蹄糕:每次去喝茶時都會喜歡點上這麼一份!味道甜甜的,喜歡吃甜的肯定會喜歡吃這個味道!

叉燒包:早上來不及吃早餐就直接買上一個就可以吃飽了的包子。裡面的叉燒肉真的很美味。

狀元及第粥:這可以當早餐也可以當宵夜,由豬肉、豬肝、粉腸、豬腰做成的一道美味的粥。

炒牛河:牛肉炒何粉而出名的一道炒粉。源自廣州沙河鎮。

姜撞奶:姜撞奶是一種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特色傳統甜點小吃,以薑汁和牛奶為主要原料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甜品,口感滑嫩,風味獨特。

糯米雞:糯米雞入口充滿著荷葉的清香,咀嚼時黏牙並帶有著雞肉的肉香,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是一道非常美味的美食。


會笑的尾巴


廣州這邊有什麼特色小吃?

俗話說“吃在廣州”,到廣州旅遊,“吃”是一個主要的內容。“吃在廣州”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廣州在“吃”的文化非常濃郁。到了廣州,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吃”。品嚐廣州的“吃”最經典的就是街頭巷尾的“小吃”,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廣州這邊的特色小吃。最具廣州特色的小吃被通認為以下幾種:

1. 艇仔粥。舊時廣州西郊,每逢夏日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遊客來此遊玩,遊河小艇穿梭往來,其中有小艇(廣州話俗稱“艇仔”)專門供應粥品,艇仔粥因此得名。一碗小小的艇仔粥,卻飽含著滿滿的老廣的荔枝灣風情。粥以鮮活的河蝦或魚片作配料,加入海蜇、燒鴨肉、蛋皮、炒花生仁、等等,吃上一口,各種河鮮的甘甜悠遊在舌尖上,海蜇,花生米的爽脆讓口感更佳繽紛無比,這種味蕾享受使人百試不厭。

2. 沙河粉。該粉最早出自廣州市沙河鎮而得名。用米漿蒸成薄粉皮、再切成帶狀,烹飪時間為15~30分鐘,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鐵、磷、鉀等營養元素,易於消化和吸收,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沙河粉口味滑,爽軟韌柔勁道,牛肉炒沙河粉是我的至愛。沙河粉可以說是廣州地區最大眾化的傳統名吃之一。

3. 腸粉。腸粉皮陷晶瑩剔透,蘸上醬油,內餡柔潤的好像要化掉一樣,使人控制不住食指大心血來潮。嚼上一口,嘴裡就溢滿瞭肉的鮮汁。簡簡單單的粉面包肉卻使人回味無窮。

4. 姜撞奶。姜撞奶是沙灣特有的民間傳統小吃,奶香濃郁撲鼻,甜中帶上姜的溫辣,輕輕嘗上一口,奶凍在嘴裡慢慢的融化,給人以細緻而高雅的口感。且沙灣姜撞奶具備溫中調胃、驅寒養顏的功效,所以深受廣州人喜愛。

5. 蝦餃。蝦餃是廣州人飲早茶必不可少的點心之一,上乘的蝦餃,皮透如冰,嬌嫩的肉餡若隱若現,外形是那樣的誘人,每嚼一口,嘴裡均是鮮蝦肉的爽口清鮮,那絕妙的味道更使人回味無窮。

6. 雲吞麵。雲吞麵起源於廣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興起。一碗正宗的雲吞麵有“三講究”:面必須是竹升打的銀絲面;雲吞必須肉鮮皮薄;湯底是要用柴魚、蝦殼、肉骨頭熬出來的湯。這道道有講究的工序,都賦予了雲吞麵獨一無二的美味。

