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為何建築要承擔反抗的責任?

為何建築要承擔反抗的責任?

瓦爾斯溫泉浴場

2009年,建築師彼得·卒姆託被授予了普利茲克建築獎。至此,這位低調的建築大師終於被外界所熟知。他的建築作品總是與潮流無關,更多的是挖掘建築內在的精神,在實用與美感兼具的同時還透著一絲禪意。

廢墟之上的美術館

彼得·卒姆託(Peter Zumthor)在設計建築時,總是不讓它脫離任務和本質而存在。他所設計的科隆美術館將舊址與新建築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二戰中,德國科隆市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城中的聖科倫巴教堂也被摧毀。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1997年,卒姆託在教堂的廢墟上重塑了一座全新的建築——科隆美術館。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科隆美術館

雖然是現代的建築,彼得·卒姆託卻將曾經教堂的斷壁殘垣、中世紀的石頭廢墟等元素結合起來,以此為地基進行再造。美術館的牆面是在老教堂的牆面之上修補而成的,這些牆體之間依然存在著縫隙,以便於透光。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科隆美術館

晝夜更替,當不同角度、強度的光打在博物館內的牆面上,不變的美術館便有了無數種風采。這樣的設計既保留了歷史的痕跡,又有所創新,也使得建築物本身成為一件“文物”。彼得·卒姆託對建築獨到而個性的處理觀念,使他的作品往往突破了時間的限制,上升到了經典的高度。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科隆美術館

建築要承擔反抗的重任

1934年,彼得·卒姆托出生於瑞士巴塞爾,他的父親是一名木匠。25歲時,他成為了一名木匠的學徒,耳濡目染之下,彼得·卒姆託對建築材料的處理技藝也日漸提高,這為他日後在建築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也正是這一經歷,他在設計時都會考量建築結構的質地與實用性,身上流淌著工匠們不畏困難的血液。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建築師彼得·卒姆託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彼得·卒姆託工作室

1963年起,彼得·卒姆託在當地的藝術學院進行學習。16年後,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這之後,他的很多作品都受到了業內的一致好評。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彼得·卒姆託設計的佈雷根茨美術館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彼得·卒姆託設計的古羅馬遺蹟保護所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彼得·卒姆託設計的聖本尼迪克特禮堂

值得一提的是,彼得·卒姆託的作品數量並不多,因為他很少去主動尋求項目上的合作。大部分時間,他都呆在位於阿爾卑斯山的工作室內。隱居般的工作習慣更是將他的形象襯托得極為神秘,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他在維持自己高尚的“人設”。然而無論如何,彼得·卒姆託的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官享受是獨一無二的。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佈雷根茨美術館

除了父親的影響外,對於彼得·卒姆託的建築生涯影響較大的一段經歷則是他在瑞士Granbunden州的工作。該地區位於瑞士東部,與意大利相鄰,因此這裡的文化多樣性程度非常高。彼得·卒姆託曾在這裡的州政府紀念建築維護部門工作了12年,對此更是深有感觸。在工作時,他不僅要了解不同文化的建築理念,也對該州各種類型的建築和功能瞭如指掌。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彼得·卒姆託設計的菲爾德克勞斯兄弟禮堂(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

正是這一時期的工作,使得彼得·卒姆託對建築的實用性有了自己的看法:設計不能只是單純地在舊建築上進行創新、模仿,要挖掘建築背後對於氣候、環境、溫度等因素的影響。而這種務實的精神正是如今很多建築師所缺少的:太多的建築師為了追尋絢麗獵奇的外表而忽視了空間的協調,以及建築之於自然和人類所存在的作用。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彼得·卒姆託設計的鋅礦博物館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菲爾德克勞斯兄弟禮堂

自然之美

上世紀80年代,彼得·卒姆託受邀為瓦爾斯村莊建造一座新的溫泉浴場。這座溫泉浴場從設計之初到最後建成,共經歷了十年時間,到1996年才正式面世。正所謂“十年磨一劍”,浴場在建成後,憑藉其與自然渾然一體的構造成為了建築史上不朽的作品。若論它的神奇之處,還要從兩方面討論——建築整體的設計,以及對光線、水和石板的巧妙利用。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瓦爾斯溫泉浴場

首先,從整體設計來看,這座溫泉浴場是“嵌入”山谷裡的。站在山坡上,難以想象與視線平齊的草坪竟然是浴場的天花板。彼得·卒姆託為何會採用這樣的設計?其實,瞭解他過往的作品後我們會發現,他所設計出的建築基本都是“低調”且“尺度不大”的。換句話說,他非常擅於將建築與當地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讓作品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風格。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瓦爾斯溫泉浴場外觀

瓦爾斯山谷風景秀麗,潺潺的流水貫穿其中。在設計溫泉浴場時,既要充分利用當地的水資源,又要儘量不去破壞自然的和諧之美。因此——在彼得·卒姆託的構想裡,一座“巖洞”般的浴場誕生了。浴場的外部由層層的片麻岩組成,這些厚度不一的岩石給建築帶來了一種粗糲的美感,也正與山水相映。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瓦爾斯溫泉浴場

除了外部的巧奪天工外,這座溫泉浴場的內部設計也充滿了智慧。作為需要營業的溫泉浴場,內部必定會有不同溫度的水池區。而由混凝土和片麻岩構成的牆面、天花板很可能會因為過高的溼度和過大的溫差而導致變形,這對於建築的美觀和安全性來說都是一種隱患。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瓦爾斯溫泉浴場

看似棘手的問題,卻被彼得·卒姆託輕鬆解決了——他在石板外澆築了一層混凝土,牆內凹凸不平的結構加強了水泥與石頭之間的結合,使建築更加牢固。此外,整個浴場由分散的牆體支撐,頂部的天花板之間也留有縫隙。這些縫隙既為石板變形留出了餘地,也讓陽光可以從縫隙中進入室內,打造出溫暖昏暗的場景。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瓦爾斯溫泉浴場外觀

“建築要承擔反抗的重任”

正如前文所說,彼得·卒姆託在設計時總是會將建築的本質擺在首位,從未因為潮流的變化有所動搖。也因如此,在授予他普利茲克建築獎時,評審對他的評語中有這樣一段內容:“彼得·卒姆託一直以來被全球的建築師們當作建築大師而備受尊敬,他的作品也因為其堅定不移、特立獨行的工作態度而一直備受關注。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为何建筑要承担反抗的责任?

佈雷根茨美術館

在當下這個忽略本質的社會中,建築要承擔反抗的重任,用它自己的語言抵制那些形式與意味的浪費。”逃離了城市中心光怪陸離的設計、在偏遠的寂靜之處築一方天地。彼得·卒姆託用自己的作品對流行進行反抗,讓誠意與深刻重新回到建築的世界。

精彩回顧:

為何中世紀的藝術這麼怪誕?

畢業了!青年藝術家如何養活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