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中國第一架國產三代戰鬥機—IDF經國號

提起中國裝備的第一架國產第三代戰鬥機,大家自然而然的會想到殲10(2004年裝備大陸空軍)戰機,其實這是不準確的,或者說是完全錯誤的。

中國國產第一架三代機是中國最早研製的IDF經國號。聽到經國號,大家應該明白了,這是我們的“灣灣”研製的。

中國第一架國產三代戰鬥機—IDF經國號

殲10在2004年裝備大陸空軍

IDF經國號是臺灣省在上個世紀80年代研製的輕型超音速戰鬥機,主要主戰目標是大陸的殲7和殲8戰機。不得不說,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IDF經國號的確給大陸空軍造成不小的壓力。反觀那時大陸空軍裝備水平,還是以殲7(二代機)為主力,並裝備大量的殲6戰機。最新型的殲8(二代機)並不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其格鬥能力也較三代機偏弱。除了剛剛從俄羅斯引進的幾架蘇27外,大陸還真的沒有哪款戰機可以真正威脅到IDF經國號。

中國第一架國產三代戰鬥機—IDF經國號

上個世紀末,大陸空軍仍裝備大量的殲6

從照片我們可以看出IDF經國號側面很像f18大黃蜂,其正面照則像極了法國的陣風戰鬥機(忽略鴨翼)。

中國第一架國產三代戰鬥機—IDF經國號

f18大黃蜂

中國第一架國產三代戰鬥機—IDF經國號

法國達索陣風

經國號在設計之初便參考了世界上多數先進戰機的氣動佈局,而其先進的氣動佈局也影響到其他國家的戰機設計方案。其進氣道上方的邊幅設計是當時三代戰機的主流設計,我們可以參考美國的f18戰鬥機和俗稱小f18的“梟龍”號戰鬥機。而其進氣道的設計理念被成功的應用到現在的f22戰鬥機。IDF經國號擁有9個外掛點,可以搭載副油箱進行長途奔襲,也可以搭載6具空空導彈進行空中格鬥。並且,其還具有極強的對地攻擊能力,可以搭載重型炸彈,集束炸彈和對海對地攻擊火箭彈。

中國第一架國產三代戰鬥機—IDF經國號

經國號在1994年裝備臺灣省空軍

同一時期,大陸戰機還在為短腿而煩惱。

中國第一架國產三代戰鬥機—IDF經國號

殲7格鬥能力出色,但是短腿

IDF經國號戰機是中美合作下的產物。那時美國同大陸交好(共同的敵人是蘇聯),美國拒絕了臺灣省關於新型戰機的採購,臺灣只能轉而“自強”。在幾經波折,得到美國的幫助後,IDF終於製造出第一架原型機,並於1994年服役臺灣省空軍部隊。因為是美國提供的雷達和航電,IDF可以進行超視距空戰,戰力不俗。但是唯一遺憾的是

美國不願意提供先進的發動機,導致經國號只能使用兩臺推力並不算大的航發,造成其戰力下降。

經國號戰機面世後,臺灣當局經過論證決定量產這種戰鬥機,但此時美國突然對中國大陸進行制裁,同意向臺灣當局出口f16戰鬥機,同時法國不顧中國大陸的“警告”,執意向臺灣出口了先進的幻影-2000戰鬥機,經國號生不逢時,便被當做空軍第二梯隊。直到今天,臺灣省依舊不斷升級現役IDF戰機。

雖然殲十戰機比IDF服役晚,但殲十的作戰性能要強於經國號,特別是現在殲10C型,具有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載彈量接近一般的重型戰鬥機,且雷達更為先進。相比較,經國號戰機載彈量只有初期“梟龍”戰機的水平。如今,殲20已經服役大陸空軍部隊,殲8戰機也會時不時的在海峽上空調戲包括裝備f16在內的臺灣省空軍。

中國第一架國產三代戰鬥機—IDF經國號

“護航”轟6K的經國號

如今,灣灣的空軍發展的越來越被動,經國號更多時候扮演的是給祖國戰機護航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