7. 蘿蔔牛雜。蘿蔔牛雜已成廣東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說,認識廣州就得從蘿蔔牛雜開始,也有人說,沒吃過蘿蔔牛雜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廣州人。香噴噴的蘿蔔牛雜是不少廣東人的至愛,如果看到許多廣東人,特別是年輕一族,一手拿著一個小小的紙碗,一手拿著竹籤,站在最繁華的街頭,無視來來往往的人群,毫不顧儀態地站在路邊吃得津津有味的話。不用猜,一定吃的是蘿蔔牛雜。無論是繁華喧囂的北京路、上下九,還是在狹窄破舊的古街小巷,都可以見到飄著那種獨特香味的蘿蔔牛雜店,多是一些小店,有時甚至就是一個窗口、一輛小推車。而那些捧著小碗、捏著竹籤在那團團熱氣裡大快朵頤的,或踎(蹲),或企(站),或濃妝,或淡抹,或素面朝天,但個個吃得油光滿面,滿嘴留香。外地人一看,斥之不雅;本地人卻稱,滋味認真正(味道真是好)。

8. 泮塘馬蹄糕。廣州人飲早茶的一盅兩件定會有一份馬蹄糕。而泮塘馬蹄糕採納當地的特產馬蹄粉作原料,做出來的馬蹄糕Q爽彈牙,每嚼一下,好似馬蹄糕就在嘴裡彈跳,並且口中的馬蹄糕氣味芬芳,所產生的味道實在使人陶醉中。

限於篇幅,筆者就介紹這幾種廣州最常見、最具特色的小吃,其他還有很多比如狀元及第粥、鳳爪、叉燒包等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哦。最後,歡迎世界各族人民前來廣州品嚐美味。


西毛壩


走遍天下,食在廣州。我們來看看廣州著名的小吃~

牛丸粉

將牛丸放在大肚翻邊的鬱金香形碗裡, 配著在清素湯中白條狀的粉,牛丸堆在中間,在碗邊撒滿蒜茸與芹菜末,聞上去香沁肺腑。再倒一點醋進去,然後放入小半勻的特製香辣椒油,湯中映紅,白色的粉染上香辣,這時拿起筷子挑起放入左手的白瓷勺,再將白瓷勺輕放於嘴中,爽滑味瞬間到胃,再夾咬上一口牛丸,辣辣的肉香和香味的粉達到極致。

若吃完後餘興未了,還能夠大口大口地把湯汁喝光,充滿著碎粉、蒜茸、椒油與芹菜末的香味的湯汁給你味蕾最大的滿足。

拉腸

亮、爽、滑,是真正意義上等的拉腸。在廣州吃拉腸果斷是去銀記最好。只見鐵板上一層薄薄的粉汁,放入肉片、香菇和菜,霎時就有一片溢香的白緞。綠是菜,黑是菇,紅是肉。疊腸就要看師傅們的技術了,將拉腸折起後,分切兩段,澆上香美的豉油於盤中,亮中泛紅。用筷子夾起一口,腸是腸,菜是菜,特別爽口。這樣的美味,讓你不禁加快吃的速度,比師傅們做的速度都要快的多。

龜苓膏

龜苓膏總是棕褐色,帶有一種神秘感。它是膠狀物質,在一小缽的龜苓膏,加入一點蜂蜜後,整個都顯得晶瑩透亮。再用小勺把它切成小塊,看著它們一塊塊擠在一起,舀一勺放入口中,味甜,回味則苦。不過聽說越苦的龜苓膏越好,還能夠清熱降火,適宜多吃。

蘿蔔牛腩

將蘿蔔切成一大塊一大塊,放入裝著濃濃牛腩湯的容器。對於蘿蔔的選擇,要是地道的白蘿蔔,而不是一般的青蘿蔔。因為白蘿蔔含“水”更多、嚼起來更脆。隨著料理的時間增長,蘿蔔會完全被牛腩汁所浸透,變成暗黃色。有人說,牛腩不吃都可以,但是此時滾燙的牛腩蘿蔔塊卻會讓人異常開胃。在廣州這樣炎熱溼悶的氣候下,蘿蔔牛腩早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日常小吃。

皮蛋瘦肉粥

皮蛋瘦肉粥現在哪都有,就連肯德基也有賣。但是真的好喝的粥還得數廣州的皮蛋瘦肉粥。熬粥的過程是非常精細的,首先將白米粥煮過夜,白米會變成粉碎狀。再用這樣的老火粥來做生滾皮蛋瘦肉粥的底粥。將一勺底粥放在火上加熱,加入一枚剝殼的皮蛋,搗碎,在粥煮開時候加一些碎生菜;再滴幾滴麻油,皮蛋的香加上菜香和油香,成為新陳交雜、葷素相合的香味。

