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多欲之人,或不能生,以精薄故,不能受孕

多欲之人,或不能生,以精薄故,不能受孕

先後天衰弱,當以善於保養為事,若欲靠食物滋養,食素人宜多吃麥食,麥之力大於米力,不止數倍。光吃了麵食,則精神健壯,氣力充足,音聲高大,米則止包飽腹,無此效力,麥比參力尚高數倍,有錢人服參,乃是有錢無處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補人也。又大磨麻油亦能補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實則是焦味耳。蓮子桂圓紅棗芡實薏米,皆可滋補,豈必須血肉方能滋補乎?總之皆不如麥之力大,如不能吃,則兼帶著吃,久則自知亦自好吃矣。保養之法,第一是寡慾,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蕩,則死期將至,仙丹亦不靈矣。即不嫖蕩,自己室人,亦須相與說其保身之由,暫斷房事一二年,否則或半年一相親,或一季一相親、倘日日行房事,則精體枯歇,不死何能。節慾之人,所生子女,體狀少病,易於成人。多欲之人,或不能生,以精薄故,不能受孕,縱或生子,或即夭亡,即不夭亡,亦殘弱無所成就。(出自《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多欲之人,或不能生,以精薄故,不能受孕

問:據說命薄體弱多病的人,皈依佛門或出家,即可轉變命運,身體壯實,此語是傳教機鋒語,抑或確有此道理?(紀禹)

答:雖不如是簡單,惟確有其理由,寺廟之中起居飲料,皆有次序,勞動休息,皆時分,生活紀律,自然少病。再真懂教理,至誠修持者,更應別論。戒染五欲六塵,內精不搖,妄念不起,自然心安,不造殺盜淫妄,免造新殃,可遠惡報,自然身泰。少病心安身泰矣,體即轉弱為強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