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張昭:樂視最後的“守夜人”

隨著孫宏斌入主樂視,樂視系管理層經歷重新洗牌。賈躍亭時期的樂視高管劉建宏、雷振劍、梁軍等相繼離職,只有張昭留了下來,而且地位還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張昭:樂視最後的“守夜人”

今年3月,樂視影業再次更名為“樂創文娛”,由張昭擔任樂創文娛董事長兼CEO。此外,他進入新樂視管理委員會,成為“內容業務戰略領航者”,全面負責內容業務線。

因此,有人稱張昭為“樂視最後的守夜人”。

從導演到商人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堅守在風雨飄搖的樂視,絕非易事。資金鍊斷裂、供應商上門討債、上下游合作伙伴擠兌、創始人賈躍亭辭職出走,每一件事都像是一把架在張昭脖子上的刀,孫宏斌曾和他開玩笑說,“樂視的事情,相當於上了10個哈佛。”

這樣的玩笑,也是笑中有淚吧!好在,熬過了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年,這位“守夜人”終於看到一絲“曙光”。

其實,張昭本人並不喜歡“樂視最後的守夜人”這個說法。曾經有不少人勸他離開,不要蹚樂視這趟“渾水”,但思前想後,他還是留了下來。

因為張昭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職業經理人,當初答應賈躍亭創辦樂視影業是奔著“宏願”而來的。樂視影業是他的第二次創業。他說,“為了這個宏願,不管多困難,也要堅持。你作為一個公司的領袖,到底要為這個宏願負多少責任,就是這些事。”

相比職業經理人,或許電影人更貼切。對於電影,張昭由衷地熱愛。事實上,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碩士出身的他,在幾大影業公司裡是唯一一個受過專業系統性電影教育的掌門人,因此,有人評價他為“真正懂電影的老闆”。

當年考大學時,他偷偷瞞著父母報考軍藝導演系,“東窗事發”後被父親硬拽回覆旦大學讀計算機。在復旦,他順帶把哲學碩士給拿到了。這期間,加入話劇社、去電視臺主持節目、組織學生活動,一樣沒落下。

直到80年代末,父母因病去世,他又開始重拾“電影夢”,跑到美國紐約大學攻讀電影製作。臨行前,他幾乎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裝進四個大號旅行箱中,大有一種踏上“沒有歸途的旅程”的悲涼感。

也許是因為沒有了牽掛,也許是因為沒有“退路”,在悲痛之餘,他反而有更多時間精力放在電影上。1994年,他拍攝了一部短片《木與詞》,獲得那一年奧斯卡學生單元獎,不僅順利拿到一張美國綠卡,還打通了通往電影行業的一扇門,得到上影集團的邀請回國拍戲。

回到國內雖然得以一展身手導演了不少作品,但1998年到2000年正是中國電影最慘淡的時期,不少電影製作公司和電影人紛紛轉向。

到了2003年,已經看到“前路難走”的張昭決定放棄導演夢轉型為產業人,於是加入光線傳媒任職藝術總監。他的理由是,“我們是造車的,學了一身本領,但是根本沒有路,你造車幹什麼?好萊塢最核心的就是發行,中國電影怎麼能好起來?就先從發行做起。”

也是在這一年,他遇到了復旦的師弟王長田,3年後,兩人一起創辦了光線影業。由於電影人出身的身份,他頗受導演和藝術家們的信任,再加上眼光獨到執行力強,在他的帶領下,光線影業形成了一整套具體可操作的地網推廣模式。

很快,張昭在電影行業混得風生水起,光線影業也迅速崛起,連續四年保持了100%的增長速度,被業界稱之為“光線速度”。

對於電影行業,張昭一直都是有野心的。光線影業的運營也一直在他的掌控中,然而光線傳媒上市時,在證監會的要求下,光線影業必須併入光線傳媒共同上市。這使得張昭備受打擊,“當初我說得很清楚,這是一家獨立的公司,你並進去的話,我就沒有辦法按照產業發展來進行佈局了。”

因此,他只能離開了。

離開賈躍亭迎來孫宏斌

2011年,在亮馬橋的崑崙飯店,張昭第一次見到賈躍亭。彼時,賈躍亭正在大張旗鼓打造樂視生態,影業是其中之一。

雙方第一次見面相談甚歡,相互欣賞。賈躍亭想要做影業,而互張昭剛巧也想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打造“中國迪士尼”,可以說是“郎有情妾有意”,一切水到渠成。

最重要的是,賈躍亭給予他最大的自由度,並承諾影業未來會獨立上市,這也是張昭最看重的。因此,在樂視影業的那幾年,他和賈躍亭的私交一直不錯,兩家人曾經一起在美國過年,一起到三亞旅行。

在樂視影業,張昭深耕發行和分眾營銷,使得樂視影業迅速崛起。當2014年,賈躍亭因故滯留香港而樂視股價陷入低迷時,為了提振股價,張昭放棄獨立上市,將樂視影業注入樂視網。

消息傳出後,樂視股價一度漲停,慢慢度過這場危機。

此後,張昭絕口不提謀求獨立上市的計劃,理由是,“坦率地講,我們都在成長當中。”對於賈躍亭的知遇之恩,他是感激的。更何況,從樂視影業成為樂視生態的一部分起,就註定了與樂視生態共進退,這也是他對賈躍亭的承諾。

最意氣風發的時候,張昭曾說過,他可以同時踏進三條河流。

山雨欲來風滿樓。當2016年樂視危機來臨之時,作為樂視生態之一的樂視影業不能倖免。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危機,賈躍亭求助於張昭,希望從樂視影業中抽走3億以償還債務。可這3億已經是影業賬面上最後一筆現金流,如果借出去,公司下個月正常運轉就成問題。

此時的張昭陷入尷尬的局面,在恩情與責任面前,他不知道到底該借還是不借。當晚,手機響個不停,有賈躍亭的,也有孫宏斌的,孫宏斌的態度很堅決——不借。凌晨3點多,他一個人坐在樓道上狠命抽菸,很糾結痛苦。

最後他還是決定借,只不過,賈躍亭失信了,沒能按時如數歸還,再一次將張昭推入困境。這一年,他把它形容為“至暗時刻”。

張昭:樂視最後的“守夜人”

幸運的是,“白衣騎士”孫宏斌適時出手了。2017年6月19日,孫宏斌主動給樂視影業站臺,而且當場表態,“只要影業方向對,錢不是問題。”孫宏斌的肯定與保證,無疑給了臺上的張昭一顆定心丸。

在2017年年底的內部股東大會上,孫宏斌再次擔當“白衣騎士”的角色。為了活下去,張昭決定自救,召開內部增資會,這是一場決定樂視影業命運的股東會。

會上的股東,對樂視影業的未來心存疑慮,哪有人願意增資。當孫宏斌率先表態支持後,股東們才逐漸鬆口。據張昭透露,有多於90%的股東表示支持,融創中國成了最大股東,由此可見孫宏斌對張昭的支持。

隨後,他與孫宏斌一起大刀闊斧對樂視影業進行改造,從更名開始著手,樂視影業最終更名為“樂創文娛”,這標誌著張昭帶著整個公司,正式與樂視剝離。

“這一年太艱難了,用孫宏斌的話說,這些故事你編都編不出來。”張昭說。好在,總算慢慢迎來曙光,張昭稱之為“涅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