總而言之,廣州小吃種類多樣,每個人口味個不同,對我而言以上就是我喜歡的廣州小吃。



文 / GSN


亞洲食學論壇


1 . 沙河粉沙河粉是廣東省廣州地區一種大眾化的漢族傳統名吃之一。因此粉最早出自廣州市沙河鎮而得名。

2 . 艇仔粥舊時廣州西郊,每逢夏日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遊客來此遊玩,遊河小艇穿梭往來,其中有小艇(廣州話俗稱“艇仔”)專門供應粥品,艇仔粥因此得名。

3 . 布拉腸粉拉腸粉(粵語簡稱拉腸或者腸粉),是一種使用米漿作成的廣東食品,以布拉成的稱布拉腸粉,沒有布拉的稱手拉腸粉

4 . 泮塘馬蹄糕馬蹄糕是將馬蹄(荸薺)磨成漿或幹馬蹄粉兌水加糖蒸制而成。

5 . 姜撞奶關於姜撞奶,曾有傳說。從前,在廣東番禺沙灣鎮,一個年邁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後知道薑汁可治咳嗽,但薑汁太辣,老婆婆無法喝下去,媳婦不小心把奶倒入裝薑汁的碗裡,奇怪的是過了一陣子牛奶凝結了,婆婆喝了後頓覺滿口清香。第2天病就好了。因此姜撞奶就在沙灣鎮流傳開了,沙灣人把“凝結”叫“埋”於是“姜撞奶”在沙灣也叫“姜埋奶”。

6 . 蝦餃蝦餃始創於20世紀初廣州市郊伍村五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

7 . 雲吞麵雲吞麵起源於廣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興起,至今雲吞麵依然甚得人心。

8 . 蘿蔔牛雜蘿蔔牛雜已成廣東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說,認識廣州就得從蘿蔔牛雜開始,也有人說,沒吃過蘿蔔牛雜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廣州人。

9 . 椰子雪糕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國元首、貴賓如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等都曾慕名品嚐並津津樂道。

10 . 叉燒包叉燒包是廣東省具代表性的漢族傳統名點之一,是粵式早茶的 “ 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 ) ” 之一。


適應安靜的活著


煲仔飯!!!

真的是強烈推薦廣州的煲仔飯,北京路的超記煲仔飯真的是好吃到爆!!特別是臘味煲仔飯!!!

這家店離北京路地鐵口只有幾百米,按導航走,幾分鐘就可以到達。他們的招牌有點不是很明顯,容易走過,差不多要到的時候可以抬起你的頭,認準【超記】!

這是他家煲仔飯的菜單,如果是第一次吃的話,建議點臘味煲仔飯,因為他家的臘味煲仔飯真的超級好吃,但是對不愛吃臘味的朋友那就另論了。 大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點,千萬不要忘了加窩蛋,窩蛋就是點睛之筆!!我一般去吃的時候都會點雙拼,因為光吃臘味的話,會有點膩,所以建議大家點個雙拼。我點的是臘味加排骨雙拼,還加了一個窩蛋,一共27塊錢。感覺排骨味道有點一般,不過因為我特別喜歡吃廣州的臘肉和臘腸,所以很喜歡他們家的臘味煲仔飯。還有朋友很喜歡點牛肉窩蛋,但是作為個重口味的人還是吃不慣這個牛肉,因為這個牛肉基本上沒有什麼味道,味道特別淡,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就喜歡這股“嫩味”,這個就完全看自己的個人喜好了。

吃的時候不要忘記加他們家的特製醬油,然後拌著吃,滿滿的幸福感!!
煲仔飯好不好吃就在於它的鍋巴怎麼樣,超記家的煲仔飯之所以這麼好吃,就是因為他家的鍋巴真的是一絕!!!

大家可以在地圖上一搜“超記煲仔飯“就可以跟著導航去吃了~


北海稻酒店



廣州本地寶,風味小吃少不了!

……

第一站:林記粥品店

一份鹹煎餅,一碗鹹瘦肉粥。

簡單的標配,竟然每日都有五六百份的銷售!!!


第二站:芬芳甜品

現磨的糯米漿,

彈牙又香甜的糖不甩,

煙韌酥脆的牛脷酥,

你絕對不能錯過!


第三站:陳添記

涼拌魚皮,厚厚一片,脆爽彈牙!

艇仔粥料好足,入口爽滑。

再來份豬腸粉,

如此樸實的三件美味,

在陳氏家族已經傳了三代,生意做足77年!


第四站:八珍煎餃


它在北京路口駐守60年,

它是老廣州人記憶中的經典,

它便是美味又抵食的廣式煎餃!


第五站:容易發牛雜

在無論是繁華喧囂的北京路,

還是在狹窄破舊的橫街小巷,

你都能聞到廣州街頭地道小吃—牛雜的香味,

尋味傳統地道牛雜香!

看完是不是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呢O(∩_∩)O哈哈~


1個人住的四月


嫁女餅也是廣州一種非常出名的小吃來的。

色澤誘人香氣撲鼻,咬起來酥軟易化,香甜的餡料在嘴裡翻滾......

猜到我們今天要講的廣州特色美食是什麼了嗎?

沒錯,就是嫁女餅啦!嫁女餅是廣州以及周邊城市傳統婚嫁中一種有代表性的食物。早在先秦時期,嫁女餅就出現了;到了三國時期,更有劉備命人制作嫁女餅、使 “孫劉聯姻”弄假成真的傳說。

時至今日,廣州依然有許多用心製作嫁女餅的店家,堅持傳統的同時,勇於創新,讓嫁女餅更貼合街坊們的需求。

廣州嫁女餅有許多種,最常見的就是綾酥了。綾酥的名字與衣飾當中的綾羅綢緞有關,綾羅綢緞是古代貴族的四款華貴衣料,其中尤以“綾”最為名貴。而綾酥取此義,則體現了一份尊貴氣派

廣州嫁女餅的四種傳統款式

一般來說,綾酥又分為四種。我們特地選了三家制作嫁女餅的廣州老字號,帶大家來一次味覺的旅途。它們分別是陶陶居餅家、贊記龍鳳禮餅、蓮香樓。

紅綾

紅綾,以蓮蓉冬蓉為餡料,寓意

喜慶的氣氛

陶陶居餅家的嫁女餅,外形實屬精緻,紅綾顏色鮮豔,一刀下去層層酥皮清晰可見,酥脆的外層包裹著清香的蓮蓉,口感豐富,甜度適中。另外,由於採用的是純正的紅蓮蓉,因此也更能將蓮子的清香與紅糖的濃香融合進來。

贊記龍鳳禮餅的紅綾同樣甜度適中,但最出彩的部分應該在於它的

酥皮,吃起來能夠感覺到酥皮一層層地融化在舌頭上,以至於很多人吃它家的紅綾就是奔著這些酥皮去的。

蓮香樓的紅綾,外表更具傳統味,造型略顯隨意,勝在蓮蓉味道濃郁,對於喜歡甜食的街坊是不錯的選擇。

黃綾

黃綾,以豆蓉為餡料,寓意貴族和皇氣

陶陶居餅家的黃綾採用的豆蓉非常純正。泡上一壺清淡的菊花茶,讓濃郁的豆蓉與清香的菊花茶相互融合,十分愜意!

贊記龍鳳禮餅家的黃綾用的餡則是五仁,所以吃起來有種吃五仁月餅的錯覺。另外,這款黃綾杏仁味比較突出,對杏仁“情有獨鍾”也可以選擇它。

蓮香樓的黃綾採用的也是豆蓉,不過它有一種果膠的味道,有點類似冰皮月餅的口感。

白綾

白綾,以爽糖五仁為餡料,代表著女方的貞潔

本次選取的三家餅家的白綾都以爽糖作餡,由於爽糖餡更容易凝固,使得最後的成品口感相較其他口味的綾酥要更硬一些

橙綾

橙綾,以豆沙椰絲為餡料,寓意小兩口今後生活金燦燦

贊記龍鳳禮餅和蓮香樓兩家老字號採用的都是豆沙餡

而陶陶居餅家的橙綾則採用椰蓉作餡,香滑軟糯之餘,又吃得出一條條極細的椰絲,口感十分豐富。

廣州嫁女餅是這樣做的

看了以上這麼多酥香可口的嫁女餅,想必不少人會問:這些嫁女餅都是怎麼做出來的呢?我們找到了陶陶居餅家的中式點心廚師長覃瑞遠,以紅綾為例,為大家揭秘嫁女餅的製作過程。

酥皮的時候,先將低筋麵粉、進口黃油、豬油

倒進攪拌機。待酥皮攪拌完,就將其均等分成若干份。

麵皮的原材料、攪拌過程與酥皮大同小異,不同之處在於攪拌的時間相對長一些,這是為了加強麵皮的“勁道”。

等酥皮和麵皮都做好,就可以著手包酥皮、包蓮蓉球了。

最後一步:放入烤箱,調好溫度,“坐等其成”。

廣州嫁女餅還有這些創新

隨著飲食文化以及人們口味的變化,餅家在繼承傳統做法的基礎上,也對嫁女餅做了許多創新。像陶陶居餅家的陶花餅,便是其中一個代表。

陶花餅的製作用到了糖粉、進口黃油,等等。尤其能勾起吃貨興趣的是,陶花餅還創造性地加入蔓越莓、芝麻、豆蓉等餡料,口味更加多元化。

說到陶花餅的創意,竟是來自一個偶然的故事。據覃師傅介紹, 當時有一個客戶來到店裡,希望訂購一些花瓣形狀的嫁女餅。經過師傅們的一番試驗,陶花餅就這樣誕生了。

工作中的覃師傅

除了嫁女餅外形的創新送餅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

傳統的嫁女餅一般以“擔”作為計量單位,1擔是100斤,而1斤又分為四頭或者八頭,四頭表示1斤4個大餅,八頭表示1斤8個小餅。因此,在派送嫁女餅的時候,人們通常會說幾擔、幾斤、幾頭,而不會說幾個。

而現在,街坊們派嫁女餅的量少了,但仍然堅持雙數的傳統,寓意好事成雙,而且最少要派兩個,俗稱“雙扁”。

當然了,現在我們多是以餅券甚至電子餅券的形式收到嫁女餅,然後自己去兌換,連分享甜蜜的方式也更便捷了。

廣州這些老字號在做嫁女餅

在廣州,做嫁女餅的店家非常多,這幾家老字號相信大家都認識。

陶陶居餅家

“陶陶居”這一老字號距今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了,陶陶居餅家推出的嫁女餅,不僅保持了傳統的廣府味道,還推陳出新,新派嫁女餅有水果系列、笑口酥系列、陶花餅系列,融入鳳梨、蔓越莓等餡料,受到年輕一族的喜愛。

吃貨攻略:

地址:長堤街33號陶陶居餅家(芳村碼頭對面,市內亦有多家分店)

贊記龍鳳禮餅

贊記,在廣州很多地方都能見到它的門店身影。萌萌的彩色嫁女餅,用料實在,餅皮上的一個紅點透著古樸的風味。

吃貨攻略:

地址:同福東路632號(芬芳甜品斜對面,市內亦有多家分店)

蓮香樓

提起蓮香樓,很多人會想到它家的酥餅、雞仔餅。其實,它也是廣州街坊選擇嫁女餅的熱門之一。蓮香樓的嫁女餅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講究“實惠”的街坊都不會輕易錯過。

吃貨攻略:

地址:第十甫路67號(市內亦有多家分店)

隨著新派婚慶的流行,嫁女餅已不再是廣州街坊婚嫁的必需品,但我們從嫁女餅中吃出來的是一種甜蜜與祝福

出品:廣州日報大洋網

文字:吳雪瑩 彭忠粵

(本次拍攝取景地:陶陶居餅家長堤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